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狂飆突進(下)

正文卷

第144章 狂飆突進(下)

登上整個聯邦最受歡迎的深夜脫口秀之一,在180萬觀眾面前奉上對於一個14歲少女來說無可挑剔的精彩演出。這件本身就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激起了令碧梨與菲尼亞斯更加驚喜的餘波。

自從聽歌識曲軟體Shazam 2002年上市以來,人們逐漸開始習慣使用這一服務來幫助他們識別電視節目里出現的陌生好歌。到了2016年,美國境內許多有線電視服務提供商,甚至是智能電視製造商本身,都會內嵌Shazam的應用。另外,這個國家還有將近9200萬手機用戶,從他們的蘋果商店或者安卓商店下載了Shazam的移動端App。

因此,很多時候,判定一首歌曲在特定電視節目上的宣發是否有效,就看節目播出後Shazam搜索次數的增長情況即可。

根據瀚音樂從Shazam獲得的數據顯示,起碼有接近四分之一的《吉米-基默直播秀》觀眾,也就是45萬人,在碧梨進行表演時使用了Shazam服務,這讓《O Eyes》直接跳到了Shazam美國區排行榜的第八位。

比上周的排名提升了多少?

193位!

有這樣一個話題與流量引爆點,當周碧梨的Spotify單平台播放量突破100萬次,就不足為奇了。

不僅如此,YouTube上這支MV的總播放量也達到了80萬次,碧梨Instagram的關注用戶量更是暴增一倍,超過13萬人次。

這就是視覺與聽覺結合的多媒體宣發所蘊含的強大能量,也是為什麼每個音樂人都絞盡腦汁想要參加深夜脫口秀或者其他類似節目的音樂表演的主要原因。

這是除了電台之外,接觸輕度音樂用戶的最佳方式。

實際上,《吉米-基默直播秀》只能算是音樂在電視領域宣發的第二梯隊。第一梯隊,比如說一年一次的超級碗和《迪克-克拉克跨年搖滾夜》,或者一周一次,只要能被邀請就算是在美國市場上站穩了腳跟的《周六夜現場》,對於音樂人聲量、知名度與商業價值的提升只能用不可估量來形容。

打進了深夜脫口秀,瀚音樂下一步的目標,就是送一個人上《周六夜現場》。

會是誰呢?

這是個哪怕韓易此時也難以答得上來的問題。畢竟,目前已經發了單曲的藝人裡面,哈立德還在一家一家電台地跑落地宣傳,而安妮-瑪麗與杜阿-利帕的精力,現在都還沒放到美國市場。

不過,6月3號,階段性完成創作營任務的杜阿-利帕倒是從洛杉磯直飛阿姆斯特丹,在歐洲地區參加了個《吉米-基默直播秀》的替代版。

荷蘭最受歡迎的深夜脫口秀之一,《RTL深夜秀》。

這檔由擁有華國血統的蘇利南裔荷蘭名嘴陳亞堅主持的節目,在荷蘭目前人氣最旺的商業電視台RTL 4播出。每周五晚,這家電視台都能在只有1700萬人口的荷蘭吸引到將近200萬人觀看。

因為每周五晚,都有《荷蘭好聲音》播出。

全世界好聲音的鼻祖。

接檔《荷蘭好聲音》,陳亞堅的《RTL深夜秀》仍能留存差不多15至30萬名觀眾,而這在荷蘭已經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數據了。

收視人數平均來說只有美國同行的十分之一,RTL 4的商業收入更是無法跟有迪士尼輸送銀彈的ABC相比,因此,杜阿-利帕的演出環境,比起碧梨-艾利什來說要簡陋不少。

一位鍵盤手、一位鼓手、一位合成器演奏者,左側掛了個過時的液晶屏播放MV,右邊是一塊寫有「DUA LIPA」字樣,看起來特別俗氣的青藍色燈牌。

不僅如此,作為歐洲節目的特色之一,表演的時候,杜阿-利帕四周還圍滿了舞蹈姿勢非常尷尬的觀眾,以增強演出的「現場感」。

坐在酒吧椅——沒錯,就是酒吧椅——上,離她最近的那個白衣女觀眾,甚至一伸手就能把她的麥克風搶走。

在這種完全沒有舞台可言的現場環境里,杜阿-利帕難以避免地顯得有些無所適從。

Am-Em-G-D的標準和弦演進中,杜阿-利帕開口的四個小節是接近E3的女聲低音區。很多人認為現場表演中,難點應該在於高音部分,但事實上,最容易發生走調情況的,其實是挑戰歌手底部音域的低音部分。

脫口秀節目的設備和演出環境都比較複雜,雖然耳返肯定會有一定幫助,但絕對沒有在絕對安靜的小隔間內用降噪耳機那樣清晰,更何況,在錄音室里,一句話反覆錄上十數遍去找最好的發聲位置也是常態。而在現場,歌手必須要憑藉自己對音準的強烈直覺和對發聲位置的絕對控制,去往正確的旋律線靠攏。

一旦稍有不慎,就會像杜阿-利帕這樣,聲線沉不下去,低音顯得有些偏高。

但幸好,在錄製階段就把這首歌掌握到滾瓜爛熟的杜阿-利帕迅速調整,抬起蘋果肌將發聲位置上提,為自己找到更好的著力點。

「他是多麼渴望一個真實的尤物,

而我就是他能找到最真實的那個。

當我的手在他脖頸間輕輕掠過,

原本埋在心底的情感又被再次喚醒。」

100%用胸腔發聲,是諸多職業歌手的大忌和夢魘,因為不管你相信與否,許多站在台前的流行明星,其實本身的嗓音條件並不好,甚至可以說相當差勁,直抒胸臆是最能暴露他們短板的方式。很多歌手在低音區加入遠遠超出正常比例的氣聲,就是這個原因。

不過,杜阿-利帕完全沒有這個顧慮,即使還不到21歲,杜阿的嗓音也並不像同齡人那樣,還停留在含苞待放的階段。事實上,從她的首支個人單曲《New Love》開始,杜阿-利帕的聲線就已經是完全盛放的嬌艷花蕊。

跟流行音樂工業里大多數業已成名的女星不同,她的嗓音不像是個代表青春與稚嫩的可愛少女,而更像是一位大方勇敢、自信篤定的成熟女人。

在2010年代的音樂工業里,這樣代表女性徹底成長後的通透醇厚之聲很少,但每一個,都有成為巨星的潛質。

碧昂絲、阿黛爾、杜阿-利帕。

「我的吻,像甜美的甘釀讓你燥動,

我自己也早就辨不清方向。

即使看到我黑暗的一面,

你也不禁麻痹沉淪。」

阿爾巴尼亞雌鷹的氣場,是帶著巴爾幹半島亞得里亞海凌冽海風的強大,那雙畫著飛翹黑色眼影,彷彿長了一對惡魔翅膀的貓眼一掃,在製作人Koz的Tropical House明快節奏中,杜阿-利帕磁性粗糲的低沉聲線開始展現出它的獨特魅力。

「我們的化學反應,如地獄般火熱,

當我離你而去,你的心會否繼續炙燒?

當你獨處時,我是否是你祈禱的答案?

我會給你天堂般的歡愉,

我會讓你感受到,

比地獄更灼人的火熱。」

Build-up到副歌部分更接近D5的女中高音部,才是杜阿-利帕在現場最舒適的區域,在這個範圍內,她可以輕鬆地用胸腔帶動頭腔共鳴,把氣息藏在渾厚的力量中,營造出一種彷彿跑車發動機全力加速轟鳴後,青煙蒸騰般的暢快與性感。

嗓音里的沙啞和斷層,正是她令人難以忘懷的特色。

雖然開頭有些許瑕疵,但沒人可以否認,杜阿-利帕的歐洲首秀,從歌曲本身的質量再到歌手現場的發揮,都達到了相當優秀的程度。

節目結束之後,荷蘭和周邊國家,特別是盧森堡地區的榜單排名增長也非常直觀地印證了這點。《Hotter Than Hell》空降荷蘭Siop 100單曲榜第46位,與此同時,還在斯洛維尼亞、波蘭、捷克、瑞典、斯洛伐克和芬蘭六個國家獲得了榜單前五十位的初步戰果。

在BBC Radio 1播放頻率第四的強大宣傳覆蓋加持下,杜阿-利帕在家鄉的成績也節節攀升。上一周第21位,這一周前進三位,超越《7 Years》、艾倫-沃克的《Faded》以及韓易沒能簽下的瑞典女歌手莎拉-拉爾森的《Lush Life》,排名第18位。

前一位是英國說唱歌手泰尼-坦普與莎拉-拉爾森合作的單曲《Girls Like》,後一位也是莎拉-拉爾森的《Lush Life》。由此可見,索尼和Epic確實在這位北歐新星的身上下了血本。

雖然從來沒有權威媒體公開把她們並列在一起,但2010年代中後期,隨著電子音樂的興起,流行舞曲和流行電子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大,隨之而來的是消費者需求的迅速攀升,和行業細分缺口的行程。

換句話說,就是隨著Lady Gaga音樂風格的日益落伍、職業生涯的必然轉變和商業號召力的逐漸消退,現在的歐美樂壇,少了一位具有絕對統治力的流行舞曲天后,而這一席位,上一世的三大集團重點推出了不少新人,用一首又一首熱單打得頭破血流、精彩紛呈。

從先行一步的Charli C、Rita Ora、Ellie Goulding、Tove Lo,到她們漸次隕落後接棒的Halsey、Dua Lipa、Zara Larsson、Bebe Reha、Anne-Marie、Jess Glynne,接近十年的長程賽馬,要到黑天鵝事件之後才能大致分出勝負。

這一世,韓易先聲奪人,在三大音樂集團反應過來之前,接連搶下了霍爾希、杜阿-利帕和安妮-瑪麗三位種子選手,雖然碧碧-雷克薩和薩拉-拉爾森以及傑斯-格萊茵還很巧合地被華納、索尼和環球分別掌握,但擁有50%資源和更大勝率的韓易,依然對HMG的未來深具信心。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他就可以躺在功勞簿上高枕無憂,畢竟在2016年,他所熟悉的一切歷史都尚未發生,也就是說,這一時空、這個回合的較量鹿死誰手還猶未可知。他必須得打起一百二十分的精神,投入比三大音樂集團多出數倍的時間、精力與資源,才能看見勝利的曙光。

要知道,沒有韓易的那場較量,就是行業統治者們的內部友誼賽。三大音樂集團打斷骨頭連著筋,彼此之間的中高層管理人員都是跳來跳去,毫無顧忌。特別是2012年EMI被索尼和環球敲骨吸髓、分而食之後,他們之間的關係聯結得更加緊密。今天我勝出,明天你坐莊,與其說環球、索尼、華納是互相競爭的三個利益集團,不如說他們是同一個行業托拉斯里拆分出的附屬公司。

72%的全球市場份額,三個玩家排排坐吃果果,其樂融融。

但若是有人想要從他們面前端一盤肉走……或者說,直接把桌子掀翻呢?

目前看來,HMG的高速擴張好像沒有受到什麼阻力,但這一切都是建立在韓易的音樂集團還沒有觸碰到三大核心利益的前提下。偶爾一兩首歌進入排行榜前三十,大部分作品在榜單後部游曳,雖然值得關注,但其實跟L Recs、4AD這些獨立音樂廠牌也差不了多少,甚至還遠遠不及。

畢竟,L Recs可是一手培養出了阿黛爾。雖然5月23日索尼已經用9000萬英鎊的史上第一預付款把她撬走,但L Recs還是憑藉《19》、《21》、《25》三張專輯,基本上保證了未來半個世紀衣食無憂。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已經明白,這些獨立音樂廠牌之所以能夠存活下來,跟足球世界裡小球會的生存之道相差無幾,那就是發掘新人、全力培養、利益輸送、安於現狀。

那70%的大蛋糕看也不看,專心在30%里尋找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要是時來運轉,捧紅了一個阿黛爾級別的新人,那就抓緊時間賺錢,等合約一到把現金奶牛恭恭敬敬地送給三大,自己開心地吃老本,或者乾脆借著這一成績直接被整體收購,併入托拉斯體系。

前者是L Recs,後者是正在跟華納談收購事宜的Spinnin'' Records,兩者之間的生存邏輯有細微差別,但殊途同歸。

可韓易的HMG,與這些affiliates有本質上的區別。

他可不是那種會被9000萬英鎊嚇倒的小生意人。

要是韓易手下有個阿黛爾,索尼開9000萬,他一定敢反手扔出1.5個億,直接砸到三大噤聲。

他的目標,短期之內是把三大變成四大。中長期,是讓所有人知道四大里誰最大。

獨特的獎勵機制,讓韓易不再需要以利潤最大化為第一目標。

更準確地說,搞出令人心潮澎湃的大動作,就是在讓利潤最大化。

以此為首要任務的HMG,毫無疑問會在發展過程中觸及不少人的利益雷區。

現在看不出來,但等杜阿-利帕拿下第一個冠軍單曲之後呢?當碧梨-艾利什首周百萬張專輯之後呢?待霍爾希或者麥迪遜-比爾,一輪世界巡演就票房上億之後呢?

趁著強大的敵人還在打盹的間隙,韓易必須抓緊時間積糧築牆。

所以,除了表現不俗的《O Eyes》和《Hotter Than Hell》之外,瀚音樂也沒有放棄暫時還未看到成效的《Location》與《Alarm》。哈立德此刻正在創作營里打磨首張專輯的第二支單曲,等一周的音樂創作營於6月5日落下帷幕,他就要繼續踏上電台宣傳的旅程,一座城市一座城市地去拓展受眾群體。

安妮-瑪麗走的也是類似的路線,以音樂節和現場演出為宣傳抓手,起量的勢頭本來就不會像碧梨登上《吉米-基默直播秀》那樣迅猛。在數萬人的音樂節演非核心時段,意味著只會有不到十分之一的真實觀眾,以及更低的聽眾轉化率。

但音樂工業從業人員都知道,從現場演出轉化而來的粉絲,忠誠度、粘性以及消費慾望都比電台或者線上轉化要高得多。現在看來,雖然《Alarm》新一周的榜單排名沒有進步,反而還向後退了四位,但她卻一直在各類音樂節現場積累著經驗與勢能。

待一個季度的熱鬧音樂節巡禮結束,死忠群體從一兩百擴展到一兩萬,他們所帶來的聲量也許還沒辦法讓安妮-瑪麗的名氣遠渡重洋觸及美國市場,但至少在英倫三島,安妮-瑪麗將有很大機會在榜單上擁有一個穩步攀升的席位。

當然,這四支單曲組成的第一波矩陣,只是瀚音樂的啼聲初試而已。事實上,接下來韓易精心謀劃的夏日攻勢,才是真正能讓整個音樂世界震撼的一步棋。

包括哪些單曲呢?

《Closer》,The smokers與霍爾希。這首歌將由索尼音樂集團哥倫比亞唱片旗下的Disruptor Records,於7月29日全球發行。在這首歌的宣發計畫中,韓易只有一個角色要扮演,那就是霍爾希的藝人管理公司。以Halsey Inc.的名義參與到創意會議中,保證《Closer》的整體推廣策略不出什麼大問題即可。

剩下需要做的,就是看著這支單曲連奪十二冠,連續二十六周榜單前五,連續三十二周榜單前十,笑嘻嘻地數錢就行。

接下來,是瀚音樂通過收購的電子音樂廠牌Mad Det自主發行的單曲《Cold Water》,正式發行日比《Closer》要早七天。韓易重生之前的那個時空里,由於後者的成績實在太過逆天,導致《Cold Water》一直被壓在亞軍位置,難以更進一步。這一世,雖然韓易自己也認為《Closer》的連冠勢頭不可阻擋,但是這並不代表他會放棄讓《Cold Water》衝擊冠軍的夢想。

因為,非常關鍵的一點是,雖然《Closer》七月底就已經發行,但是真正登上單曲榜冠軍之位,還要等到九月第一周。也許起勢之後的《Closer》讓《Cold Water》難以望其項背,但在這之前,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留給Diplo、賈斯汀-比伯和麥迪遜-比爾衝擊第一。

挾《Lean On》的餘威,加上賈斯汀-比伯的聲量,獲得斯庫特-布勞恩SB Projects宣發團隊的全力配合,再佐以他最擅長的猛烈銀彈攻勢,能不能在夏季結束前,拿到一個改變歷史的榮譽呢?

值得期待。

同樣值得期待的,還有瀚音樂暫定於2016年9月底發行的,由Cheat Codes、Lauv和麥迪遜-比爾聯袂奉獻的《No Promises》,與歷史不同,這一次韓易堅持把Lauv的名字也掛到feature名單里,以製作人/創作人的身份出現。

如果《No Promises》能夠在商業上獲得出色表現,瀚音樂就直接把Lauv下一首單曲的發行時間前提到2017年的2月中旬,用一首浪漫的小情歌《I Like Me Better》,攻佔各大流媒體平台的情人節檔期。

比起5月19日的原定檔期,確實2月14日要更適合Lauv一些。

從藝名到歌名,不去碰這個檔期的宣發,那就真的太可惜了。

再晚一些,進入10月份,Migos還有一首重磅炸彈要跟Lil Uzi Vert共同發布,那就是在《Closer》之後搶到三周冠軍的《Bad and Boujee》,這是Migos真正開始大紅大紫的第一步,也是狗爺領導的HMG嘻哈板塊本年度預計將會發出的最強音。

另外,瀚音樂的說唱歌手們今年還會密集發布一些也許熱度達不到冠單程度,但依然相當優秀的作品。由Metro Boomin和路易斯-貝爾共同製作,Post Malone跟Migos成員Quavo合作的單曲《gratulations》即將發行於9月23日發行。另外,由Metro Boomin操刀,這次還加入了Zaytoven元素的21 Savage聯合EP《Savage Mode》定檔7月15日。Lil Yachty的第二張商業混音帶《Summer Songs 2》7月20日發行,而Cardi B同樣是第二張混音帶的新作《Gangsta Bitch Music, Vol. 2》,基本已經確定會在11月份上線。

再加上7月8日隨著巡演上線的碧梨二單《Bellyache》、杜阿-利帕8月26日等著接班的《Blow Your Mind (Mwah)》、安妮-瑪麗十月份與Illy和 Bandit的兩首重磅合作,還有麥迪遜-比爾與Grey的《I Miss You》、和Mae Gun Kelly的《Bad Things》,以及許多目前還沒有定下正式發行計畫的單曲,HMG2016年的下半部分,必將過得異常忙碌而精彩。

毋庸置疑的是,這份精彩,謀劃縝密的韓易,絕不會讓它僅僅停留在線上平台或者車載電台里。

2016年6月6日,在HMG每周一召開的集團管理層全體會議上,韓易振奮地宣布了又一個好消息。

負責現場演出活動策劃與執行的子公司Han Live,於當日在貝弗利山通過三級政府審批,正式註冊成立。

HMG的全版塊生態鏈條,離最終閉合,又更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