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影視投資

正文卷

第52章 影視投資

用什麼樣的辭彙可以形容《勇敢者遊戲》?

德維恩-『巨石』-強森與凱文-哈特的生涯代表作?

2017全球票房榜第五位?

總營收超過同門師兄《蜘蛛俠:返校日》將近一億美元?

索尼影業近十年來最大的驚喜?

在《勇敢者遊戲》重置系列第一部《決戰叢林》上映前,沒有哪家媒體能夠預測到它的最終票房能達到9.62億美元。

原系列本就不是好萊塢最耀眼的金字招牌,在索尼影業內部也算不得第一梯隊。凱文-哈特和巨石強森的組合確實很有化學反應,但上一部《烏龍特工》製作成本5000萬美元,最終全球票房堪堪止步2.2億美元。

對於中等成本的電影來說,這種成績確實還算不錯。

但這就能證明哈特和強森有擔綱大製作主演的號召力了嗎?

……能!

別人肯定看不透,因為在2016年4月,就連哈特和強森這第一部對手戲都還有兩個月才正式上映。

但2023年回來的韓易,自然是清楚得很。

9000萬美元的製作成本,2.52億美元的總支出,換來9.62億美元的全球總票房。

不說本身能賺得的分成,就說祂們作為獎勵判斷標準的「投資價值回報」。這種級別的回報,得給他獎勵多少倍啊?

光是想到這一點,韓易就興奮得有些顫慄。

更別提,如果投資這部影片,韓易不但可以藉此機會入股凱文-哈特的個人製作公司,深度參與到這位UTA忠誠客戶的職業生涯中,還能夠跟領銜主演巨石強森的七塊製片公司搭上關係。

巨石強森2017年之後的每一部作品,都有七塊製片參與制作。直到2023年,七塊製片參與拍攝的電影項目,全球總票房已經達到了46億美元。

UTA的發展進程猶未可知,自己創立的各家音樂類公司還在籌備階段,簽約合作的碧梨和菲尼亞斯,也還要些時日才能嶄露頭角。

重生到現在,《勇敢者遊戲》,這個原本不在韓易計畫之中的意外之喜,成為了他最篤定的投資項目。

只要能保持原樣,一滴油一勺醋都不用加,就能賺得盆滿缽滿。

《勇敢者遊戲》——凱文-哈特——巨石強森。

韓易不太擅長的影視板塊,突然有了破局的那枚棋子。他在電影工業里應該扮演的角色,此刻也變得愈發清晰起來。

既然對影視行業不甚了解,那就跟隨那些未來贏家的腳步。他們去哪裡,自己就投到哪裡。

短短几分鐘時間裡,韓易便想好了打法。跟凱文-哈特共同運營個人製片公司,利用著名喜劇演員的名氣和影響力,佐以自己深不見底的資金實力,獲得坐上影視投資談判桌的機會,再通過《勇敢者遊戲》的拍攝,找契機入股巨石強森的七塊製片,參與到那場46億美元的狂歡盛宴中去。

畢竟,就算拋開《勇敢者遊戲》本身的巨大成功不談,凱文-哈特和巨石強森,這兩個演過數次對手戲的黃金搭檔,從2016年開始,未來七年的發展都堪稱是教科書級別的美國名人轉型史。

凱文-哈特從喜劇脫口秀演員變成超一線喜劇片影星,而巨石強森則自WWE摔跤手蛻變為好萊塢新生代動作巨星。

更重要的是,若有圈內人的保駕護航,再加上喬丹-布羅姆利的馬納特娛樂把關合約細節……

怎麼輸?

必須投!

「凱文,你有自己的製片公司,對嗎?」

「兩家。」凱文-哈特舔了舔下唇,「Laugh Out Loud和Hartbeat,前者主要是做現場喜劇內容,後者涉及電影、電視和綜藝節目。」

凱文-哈特早在2009年就成立了這兩家公司,但到目前為止,不管是Laugh Out Loud還是Hartbeat都沒有參與過真正的大製作電影,甚至連代表作都欠奉。

前兩年頗受歡迎的動作喜劇《佐州自救兄弟》的第一部與第二部,都是由另一位主演,同樣屬於UTA客戶的Ice Cube旗下的個人製片公司Cube Vision,與相對論傳媒和環球影業聯合製作。

而跟巨石強森搭檔出演,即將於六月份上映的《烏龍特工》,更是新線映畫、環球影業和完美世界影業等業內巨擘早就瓜分好的蛋糕,連fli電影公司的董事長斯科特-斯圖博都用自己的公司進來摻了一腳。

簡而言之,凱文-哈特也許是新生代觀眾喜聞樂見的詼諧面孔,但在好萊塢,他還沒有到坐上牌桌的級別。關鍵之處不在於履歷,而在於他能吸引到的資本。

沒有資本,就沒有籌碼。

韓易,就是那個能給他遞來籌碼的資本。

若是局外人提出投資邀約,凱文-哈特可能還要擺出一副名人姿態,把腔調拿足。但韓易,可是剛剛用1.9億美元成為UTA最大機構投資者的風雲人物。他入局娛樂業的第一步,已經跟凱文-哈特的職業生涯產生了密不可分的聯繫。

如果這個連自己簽約的演藝經紀公司都得小心伺候的重要角色,願意參股他的個人製片公司,那麼,拋開行業大環境不談,就單論聯合藝人經紀公司內部,凱文-哈特是不是也能拿到更多的資源傾斜呢?

只要韓易願意在董事會上開口,UTA正在跟各大電影公司緊密籌備的Bundle Deal里,就有極大可能會出現他的名字。

「今天太嘈雜了。」韓易扭頭看了看大門,科瑞-麥金托什和安德魯-托等人已經在接待陸續抵達的賓客,「也許我們應該約一次單獨的談話,喬丹-布羅姆利你認識嗎?」

「當然,馬納特娛樂是Hartbeat的法律顧問,也是UTA的。」凱文-哈特點點頭,回答道。好萊塢的世界很小,特別是塔尖階層,馬納特娛樂幾乎是聯合藝人經紀公司所有客戶的首選。

「是的。」傑瑞米-齊默笑了笑,輕聲回應道。比起十分鐘前的健談,現在的他異乎尋常的沉默。當然,這不是因為傑瑞米對韓易的多樣化投資有什麼意見。相反,敏銳的他已經覺察到了韓易的另一層作用,正在進行複雜劇烈的頭腦風暴。

UTA每年都要包裝大量的影視項目,打包銷售給各家製作公司。若是韓易在這一塊有濃厚的投資興趣,也許聯合藝人經紀公司,可以不只是一個經紀公司。

為什麼不能有UTA影業呢?

如果能夠單獨成立一個以UTA藝人資源與項目包裝能力為依託的影視公司,自己的格局,也許就可以跳脫出三頭同盟的桎梏。

用高出一個維度的手段徹底壓制,才是戰勝敵人的最佳方法。

想到此處,傑瑞米-齊默下意識地看了一眼吉姆-伯庫斯,發現對方也在用幾乎相同的眼神審視著他。

兩個人都捕捉到了這次徹底壓垮對方的機會。

「那很巧,喬丹本人現在是我的法律顧問。」

韓易看出了UTA兩位話事人的心思,但他未作任何表示,繼續跟凱文-哈特笑著談話。

「凱文,你可以選一個合適的時間,伱帶上你的馬納特顧問,我帶上我的,我們好好聊聊這件事。」

「沒問題,正好最近沒有什麼拍攝計畫,我一直都在LA。」凱文-哈特右手握拳,伸到韓易面前,「我就知道叫你老闆是一件正確的事,期待我們能夠達成合作,boss。」

「我也是,凱文。」

韓易握拳跟凱文-哈特碰了碰。

「Wele to the jungle。」

一語雙關,既是《勇敢者遊戲》第一部的名稱,也是對凱文-哈特的進一步提示。

跟著我,我們一起闖一闖好萊塢的資本叢林。

投資協議還需要經過冗長的談判流程才能敲定,但從凱文-哈特接下來的表現來看,他已經把韓易當成了勢在必得的商業助力。凱文-哈特寸步不離地陪同韓易以派對主人之姿站在入戶大門前,熱情地為後者介紹每一位參加派對的相熟明星。

同樣陪伴在韓易身邊的,除了徐憶如和趙宥真,甚至還有吉姆-伯庫斯和傑瑞米-齊默,在接待各自邀請的賓客時,二人都沒有忘記將他們帶到韓易身前,以『合作夥伴』的名義推出這位年輕的華裔富豪。

每個人都把韓易當成了事業的助推器,畢竟這位甫一出手便豪擲億萬,現在看來仍有不少餘力的金主脾氣和善,性情謙遜,看起來跟誰都能聊上兩句。除了想要在好萊塢揚名之外,暫時沒有看出別的企圖心。

而這正是韓易想要展現給世人的偽裝。

真正縝密的計畫絕不應該時刻掛在嘴邊,用看似良善的細線圈住目標,在不覺不察間慢慢收緊,最好是待獵物落網,都猜不出獵人是誰,這才算符合韓易的性格與心意。

「沃爾特、雪莉!能再次見到你們真是太棒了!」

「碧梨、菲尼亞斯,這邊!」

「喬丹,歡迎作客……噢,當然,以後你會常來的。」

「康伯巴奇先生,啊,好的,哈哈,本尼迪特,我是你的忠實粉絲。」

「朱莉女士,久仰大名,很榮幸能邀請您出席。」

在美國舉辦一場正裝派對,特別是在鉑金三角,是一件磨人的苦差事。作為美式文化慣例,韓易對每位抵達的賓客都必須露出標準的八顆牙齒,再用上一些誇張的修辭手法,以表明熱情溫暖的歡迎之意。

而另一面,考慮到上流社交文化,他還得拿捏住跟不同談話對象的細微差別,在鞏固自身形象與社交地位的同時,讓每個人都得到恰如其分的關懷,不能過多,也絕不能少。

熱情洋溢的矜持內斂。想把握這樣的社交尺度,一點也不比設計出五彩斑斕的黑來得容易。

不到一個小時,韓易就蛻變成一個把美式笑容焊在臉上的社交機器人,問候與握手都變為下意識的機械動作。內心深處愈發激烈的吐槽,成了他排解這種乏味浮華的有效手段。

本尼迪特-康伯巴奇的馬臉,比人類歷史還長。

有人形容歐文-威爾遜的嘴是……嗯,還真挺像的。

格溫妮絲-帕特洛,她是英國人還是美國人來著?

安吉麗娜-朱莉確實是老了,再多的肉毒桿菌也撐不起她的顴骨。

在好萊塢,特別是最近二十年,能成為一線巨星的那批人,絕大部分已不再是大製片廠時代奧黛麗-赫本、碧姬-巴鐸、格蕾絲-凱莉這類毫無瑕疵的絕世佳人。令人記憶深刻的外貌特徵,才是幫助影星與音樂人迅速獲得公眾知名度的首要條件。

無論是唐-錢德爾的怪奇頭顱,本尼迪特-康伯巴奇的碩長臉型還是安吉麗娜-朱莉的豐腴雙唇,從大眾審美的角度來看,都是略顯誇張的過猶不及。在影視作品裡有鏡頭、妝容與濾鏡的三重遮掩還好,回到現實中來,極端的面部特徵再加上為了上鏡而變得瘦削異常的身形,則讓這種衝擊感更加明顯。

迎來幾十位明星,韓易對自己內心的想法愈發篤定。

1993年的安吉麗娜-朱莉,也許值得自己千金搏取佳人一笑。

但2016年的呢?

好萊塢本就是一個能力、資歷、人脈與運氣缺一不可的殘酷絞肉機,縱使天賦異稟,也得熬夠年份,才能真正站在舞台中央。安吉麗娜-朱莉已經是這個行業里的成功模板,但直到她2001年出演《古墓麗影》,才算是在全球範圍內真正獲得超然的商業號召力。而那時,已經距離她正式出道過去了八年。

一部部片約,一場場通告,也許還要加上一顆顆藥丸,再瑰麗雋永的絕色,也會在極端疲憊與深度刺激交織的時間刻度里磨滅光華。

事實上,單就美貌來說,二十歲的徐憶如和趙宥真,能輕鬆勝過在場絕大多數精心裝扮的女性名流。格溫妮絲-帕特洛引以為傲的高挑,在趙宥真面前都是燭火見月光般的黯然失色。伊麗莎白-班克斯標誌性的甜美笑容,哪怕在全盛時期也不及徐憶如分毫,更別提現在了。

當然,這其中,依然有一小部分青春盛放的綽約風姿,能夠與小如和宥真一較高下。

比如說……

「易,請允許我向你介紹這位未來之星。」

「麥迪遜-比爾。」

求首訂求月票求大家的親親!啊啊啊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