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推廣計畫

正文卷

第42章 推廣計畫

「保留它。」

幾乎沒有絲毫猶豫,趙宥真脫口而出。

「你不覺得我們應該為她拍攝一支更好的MV嗎?」

韓易翻出YouTube上碧梨為《O Eyes》拍攝的MV,把手機遞到趙宥真面前。這支MV由碧梨簽約的A&R公司Platoon委託新人導演梅根-湯普森製作,簡單到近乎簡陋,只是在一面白牆上做了紫色的水紋投影,再以一鏡到底的方式,讓碧梨將歌曲完整地唱了一遍。

「不,我認為這很符合她目前的身份定位。」趙宥真搖搖頭,說道,「碧梨是一個SoundCloud音樂人,我們需要儘可能多的為她留存這份素人感,從而吸引更多潛在粉絲的關注。我們想要的是讓人們覺得Billie Eilish是一位具有驚人天賦的獨立唱作人,而不是另一個大廠牌的流水線產物。高成本大場面的MV固然很好,但這跟碧梨的年齡、經歷和標籤都是衝突的。」

「每個人都只能當一次新人,我們應該珍惜她現在這個階段。所以我的建議是,保留這支MV並繼續進行推廣。等到歌曲和視頻本身都有一定流量,我們再官宣她簽約唱片公司,然後順理成章地推出廠牌版MV,或者叫正式版MV,不管你想怎麼稱呼它。」

「用一句話描述你的策略。」韓易繼續給趙宥真設下挑戰。

「讓內行聽到專業性,讓外行看見真實感。」趙宥真微微蹙眉,仔細思索片刻後答道,「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找塞爾邦-迦納進行後期處理,但保留MV粗糲感的原因。業內人士只需要看一眼製作名單,就知道這是一部需要被嚴肅對待的高標準作品,但這一觀感不會延續到消費市場上,因為普通聽眾不認識塞爾邦,也聽不出來哪個部分屬於音樂創作,哪個部分屬於後期。她依然是公眾眼中未經修飾的原鑽,還是質地極好的那種。」

「非常棒。」韓易輕輕拍手,「表述很精確,策略在我看來也沒有任何問題。」

「您是還需要一些肉嗎,先生?」

沒想到,韓易的掌聲吸引了正帶著烤肉在前廳轉悠的切肉師。

「啊,不,暫時不需要……給那位女士一些吧。」

待服務人員走後,韓易才尷尬地咧咧嘴。

「他肯定以為我是個傲慢的傢伙,用拍手的方式召喚他。」

「我想他們不會介意的,你花了36.95美元,到現在為止只吃了三塊肉。」趙宥真笑意吟吟地看著韓易,語氣裡帶著一絲揶揄。

「我只是在平衡你的消耗量而已。」

「這樣說一位淑女可不太禮貌。」

「我沒有說淑女啊。」說完,韓易迅速轉移話題,根本不給女孩還嘴的時間,「繼續我們的計畫。後期製作、MV之後,真正來到推廣層面上,你有什麼建議?」

「輪到你分享創意了。」趙宥真將手攤開,對準韓易,「你在這方面的知識比我豐富的多。先聽聽你的想法,我再做惡魔代言人。」

「很公平,那我來吧。」韓易稍稍坐直身子,「首先,我們必須要認清我們的局限性。目前來說最大的劣勢,就是沒有跟平台建立起穩定的合作關係。」

「你說的是電台還是流媒體平台?」

「都是。」

「全美的唱片公司,不管是大是小,每周要發行幾百張專輯,數千首單曲。在實體唱片的年代,這些音樂都會以CD的形式發送給電台,而現在,人們則在電子郵件里附上試聽鏈接。電台的節目主任、音樂總監和DJ會從收到的歌曲中挑出適合的部分,放入每周或者每月更新的電台播放列表。」

「為了讓電台儘可能多地播放歌曲,每家唱片公司都會招募專門的電台宣傳團隊,負責遊說聯邦境內乃至全世界的電台。也會派藝人到全國各地做電台巡演和預發布活動,以提升與電台之間的關係和粘性。當然,雖然FCC嚴令禁止,但迄今為止也有許多檯面下的交易,唱片公司給錢,電台經理放歌。」

「而這就是我們要面臨的第一個難題,行業關係的搭建。」韓易伸出三根手指,「環球、索尼、華納,每一個大型音樂集團都有他們長期合作的電台,僅靠挖一兩位宣傳人員和公關經理,或者給一兩個電台音樂總監塞錢,很難在全國範圍內獲得足量的電台資源。即使能夠進入播放列表,變成heavy rotation的幾率也很小。」

Rotation是一個與音樂電台相關的專有名詞,指一首歌在某家電台的播放頻率。Light rotation意味著這首歌每周只會播放幾次,medium rotation的歌二十四小時的時間內大概能有寥寥數次的出現機會。而如果能被放入heavy rotation的播放清單,這首歌才會每天循環播放。換句話說,只有進入了電台的heavy rotation,一首歌才算真正有效地開展了電台宣傳。

當然,還有一些歌曲會獲得lunar rotation,也就是非黃金時段的播放機會,一般是在深夜循環播放,這種宣傳方式會更適合風格成人化一些的音樂,比如匪幫說唱或者流行爵士。

「再過兩三年,等我們有持續的音樂輸出和穩定的行業關係,也許電台方面的曝光能追趕上來。但現在,只是一首《O Eyes》,就根本不要去考慮電台的問題……哪怕做了,也是白費功夫。」

「所以,你的策略是專註於音樂流媒體平台?」

「不光是音樂流媒體,而是整個線上。」

韓易喝口冰水,潤了潤嗓子,從腦海里調出學習沉澱下來的資料,才繼續說道。

「2005年Billboard把付費下載納入榜單排名的考量範圍,2007年加入了數字播放次數,2013年更是進一步把YouTube的視頻播放數據也放到了計算公式里。現在的換算公式是,1次下載或者銷售等於75次線上播放,等於1500次電台播放。」

「我知道,不過這種計算方式,依然極度傾向於電台播放。」趙宥真插進話頭,「銷售和線上播放都是單獨計數,只有電台播放是按照覆蓋人數來計算的,尼爾森BDS檢測到有多少人的頻道正好調到這一頻率,就算多少次播放,不管這些人是否真的在聽。」

「對,否則電台宣傳早就消亡了,正是因為在榜單排名上還有話語權,而且數據很好摻水,大部分音樂電台的從業人員才能繼續生存下來。但是……」韓易頓了頓,說道,「電台播放也許能成為新歌獲得關注、進入榜單的壁壘,但只要一首歌在線上足夠流行,依然能夠拿到不錯的數據和位次。以你的同胞舉例,《Gangnam Style》YouTube爆火的時候,哪有什麼電台播放?」

事實上,正是《Gangnam Style》那成為YouTube歷史上第一支突破十億播放量的MV,以及2012-2013年如《Harlem Shake》般層出不窮的網路神曲,才最終促使公告牌雜誌做出將YouTube播放次數也納入榜單計算的決定。

「你是準備給MV買YouTube廣告嗎,我記得他們的價格可不便宜。」趙宥真在手機上寫寫畫畫,很快查到了YouTube官方的推廣收費標準,「一次觀看0.01至0.03美元,也就是說十萬次播放得花至少一千美元。」

「投放廣告是肯定會做的,我們會根據碧梨聽眾的特徵畫像,在幾個重點的城市進行投放。」

「從哪裡獲得足量的畫像呢?光是SoundCloud的24.6萬次播放肯定不夠,而且平台也太局限了。」

「這就是我要提出的計畫。首先,我們應該做歌單推廣,不管是Spotify、Apple Music還是Tidal,我們需要在平台上爭取到儘可能多的歌單。官方的,還有用戶自製的。」

「歌單確實越來越重要了。」趙宥真對此深表認同,「我看到最近Spotify的一系列改版舉措,他們一直在調整歌單的露出權重。」

「是的,歌單是下一個時代音樂渠道營銷最重要的方式……之一。」韓易娓娓道來,「就算是線上平台,也是經歷過幾個發展階段,在iTunes的時代,平台將他們想要推薦的歌曲放在首頁,其他歌曲放入分類列表或者歌手列表的下拉菜單,用戶如果想要找一首不太主流的歌曲,可能得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那個年代,主流唱片公司依然牢牢掌握著絕對的霸權,只有他們的主流明星推出的單曲,才能在網路世界獲得大量的曝光。」

「但隨著Spotify這類音樂流媒體平台的出現,音樂的露出方式也在革新。音樂流媒體平台跟iTunes不同的是,iTunes靠付費下載生存,所以他們需要在首頁展示出那些能夠最快把瀏覽轉化成付費的高價值產品,麥當娜、布蘭妮、邁克爾-傑克遜。但流媒體時代,Spotify和Apple Music的主要收入來源是會員訂閱和廣告分成,這個時候,平台的主要任務變成了如何將用戶留在平台內進行大量的免費播放,從而提高會員轉化率和廣告點擊率。」

「很快,Spotify們發現,由於用戶的懶惰慣性,他們通常只會瀏覽主頁的內容,如果主頁上出現的音樂太少,他們使用app的時長也會降低……而屏幕就這麼大,只能放得下那麼多欄目,該如何在同樣數量的方框里塞進儘可能多的音樂呢?」

「歌單?原來只推薦一首單曲或者一張專輯,如果換作歌單形式來呈現,就可以同時展示上百首歌,對吧。」趙宥真敏銳地捕捉到了韓易的核心論點。

「是的,歌單是流媒體平台最有效的提高主頁內容量和用戶使用時長的手段。一個符合胃口的歌單,能夠把用戶留在一個平台上很長時間,因為他們會直接收藏歌單,每次想要聽這一類型的音樂,就會點開歌單,選擇隨機播放。」說到這裡,韓易加強了語氣,「現在還只是歌單推廣的起步期而已,最多一年,宥真,最多一年……你會看到全世界的流媒體平台都開始把歌單的個性化推薦作為重點研究項目。」

「個性化推薦?」

「是的,想像一下,在未來,你打開的首頁,和我打開的首頁,將完全不同。」那個引領個性化推薦風潮的短視頻平台還有六個月才正式上線。雖然大數據這個名詞已經被發明出來二十餘年,但真正與用戶行為模式和消費習慣相結合產生具有市場影響力的應用,還要再等上兩三年的時間。現在是韓易的超前信息最具價值的時間,也是提前加碼下注的最後窗口。

投資Musically和Tik Tok,看來也要提上日程了。

「平台會研究你的收聽習慣,然後為你定製首頁的推流,這樣不管什麼時候打開app,你都能第一時間獲取最符合心意的音樂,這就從根本層面上解決了主頁內容量的問題。如果每個用戶都有一個單獨的主頁,那麼主頁能夠展示的內容量從廣義上來說,就是接近無限的。」

「你的意思是像亞馬遜那樣,對嗎?根據購買習慣來推薦商品。還有fli。」

「噢,對,就像他們那樣。」韓易拍拍腦袋,這個時代已經有先驅者在使用和精進這一技術,只不過這股風潮還沒有刮到音樂行業而已。

「這是所有行業的大勢所趨,因此我們必須要提前布局。你需要去做的事情,宥真,就是在我們與碧梨和菲尼亞斯簽署過合約之後,儘快對接到流媒體平台的相關負責人,跟他們建立合作關係,從他們手中拿到編輯推薦歌單。不管流量高低,不管規模大小,接下來的一兩年時間內都會是一個爆髮式增長的態勢。」

「我記下來了。」趙宥真打開備忘錄,一絲不苟地進行著記錄,跟事業相比起來,烤肉的誘惑力似乎也沒那麼大了。

「還有,探索用戶自製的歌單,雖然他們現在得到的曝光量級遠遠不如官方歌單,但很快,自製歌單就會成為個性化推薦領域的中流砥柱。人們更喜歡有人性的推薦,而不是來自機器的。」

「寫下一批播放量較高的歌單,用一周的時間記錄它們的播放量增長,然後選擇活躍度最高的幾個歌單接洽。如果他們願意賣,只要價格不是太離譜,統統買到我們手裡,這將成為未來非常強力的推廣工具和價值資產。如果不願意賣,也沒關係,可以跟他們簽短期或者長期合同,買斷他們歌單里的前三個位置。」韓易描述的歌單推廣方法,在2023年已經是各家唱片公司都在使用的慣例,但在七年前,這種全新的數字營銷模式還十分新奇。

「買下歌單嗎?意思是把整個用戶賬號都買過來?」趙宥真雙眸微微一亮,這種發現新大陸的興奮感讓她很是受用。

「是的,如果一個歌單現在的播放量只有三百萬,但是以每周100萬的速度增長,兩個月後它就會成為千萬級別的熱門歌單。而這些流量,絕大部分都會匯總到歌單靠前的幾首作品上。」韓易將手扣在桌面上,然後慢慢抬起來,越升越高,「接下來,我會聘請專門的運營人員管理這些歌單。歌單的流量越高,作品的播放量也就越高,而自然而然的,我們從流媒體平台獲得的曝光、聲量和版稅也會迅速增長。」

「現在買下一個歌單也許只要一兩千美元,甚至一兩百美元,因為還很少有人意識到它們的價值。但想一想,一百萬的播放,在Spotify等於4000美元,在Apple Music等於5000美元,在Deezer,則是整整12000美元的版稅。」

「我們買的,不光是碧梨的推廣工具,還是一顆持續生財的搖錢樹……用完全合法正當的手段得到。」

「你真的——太厲害了。」在備忘錄里記下所有的關鍵點,趙宥真才輕舒一口氣,抬起頭,看向韓易的眼神里,讚賞甚至是痴迷的意味越來越濃。

在女孩所熱愛的領域,用超越時代的眼界與心態帶領她走上一條正確的道路,一步步攀上巔峰。

這樣的男人,擁有令趙宥真無法抗拒的致命吸引力。

「我會完美地完成這些工作,包括後期製作的問題。」趙宥真雙手緊緊握住手機,輕聲道,「相信我。」

「我對你有絕對信任。」韓易朝她綻出一個鼓勵的笑容,「如果你能在接下來一個月的時間裡順利完成這一任務,我相信我的唱片公司會多出一個合伙人的席位。」

「嗯,我保證!」趙宥真直勾勾地注視著韓易,笑容比對方更加燦爛。

「我對你也有強烈的信心……公司架構和法律文書,肯定會像三大集團那樣完善。」

「是的,這正是我接下來要去忙的事情。」韓易喜歡像徐憶如和趙宥真這樣敏銳聰慧到極致的名校女孩,跟她們對話,從來就不需要多花心思去解釋。連眼神和暗示都不用,她們就能憑藉自己的判斷力推測出接下來將要發生的事情,和她們在整個計畫中需要扮演的角色。

「明天我約了喬丹-布羅姆利在格羅夫購物中心見面,不出意外的話,他將成為我們音樂版塊的法律顧問。」

感謝Yuezzzyyy同學的長評!特地為大家加更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