第44章 斷章狗

正文卷

第44章 斷章狗

「主編!」

「主編!」

何成偉捧著稿件獻寶一般小跑過去,道:「您一定得看看這個!」

「什麼內容把你激動成這樣?」

「您先看看,您先看看!」

主編莫名其妙,只得接過來,何成偉就站在旁邊等待。

過了半晌,主編把深埋的腦袋抬起來,像極了一隻發了情的鬣狗,急急問:「後面呢?後面還有么?」

「沒了,就這麼點!」

「哎呀,這個作者太討厭了,講故事要講完整嘛!」

主編也憤憤不已,過了會冷靜下來,轉而是巨大的興奮,道:「我們總抱怨沒有好故事,你們看看,這不就來了?所以要有耐心,高手在民間吶!」

「我可不認同,高手都去《萌芽》《收穫》了,誰來我們《故事會》啊?他說不定在哪兒摘抄的呢?」

「不要妄自菲薄,我們搞通俗文學才是群眾喜聞樂見的。我敢跟你們打賭,這位一定是高手,就憑他斷在掉崖這裡,他就是會講故事的人!」

「那您看,這個還用修改么?」何成偉問。

「有個別之處,我們幫忙順一順就行了,故事主體完全不用改。」

主編沉吟了一會,道:「把它全文登載,不要分開,那樣吸引力就弱了。我們是什麼心情,讀者肯定也一樣,看到掉懸崖了,一下子沒了,哈哈……」

他似乎想像到那個場景,忽然笑了起來,又問:「作者說後續么?」

「他說還有下半部,正在寫。」

「那就好那就好!把那幾篇小說的頁數縮減一下,都留給《木棉袈裟》,目錄也放到第一位,要鮮明奪目!」

《故事會》每期90-100頁,32開的小本,一頁不配插圖全登文字的話,約莫是800字。《木棉袈裟》2萬字,就是20多頁,不算很長。

這年頭缺內容,為了湊頁數,一個故事能給30多頁。

「作者是哪裡人?」

「他在廬山,說冬天之前回京城,如果給他寄信要算好時間。」

「廬山?回京城?」

主編撓頭,道:「貌似身份不簡單哩,筆名叫什麼?」

「呃……」

何成偉回桌拿了一張紙,又過來道:「午夜人屠、小強、我想搞大事、東北鍋包肉最好吃、玉面小孟嘗、京城及時雨、睡覺會變白……」

「如果我們都不同意,那就叫阿奇吧!」

「……」

主編愕然,旋即哈哈大笑,其他編輯也都笑了起來。

「真是個有趣的傢伙,阿奇?可以可以,伱馬上給他寫信,說一下我們的敬意和友誼。」

「好的!」

何成偉回到座位,還沒等動筆,又聽主編道:「小何,你親自跑一趟吧,見見這位妙人兒。」

「也好,我明天就動身!」

何成偉暗自一喜,正合心意。

「那稿費什麼標準?」

「千金買馬骨,你去探探,如果真的有成色,千字七塊也無妨!」

…………

《木棉袈裟》是80年代中期的一部武打片,導演和編劇都是徐小明。

他現在香港麗的電視台,即後來的亞視。

81年,他拍了一部電視劇《霍元甲》,黃元申、米雪、梁小龍、魏秋樺等主演,風靡全港,也是內地引進的第一部港劇,同樣火遍大江南北。

主題曲《萬里長城永不倒》,「萬里長城永不倒,千里黃河水滔滔,江山秀麗疊彩峰嶺,問我國家哪像染病……」

是很多人的粵語歌啟蒙。

隨後,徐小明又拍了《陳真》《霍東閣》,同樣很受歡迎,也捧紅了梁小龍這位武打明星。

後來北上,與內地合拍了這部《木棉袈裟》,于榮光演裡面的反派祁天遠,一炮而紅。

徐小明是個全才,導演、編劇、演員、唱歌、武術指導都行,李賽鳳是他的徒弟。按理說,他在80年代是正當紅的時候,突然就銷聲匿跡了。

大部分資料說他是轉幕後,但沒說為什麼轉幕後。

當時台灣市場是香港娛樂圈的爹,99%的藝人都要看台灣的臉色,台灣禁止港星與左派合作,更別說北上大陸拍戲了,簡直「十惡不赦」!

比如梁小龍,《陳真》熱播後,他回了一趟大陸,台灣勒令梁小龍寫悔過書,他拒絕:「我沒錯,我只是回了趟家。」

然後被封殺,如果不是周星馳的《功夫》,梁小龍就泯然於眾人了。

徐小明也一樣,拍了《木棉袈裟》,馬上被台灣定為「附匪影人」,全面封殺。而《木棉袈裟》後來拿了文化部的優秀電影獎,台灣又改變策略。

因為台灣也要統戰嘛!

試想,被內地官方認可的電影人,如果回到我們的懷抱,哎呦多有面子啊!

於是台灣表示:只要你寫個悔過書,不再去內地拍戲,說一說內地有多麼的水深火熱,心向黨國,我們既往不咎。

徐小明:我特么就不寫!

他只能轉幕後了。

甚至很多年後,香港那幫樂色辱華,徐小明也是站出來為國發聲。

不要以為這個年代,港台娛樂圈就只是娛樂,他們始終被政治深深包裹,只是沒人講這些事而已——這個暫且不提。

總之陳奇有自己的計畫,他弄了《木棉袈裟》,日後肯定要拍電影的,他還是想找徐小明,並且將其拉過來……自己人自己都不罩著,說不過去。

他對《木棉袈裟》做了些改動,男主原本是和尚,女主一直喜歡男主,而男主戴個破帽子,留著頭髮,就不說自己是和尚,邏輯很牽強,像極了渣男。

陳奇不喜歡,把他改成了俗家弟子,且兩情相悅,這樣等他後面決定正式出家的時候,那種造物弄人的感覺才更強烈。

…………

從上海到廬山600多公里。

何成偉不緊不慢的走,用了兩天時間也趕到了。

他來到了牯嶺,按照地址找到了飯店,一瞧便有些奇怪,進去詢問:「同志你好,我是《故事會》的編輯,你們這裡有人投稿,我來拜訪一下。」

「投稿?你搞錯了吧,我們接待劇組呢。」一個服務員道。

「劇組?拍電影么?」

「對啊!」

何成偉也懵,道:「地址沒錯,他筆名叫阿奇,您認識么?」

「阿奇……噢!」

服務員一拍巴掌,開心道:「您說小陳吧?他叫陳奇,是編劇。」

「編劇……」

一個堂堂編劇給《故事會》投稿??

何成偉沒等反應呢,服務員熱情道:「他今天跟組出去了,你在這等一等吧,下午就能回來了……我告訴你啊,小陳是個好人吶,他可會講故事了……」

(同志們,繼續求月票!

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