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高鴻之案

正文卷

第103章 高鴻之案

要是以往,長隨早哈著腰上去一番關懷了,但是眼下,他扶著牆,忍不住陰陽怪氣。

「哎呦,大半夜的,爺又去哪裡私會情人啦,淋成這樣,老天開眼吶。」

顧衡覺得他很吵,「渾說什麼!」

卻伸手把長隨扶進屋。

「怎麼還沒睡?」

他不問還好,一問長隨滿肚子怨氣就騰的一下雄起。

「誰讓奴才命苦呢,也不知自己做錯了什麼,被打爛了屁股,奴才心裡憋屈,睡不著!」

顧衡沒同他計較,「不是讓府醫上過葯了嗎?」

長隨眼尖看見顧衡另一隻手的包裹,說是包裹也算不上,只是用外袍胡亂裹的。

裡面漏出一角紅,那樣艷麗嬌艷的顏色,決計是女子的。

這個念頭刺激著長隨的大腦,膽大包天的一把搶過來。

顧衡一時疏忽,竟真叫他搶了去。

「哈!昭君兜!」

動作下,傷口傳來尖銳的痛。

「我要告訴老夫人——」

顧衡陰森森盯著他,「嗯?」

長隨瞬間乖覺下來,把東西塞回他手裡,也不用人扶了,手腳並用的往床上趴好。

臉埋在被子里,瓮聲瓮氣道,「奴才什麼也沒看見,奴才要睡覺了,什麼也沒有看見」

等聽了關門聲,顧衡走了,他委屈的直捶床板。

話要從一個月前洛陽的表小姐入門說起。

顧家祖籍在洛陽,顧衡十三歲時,顧父便讓顧衡送去洛陽進學。

是為了顧衡謹記根本,也是因為洛陽書院名動天下。

那位表小姐叫崔玟,崔玟的母親出自顧氏旁支,下嫁給了一位書生,也就是如今的洛陽知州。

崔玟聰明伶俐,自小就喜歡顧衡這位表哥哥。

喜歡顧衡,似乎不用太多理由,單就那副相貌,誰不暗地裡多瞧幾眼,遑論如今,位高權重。

如今她正是議婚的年紀,母親特特將她送來,與顧夫人說的是見見世面,學些規矩。

但真正的用意,彼此心照不宣。

顧夫人也極喜歡這個表姑娘,不論是樣貌品行都極出挑。

更重要的是,顧夫人想了半天,顧衡從小到大稍微親近點的女子,也只有崔玟。

說起顧衡的婚事,顧夫人常覺得愧疚。

顧家的家主並不好當,年少成名的背後是數不盡的苦功夫。

有些公子哥還沒及冠呢,就滿屋嬌妾,長輩們也是早早的就相看姑娘。

這些顧衡非但沒有,還被趕去了一個窮困偏僻的地方當縣令。

等再回來時,皇權更迭,顧衡父子都忙的腳不沾地,也就沒管上這事兒。

有時候顧夫人實在看不過去,給他安排幾個可人的丫鬟,隔日他就遣送回來了。

眼看著與他同齡的孩子都能識字了,他還孤零零的。

既然外面的他不願去相看,丫鬟們又瞧不上,那把他喜歡的姑娘接進來,這回總穩妥了吧。

為此,顧夫人時不時就把喊來一起吃飯,一起上香,只要顧衡在府里,她差把兩個人鎖在一間房裡了。

這麼折騰幾次下來,顧衡也察覺到了母親的算盤,怎麼說呢,他猶豫過的。

他嘗試過和那個姑娘相處,理智告訴自己應該從永安宮抽出身來。

但是,他做不到。

非但勸服不了自己,與那姑娘多相處一刻,他竟發瘋般的覺得愧對摺桑。

當然,折桑不會阻止他成親,她甚至還不時說,他日後一定會成親。

似乎所有人都在告訴他,哪條才是正確的道路,但他就是走不回去了。

世事弄人,他曾笑說旁人,大丈夫豈能困於兒女私情。

如今只嘆,天若有情天亦老。

他對母親說,「崔表妹也到了議親的年紀,男女有別,這種事母親別做了。」

顧夫人問他,「那你打算何時成家?」

顧衡知道,這件事情總是要一個結果的。

他沉默了很久,才低聲道,「兒子不孝,在外赴任時,傷了身體,此生不能人道。」

顧夫人瞪眼看他。

顧衡錯開她的目光,面露愧疚,苦澀道。

「我知道母親定然不信,我也很久才接受現實,本不想母親擔憂,可又怕因此耽擱了更多人。」

「過去迴避相看,也正是這個原因。」

顧衡不是愛開玩笑的人,就是開玩笑,也沒有人拿這種事情開玩笑。

消息來的過於突然,顧夫人只覺心如刀絞,問是如何傷著的。

顧衡怕她起疑,說的十分仔細。

什麼水土不服,感染風寒,重病不起,壞了根基,暗中拜訪名醫,吃了許多葯都沒有作用,看著別人嬌妻美妾他卻有心無力。

族中長輩的過問,母親的期望,更是叫他有苦難言。

顧夫人何時見兒子如此可憐過,顧衡自小便被顧父規訓著男子不可像夫人一般哭哭啼啼。

她這個兒子樣樣都厲害,從來不需要她多操心,何時會向她這個母親訴苦呢?

當他說到,只敢半夜裡出門尋醫時,顧夫人就聽不下去了。

她背過身擦著眼淚,什麼也說不出來,怕他心裡更加難過。

顧衡知道自己做的不對,但不這樣做,推了今日的表妹,那明日的呢?

母親說不動他,那些長輩呢?

自然不會有人敢當著他的面強令他娶妻,但母親免不得要聽些閑言碎語,與其讓她次次落空,倒不如一次來的痛快。

他也徹底認栽了。

本以為事情就此結束,誰知顧母越思越難過,一時怨顧父當初的安排,一時又怨老天苛責。

可是顧父早就死了,她在他的靈位前哭了一宿也沒半點反應。

老天爺可不興罵,萬一他心軟了,哪天又把兒子治好了呢?

長隨想起那天的事情,都覺得冤枉死了。

顧夫人把那個表小姐送走之後,整日愁眉苦臉。

顧衡為了讓母親開心些,找了許多珍寶,讓長隨送去。

長隨去時那叫一個高興,顧夫人對顧衡身邊侍候的奴才小廝都大方的很。

誰知這次卻不一樣,顧夫人見了禮物也不開心,反而盯著長隨瞧。

「我記得衡兒去外地赴任時,是你跟在身邊侍候的?」

「正是,夫人怎麼突然問起這個來了?」

長隨當時還納悶著呢,結果向來和善的顧夫人一下垮了臉。

後來的事情長隨只覺的像在做夢。

總之,顧衡趕到的時候,他已經屁股開花了。

顧夫人覺得,兒子會從水土不服演變成斷子絕孫,這個貼身伺候的奴才絕對脫不了責任。

長隨冤死了,他越問顧夫人理由,顧夫人就讓人打的越重。

最後是顧衡怕他露餡,才把事情的原委告訴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