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傳奇的延續

正文卷

第277章 傳奇的延續

「在科莫湖長住的貴族多到不可計數,但真正值得一提的家族卻寥寥無幾。佛羅倫薩有美第奇,曼圖亞有岡薩加,米蘭有與斯福爾扎聯姻的維斯康蒂。而科莫,則擁有奧德斯卡爾奇和盧西尼,科莫老城的許多街道,都是以兩個家族的重要先輩命名。」

「奧德斯卡爾奇家族,或者說埃爾巴-奧德斯卡爾奇家族,其實是兩個豪門的結合。奧德斯卡爾奇一脈,從十三世紀開始便在科莫行商,後來,經過十數代人的努力,奧德斯卡爾奇家族的生意越做越大,他們在熱那亞開了一間銀行,並發展成了一家相當成功的貸款機構,與紐倫堡、米蘭、克拉科夫和羅馬等許多中心城市的大客戶,都建立了利潤豐厚的合作關係。」

「財富的豐足,帶動了受教育程度和社會地位的提升,奧德斯卡爾奇家族裡的一部分成員開始走上神學道路。一百年時間裡,接連出了亞歷山德里亞主教、維傑瓦諾主教……和一位教皇,即英諾森十一世。」

「就是擁有這塊土地的那位教皇?」

「原來擁有這塊土地的那位教皇。」馬蒂亞糾正韓易的時態錯誤,「自貝內代托-奧德斯卡爾奇搖身一變,成為英諾森十一世開始,奧德斯卡爾奇家族便登堂入室,成為了羅馬最高貴族的一部分,許多政治上的權力和便宜也紛至沓來。」

「教皇將他的侄子利維奧,培養成了家族第一位富有權勢的政客,先後獲得了切里公國、布拉恰諾公國和錫爾米亞公國,並被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利奧波德一世賜予了帝國王子的頭銜。另外,英諾森十一世的妹妹盧克雷齊婭-奧德斯卡爾奇,也是在這個時候嫁給了埃爾巴家族的亞歷桑德羅,實現了教皇家族與米蘭帝國代理人家族的聯姻。」

「貝內代托、利維奧和盧克雷齊婭三人通力協作,在奧德斯卡爾奇本來就十分強大的基礎上,建立起了一個龐大的政商王國,帕薩拉誇莊園的土地,就是那個時候落入教皇掌控之中的。」

「但世間沒有永恆的安逸,在享受了近一百二十年的榮華富貴之後,奧德斯卡爾奇家族為了躲避拿破崙的法國軍隊,流亡到了匈牙利。為了籌措資金,這塊未經開發的土地,以很低的價格賣給了安德里亞-盧西尼-帕薩拉誇伯爵。」

「比起十三世紀才有書面記載的奧德斯卡爾奇家族來說,盧西尼家族的歷史要悠久得多……甚至比科莫本身的歷史更悠久。科莫城公元前196年才由羅馬人建立,而盧西尼以家族形式活躍於世的時間,是公元前280年。」

「那也就是說……」韓易在心中做了個速算,「盧西尼家族已經存在了2300年了?」

「沒錯。」

「我從來沒聽過如此誇張的數字,至少在家族歷史方面。」韓易真心實意地感嘆道。他的高中是全世界最古老的地方官辦學校,從漢景帝時期起便不間斷教學,至今已有2157年的歷史。但即便是如此罕見的長度,也比盧西尼家族整整少了一百五十年。

究竟是多麼顯赫的家庭,才能被史書銘記兩千三百年?

「盧西尼家族的第一代創始人,是蓋烏斯-法布里修斯-盧西努斯。他出生於一個平民家庭,叫做法布里西亞家族。這個家族一直都居住在拉齊奧附近的阿勒特里姆,至少從西塞羅時代開始,他們便將那裡稱作故鄉了。法布里西亞家族從來沒有出過擁有權勢的重量級人物,蓋烏斯是第一個……事實上,他也是第一個離開阿勒特里姆,到羅馬打拚的法布里西亞人。」

「那個時期的羅馬共和國極端繁榮,卻也極端排外,他們成功地征服了亞平寧半島上的其他民族,並將他們視為次等族群。羅馬的貴族和公民,不管地位如何,都很是敵視這些進入羅馬的異鄉人,所以,在這種非常不利的條件下工作,蓋烏斯依然能取得一系列輝煌成就,本身就是一件十分了不起的事情。」

說到這裡,馬蒂亞指向主樓一層左翼,走廊展廳里,一幅掛在最顯眼位置的中世紀風格版畫。

「正因如此,盧西尼家族非常敬仰他們的先祖,您可以在這座莊園里,看到各個時期的藝術家描繪蓋烏斯的畫作,每一幅都是盧西尼家族自掏腰包委託創作的。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一幅,由真蒂萊-達-法布里亞諾繪製而成,在福利尼奧特林奇宮的巨人廳有個同款,跟他掛在一起的,都是大西庇阿和馬克盧斯這類羅馬偉人。」

「那蓋烏斯本人取得過那些成就,能跟他們一起被稱為巨人?」

「但丁將他視為美德的典範,在《神曲》的《地獄篇》里甚至直接把他的真名記載了進去,倍加推崇,我想對於後世的我們來說,這便是他最大的成就了。」馬蒂亞-科倫比尼有條不紊地回答道,「而對於當時的世人,他的權柄,源自於其曾在公元前280年和278年兩度擔任羅馬共和國的執政官,跟摩羅西亞的皮洛士正面對抗。」

「啊,他就是讓皮洛士式勝利這個詞載入史冊的那個人?」韓易喜歡讀史,也特別喜歡研究歷史與大眾文化之間的緊密聯繫。皮洛士式勝利,在英文諺語中的意思,就是中文裡的「傷敵一千,自損八百」,比喻慘烈的,不可持續的,表面上的勝利。

「Well……是,也不是。您知道,共和國有兩位執政官,在希臘前線率領軍隊作戰的不是他,而是布利烏斯-瓦萊里烏斯-拉埃維努斯。在執政的絕大部分時間裡,蓋烏斯負責的領域是經濟、內政與民生。但同時我們也可以說,正是蓋烏斯對羅馬經濟的成功運作,才讓皮洛士的勝利如此苦澀。」

「您對盧西尼家族歷史的了解,真是令人欽佩。」一個個晦澀的羅馬人名從馬蒂亞嘴裡飛出,這種信手拈來的知識掌握程度,毫不意外地得到了韓易的讚揚。

他就喜歡跟這種隨時能豐富自己、開闊自己、啟發自己的人對話。

不管其人身份如何。

「管理帕薩拉誇莊園,給了我很多閱讀的空閑時間……而且,作為莊園的家令,我也理應了解莊園的歷史,這樣才能隨時解答客人提出的問題。」

馬蒂亞的回答十分謙遜,但韓易能看得出來,他原本有些內斂且頹唐的精神頭,一下便振奮了起來。

「史書記載,蓋烏斯拒絕了來自皮洛士的大量禮物,沒有被敵人從內部腐化,而這高尚的品質正是他獲得但丁書面稱讚的根源……另外,在任期間,他還以家族的名諱建立了盧辛堡市,即是今日的盧森堡。」

「引人入勝的軼事。」韓易微微頷首,「這就能解釋為什麼剛才那間茶室里掛著盧森堡國旗了……那是個茶室,對嗎?」

「是莊園六間客廳里比較小的一個,韓先生。」馬蒂亞指正道,「不過您說的很對,盧西尼家族的後人,確實以盧森堡為驕傲,和精神故鄉,特別是在它建國之後。」

「在蓋烏斯的激勵下,盧西尼家族在義大利各地區繁榮發展,直到十二世紀。阿迪佐內-盧西尼一世獲得腓特烈-巴巴羅薩大帝的寵幸,擔任科莫地區的主教,第一次把盧西尼家族帶到了這裡。隨後,科莫教區的主教和副執事位置,便由多位盧西尼家族後裔輪流出任。當然了,家族還有一些專攻政治和軍事領域的人才:費德里科-巴巴羅薩進攻米蘭時的科莫軍團長、羅馬涅教區的教區長、帕多瓦高官、米蘭執政官、博洛尼亞市長,還有多所大學的醫學與法學教授……在北義大利,您能想到的,所有社會地位尊貴的頭銜,都有盧西尼家族的成員曾經獲得過。」

「有趣的是,盧西尼家族在宗教方面成就最彰的一位成員,路易吉-盧西尼,於十八世紀中葉被本篤十四世任命為聖教會的樞機主教,而他進入教會的第一年,正好是英諾森十一世在任的最後一年。」

「歷史的傳承。」韓易笑道,「看來,帕薩拉誇莊園的傳承,也有一定的必然性。」

「可以這麼說,兩個家族不同的政治傾向,也決定了莊園的最終歸屬。奧德斯卡爾奇家族親近神聖羅馬帝國,而盧西尼家族則跟拿破崙的關係很好。因為盧西尼家族一直狂熱地致力於統一義大利,反對奧地利帝國的干涉,所以跟拿破崙有共同的利益,這份利益,很快便轉化成了世代交融的友誼。安德里亞跟拿破崙一世是好友,而他的後代弗朗切斯科跟拿破崙三世更是至交。」

「因此,可想而知,拿破崙的第一次義大利戰役以勝利告終,法國軍隊於1797年成功佔領米蘭和曼圖亞之後,盧西尼家族在當地的影響力也與日俱增。而拿破崙進入亞平寧半島的整整十年前,高瞻遠矚的安德里亞開始在科莫湖大興土木,為未來的帕薩拉誇莊園,打下了第一根地樁。」

「伯爵的想法很簡單,他希望在科莫城的宮殿之外,另建一處方便的休憩之所,作為他招待政治、藝術、文學與音樂界好友的完美場地。」

「作為一名確實無疑的審美家,伯爵並不是一個愛炫耀的人,至少表面上不是這樣。他花重金聘請了當時米蘭城乃至整個北義大利地區最好的建築師,瑞士人卡洛斯-費利斯-索威,來幫他完成帕薩拉誇莊園的設計。他是帕爾馬美術學院最優秀的畢業生之一,也是米蘭大教堂多年以來的首席建築師,安吉索拉宮、博瓦拉宮和阿拉里維斯康蒂宮都出自他手。」

「在科莫湖地區,索威也留下了很多出類拔萃的作品,比如薩拉查別墅和斯卡基-卡米納蒂別墅……您看,這就是斯卡基-卡米納蒂別墅。」

馬蒂亞-科倫比尼翻出手機相冊里保存的圖片,給韓易展示。

「哇噢。」

宏偉的建築規模,簡單的幾何架構,希臘式、多立克式、羅馬式的細節,對乳白色外牆的偏愛。總的來說,一種對繁複的洛可可風格的,古樸簡約的反擊,讓韓易眼前一亮。

比起帕薩拉誇莊園,確實看起來豐富得多、有趣得多。

「我很喜歡這種風格。」

「比帕薩拉誇更……出挑,對嗎?」馬蒂亞微笑著詢問。

「這樣說可能會很不禮貌……」韓易輕舒了一口氣,「但確實如此。」

「索威跟西蒙-坎托尼一道,被稱為倫巴第地區最偉大的新古典主義建築師,如果讓他自由發揮的話,其實能炮製出比目前這座莊園經典得多的造型,但他的僱主另有想法。伯爵不想要奇特的建築裝飾,只想要……一種深刻的精緻與清醒。」

「深刻的精緻與清醒。」安托萬-嘉舍重複了一句,「我從沒想過,簡單這個詞竟然可以用這麼多單詞來形容。」

「這也是一個無奈的選擇。」馬蒂亞聳聳肩,「莊園建成的時間是1787年,那是義大利歷史上最雲譎波詭的時期之一。反法同盟的愈演愈烈、法國大革命的餘溫,和義大利獨立運動的陡然升級,讓未來的一切充滿了不確定性。伯爵和他的盧西尼家族是義大利反抗運動的幕後支持者,他和他的事業夥伴們要在這座莊園談的事情,絕對不能流入神聖羅馬帝國、普魯士、英國,特別是撒丁人的耳朵。」

「所以,莊園的主樓才會設計得如此樸實無華。」韓易很喜歡馬蒂亞-科倫比尼介紹帕薩拉誇莊園的方式,他的風格,比瑞恩-塞爾亨特這類職業地產經紀更討他的歡心。以歷史與人文為出發點,深刻剖析莊園的起源與設計構思的源頭,不僅讓他對帕薩拉誇過於簡單的外立面設計有了全新的認識,也讓他在無意識間,產生了一種想要擁有它的衝動。

原來,這座如今破敗衰落的莊園,竟然有如此豐富深厚的底蘊。

購買它的意義,在韓易看來,已經遠遠超過了「收購一間奢華度假酒店」的單一維度。

買下它,就是成為歷史的見證者、保護者,和傳承者。

「是的,這就是帕薩拉誇很難以造型的藝術性受到讚揚的原因。」

「但內部跟外部完全不是一個樣。」韓易環視四周,「到處都是古董和名畫……我不知道地板與牆面用的是什麼木材,但絕不會是便宜貨。」

「外部設計是給全世界看的,內部裝潢是給自己用的。伯爵想要做的是矇騙世人,而不是矇騙自己。」

走進一間可以用恢弘來形容的接待室,馬蒂亞向頭頂伸出手臂,將韓易和安托萬的注意力,引到繪滿天花板的壁畫上。

「韓先生,這就是帕薩拉誇真正的魅力所在。」

「在遠離公眾視線的地方,一場新古典主義的盛大演出已經持續了數百年。」

「這是一場,由喬康多-阿爾貝托利指揮的絕世匯演。」

個人很喜歡這章,以及接下來帕薩拉誇莊園的後續情節,希望你們也能喜歡

財富的傳承,不只是以貨幣和實物的形式,也是以歷史和人文的形式,我想這也是神豪文的核心吸引力之一,看財富如何塑造社會和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