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抖音效應(下)

正文卷

第326章 抖音效應(下)

「所以,易,你其實不是想投資Musical.ly本身,而是想為自己的音樂事業群……組建一個穩定強力的宣發矩陣?」

「並非完全如此,但我不能否認,這的確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Musical.ly,和它所代表的短視頻平台,會成為下一個十年,全球流行文化的核心陣地。」

韓易雙手交疊放在大腿上,向約書亞-庫什納投去一個篤定的笑容。

在這個時空里,只有韓易知道,未來的抖音有多強大。

如果說MTV和音樂錄影帶的出現,殺死了那些電台明星,那麼抖音的興起,便是動搖了整個音樂工業的根基。從傳播邏輯、宣發手段,再到藝人培育方法,甚至是流行音樂本身的形態,都受到了顛覆性的挑戰和改變。

「你對短視頻這麼有信心嗎?」

「我們活在一個身份碎片化、階層碎片化、內容碎片化,進而導致娛樂碎片化的時代,喬什。」韓易沒有直接回答約書亞-庫什納的問題,而是輕舒了一口氣,娓娓道來,「我不知道你有沒有讀過斯圖爾特-霍爾的著作,他算是文化研究這門學科的創始人之一,他說,人類曾經統合而穩定的身份識別,正在變得支離破碎。現在,我們身上的標籤不再單一,它們極其多元,有些時候甚至互相矛盾和衝突……身份,變成了一場流動的盛宴,隨著我們在所身處的文化環境中,被代表、被詮釋、被處理的方式而不斷形成和轉化。」

「與此同時,原本完整的文化鏡面上,也產生了無數道裂痕,製造了無數塊碎片。每一塊碎片反射的光線不同,映照出的社會階層亦有所不同……是的,在現代社會學,特別是與美國有關的現代社會學裡,我們已經不能簡單地以收入水平來劃分階層了。文化、國籍、種族、語言、職業、宗教,或者其他共同利益的差別,都會裂變出一個細分的社會階層。」

「每個社會階層在精神層面上的追求不同,所渴望的文化內容自然也有所不同,這也就催生了內容碎片化的現象。亞裔美國人跟非裔美國人創造和享用的文化產品大相徑庭,華裔美國人與日裔美國人亦有隔閡,就連第一代移民和第二代移民,他們的喜怒哀樂亦各有不同。」

「不同身份歸屬於不同階層,不同階層創造不同文化,不同文化催生不同娛樂……我不知道金融圈怎麼樣看待這個問題,但是,在娛樂領域,有許多評論家都在擔憂傳統意義上的大眾文化會不會因為社會碎片化趨勢的加劇而徹底消亡——不再有大眾文化,也不再有主流音樂,因為對於每個群體來說,流行的東西都各不相同。」

「投資人很少去研究大眾傳播學的議題。」約書亞-庫什納聳聳肩,笑道,「但是確實能從客觀的商業發展軌跡中看到這種現象的存在——我知道現在音樂流媒體平台上,個性化推薦的內容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鼓勵用戶自製歌單的出現。」

「是啊,現在沒有一個人看到的主頁是相同的。統一的推薦內容再也無法吸引新一代自我意識更強的消費者,反而會讓他們感到反感和厭惡,覺得本來只應該提供服務的平台想要『污染』他們的思想……好了,不能再往下延伸了,再說下去,我們就要提到去中心化和Gen Z的左傾思潮了。」韓易一把抓住越飄越遠的話題,把它硬生生拽了回來,「總而言之,為了爭奪消費者,各個平台都在用個性化推薦的方式提高留存率。不光是伱說的音樂流媒體平台,像fli這種影視流媒體平台,不也在做這件事嗎?看了一部《嗜血法醫》,接下來給你推薦的,就全是罪案劇。」

「那麼,你對這種現象持哪種態度呢,易?」約書亞問道。

「一方面,我認為這是消費者的勝利,可以說,這是歷史上第一次,普通消費者——具體到個人——真正擁有了可以自由選擇其消費的文化內容的權力。」韓易沉吟片刻,回答道,「但另一方面,作為一個……企業主,一個投資者,一個不得不站在內容提供商立場上去考慮問題的人,我覺得個性化推薦其實會嚴重削弱平台能夠對社會與文化施加的影響力。是的,沒錯,fli或者Apple Music,還是可以給用戶統一推送商業廣告,但一個內容製造商、一個服務提供商,不應該讓自己倒退到只剩下廣告牌的功能。」

「那它們還應該擁有什麼功能?」

「塑造和定義時代的功能,喬什,這才是一個內容平台的真正價值所在。」韓易毫不猶豫地應道,「五十年代初的電視觀眾知道他們會喜歡《我愛露西》嗎?不知道,作為一個聞所未聞的全新類別,它是因為CBS覺得美國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會喜歡這種溫暖詼諧的合家歡式劇集,才製作出來,從而讓情景喜劇成為了電視網的必備節目。」

「八十年代初的電視觀眾知道他們會喜歡音樂錄影帶這種娛樂形式嗎?不知道。絕大部分人當時根本就沒有想過音樂能跟帶故事劇情的影片融合在一起,是華納-美國運通衛星娛樂公司的高管們認為青少年的商業潛力被低估,想要發明一種專門針對他們的電視節目形式,才創辦了MTV電視網,進而讓音樂錄影帶成為了現代音樂營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你看,喬什,內容提供商應該提供的不僅僅是內容。他們還應該提供前所未有的體驗,和由創意和才華鋪就,通往未來的道路。這把打開新時代大門的鑰匙,在我看來,就是文化類企業最重要的能力。比娛樂工業更賺錢的行當,其實數不勝數,但為什麼億萬富豪們依然對好萊塢趨之若鶩呢?」

「因為……只有掌控了文化行業,億萬富豪們才能留下他們的烙印,續寫歷史甚至改寫歷史,讓他們積累下的財富,擁有超越物質層面的意義?」約書亞揣測著韓易的想法。

「我不知道是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想法……但至少之於我是這樣的。」韓易點點頭,「這是我投身音樂行業的源動力。用我的財富去選擇我認為值得被時代聽到的聲音,然後讓他們成為這個時代的聲音,這才是對我來說最有成就感的投資。」

「也是最能宣示權力的投資。」約書亞揚揚眉毛,如此調侃了一句。

「說得沒錯。」韓易咧嘴笑了兩聲,「所以說,個性化推薦這個東西,有利有弊,能從大眾層面上推進社會發展,讓消費者獲得他們應有的主動選擇權。但是,對於內容提供者還有內容創造者來說,其實有著非常負面的影響。我們再也沒辦法主導熱門文化產品的誕生,也沒辦法準確預測哪些內容能夠成為下一個浪潮了。」

「說到這裡,喬什,你知道這個季度NBC正在播映的節目有多少個嗎?」

「抱歉,我平時不太看電視。」

「沒關係,現在很少有人還有看電視的習慣了……答案是18個,包括《好聲音》、《日界線》、《周六夜現場》,還有《周日晚間橄欖球》等非劇集類節目在內,一共就18個。而與此同時,你知道fli今年已經公布的原創電視劇和電影——注意,只是電視劇和電影——有多少部嗎?126部。平均到每個季度,32部。」

「也就是說,fli自己出資製作的原創內容,就足以填滿四大電視網的所有劇集時段,甚至還能給HBO還有Showtime再勻一點。」

「非常驚人的數字。」

「還是那句話,這件事要分兩面看,對於消費者來說,市場上的季度新劇忽然暴漲好幾倍,可供選擇的消遣比以往只有傳統電視台的時候多了太多。但對於fli來說,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為了給碎片化的階層提供碎片化的內容,它耗費了比一般電視網多好幾倍的資源來提升留存率。我前兩天正好在跟……兩位合作夥伴討論fli的問題,所以看了一下他們的數據,fli 2015年的付費用戶數量7083萬,HBO 4900萬。後者目前正在播出的電視劇,包括老劇加在一起,總共五部。其中還有《權力的遊戲》和《西部世界》這種口碑爆棚,能夠推動HBO Ma線上業務發展的傑作。」

「所以你是……不太看好fli的運營模式?覺得它未來會因為內容採購和內容自製方面的成本太過高昂,而在競爭中掉隊?」

「不,這不是我的意思。」韓易擺擺手,「我仍然認為fli會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坐穩影視流媒體平台的霸主之位,它付費用戶的增長速度,也會繼續按照目前的勢頭,以每年20-25%的速度向上增長……但fli的模式,以及它所代表的內容類型,限制太大、投入太多、資產太重,沒有辦法完全釋放出一個內容聚合平台的盈利潛力。」

「但短視頻可以?」約書亞-庫什納聽得有點入迷,他原本的想法,是來到Mad City音樂節,跟韓易展示自己在資本管理方面的專業能力,從而招徠到一個大客戶,可現在,約書亞反倒感覺是韓易用他對娛樂工業的敏銳洞察,在拉他上船。

不管這艘船究竟要駛向何方。

「當然可以,首先,像Musical.ly這樣的平台,不需要自制內容,用戶自己創作的視頻,就是它的全部內容。哪怕在傳統意義上都是輕資產運營的內容生產行業里,Musical.ly的商業模式也是最不吃力的那種。只需要專心管理好平台,刺激用戶持續創作即可,不用像fli這樣,花大價錢養活一幫製片公司幫它生產內容。」

「其次,免費向公眾開放的平台,永遠比付費才能觀看的平台吸引的用戶更多,想像空間也更大……」

「但如何變現呢?」約書亞忍不住插話道。

「Instagram、Facebook和Twitter是怎麼變現的?」

「廣告。」

「是了,社交媒體平台怎麼賺錢,短視頻平台就怎麼賺錢,因為歸根結底,這些免費平台想要做的就一件事而已——竭盡全力提升用戶在該平台停留的時間。停留的時間越長,他就越容易被平台提供的信息吸引或者說服,平台本身在廣告商眼中的價值也就越高。」

說到這裡,韓易豎起一根食指。

「用一個詞來概括,成癮性。成癮性越高的平台,能夠獲得的廣告收入就越多,而短視頻,就是最能讓人上癮的那種內容形式。」

「這一點我明白。」約書亞-庫什納頷首應道。他詳細研究過Vine的興起與衰敗,也對曾經來找過自己的Musical.ly做了一段時間的近距離觀察。短視頻平台確實非常讓人上癮,它簡單易用,一打開就有內容跳出自動播放,比起需要自己選擇內容播放的YouTube來說更加方便,更不需要以放鬆身心為第一目標的用戶動腦筋。

另外,因為時長有所限制,不管是Vine的6秒,還是Musical.ly的15秒,都要求視頻製作者把精華壓縮到極短的篇幅內集中呈現,而不是做成一部一小時長的冗長影片,把興奮點分散排布。換句話說,短視頻給用戶帶來的刺激性、新鮮感和愉悅感,是短期且強烈的。

在一個藥物濫用司空見慣,Carpe Diem成為社會共識,奶頭樂產業異常發達的時代,像短視頻這樣的文化產品,就像沒有副作用的coco那樣令人慾罷不能。

最關鍵的是,短視頻平台幾乎都採用了隨機播放的機制,指尖往下一滑就能看到新內容,隨你翻閱多久也很難發現重複。而且,大部分平台為了提高用戶留存率,都會開發相應的內容推薦演算法,收集用戶的觀看習慣,分析用戶的觀看偏好,從而有的放矢地推薦給用戶他們最有可能會感興趣的內容。

「……所以,Musical.ly吸取了Vine的教訓,放寬了時間限制,讓短視頻能夠承載的內容更加豐富,但卻沒有弱化這種內容形式最吸引人的高衝突性。又砍掉了後期Vine太過繁雜的視頻分類,全力以赴用音樂類短視頻來破局……」

約書亞一邊在腦海里重播自己對短視頻平台的分析,一邊認真傾聽韓易對Musical.ly的評價。

「他們找到了最精準的切入點,一口氣改變了兩個行業的生態。視頻行業和音樂行業,未來社會的碎片化進程只會越走越遠、越走越快,想看長視頻的人越來越少,幾十秒就想看完一部電影甚至一季電視劇的人越來越多。音樂也是,沒人想從intro開始聽起,如果能只聽最精華的十五秒,又為什麼要去忍受那些相對無聊的部分呢?」

「未來的音樂行業,將以儘快進入副歌為衡量一首歌商業潛力的標準,將黃金十五秒作為單曲是否能夠在排行榜上獲得成功的唯一考量因素,短視頻平台,將變成唱片公司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宣傳陣地,因為再過幾年,就不會有人再通過電台、Spotify或者YouTube發現新歌了。所有的驚喜發現,都將在一次又一次地滑動中完成。」

韓易用未來必定發生的現象,在約書亞心中種下了一顆種子,這個種子會在後面的幾年裡茁壯成長,最終蛻變為對韓易商業洞察力和趨勢判斷力的徹底拜服。

「在我看來,Musical.ly擁有了改變世界的一切能力……唯獨在一個方面還有欠缺。」

「它沒有足夠精準的推薦演算法,能讓App在四五個視頻,甚至兩三個短視頻的時間內,就準確判斷出你的內容偏好,給你精準推送感興趣的東西。」

「那你覺得,這個行業里,誰的推薦演算法能夠補足Musical.ly的缺陷呢?」約書亞迫不及待地追問道。

「另外一個中國公司,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韓易在手機上輸入了幾個英文字母,調出搜索結果,隨後遞給約書亞。

「啊,ByteDance……當然,他們很早就到洛杉磯和舊金山來建立美國辦公室了,半年前去LA的時候,我跟一幫科技公司的創始人聚過餐,他們的美國分部負責人也在。」約書亞-庫什納認真地盯著屏幕看了一會兒,才把手機還給韓易,「我記得他們是做新聞推薦類應用的,在中國流量很大。」

「沒錯,他們有一個專門推薦Memes、笑話和幽默視頻的應用,還有一個更專註於新聞內容的應用……更重要的是,他們今年9月20日,也上線了自己的短視頻應用,抖音。雖然短視頻的業務才剛剛起步,但是他們那套基於數據分析的個性化信息推薦演算法,已經運行並優化了近四年時間。可以說,位元組跳動的演算法,就是他們持續獲得用戶青睞,在圖文、新聞,以及剛剛開啟的短視頻領域,皆能獲得成功的秘密醬汁。」

「Musical.ly目前的海外人氣和用戶基礎,如果能與抖音成熟精準的推薦演算法相結合,必然會在全球市場上,催生出一款絕不遜色於Instagram的現象級應用。」

說到這裡,韓易將雙臂平舉在半空中,生動形象地用肢體語言為約書亞描述著短視頻平台的未來。

「想像一下,你在Musical.ly上面看到了一條令人捧腹的搞笑視頻,用戶使用……隨便舉個例子,邁克爾-傑克遜的《Rock With You》,編出了一段15秒的幽默舞蹈。你覺得很有意思,點了個贊,繼續往下滑,三條視頻之後,你又看到了另一個《Rock With You》的舞蹈視頻,繼續點贊,下滑……看了四五條同款之後,你決定也自己拍一個同款視頻。因為你發現,你的朋友們也在Snapchat上分享他們跳這支舞的視頻,它已經成為了能夠影響你周圍社群的熱議話題。」

「然後,你打開流媒體平台,反覆收聽《Rock With You》。沒辦法不聽,怎麼能不聽呢?在錄視頻的一個小時里,你不知道循環播放了多少次這首歌的15秒精華部分,現在你根本沒辦法從你的腦海里趕走它,你必須得滿足大腦對這段旋律的渴求。也許在一百次、一千次收聽之後,你對這首歌的強烈喜愛會慢慢減弱,但你已經為它貢獻了一百次、一千次播放量了。」

「不知道過了一周還是兩周,偶然打開公告牌官方網站的你驚奇地發現,這首1979年就發行的老歌,竟然登上了單曲榜前五……這個時候,你才意識到,原來被推薦了這首歌的人,不止你一個。從一條熱門視頻開始,裂變出無數條模仿視頻,這些模仿視頻又有各自的生命周期和傳播範圍,將一條原本只有……十萬贊的15秒視頻,變成了持續一個月的文化現象。這就是短視頻平台,和它的推薦演算法,能夠為音樂世界帶來的變革。」

這個時空里,只有韓易知道未來的抖音有多強大。TikTok風靡全球之後,迅速成為了音樂聽眾發掘新音樂的唯一渠道,畢竟,再沒有別的平台,能夠以如此精準、如此迅速,且如此有機的方式,給觀眾推送高度成癮性的內容了。

公告牌歷史最長單曲榜連冠記錄保持者,連續問鼎19周的《Old Town Road》、讓一位在墨爾本街頭賣唱的胖女孩拿下38國冠軍的《Dance Monkey》、把奧利維亞-羅德里戈從一個默默無聞的新人歌手瞬間拉抬到黑天鵝時代頂流藝人位置,兩度打破Spotify單日播放記錄的《Drivers Lise》……無數在傳統宣發體系中根本無法看到光亮的音樂人,因為抖音上某條忽然爆火的視頻,才有了一個豐富多彩的職業生涯。

不僅如此,抖音的出現,完全打破了音樂圈內習以為常的歌麴生命周期。通常來說,一首歌最受人關注的時期,就是唱片公司傾注大量資源,為它電台打榜、電視亮相的那兩三個月。流媒體平台出現之後,像瀚音樂這樣嗅覺比較敏銳的公司,還會跟平台申請宣傳資源,並且自己跟用戶溝通購買歌單位置,以求擴大宣傳效果,但宣傳做得再豐富再多樣,高峰期也就一個季度左右而已。畢竟人力有限,財力也有限,再財大氣粗的公司,也不可能在一首歌上面投入太多精力。

而抖音的推廣方式就有所不同了,沒人知道下一條爆火的視頻會帶著哪首歌作為背景音樂,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時間裡鮮有人問津的老歌,只要搭配一個讓人願意點贊的內容,就能瞬間翻紅,殺回榜單。

布蘭妮2011年發布的單曲《Criminal》,首個宣傳周期,在公告牌單曲榜上的最好成績也就是第19位。2020年,隨著「入獄照挑戰」在全球範圍內迅速躥升的熱度,《Criminal》一夜之間超越《Gimme More》、《I''m a Slave 4 U》等在發行初期成績更好的經典單曲,成為布蘭妮在流媒體平台上播放量最高的五支單曲之一。原本每天一萬左右的播放量暴漲到十萬,並且最終穩定在15萬/天的水平上,為RCA的版權庫持續創造可觀收入。

同樣的神話故事,還發生在凱特-布希的《Running Up That Hill》、Ke$ha的《ibal》、阿姆的《Without Me》,還有韓易一直想要收購版權的Fleetwood Mac的《Dreams》等無數首老歌身上。

「新歌可以火、老歌可以火。巨星的歌可以火,獨立音樂人的歌也可以火。短視頻平台的演算法,讓所有人都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環球、索尼和華納發現,他們曾經引以為傲且賴以為生的宣發體系,轉瞬間就變成了老掉牙的過時貨。他們將不得不修改唱片合同,在合約里明確要求音樂人每月必須拍攝多少抖音視頻,期待某一條視頻能夠爆火,讓這些藝人脫穎而出。與此同時,他們也會大幅縮減其他部分的預算,把大部分財政資源,都用在短視頻平台的付費推廣上。」

「而你想要提前佔領陣地,入股這些平台,讓推薦演算法可以向你的藝人傾斜流量?」

「未來短視頻平台必然會開通付費推廣的服務,只要你願意投入資金,他們就能夠把視頻內容推送到用戶的手機屏幕上,但即使如此,也不能保證你的視頻能火,更不能保證你的音樂能夠隨之獲得熱度。如果你說的是修改演算法,讓三大音樂集團簽約藝人的自然流量更少,我們的自然流量更多,那不太現實……演算法本身必須公平,不然平台本身就會失去它最大的吸引力。」韓易耐心解釋道,「我想要做的,是提前佔領陣地,入股Musical.ly,這樣一來,我就可以在他人發現趨勢之前,提前監測到趨勢,安排我的藝人去利用這些趨勢的流量進行推廣……並且發掘那些利用這些趨勢乘風而起的獨立音樂人,把他們簽到瀚音樂來。」

「更重要的是……你應該很清楚,喬什,如果短視頻平台真的能做到我所說的那種程度,那麼它能夠影響的,就不會只是音樂行業了。任何行業、任何領域、任何產品,都能以同樣的邏輯獲得流量、獲得收入。」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易。」

沉吟片刻後,約書亞-庫什納再度開口。

「如果我沒理解錯的話,根據Musical.ly和位元組跳動的體量來分析……你想要做的,是先買下Musical.ly,然後等待想要進軍海外市場的位元組跳動來跟你談合作,或者讓他們直接從你手上整體收購Musical.ly,你以換股的形式進入新成立的公司,作為股東繼續享受發展的紅利,對嗎?畢竟,相比起用同樣的金額,購買已經有兩個成功產品,融資都已經進行了好幾輪的位元組跳動的少數股份,不如直接把Musical.ly 100%拿下來,再放到資本市場上待價而沽。反正目前來看,Vine倒掉之後,短時間內全球市場上沒有能夠對Musical.ly形成挑戰的新對手,位元組跳動如果想要發展一個全球性的短視頻應用,只有兩條路可走——跟Musical.ly競爭,或者跟Musical.ly合併。」

「完全正確,喬什。」韓易深深地看了約書亞一眼,這種絕頂聰明的人物,不到十分鐘就能夠猜出他的大致規劃,著實令人心驚。事實上,重生之後,致力於成為四大音樂集團之首的韓易,就在謀劃Musical.ly的收購案了。上一世,位元組跳動以現金加股票的方式,作價10億美元,於2017年11月將Musical.ly收入囊中,吃下後者龐大的海外資料庫,最終於2018年上線海外版抖音Tik Tok,至此走上了征服世界的道路。

重生回來,又有備忘錄相助的韓易,沒有任何理由放過這次登上巨艦乘風破浪的良機。

「這一計畫,你之前有跟其他機構談過嗎?」

「沒有。」韓易搖搖頭,「你是第一個,喬什。」

「為什麼呢?如果你不介意我這樣問的話。」約書亞笑了笑,「你的家族也跟很多華爾街的權勢人物有合作,魯賓斯坦之類的。他們在M&A方面的經驗,比我豐富太多了。從入行到現在,我只做過風險投資,還沒有操作過整體的併購案。」

「因為……既然我們坦誠相對,那我希望你不要對我接下來要說的話感到介懷。」

「不會的,易,我保證。」

「好吧。」韓易重重地嘆了一口氣,揉揉眉頭,猶豫了兩三秒,才張開嘴,「我不想跟家裡認識的那些叔叔們合作,因為我不想無時無刻不活在他們的陰影里。我不希望我看好的正確項目,到頭來卻變成了他們主導推進,擅自修改,亂加調料的錯誤戰略,你應該能明白我的意思。我和你一樣,喬什,都想擁有屬於自己的圈子……我們都相信,未來是屬於我們的,我們能夠做得比上一代更好,不然我倆都不會自己出來創業的,不是嗎?回去繼承家裡的公司就好了。」

韓易知道這番話,絕對能夠打動從小就活在父輩庇蔭里的約書亞-庫什納,因為卡莉-克勞斯跟家裡鬧得不是特別愉快的後者,心裡絕對憋著一股不服輸的勁。雖然在華爾街還是要靠家裡的關係起步,但從他選擇的矽谷賽道就可以看出來,約書亞肯定是竭力想要擺脫庫什納家族的影響,自成體系的。

韓易知道,如果從這個角度切入,那麼,他的說辭,將大概率能夠打消約書亞-庫什納心頭的疑慮。

不選擇大衛-魯賓斯坦而選擇你,不是因為你比魯賓斯坦厲害,而是因為你跟我的「家族」毫無瓜葛。

真實原因果真如此嗎?

當然不是。

韓易之所以沒有選擇大衛-魯賓斯坦,一方面是不想跟凱雷集團牽涉太深。截止目前,光是韓易知道的,自己存放在凱雷集團裡面的現金就有十五億美元之多。在過去的交往中,魯賓斯坦有意無意展現出來的那種,想要拿捏韓易,把他完全納入凱雷集團庇護之下的想法,讓韓易決意要跟對方保持距離。

抖音這種至關重要的項目,自然不可能交給凱雷集團來操盤。

另一方面,凱雷集團這棵樹實在是太大太招風了。試想一下,如果是凱雷集團提前一年收購了Muscal.ly,然後等待位元組跳動上門談判,那麼任誰都會覺得有蹊蹺——為什麼一家資金規模三千億往上的大型資本管理集團,要突然100%整體收購一個項目?他們到底想幹什麼?背後的金主是誰?

到時候,哪怕已經入局位元組跳動的KKR和SIG查不到幕後出資的韓易,這樁原本單純只屬於業務拓展性質的收購案,怕是也會變得複雜起來。那個時候的位元組跳動,可能就不會選擇收購Musical.ly,而是自己在海外另起爐灶,想方設法跟Musical.ly打對台。

對台倒也不是不能打,但是對於韓易來說,有入股抖音的機會,為什麼要去選擇不確定性更強的那條未知道路呢?

而興盛資本就不同了,這麼小的體量,根本就不在KKR這種巨頭的雷達警戒範圍內。到時候,韓易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地亮出瀚資本的名頭,宣布由興盛資本作為M&A夥伴,公開推進對Musical.ly的收購工作。

一個買下聯合藝人經紀公司41%股權,旗下還有唱片公司、音樂版權發行公司和現場演出公司等其他音樂類業態,擁有亞洲血統的好萊塢投資人,委託華爾街十億美元規模的風險投資公司,利用其在矽谷的影響力,幫忙收購一個以音樂視頻內容為主打的短視頻平台,有什麼好讓人驚訝的?

至少在2016年,這是一個合情合理,並且屢見不鮮的正常商業操作。

反正韓易也沒有打算要入股位元組跳動在首都的母公司。他的目標,只是即將成立,用來整合抖音海外版和Musical.ly的TikTok Ltd.。

跟其他在開曼群島註冊公司的中國企業不同,位元組跳動並不是用開曼群島的公司來控股中國地區的公司,而是用中國地區的公司控股開曼群島的公司。在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TikTok Ltd.,只負責海外市場的業務,不牽涉到任何中國地區的資產,而這,正中韓易的下懷。

雖然位元組跳動在首都成立的母公司,也有許多外國資本持股,事實上,外國投資者的比例能佔到60%,最大的金主,SIG和KKR,都是華爾街的資管集團,但是韓易絕不可能讓自己的財富這樣暴露出來。畢竟,抖音算是中國第一個真正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內容平台,是正在崛起的遠東巨龍軟實力急速攀升的一個具象化體現。下一位總統的任期末尾,TikTok的去留和抖音的完整性,成為了事關國家安全的重大事件。因此,不用猜也知道,屆時每一個持股股東的背景和身份,都會被完全徹底地篩查一遍。

跟在國內的情況完全對不上號的韓易,毫無疑問會引來不必要的關注,給他身處蓉城蒙在鼓裡的家人惹上無法擺脫的麻煩。因此,不管位元組跳動未來規模會做到多大,預期的收益有多誘人,韓易都不會讓自己在其母公司持有任何股份。

以股份交換的形式持有TikTok Ltd.的部分股權,就已經足夠他完成布局了。

更重要的是,有他帶著興盛資本入局TikTok,說不定能夠幫助位元組跳動在海外避免一場風波。

就像剛才所說的那樣,作為中國第一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社交媒體,TikTok引來了諸多窺探的目光。

但無論如何,將庫什納家族帶入局中,至少能給TikTok多一些喘息的時間和空間,若是操作得當,找到合適的遊說資源與溝通渠道,說不定就能像微信那樣,有驚無險平穩落地,把潛在傷害降到最低。

與約書亞合作收購Musical.ly,是韓易今天在Mad City上第一次見到他才萌發的想法,但這樣推敲下來,也許這種意外之喜,就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芭芭拉好像……確實挺旺自己的,閨蜜的男朋友都能幫上忙。

「我相信你在矽谷的人脈網路,相信你的談判能力,也相信經過剛才的對話,我們應該共享了對短視頻平台未來的樂觀態度。」

「我們確實共享了這一點,易。」約書亞捲起袖子,朝韓易伸出手,「放心,回紐約之後,我會儘快安排一次去舊金山的行程,把這件事敲定下來。」

「那就等你的好消息了,待會兒一起吃個晚餐吧?帶上卡莉,我帶你們認識一下今天的演出嘉賓,還有我這邊負責投資管理的專家。」

談完正事,韓易恢複了輕鬆熱絡的社交姿態。他將身子朝約書亞的方向挪動了些許,右手拍拍後者的肩頭,左手指著舞台,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抱歉,佔用了你的休息時間談工作……現在,讓我們好好享受這場音樂節吧。」

「Oh,wow,都演到這裡了嗎,完全沒注意……嘿,夥計,聽聽看接下來這首歌,《Bad Things》。麥蒂的新歌,也是我最近循環播放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