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嗶哩小說 > 都市小說 > 風起2005 >

第585章 私募,私募

正文卷

第585章 私募,私募

VC、PE、LP和GP,這些都是創投圈再常見不過的術語。

而【大風資本】成立到現在,別看投了那麼多項目,其實本質上還不是一個真正合格的私募基金。

因為其所有的資金都來自於馬涼個人所投,並未對外募集資金。

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個風險投資機構(Venture Capital,VC),而且還是草台班子那種。

別看有詹妮弗這個華爾街的頂級精英擔任執行總裁,本質上【大風資本】仍然沒有走完一個正規VC機構該有的全部流程。

這個流程指的就是募、投、管、退,而【大風資本】還僅停留在投和管的階段。

雖然投了那麼多項目,前景也都非常不錯,但目前還沒有一個項目成功實現了退出,更別說是募資這種最緊要的環節了。

當然了,這也和馬涼對於所投的項目長期看好有關,想等回報更大些的時候再套現退出。

但作為一個風投機構來說,也確實是沒有正規運作起來。

估計也正是因為這樣,才讓歐洲的資本大佬們盯上了【大風資本】,甚至乎想出手投一筆。

別覺得風投機構就不能被投資,其實恰恰各國的VC們才是創投圈獲得投資最多的存在。

只不過投資VC和投資企業是兩回事,二者不能一概而論。

投資企業,通常是為了獲得部分股權,以期望所投公司的股權價值實現成倍增長後再賣出套現,進而獲利。

而投資VC,一般則是指投資VC所發起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

而給VC們投錢的存在,主要有PE投資機構、政府機構、銀行保險信託、資產管理公司、引導基金、FOF、大學及基金會、主權財富基金、家族基金、公共養老金等。

而詹妮弗在歐洲出差,就見了不少PE投資機構、信託基金以及資產管理公司等領域的資本大佬。

要知道這些大佬們才是各國真正站在財富金字塔尖的存在,也是各行各業都需要頂禮膜拜、逢迎巴結的對象。

因為在這些大佬們手裡,往往掌管著成百上千億美金的財富。

一般情況下,頂級資本大佬們會作為有限合伙人(Limited Partner,LP),把錢投到VC們發起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內。

而VC作為普通合伙人(General Partner,GP),則是私募股權基金的具體管理者,負責基金的策略、投資、管理和退出等各方面工作。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創投圈人五人六的VC大佬們其實都是臭弟弟,也包括馬涼在內。

別看他投資Twitter一戰封神,在創投圈也打出了名氣。

但在真正的資本大佬看來,也就堪堪剛入法眼而已,畢竟創投圈從來就不缺驚才絕艷的牛人。

馬涼即便再妖孽,在全球投資史上也不是沒有過這樣的人物。

要不是Twitter過於扎眼,憑藉【大風資本】如今的成績還不足以讓歐洲的資本大佬們如此上心。

畢竟真正把錢落到口袋裡才算本事,目前【大風資本】連一個項目都還沒退出呢,更別提所謂的投資回報有多少了。

頂級資本大佬們給VC的私募基金里投錢,大多數情況下都要看你的投資戰績才會決定。

真要論起來,馬涼的【大風資本】目前還沒有實質意義上的財務回報呢。

此時能拿得出手的項目,也就只有Twitter和【大江】了。

至於其它投過的項目,大多數就更是還處在苟發育期,還遠遠未到可以收穫的時候。

也只能說屬實是Twitter太過逆天,否則那些頂級資本大佬們才不會在這個時候打【大風資本】的主意。

畢竟【大風資本】這會兒還從未發起過自己的私募基金,更別說對外進行募資了。

因為募資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一點看柴大官人就知道了。

他在江湖上混了那麼多年,還不是到處賣老臉,好不容易才把【天昊資本】的第一期私募基金給募齊了。

而馬涼當初之所以只用自己的錢來投資,其一是因為想把最大的利益都揣在自己兜里。

其二就是因為沒名氣、沒戰績時想募資,真不是啥容易的事情。

但現在就不同了,隨著Twitter逆天崛起,眼看著就要把Facebook斬於馬下,【大風資本】很自然地就被有心人盯上了。

儘管還沒能實現任何一個項目的套現退出,但所投過的案例著實是讓很多頂級大佬們都拍手稱讚。

正所謂「人的名,樹的影」,如今馬涼如果再出去募資,必然會輕鬆許多。

這不,還沒等他發起私募投資基金呢,就有人主動找上門了。

聽著詹妮弗的彙報,馬涼也不由地起了心思,貌似也是時候可以玩真正的私募基金了呢。

不然老是用自己那點錢做投資,總感覺有些縮手縮腳。

沒辦法,誰讓他的資本積累還遠遠不夠呢,想投的項目又那麼多,捉襟見肘那是再正常不過。

要解決這個難題,發起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是必由之路。

畢竟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借雞生蛋才是真正的財富密碼,世上所有的頂級風投機構都是這麼過來的。

就連巴菲特、索羅斯這些超級投資大佬們,都一樣是通過成立各種私募基金來操控更多的資本。

而VC作為GP,也不是白白給LP們打工的,不僅每年可以收取私募基金的管理費,還能從基金的超額收益中提取20%當做自己的回報。

也就是說VC發起的私募基金規模越大,基金所投資的項目越成功,作為GP的收益也就越大。

而且在投資的具體過程中,還有更多的手法來實現各種套利。

因此發起私募基金是絕對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除非你把私募基金徹底賠個底朝天,可能才會面對一些訴訟官司。

可即便這樣,依然有很多VC大佬們樂此不疲,前赴後繼地發起各種私募股權基金。

不僅頻次越來越高,基金的規模也是越來越大,動不動就好幾億美金。

所以對馬涼來說,也是時候讓【大風資本】正規化運作了。

憑藉著投資Twitter的超強戰績,以及Zynga等一個又一個項目後續被爆出來,募資應該不難。

別的不敢說,第一期私募基金搞個十億美金肯定沒太大的問題。

就連國內的沈南朋和張三石他們,如今募資時都能搞到兩三億美元,沒道理馬涼去募資十億美金都達不成目標。

此時論起在資本圈的名氣,馬涼可比那兩位大多了。

如果十億美金能募資成功,那【大風資本】能做的事情就更多了,尤其是在次貸危機的影響之下,更是能撿漏不少。

一想到這些,馬涼心裡都不由地一陣火熱。

他連忙朝著手機那頭吩咐道:「詹妮弗,咱們貌似也是時候該設立自己的私募基金了!」

「天啊,親愛的BOSS,您總算是開竅了。

我多次和您提議過,應該早些成立自己的私募基金。可您非聽不進,業內那麼多風投機構,哪有人全用自己的錢在玩的?」

詹妮弗聞言都驚了,之前她都不知已經勸過老闆多少回了。

可馬涼總是找種種借口,並沒有答應相關提議,讓她這位華爾街頂級精英被硬生生捆住了手腳,沒能發揮出最大的本事。

要知道在募資的過程中,美女可是最有優勢的呢。

更別說詹妮弗本身在華爾街就有非常多的人脈資源,尤其是和那些大投行們聯繫緊密。

此刻聽見馬涼竟破天荒地答應了要搞私募基金,她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

馬涼聞言也是頗有些尷尬,很不好意思地回道:「行吧,等你回紐約後先做個詳細的計畫看看。

回頭要是可以就再招募點兒人,為募資做準備吧。」

私募,私募……

說完馬涼就忍不住暗自感嘆,沒想到越玩越大了,一開始他是真沒想這麼乾的。

——

PS:最近又是嚴重失眠,作息不對了,下一章會晚一點,抱歉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