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金箍法咒

正文卷

「什麼?愛慧蓮花生?」

賀平也愣了片刻,他半眯起眼睛,盯著飛出來的蓮花生的夢覺之身。

夢覺之身與真實沒有太大區別,一夢黃梁,黃梁一夢,夢境與真實混淆之後,實在與非實在又如何區分,愛慧蓮花生像是打破了虛與實,死與生……

賀平突然意識到,這種神通可以說是昔日神庭之主,與幽帝交手時所動用的「大夢魂土」某些層面有些相近。

當日那一戰,他並沒有親身經歷,不過幽帝有告知他關於神庭之主當時所動有種種神通,其中最後一招「大夢魂土」,以萬千之眾之夢,凝聚演化出一式「魂滅蝶驚夢不渡」,縱使是幽帝本人也是印象深刻。

根據幽帝的說法,神庭之主也參悟了以夢入道,能夠在虛與實間不斷轉換,這一位未來神庭的最強者,領悟的「道」與幽帝截然不同,同樣也是超脫本我,最後那一招的「魂滅蝶驚夢不渡」,其威力實在是氣象宏大,震懾九幽十地,除幽帝以外,世間也沒有幾人能夠抵擋。

特別是「魂滅蝶驚夢不渡」最後一個「渡」字,蘊藏著極盡超脫,渡過紅塵大世,渡過萬古虛空,渡過宇宙永恆的妙意。

愛慧蓮花生也不知道是悟出了什麼樣的佛法真諦,同樣悟出了「大夢覺身」的神通,雖然也是以「夢」為根基,但是也有微妙的不同,至少不是以天地之「渡』為目標。

神庭之主的「渡」字,反過來就可以「渡」世,救濟天下,澤被蒼生,若這位真有這個意念,那也確實能夠辦到。

另一方面,愛慧蓮花生畢竟要差那位神庭之主太多,他的大夢覺身,關鍵在一個「覺」字,這個覺,就是覺悟的覺,他的「覺」保自己可以,保別人就差一點,不然的話,他也不至於保不住自己的弟子金剛智。

「正是貧僧。」

愛慧蓮花生雙手合十,念了一聲佛號。

「諸位不用擔心,我蓮花生確實身魂俱滅,再無復甦的機會,這道夢覺之身,也不過是寄託於卧佛之地的一點殘念,一旦耗盡這點執念,就會消失於世間。」

「確實。」

小石佛仔細觀察了幾遍,也確認了蓮花生的說法,對方不是過去身,也不是未來身,就是純粹一道執念化成的夢覺之身,雖然與真實之軀沒有差別,但是並不能持久,甚至會被同樣掌握了「大夢覺身」這種神通的強行封印。

「蓮花生大士特意現身,莫非是有什麼重要之事,告知我等?」

小石佛之前就通過「天佛影窟」,與這位蓮花生大士有過接觸,知道對方並沒有什麼惡意,而且又是佛門一脈的同道,雙方在某種程度上倒有些可以合作的用意。

「其實也很簡單,貧僧這番厚顏的現身,也是為了我那徒孫龍象之事。」

愛慧蓮花生不無苦笑地說:「貧僧之弟子教導無方,這才養出這個禍患,給天下間造成不少災孽,實為貧僧之過錯,雖說龍象死不足惜,但是此子身上與我們西域佛門未來,乃至未來時局多少還有些瓜葛,所以希望諸位能夠與他一條活路。」

這位西域佛門第一佛者又念了聲佛號:「當然,蓮花生也知曉龍象其人心性奸詐,用一般的辦法,也不可能令其改邪歸正,好在貧僧早有準備,特意創出一門『金箍抽顱法咒』,只要以此法咒對其進行禁制,龍象這廝未來也翻不了天,只能老老實實,替諸位辦事。」

愛慧蓮花生也不廢話,直接將一種奇異的神通傳給了兩人,這門咒法名為「金箍抽顱法咒」,這咒法也是一種禁制,這道法咒可以說是專門用於對付龍象賢佛所創。

賀平在腦海里過了一遍,立刻感到一陣驚心,這「金箍抽顱法咒」涉及到了眾生因果秘,猶其是龍象賢佛本人的因果天數,愛慧蓮花生也不知道利用什麼法子,創出這樣一種專門針對其徒孫的法咒,實在是令人感到不解。

愛慧蓮花生似乎看出他的疑惑,出言解釋:「龍象這廝與尊伏蛟王有某種因果糾纏,蛟王天性邪惡,那天佛影窟能夠開啟時空之門戶,尊伏蛟王被時間線收束所縛,其意念化為一顆惡種子,寄於龍象的心靈深處,貧僧就是借這一顆惡種子,才能設法克制龍象。」

說到這裡,他又將尊伏蛟王最後的下落說明了一遍,賀平聽完也是一陣愕然。

尊伏蛟王最後的經歷實在是匪夷所思,這位地淵蛟族中的至強者,最後因為時間線自行收束,又因為其惡跡不改,徹底從現有的時間中消失,完成了時間尺度上的閉環,其唯一留下的一點痕迹,就是龍象心靈之中的惡種子。

「這麼說來,龍象後來心性的變化這件事。」他連忙問了一句:「……也是出於尊伏蛟王的教唆嘍?」

「蒼生太狂醉,自心不能覺……龍象的行為是他自己造孽,蛟王所作所為,只是推了龍象一把,在他心靈之中栽下一顆惡種子,就算當時的龍象起了惡念,在佛法早期熏染之下,也未必就會成為惡人,行惡之舉不過是龍象自我選擇,與旁人又有何干係。」

蓮花生搖了搖頭。

「只是,蛟王在時間線收束前,給龍象種了一顆惡種子,也就給了他的心靈種下一顆破綻,貧僧以此為根基,創出的金箍抽顱法咒,就是針對這一點的,所以龍象無論如何,也逃脫不了這金箍抽顱法咒的束縛。」

「原來是這麼一個道理。」

賀平倒是弄清楚這門法咒的妙處,蓮花生就是利用了尊伏蛟王,給這龍象賢佛植入了一個破綻,而且這個破綻存於其心靈深處,就算捨棄肉身,自爆元神,也擺脫不了。

「龍象惡孽極重,只有贖清己罪,方有了結這段因果的可能性……而且龍象當年也有機緣,身上藏著『宇內三奇』的一條線索,對於賀施主而言,或許是有助力的一件事。」

蓮花生又道出一件奇聞,談到了「宇內三奇」這個名號,賀平一無所知,倒是小石佛有些驚訝。

「宇內三奇嗎?」

「什麼是宇內三奇。」

賀平連忙追問。

「其實宇內三奇,是指天地之間三間奇異的存在,這也是後世修行者的說法,至於宇內三奇中的二奇,你也見識過,比方雲霄道宮打造的中千級數鎮教至寶,那座仙宮遺迹就是其中之一,其次,就是天外妖星也是三奇中排名第二,除此之外,還有第三奇,我猜,蓮花生大士指的就是第三奇。」

小石佛解釋了一遍。

「小石佛所言甚是。」

蓮花生也點了點頭。

「宇內三奇中的第三奇將會在未來出世,此事會引發大劫變化,帶來天地間新的變數,而要應此變化,其中有一點劫兆,我這徒孫自身的命格氣數,也是必不可少的。」

「龍象這廝,氣數還真不簡單。」

賀平皺了皺眉頭,他本來想要抓到龍象賢佛,最好就是把對方煉成傀儡。

只是,真要是將其變成傀儡之軀,那這個人自身的命格氣數也就產生了變化,與過去的自我截然不同,要是龍象賢佛身上有宇內三奇的關鍵線索,那殺了龍象,就別指望能夠從傀儡身上獲得。

「這廝惡貫滿盈,不可輕饒,但是要殺了他,那宇內三奇中的最後一奇,未來就難以出世,對於天地間的未來劫數,會有極為不好的發展。」

蓮花生說到這裡,突然一掌,拍在了賀平的頭頂,小石佛這時也不阻擋,而賀平雖然感覺到了什麼,但是也沒有感應到蓮花生有什麼殺意,對方拍掌過來的瞬間,就有一道意識降臨到了他的心靈深處。

「之後的事,還要拜託賀施主,貧僧也沒有什麼可以回報施主的,只能將貧僧這一生的佛門禪理的奧秘領悟,還有苦心領悟的一門《恆河大手印》傳於施主。」

「此法又名『解脫道大手印』,須以悲智雙運,方能超離心識,盡除無明,讓空樂智慧現前。即得此篇《恆河大手印》,賀施主修鍊成功之後,再與無上瑜伽金剛破碎乘合修,可以收取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另外,還有尊伏蛟王悟出的《善惡二心大覺圓成法》,此法是尊伏所創,其中包含善惡二種子的妙用,其中有佛門禪理,也混雜著龍種奧秘,還有道門、魔道的領悟……也一併授於施主,希望對賀施主,亦有一些助力。」

陡然間,賀平全身佛光四射,大放光明,其心靈深處受到了無上佛法至理的刺激,也浮現出無數佛陀菩薩的虛影,就連心靈也變得一片祥和。

這篇《恆河大手印》也化成無數經文,千百道奇異的禪唱、佛言,不斷在他的腦海中回蕩。

「應知傳承諸上師與我心無別……見、定、行一切行持皆攝於心。」

「見者,了知一真法界,法爾如來藏心,無量顯現染凈諸法,具足法爾平等性義……」

「以知心無量故;知身無量,知身無量故知智無量;知智無量故知眾生無量,知眾生無量故知虛空無量!」

若隱若無的誦經聲從虛空中傳來,一字一句,闡述艱深佛理,像是一部宏大的而古老的深奧經文。

這非常的神奇,蓮花生一出手,誦經聲此起彼伏,源自虛空中,如同恆河沙數的菩薩、佛陀在為世人解惑、講經、傳道。

……其聲不絕,其理不斷,賀平的元神法身,不由自主的伸展開來,各種奇光四起,祥雲攢聚,種種天花漫轉,妙音聲聲,不可思議。

《恆河大手印》可不是純粹的佛門神通,還蘊含著蓮花生諸般對於天道法則,佛法禪心,神通術法的深刻領悟,連蓮花生成就佛門一脈的金剛仙的路線,也在這篇大手印中標記了出來。

要是賀平是專修佛門路線的修士,按照這《恆河大手印》標記的不朽金身仙神藍圖方向發展,順藤摸瓜,按圖索驥,未來極有可能成就蓮花生所在的境界。

除了《恆河大手印》,他還得到了尊伏蛟王的《善惡二心大覺圓成法》,這篇是尊伏所創的法門,其中的善惡二心阿賴耶識,其內藏善惡,外轉死生,也與道魔二宗所述「善惡二屍」極為相近,法門上有相通之處。

尊伏蛟王的修為也不簡單,同樣是仙神級數的高手,若不是當初被蓮花生大士以大法力神通鎮壓,也不會在困魔井裡困坐了這麼多年。

賀平得了《恆河大手印》和《善惡二心大覺圓成法》,就算不去修鍊,也能夠藉助其中的領悟,其機參考,以他山之石來攻玉,那也是獲益良多。

「看來恆河大手印,絕對是不亞於無上瑜伽破碎金剛乘的妙法真諦,只是這『破碎金剛乘』,終歸是缺了仙神強者的領悟,蓮花生的恆河大手印倒是完整的,連後期仙神領悟也記錄在其中,對我來說,確實是省了不知道多少苦功。」

賀平覺得,自己這次是佔了極大的便宜,在獲得了仙神級數的兩大法門傳承之後,他的腦海中也是一片寂然空曠,無盡禪思道韻浮現。

這個剎那,就連「煉虛造化」的境界關檻,也漸漸鬆動。

「看來,只要給我時間閉一次關,修成顯神巔峰就不再話下。」

賀平有了覺悟。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蓮花生收回了右手,雙手再度合十。

「此身脆弱如泡沫,吾命假如夢幻。無常之風忽散,四大瓦解;閻魔之使乍來,六親誰憑?」

小石佛聞言即答:

「夫生也非我願,無明之父殺我;死也非我所欲,因果之鬼殺我……蓮花生大士莫非是要歸去?」」

「歸去?」

蓮花生笑了笑,洒脫答道:「吾是從無始已來,四生六道之中為僧為俗,何生不受、何趣不生?」

小石佛點了點頭,答道:「三界如客舍,一心是本居。」

「善也。」

愛慧蓮花生哈哈一笑,長吟一句:「心海湛然無波浪,識風鼓盪為去來;不知自心為天獄,豈悟唯心除禍災……吾去也!」

剎那間,一陣狂風掃過,千年的佛者就如同泡沫幻影一樣散去,風波不起,不著一絲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