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克萊門斯之劍也只是制式武器

正文卷

第666章 克萊門斯之劍也只是制式武器

金鎧大師越看吉亞·西斯帶來的東西,便越感覺心驚。

「這……這,簡直是神賜予的智慧!」

一把能夠平定亂世的神兵,能夠賜予持有者強大的力量。

如同傳說英雄盧梭手持的克萊門斯之劍,被稱作「仁慈之劍」,正是依仗著那把寶劍盧梭才能讓巨龍和巨人握手言和。

甚至一把神兵的存在感有時候會超越其當時的主人。

強大如皇帝李奇,手中也沒有一把出名的武器,雖說也沒有人會質疑李奇的實力,卻終究覺得如他強大的強者,沒有趁手的武器無法發揮其真正的力量。

也有人暗中討論,如果李奇手裡有一把趁手的兵器,一定會更早統一路雷亞,事實如何無人知曉,但兵器在人們心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霍夫曼親王便擁有著名為「雷霆輝煌車架」的雷霆長槍,據說是取自巨人肋骨和天空雷霆鍛造而成的神兵,擁有著無窮的威能。霍夫曼親王的雷霆長槍與克萊門斯之劍孰強孰弱,他無法分辨,最差也是兩者差不多。

而現在金鎧大師拿著的這本羊皮書,上面就有鍛造一把類似克萊門斯之劍級別神兵的技藝和步驟。

不是簡略,也不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抽象概念,而是詳細的步驟。

從魔法材料的選配,到鍛造的技巧,火焰溫度,時間,詛咒和祝福,附魔技巧等等。

只是這些,便讓金鎧大師看的入迷了。

根據上面的方法一步步製作,只要不出錯,自己就可以打造相當於克萊門斯之劍的神兵。

換句話說傳說之中英雄的佩劍,出自……自己之手!

但很快他就發現很多魔法材料自己聽都沒聽說過,即便自己想要打造,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難道是李奇不知從哪裡得到了這樣一捲來歷不明的書?

雖然其中一部分知識已經讓金鎧大師心中震撼,但心中的貪婪卻讓他希望不止如此,比起只學習其中一點點知識,他更希望能通過自己的手打造出這樣一件神兵。

「吉亞」金鎧大師的喉嚨發乾,他望著少年問道:「這本書,就是所有嗎?」

吉亞搖頭:「不是,很多,只不過父親他負責安排人印刷,目前只製作出來兩千多本。」

「兩千,完全一樣的?」

「當然不是,是完全不一樣的啊,還有農業、冶煉、能源、畜牧、符文、魔法陣、奧術等等。」吉亞並不理解這句話對金鎧大師的衝擊有多大。

「也,也就是說,鍛造這把劍所需要的材料,我能拿到?」金鎧大師追問。

吉亞點頭:「是啊,不過父親說,要等其他各方面的學者們研究學習以後,才能真正開始供應。」

「不急,我完全不著急!」金鎧大師手掌心在褲子上蹭著,蹭去手汗,嘴上的話與手上的動作,與他內心的想法完全相反。

就這一份鍛造神兵的書,對任何一個鐵匠,任何一個國家,甚至任何一個種族文明來說都是至寶。

不要說完全復刻,即便只學會其中很少一部分知識並加以利用,就能省去幾百年的鑽研。

若李奇陛下真的得到了幾萬份不同的知識,那豈不是等於……他們一瞬間獲得了相當於「努力鑽研,絕對不會出差錯,道路一直走在最正確的方向,全體人才團結一致」等前提下,鑽研百萬年的知識!

「錘娜!」金鎧大師站起來,呼喊著自己最優秀的徒弟。

路雷亞大陸優秀的鐵匠太多了,競爭太激烈,真正按照實力排號,自己也許這輩子都參不透這本書。但金鎧大師心中又痒痒,想要看更多過過眼癮,所以只能想辦法走後門。

而且,還可以借著帶錘娜出去看看她那些朋友的機會,打聽一下自己鍛造神兵所需要的材料需要多久才能研究出來。

「我從現在開始好好保養,不喝酒了!」金鎧大師調整著呼吸:「我應該還能再活三十年!」

三十年,自己一定要堅持住啊。

憑藉著自己的理解,用三十年的時光學會鍛造這樣一把武器也不是做不到的事,只希望珍貴的材料不會太少,至少夠自己打造出一柄。

到時候,皇帝陛下手持自己鍛造的神兵四處征戰,那也是自己的榮耀,足以傳頌千年的榮耀!

吉亞·西斯說道:「對了,父親說,陛下說希望您和那些鍛造大師一起研究學習,陛下希望,讓這種武器成為以後士兵的標配。」

金鎧大師直接跳起來:「什……什麼!」

自己只是想著在有生之年能打造一把這種神兵,偉大的皇帝陛下卻輕飄飄的將其安排為士兵標配。

幾十萬士兵,人手一把?

制式武器?!

熱血在體內滾動,金鎧大師滿臉通紅。

「我還可以活四十年,不五十年!」

比起打造一柄神兵,被人當成象徵供起來,顯然讓神兵變成廉價的制式武器更讓金鎧大師亢奮。

那意味著,他已踏上了更高的層次,沒有一位匠人能拒絕這份誘惑。

其他地方也在發生差不多的事。

在鐵谷魔法學校擔任教授的唐克斯學者激動望著被送過來的奧術設想和知識,臉上厚粉下的皮膚爬起了一層雞皮疙瘩。

許多魔法的應用,以及鑽研之深,讓她彷彿回到了自己一無所知時,看見了自己老師搓出了第一顆火球。

手中的羊皮紙,就像那顆點燃了自己憧憬之心的智慧之火,燃燒著她的求知慾。

還能再進一步!

不僅是唐克斯學者,李奇在知識上根本沒有藏拙,大範圍印刷之後,便將其送到了王都、暴風城等擁有著濃郁魔法學習和研究氛圍的地方。

讓每個施法者都能觸類旁通。

而吃慣了別人嚼碎了吐給自己食物的施法者們,也是第一次發現自己就算照著步驟做,也使用不出魔法。

無人抱怨,他們只是更興奮。

最震驚的一定要屬學者。

許多人研究了一輩子的課題,也許只是這些書中微不足道的一個逗號。

困住兩三代學者的無解難題,也許在翻開羊皮紙的第一頁時,就能看到答案。

這一刻開始,是屬於知識的歡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