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隔空相伴(上)

正文卷

第261章 隔空相伴(上)

「不騙你,這個主人房……」

「Is……THE BOMB。」

躺在主卧室那張蓬鬆綿軟到極致,彷彿漂浮在雲端一般的絲絨大床上,韓易舉起手機,隨意地閃了張照片,將房間內的布局跟舷窗外的美景截在了同一個畫幅里,發送給p對話界面那端的姑娘。

「Yi Han,living the best life since 1982。」

「1982?」

韓易啞然失笑,手機鍵盤間翻飛的指尖變得更快了些。

「我看起來有那麼老嗎?」

「你沒有,這間卧室有。」

看見對方的回答,韓易抬起頭,掃視了一圈TV號的主人房裝潢。舉目望去,儘是深色實木製成的傢具。兩個床頭櫃是深色,右側的茶桌和皮椅是深色,緊貼舷窗構成一道弧形的落地櫃也是深色,跟窗外蔚藍通透的南法蒼穹與果凍海,形成了極為鮮明的對比。

「前兩任主人,加起來一百多歲了,某些地方是這種審美很難避免。」

「前兩任主人,某人已經下了訂單了?」

「暫時還沒有,正在糾結呢,這次試航結束之後再說吧。」

韓易思忖片刻,如是答覆道。

對於購買遊艇,特別是他目前乘坐的這艘TV號,這種無限趨近於九位數的消費,韓易的態度比購買灣流G650ER時要謹慎得多。

雖然私人飛機也花去了他七千萬美金,但是兩者之間的差異還是非常顯著的。G650ER能為他解決極為實際而迫切的出行問題,有了這架只供他一人調遣的專屬飛行器,韓易便能擺脫普通商業航空的班次束縛,隨時隨地,按照自己的意願安排出行計畫。

對於已經在洛杉磯、紐約和里斯本分別置業,未來還將進一步擴充資產規模、擴展投資國家的韓易來說,G650ER所能發揮的作用,和它帶來的滿足感,是不言而喻的。

乘坐最奢侈、最舒適、當今人類世界航程最長的私人飛行器,輾轉於世界各地,巡視自己用滔天財富購得的人造奇觀。

既征服了天空,也征服了文明。

這種切實可見的功效,和相伴而生的正面反饋,是韓易拿到1.8倍現金獎勵的關鍵所在。

那麼……私人遊艇呢?

買下一艘專屬於自己的遊艇,能從哪些方面幫他解決問題、提高效率?

哪怕不考慮實際作用,單純作為一件昂貴的大玩具,它又能如何為他帶來在其他地方享受不到的快樂呢?

這是韓易無法為自己解答的問題。

首先,韓易承認自己是一個鍾情於探索世界各地絢爛文化與風土人情的旅遊愛好者,但他同時也很清楚,自己對豪華遊艇,或者說乘船出行這件事本身無甚經歷,也無甚期待。

畢竟,他來自一個遠離海岸線的內陸城市,雖有江河穿城而過,但那畢竟不是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其量只能算是在城市間穿行時,一處別具特色的景觀而已。

而且,但凡是稍微對他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韓易在選擇旅遊目的地時,偏好非常明顯——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太感冒,只熱衷於造訪人類社會鑄就的奇蹟。

搭乘遊艇,將那些遺願清單上此生必去的城市一個一個地劃掉,聽上去還有點意思……但如果真的只是為了去旅遊的話,又為什麼要選擇最沒效率的海上航行呢?

私人飛機不香嗎?

更何況,歐洲跟美國不同,雖然不像祖國的高鐵網路那樣四通八達,但是各大城市之間都有快捷方便的鐵路運輸服務。隨便舉個例子,羅馬到佛羅倫薩,不管是搭乘Trenitalia還是Italo,一個半小時就到。時速180公里,比TV號17節的巡航速度,快了將近六倍。

最重要的是……韓易他不會游泳。

不光不會游泳,甚至可以說有點怕水。

哪怕是游泳池,只要能淹過脖頸,也能讓他倍感緊張。

喜歡泡澡,但是抗拒水上運動。無色無味的自來水無所謂,可鼻腔灌入腥鹹的海水卻能觸發恐慌情緒。人類的矛盾與糾結,在韓易與水的愛恨糾葛間體現得淋漓盡致。

因此,跟以往的所有消費不同,這次來摩納哥遊艇展看船,韓易很難感受到那種腎上腺素、多巴胺與內啡肽同時分泌的,心儀之物就在眼前,大手一揮便能收入囊中的喜悅感。

TV號豪華嗎?當然。

加上貨艙,足足六層。

地中海上的移動宮殿,克里斯-卡拉漢給予這艘遊艇的評價名副其實。不管從規模還是價格上來說,能夠超過這艘超級遊艇的競爭對手寥寥無幾。

甚至可以說,由呂森船廠打造的這艘百米大船,是自文明誕生以來,人類為純粹的享樂而打造的,最奢侈的玩具之一。

但再精緻的芭比,也不會吸引小男孩的注意。

這個類比,能很好地解釋韓易目前舉棋不定的心態。

東西是好,但跟自己有什麼關係呢?

「您的疑惑,我完全理解,韓先生。」

韓易對他的猶豫直言不諱,而根據克里斯-卡拉漢微笑頷首,毫不意外的表情來判斷,這也不是他第一次聽到有富豪表達出類似的情緒了。

「人類……總是會將沒有生命的物體賦予生命,並與它們之間產生情感依戀。而這份依戀,通常會體現在伴隨著他們成長的,習以為常的事物上。媽媽做的飯、童年的第一雙球鞋,或者周末午後固定會從家門口路過的冰淇淋車。」

「這些東西,就像是我們的老友,即使它們變老了、變禿了,牙齒掉光,身無分文,窮困潦倒,我們依然會記住它們最美好的一面,而且會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因為成長而忘記本源。」

「它們是我們的初戀,是第一次,也只有一次的珍貴記憶。」

「但遊艇不同,它是……未知。」

「它是你走進酒吧,第一眼看到的那個滿分女郎。無可挑剔,且讓伱自慚形穢。你摸摸口袋裡的錢,心想,我現在身上的財富,足夠我買下整間酒吧,如果我願意的話,應該今晚也能帶這個女郎回家,共度春宵吧……」

「E。他真是這麼說的?」

「是啊。」

「那我只能說,他既買不起整間酒吧,也絕對得不到滿分女郎的垂青。」

「我同意,一個糟糕的比喻。」

「然後呢,他還說什麼了?」

「他說……」

「但你心裡會想,嘿,這個女孩這麼完美,也許是個明星,也許是個超模,她真的希望跟我扯上關係嗎?一晚上還好,但一周呢,一個月呢,一年呢,一生呢?」

「想要維護與她之間的感情,代價會不會太過高昂?她會一直喜歡我嗎?我會一直喜歡她嗎?萬一她光鮮的外表之下其實住著一個醜惡的邋遢鬼,該怎麼辦?」

「韓先生,您應該清楚,這些問題,我們男人只會在沒有安全感的時候問出。」

「你會嗎?」

「會什麼?」

「會在沒有安全感的時候問這些問題?」

「想聽真話假話。」

「當然是假話。」

「從來不會,我心智堅定,意志如鐵,是二十一世紀的查克-諾里斯。」

這句話發送出去,韓易迎來了對話界面里片刻的寧靜。過了約莫一分多鐘時間,才有新的白色氣泡跳出。

「真話呢?」

「經常會沒有安全感。」

韓易想了想,把一肚子的玩笑話壓了回去,選擇據實以告。

跟老友記里的錢德勒一樣,韓易是一個喜歡用調侃、諷刺和自我諷刺來掩蓋內心情緒的人。因此,極少有人能讓他真正敞開心扉。

而此刻與他線上聊天的這位,是為數不多的其中之一。

很久沒有見面,但並不妨礙他們在空閑時分享彼此的生活與情緒。

對於韓易來說,這算是一種彌足珍貴的新奇體驗。

所以,他給自己定了一個旁人看來有些無厘頭的規矩。

跟她聊天的時候,如無必要,別亂開玩笑。

剛才已經算是破戒一次了。

雖然是對方先挑起來的。

「比如說,我時常會想,為什麼當時在伊比薩,你會一眼相中我。」

「一眼相中這個詞太誇張了,先生。」

「你不是開玩笑問我是不是Google過你嗎?事實是,我確實Google過。當然,我並不需要通過搜索去了解你……我聽說過你,我知道你,我隨時隨地都能見到你……在我生活過的每座城市。」

「伊比薩之後,甚至倫敦之後,我會在Google里輸入你的名字,不為了別的,只為了看看媒體賦予你的那些新頭銜。」

「然後我會想,這可是一個被Vogue稱作天使的姑娘啊……為什麼我會成為幸運的那一個?」

「What did I dht and……do I still have it?」

這一次,對話界面里的沉默時間更長,就在韓易以為對方忽然有什麼急事要忙放下了手機,馬上準備要關掉p的時候,屏幕上忽然跳出了一個Facetime請求。

來自Barbara Palvin。

怎麼你也開始搞突然襲擊了?

韓易被驟然響起的鈴聲打了個措手不及。

每個地區對Facetime的態度各有不同,東亞這邊最為含蓄,基本上,如果沒有徵得對方的同意,不會有人突然發送一個視頻聊天的請求——語音可以,電話可以,但是直接視頻就顯得有些太沒有邊界感了。

而美國這邊顯然是另一個極端,這裡的人對於Facetime的使用簡直是隨心所欲。韓易經常接到各式各樣稀奇古怪的Facetime請求,有的是為了給他看看午飯吃了什麼,有的是為了給他看某座城市的標誌性建築物,有的甚至就是為了給他打一聲招呼。

是的,下飛機之後,給他彈個Facetime,說了句「我到機場啦,待會兒聊」然後就掛的那種。

……是的,上述每一種情況,說的都是麥迪遜-比爾。

韓易很慶幸,自己不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也不是女孩子。不然的話,美國這邊流行的那種,閨蜜之間從早到晚一直掛著Facetime,不管幹什麼都要看見對方的臉,甚至有些時候一言不發地做自己的事情,也能連打好幾個小時視頻的習慣,肯定會把他這個甚至連照相都有點排斥的introvert逼瘋。

韓易從來沒有跟芭芭拉-帕文聊過歐洲這邊關於Facetime的態度,但按照他的實際經驗來看,這邊的人應該會更贊同東亞人對視頻聊天這件事的看法。

沒有急事,不要打擾。

有急事,打電話。

本來以為就麥蒂會幹這種跳臉開大的事情,怎麼芭芭拉你這個……濃眉大眼的匈牙利人,也叛變革命啦?

心中腹誹,但身體卻很誠實。韓易嗖地一下坐直身子,一邊整理著頭髮,一邊按下了通話鍵。

就像他所說的那樣,在誰面前邋遢都可以,唯獨在這個天使面前,得爭口氣。

但令韓易沒想到的是,畫面連通之後,被一張鬼臉嚇了一大跳的人,竟變成了他自己。

屏幕里,芭芭拉-帕文沾滿水珠的素顏填充了整個屏幕,她歪著腦袋,用力擠出鬥雞眼,含糊不清又怪聲怪氣地叫道:

「現在這樣呢?」

「像天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