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嗶哩小說 > 玄幻魔法 > 拂世鋒 >

第88章 詩酒招仙

正文卷

第88章 詩酒招仙

長青原本以為,這舞仙盞哪怕真有幾分神異妙用,應該還算不上是仙家寶物。可方才那驚鴻一瞥,讓他感觸極深,知曉這並非惑亂五官的幻象,而是牽動神識、入境出見之功。

不論是道門典籍還是鄉野志怪,都曾提及凡夫俗子機緣巧合之下誤入仙府神宮的傳說。有的人得授妙法,就此踏上仙道一途;有的人則是獲得仙神指引,從而建立一番功勛偉業。

這些傳說有真有假,難以分辨。不過長青曾聽達觀真人所言,他當年遊歷至嵩岳時,在一處虎口岩壁外靜坐養煉,偶生感應、神識出攝,得見天宮靜輪、星宿不移的奇妙境界,《陰符天機論》隨後便浮現識海之中。

達觀真人曾言,這等入境出見之功,並非全然神異不可解,除卻真有仙家降世傳法,更多則是先賢前輩修鍊所得感悟印證,加以高明手段,或封存在洞室石窟中,或凝鍊於法器碑銘上,有緣之人自可感召,從而一窺玄妙。

讀書治學,尚且有領會義理的說法,道法修鍊又豈是光靠道經文字?境界越高,其感悟領會便越難以言語文字描述,佛門禪宗也有類似講究。

此等印證內修之功,有以心印心的說法,故近世以來被稱為「心印」。

能留下心印之人,道法境界必是高深。此刻長青手中的舞仙盞,那更是非比尋常,盞中心印彷彿是一道門戶,能夠把長青的神識拉進一座琉璃宮殿。

「此物確為仙家之寶。」長青開口解釋:「我若是沒猜錯,酒氣能使這舞仙盞宣發氣機,從而勾連上界,接引仙真下降。」

岐王當即言道:「王翁,如此寶物,可要拿出上等佳釀。」

「這是自然。」王元寶朝一旁蘇望廷授意,對方早有準備,捧來一壺凝露漿。

「且慢。」長青抬手阻止蘇望廷斟酒舉動,正色道:「既然是召請仙人,不可怠慢,容我表奏上清。」

「這是自然。」岐王爽直答話:「長青先生有任何所需,儘管開口,本王立刻命人籌備。」

「無需其他,唯有敬之一字。」

長青捧著舞仙盞來到曲水岸邊,仰天觀望,分別朝四方揖拜,然後足踏罡步,開口吟詠道:

「太極真宮住碧空,絳闕崇台萬萬重。

高樓相倚列危峰,瑤殿瓊光彩翠濃。

紅雲紫炁常雍容,丹楹藻梲內玲瓏。

鳳舞鸞歌游詠中,金饌玉漿任意從。」

眾人就見長青一步一韻,雖是只在方圓一丈內曲折往返,卻沒有半點逼仄困頓之感,反倒是衣袂飄揚、翩然若飛。溫熱溪水由於寒冬蒸騰而起的白霧在他腳邊縈繞徘徊,真真如捧盞舉杯、足踏祥雲的仙人一般。

尤其是岐王身邊的姬妾們,看到長青這麼一位秋水為神玉為骨的翩翩少公子,都不免生出幾分傾慕之心。

在場不乏精通詩賦、才情頗高的文人雅士,長青所吟詩韻,或許不如他們高明,但他這番步罡吟詠、飄然若仙的脫俗之姿,算是徹底蓋過眾人。

詩韻方畢,長青面朝蘇望廷,劍指一勾,清冽芬芳的酒水直接從壺嘴飛出,隔著丈許距離,準確落入舞仙盞中,沒有半點多餘濺灑。

酒入仙盞,霎時霞光衝天,異香滿院,半空中忽有仙樂傳出,不同凡響。

眾人不住驚嘆,抬頭仰望,霞光結成偏偏飛羽,赫然見得一名仙女紺發翠眉、霓裳羽衣,光潔玉足輕點光羽,在雲霞間盤旋空游,輕袂飄颻、隨樂起舞。

面對此等景象,即便是屢次見識仙師施法的岐王殿下,照樣啞然無言。

唯有長青默默仰觀,他發現這名羽衣女子雙眸空洞無神,不似方才入境所見。

羽衣女子起舞一刻,最後斂衽施禮,隨光消隱不見。仙樂停息,酒香遍布庭院各處,好似一同品嘗美酒佳釀,眾人這才從震驚中緩緩走出。

「妙、實在是妙!」岐王當即拱手,朝天一拜,眾人見狀也紛紛禮拜。

「長青先生,有勞了。」岐王興緻昂揚,朝旁一揮手:「來人,給長青先生賜座設案!」

當即有婢僕端來坐墊几案,就在岐王一旁列席,足見推崇激賞。而那舞仙盞也放在岐王面前,並未交給其他文士賞玩品鑒,用意再明顯不過。

「長青先生,我還有一事不明。」岐王笑問道:「王翁方才說,這舞仙盞是從太白山拔仙台所得,但來歷仍是不甚明朗。還請先生代為解惑。」

舞仙盞作為今番優勝之寶,不日將要被帶入宮中獻給皇帝陛下,其來歷自然要搞清楚,這可不是生意噱頭,光靠吹噓了事。

長青先生事前雖然轉告楊崇義有圓嶠冰綃一事,卻不知曉王元寶會拿出舞仙盞這等寶物,當然沒法提前了解。

但他面對岐王詢問,並未有半點緊張失態,從容解釋道:「殿下方才所見仙人,身披霓裳羽衣,此乃道法修持之隱喻。羽衣是指修鍊飛行羽經有成,有輕身之功;霓裳則是指積氣成霓,可捧足而飛。

「太白山頂峰既名拔仙台,說明曾有修家鍊師在此處飛升。我觀那位羽衣女仙,服飾古韻,應是在久遠前超拔上舉、羽化登仙。而方才顯現的女仙起舞,乃一門導引之功,若能細加參詳,於養煉延壽一途大大有益。」

「此言當真?」岐王尤為驚喜。

「不敢欺瞞。」長青並沒有因為厭棄岐王就故意矇騙,那羽衣女子的飛空之舞,的確就是導引功夫,凡夫俗子未必能輕易看懂罷了。只是那舞姿體態,或許更適合女子修鍊。

岐王嘆服之餘,又不禁問道:「如此仙家珍寶,為何會是一場地震後才出現?」

此時王元寶主動接話回答:「正因聖人功德、感激上蒼,才會有這仙家珍寶出世。」

岐王聞言眉頭微斂,聖人這個稱呼在本朝,漸漸指代皇帝。王元寶這番話就是在說,舞仙盞乃是祥瑞,是上天對當今皇帝陛下的褒揚。

「先生怎麼看?」岐王又望向長青,似乎更加篤信他的說法。

長青哪裡聽不出王元寶的用意,只得順著他的意思:「仙家珍寶,等閑不會出世,必定是有所感應。若非命定之主,不可長保。」

岐王連連頷首,大為滿意,然後望向周圍眾人,揚聲問道:「本王覺得這舞仙盞,當為今年斗寶會魁首,諸位意下如何?」

「天降祥瑞,佑我大夏,理應如此啊!」

「觀此仙人起舞,足慰平生。今年魁首,非舞仙盞莫屬。」

「是極是極!」

一眾王府文士交口稱頌,讚美之聲不絕於耳。唯有長青望向那舞仙盞,默然沉思。

……

「哇,搞什麼鬼?著火了?」

程三五踮腳伸頸,望見遠處曲水院上空光霞燦爛,大呼小叫起來,還試圖爬到樹上。

「瞧你那沒見識的傻樣!」阿芙不知何時來到一旁,秦望舒與絳真都在她身後。

程三五從樹榦跳下,問道:「你知道那是啥?」

「王元寶準備了一件叫做舞仙盞的寶物,往其中斟酒,便會引起這般變化。」阿芙似笑非笑,誰也猜不透她的心思。

「斟杯酒便弄成這樣了?」程三五看著遠處若隱若現的女仙飛舞,摸著下巴說:「這可比起你們之前那個什麼荷要厲害多了。」

「程郎,那酒盞叫幔卷荷。」絳真含笑提醒。

「對對對,就叫這名字。」程三五點頭道:「我當年在西域,幾斗酒灌進肚子都不會醉的。結果用了伱那杯子,三杯就倒了。」

「幾斗酒?你是牛嗎?哪有人這麼喝的?」阿芙翻了個白眼,隨後望向曲水園:「王元寶拿出舞仙盞,這回是贏定了,你怎麼看?」

「怎麼看?拿眼看唄。」程三五渾不在意。

「別以為我不知道,王元寶找蘇望廷操辦斗寶會,也是希望攀上陸相這條路子。」阿芙言道:「陸相有意在各道推行新政,自然要與商賈合作。蘇望廷是他的得力幹將,而王元寶則是可以籠絡的對象。」

「大人物的事,隨他們去干唄。」程三五說:「老蘇肯定還是要我幫忙的……等等,你該不會是不讓我去吧?」

「起碼內侍省還沒到反對新政的時候。」

阿芙尚在思量,絳真上前提議道:「程郎不如來天香閣,我可為你引薦長安的高門顯貴,幫你謀得一官半職,省得成天給人看門守院,實在大材小用。」

「我可不會當官。」程三五說。

絳真掩嘴一笑:「程郎這是小瞧自己,也高看他人了。那些靠著祖宗恩蔭、封官就任的世家子,真的懂如何當官么?不還是靠著一幫僚屬佐雜幹活?」

程三五反駁道:「當官的可以不懂幹活,可是要懂怎麼說話啊。我這人天生嘴賤,又不會巴結那些大老爺,要是見到看不慣的傢伙,我估計要親手砍人了。」

……

斗寶會如期結束,王元寶的舞仙盞毫無意外奪魁優勝,次日便隨岐王一同趕往長安,準備入宮獻寶。

而蘇望廷將庫房中近百萬貫財寶轉交給王府長史後,也算是圓滿完成王元寶的託付,而那位於崇仁坊的昆崗院也作為此次操辦斗寶會的報酬。

按照常理,操辦一場斗寶會還不至於讓王元寶拿出如此豐厚的酬勞,可今年由於長青的加入,一來消除賊寇異動,二來長青本人備受岐王賞識,任誰也看得出,這位道門新秀前途無量。

而且蘇望廷身為陸相門生,在新政推行的大勢下,也必將受到重用,王元寶不吝厚禮,用意也很明顯。

「總算是結束了!」蘇望廷坐下長出一口氣,好似卸下千鈞重擔。

望向四周,自家大郎抱著桂丫頭坐在角落,程三五手上拿著一包飴糖,正在逗弄桂丫頭,一大一小嬉笑不止。

阿芙則是安坐榻上,似在閉目養神。秦望舒侍立在旁,絳真奉爐煎茶,給阿芙遞上香茗。

至於長青,則是若有所思的模樣,自從斗寶會結束後便不怎麼說話,並沒有因為獲得岐王的大加讚賞而歡欣鼓舞。

「長青,這次多虧有你。」蘇望廷主動開口:「舞仙盞雖然神妙,但要獲得岐王賞識,也不容易。你步罡吟詩、以酒招仙之舉,不日將傳遍京畿,有此聲望,明年道舉定然是高居榜首。」

「無非是攀附權貴罷了。」長青卻不大滿意。

「你這小子,怎麼說話呢?」程三五將飴糖塞給桂丫頭,起身來到長青身邊,一拍他的肩膀:「老蘇跟你客氣,你就這麼敷衍?」

「老程!」蘇望廷喝阻一聲。

長青自知言語有失,拱手致歉:「輔之兄請見諒,我只是覺得自己擔不起這等虛名。此次斗寶會能夠平安落幕,輔之兄當居首功。」

「首功不首功的,我也不大在意。一場斗寶會掙了一座昆崗院,我這可是大賺一筆。」蘇望廷晃著手指說:「我已經派人送信回家,打算接家人到長安過年。」

程三五好奇問道:「這昆崗院值多少錢?」

蘇望廷估量說:「光是在崇仁坊的地界內,少說就值四五百貫,我還沒算營造費用。」

程三五聞言望向阿芙:「這不就跟你們之前索要五百貫差不多嘛?你們當初開價也太高了,尋常人家誰出得起五百貫啊?」

阿芙捧著茶碗細抿一口,並不答話,絳真笑著說:「程郎可知,西市口馬行中,販賣奴婢的最高價格是多少么?」

程三五搖搖頭,絳真答道:「九百八十貫,就在前年。」

聽到這個數字,程三五也傻眼了。蘇望廷笑道:「名馬美婢,這些東西若要賣出價格,在高明商人手中,那可是上不封頂的,老程你也別太當一回事。」

「縱然千貫又如何?」長青輕撣衣袍:「十萬貫都見過了。」

現場一陣沉默,蘇望廷趕緊轉變話題,於是問道:「長青,我稍後便要返回長安,不知你是否願意一同前往?」

「那是自然。」長青頷首應承,師父親來長安,或許不日將能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