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嗶哩小說 > 都市小說 > 風起2005 >

第603章 意外的訪客

正文卷

第603章 意外的訪客

詹妮弗如此有信心,馬涼當然是很高興了。

畢竟下屬越能幹,他才能更好地當甩手掌柜,只不過有一點細節他倒是要提醒一下。

「募資目標一開始倒不用設得那麼高,最關鍵是必須和LP們提前講清楚咱們的要求!」

馬涼身為重生大佬,做別的不一定行,但做投資肯定是有先知先覺的優勢。

至少在未來的十幾年內,這個優勢不會喪失。

所以他如果玩私募基金,保證投資回報肯定是沒問題的,甚至還會有很好的業績。

所以在這種必贏的情況下,對LP(出資方)多提點要求就再正常不過了。

他雖說缺錢,但也沒必要上杆子去舔那些大資本,愛投不投。

詹妮弗聽完就懵了,玩私募還能有什麼要求啊,業內的遊戲規則都已經非常成熟了,大多數私募基金都是差不多的運作模式。

她不禁好奇地問道:「BOSS,究竟有什麼特殊要求呀?」

「年管理費5%,Carry30%。」

馬涼輕飄飄地回了一句,彷彿就像在說一件很微不足道的事情。

詹妮弗聞言當場就驚了,她壓根沒想到老闆竟然會提出如此苛刻的要求。

這樣搞的話,那募資難度簡直會成百倍的增加。

要知道在通常情況下,私募基金管理人(GP)的收入主要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是管理費,第二個就是Carry(超額收益分成)。

管理費一般為基金管理規模的1%-3%,與投資收益無關,基金成立後每年都可收取。

而Carry則是私募股權基金的核心激勵機制,反映了基金管理人(GP)和出資人(LP)以及GP內部之間的關係。

最常見的模式是「2%+20%」,即一隻基金在投資期時,LP支付給GP每年2%的管理費。

等存續期滿後,基金回報達到了事先約定的底線,GP則將本金返還給LP,然後還可以分走基金利潤的20%。

這20%的提成,就是GP的Carry獎勵部分。

所以聽得馬涼居然每年要提5%的管理費,而且還要30%的Carry,詹妮弗一下就沒了募資信心。

如此苛刻的條件,在全球創投圈都找不出幾家風投機構敢這樣操作的,甚至可以說是絕無僅有。

真要按照這個標準去募資,說不定一分錢都募不到。

詹妮弗原本還滿腔的雄心壯志,打算大幹一場,可等聽完要求後,真是一點兒想法都沒了。

於是她苦著一張臉抱怨道:「BOSS,這個要求也太高了,沒有幾個LP會答應的。」

管理費倒還無所謂,主要是Carry的標準太高了,哪怕定為25%她都能努力爭取一下。

可30%屬實太誇張了,這相當於要從收益里分走一小半呢。

「你別著急啊,我還沒說完呢!」馬涼又不是傻子,當然知道自己說的標準有多誇張,跟著便解釋道,「我這麼定是有原因的!

因為每一期私募基金,咱們【大風資本】也同樣會出資30%。

『合則兩利,分則兩害』的道理,相信那些LP們會明白的。

只要這樣去操作的話,我所提的要求就一點兒也不高了。」

一般情況下,很多風投機構都是拿人家的錢來玩投資的,即便虧了本質上也不用負太大的責任。

就算攤上了訴訟官司,也不可能還得上人家LP的本金。

想要GP賠錢,那是不可能的!

因此LP對於GP也會提出很高的投資回報要求,畢竟錢扔給投資機構去玩創投,風險也是很大的。

所以很多知名投資機構雖然投出了一個又一個獨角獸項目,在超高倍的利潤回報里也只能提取20%的分成當做自己的收益。

剩下的80%,那是屬於LP的。

那些在創業者面前人模狗樣的投資大佬們,其實在出資的LP爸爸面前啥也不是。

誰讓你是拿著人家的錢在玩投資呢,先天就要矮人一截。

而馬涼則不同,他有先知先覺,做投資根本不用擔心虧錢的問題,只是想從LP那邊借到更多的資金去把項目捧出來。

所以完全可以自己也出資一部分投到私募基金里,大家平等相處、共同進退。

這樣一來,那些LP們自然會感覺更有保障。

畢竟要賺大家一起賺,要虧一起虧,馬涼總不至於連自己的錢也坑進去吧,也就會認為你做投資必然會更加用心。

畢竟在LP眼裡,【大風資本】願意這樣操作的話,信任感立馬就不一樣了。

也是因為創投圈發展了這麼多年實在太亂,很多知名的投資人也就是表面看著風光,其實投資業績一塌糊塗。

尤其是國內的風投機構,動不動吹噓「年化收益率高達70%」。

實則投過的項目沒幾個跑出來的,甚至有的機構連投資的本金都虧沒了,不知道坑了多少LP爸爸們的錢。

所以哪怕是放到國際上,10年內能給LP創造3倍以上的投資回報,都絕對稱得上是超一線機構。

這就是血淋淋的現實,可即便如此,還是有無數人參與進來。

只不過被坑得多了,LP自然也不會一直那麼傻。十幾年後行業普遍潛規則都是要求GP也跟著LP一起出資才行。

否則人家LP鳥都不會鳥伱,更別提把錢扔給你玩了。

但就算LP提出了這般要求,也沒有多少投資機構敢做出馬涼一樣的承諾,能跟著一起出資10%都算優秀了。

如今才2008年,馬涼敢喊出30%的出資比例絕對是獨一份的。

既然老子也一樣出錢了,還能保證你LP的收益率,那多分成一些不是很正常么。

這就是他的底氣,誰要是接受不了這點,自己個兒一邊玩去。

馬涼耐心解釋一番,詹妮弗瞬間就明白過來,只不過對於如此冒進的策略,就又忍不住擔心起來:

「BOSS,這樣操作的話,咱們自己的風險會不會太大了啊?」

身為【大風資本】的執行總裁,她十分清楚馬涼玩私募基金的目的是為了什麼。

就是想著所投過的項目,在後續幾輪融資的時候能容易一些。

特別是上市前後,能有充足的實力能夠捧上去。畢竟股價是漲還是跌,都需要資金去引導的。

只要【大風資本】成立了自己的私募基金,一方面能幫助那些創業項目更好的發展,另一方面則能讓前期投出的資金提前套現退出。

因為資金要不斷滾動起來,才能實現更大的收益。

畢竟單個項目的體量是有限的,哪怕回報的倍數再高,只要投出的本金不夠多,其實總收益也就那麼一點兒。

所以成立私募基金,【大風資本】就有了更強的資金實力,在資本運作上就有了更大的進退空間。

但詹妮弗不明白馬涼為何如此激進,竟然願出如此高的比例。

承諾一起出資這件事本身沒毛病,畢竟這樣更有信任感,募資起來更容易。

但能出個10%,都已經算是業內翹楚了。

即便虧損也不會影響【大風資本】的基本盤,為何要出30%那麼多,簡直是失去理智了。

這樣不僅限制了自己的資本運作空間,也增加了【大風資本】自有資金的投資風險。

創投圈內絕對沒有任何一家投資機構敢這樣玩的,除非是瘋了。

詹妮弗都感覺老闆是不是因為投資Twitter獲得了極大的成功,所以有些飄了。

她必須要勸上一勸,讓BOSS打消這個念頭才行。

結果馬涼仍是一副雲淡風輕地表情:「放心吧,我自有考慮。且鉚足了勁去募資便是,不用怕到時候咱們會兌付不了。

只要有足夠多的錢,光是Twitter上市前咱們就還能跟投一筆大的。

而且那些小遊戲公司,將來都可以用錢快速砸出來。

即便不可能每家遊戲公司都運作上市,大不了就像Zynga一樣,也賣給Twitter便是。

多的不敢說,至少第一期私募基金的收益率咱們是不用慌的。」

如果沒點底氣,馬涼不可能開出這麼誇張的條件,就是因為他手上還有一把好牌呢。

再說了,【大風資本】從創建以來,投過的優質項目還多著呢。

有一部分是他提前安排的,另一些則是詹妮弗自己莫名撿回來的,其中不乏獨角獸項目。

就光是那些獨角獸項目,就足以保證私募基金的收益了。

更何況將來還有好幾個超級獨角獸項目等著他去撿漏,雖然比不上Twitter,但也是數百億美金市值的主兒。

有這些底氣在,哪還用擔心還不上LP的錢啊。

聽了馬涼的解釋,詹妮弗也只能應承下來:「好吧,您是老闆,您說了算。」

也是一起共事很長時間,她才有了莫名的信任。

畢竟馬涼安排【大風資本】投出的項目,可比詹妮弗自己撿回來的項目表現要好太多了。

不過這樣一來,詹妮弗對募資又再次充滿了信心。

甚至乎她已經在琢磨著,是不是要把第一期私募基金的募資總目標定到20億美金。

畢竟獨一份的優厚條件下,加上【大風資本】如今的聲威,沒道理那些LP們不買賬的。

別的不敢說,至少那些投過Twitter的資本大佬們肯定會願意出一筆錢投到【大風資本】的第一期私募股權基金中來的。

能和馬涼一起吃肉,而不是只跟在他屁股後面喝點兒湯,誰又會不想呢。

私募基金的關鍵細節就這樣定了下來,馬涼又認真吃起了早飯。

滿以為工作上的事情告一段落,自己又可以帶著江大學姐四處遊玩,沒成想詹妮弗依然沒打算輕易放過他。

「BOSS,吃完早餐您可別想著逃啊!」

「又咋了?」

馬涼忙抬起頭,很是納悶地問一句。

詹妮弗莞爾一笑,跟著便解釋道:「DST基金的兩位創始合伙人前來拜訪,說是想和您單獨見上一面呢。」

「DST基金?」

這下子連馬涼都感到意外了,這些老毛子來找他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