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嗶哩小說 > 都市小說 > 風起2005 >

第569章 又一個現象級

正文卷

第569章 又一個現象級

「馬克,付費玩家出現了,目前的遊戲收入已經有突破了2萬美金。」

就在《植物大戰殭屍》上線的第二天,身為Zynga公司合伙人之一的麥可·勒克斯頓再一次衝進了CEO辦公室,一臉驚喜地大喊道。

馬克·平克斯聞言也是十分激動,他萬萬沒想到一個不起眼的小遊戲竟然能有這般魔力。

因為就在麥可衝進來之前,另一位合伙人艾瑞克席爾邁爾剛向他彙報完情況,才從辦公室走出去沒幾分鐘。

據艾瑞克反饋的最新消息,《植物大戰殭屍》的下載數量已經突破了一百萬之巨。

要知道距離遊戲上線,這才剛過去不到24小時而已。

如此誇張的數據,簡直堪稱逆天,馬克·平卡斯昨天雖然已經見識到了玩家們的瘋狂,但他卻根本沒有預料到會瘋狂成這般模樣。

要是照這樣發展下去,《植物大戰殭屍》的玩家總數豈不是要達到數千萬之巨?

如果按現在的趨勢去計算,如此不起眼的一個小遊戲眼看著就要為公司創造數億美金的營收,這特么也太瘋狂了點吧!

馬克·平克斯都有點懷疑自己是不是在做夢,因為他這還是按照最保守的方式去估算的呢。

運營了半年多棋牌類遊戲,他對玩家們也算是非常熟悉了。

棋牌類遊戲就會經常設置一些容易上頭的牌型,分分鐘都能引得用戶們不停氪金。

更別說《植物大戰殭屍》這種趣味性強又很容易沉迷的遊戲了。

雖然長期來看,《植物大戰殭屍》的玩家忠誠度不可能有棋牌遊戲玩家那麼高。

但從短期的付費率來說,絕對是要超過棋牌遊戲很多倍的。

如果說棋牌遊戲是賺取長尾效應的收益,那《植物大戰殭屍》就絕對是那種賺快錢的遊戲。

不過馬克·平克斯一點兒也不擔心過個一年半載後,這款遊戲就會失去生命力。

因為那位年輕的投資人發來的遊戲策劃案,《植物大戰殭屍》分明可以一直迭代下去。

每隔個一兩年,就可以不斷推出新的版本。

既然有了《植物大戰殭屍1》,為何就不能有《植物大戰殭屍2》和《植物大戰殭屍3》呢。

甚至乎還可以像很多網路遊戲那樣出一些資料片,或是靠著不斷更新遊戲元素或是關卡,來延續整個遊戲的生命力。

對於這一點,馬克·平克斯很有信心。

有了Twitter的流量扶持,加上他接下來的營銷布局,他已經等不及想看《植物大戰殭屍》這款遊戲徹底爆發了。

於是馬克·平克斯迫不及待地就朝著麥可吩咐道:「那咱們就別等了,直接啟動後續計畫吧!」

「沒問題,我這就去安排!」

麥可·勒克斯都不待說完話,扭頭就忙活去了,因為他也有點等不及了。

……

僅僅只過了一天,Zynga公司的後續營銷計畫就開始發力。

不僅找了很多科技和遊戲媒體加大報道,甚至乎還充值了很多遊戲博主進行視頻帶貨。

讓他們在油管(YouTube)上發布《植物大戰殭屍》的相關視頻。

既然是遊戲博主,自然是要比普通玩家更牛的存在。

他們發布的視頻,有一部分是後續付費關卡的通關教程,但更多的卻是各種極限通關的騷操作。

只能說群眾的力量是無窮的,遊戲博主們的極限通關,頓時勾起無數玩家對《植物大戰殭屍》這款遊戲產生了新一輪的熱情。

尤其一些較勁的玩家也跟著加入進來,試著玩出更騷氣的操作。

於是乎越來越多的網友們被各種玩家上傳的遊戲視頻安利,紛紛加入了打殭屍的行列。

不得不說遊戲博主們的帶貨能力還是超強的,在短短一周內就為《植物大戰殭屍》帶來了數百萬的下載用戶。

根據後台大概的統計顯示,通過遊戲博主安利來的玩家,差點都趕上了Twitter那邊轉化的流量。

這讓馬克·平克斯很是驚喜,再次加大了這方面的營銷預算。

同時,他決定提前啟動第三步營銷計畫,和Twitter那邊做一個聯動。

凡是通過所有付費關卡的用戶,都可以贏取特殊獎勵大禮包。

大禮包內,不僅會解鎖一些更稀有的植物,而且還能在Twitter的【Farmville】虛擬農場中去種植並售賣。

一旦你有了這些稀缺植物,那絕對會成為朋友圈中最靚的仔。

Twitter上的好友們都恨不得從你這裡提前購買獲取稀缺植物,以期待更輕鬆地通過關卡。

畢竟那些稀缺植物不僅攻擊威力強,子彈特效也十分炫酷,誰不想要呢!

除了這些,大禮包內還有很多Twitter網站的一些虛擬產品的獎勵,甚至還包括Zynga旗下棋牌等遊戲的一些虛擬幣獎勵。

既然搞聯動營銷,誠意必須要足夠。多重手段砸下去,效果立竿見影。

越來越多的網友們刷到了這款遊戲,即便那些原本不怎麼喜歡玩遊戲的女生們,都會被朋友們帶著玩上幾局。

一時間各大網站論壇、各種社交媒、各個即時通訊工具內,都少不了《植物大戰殭屍》的話題。

玩家們也如潮水一般湧入了Zynga公司的伺服器,下載試玩。

……

南美洲,智利,首都聖地亞哥。

別看整個南美諸國的經濟好像都很一般,但智利卻是南美洲最富裕的國家之一。

從經濟數據來說,智利的人均GDP甚至都遠遠超過了華夏。

馬特奧就是生活在首都聖地亞哥的一名普通的男生,不過和其他的南美男孩兒不同,他不願意去戶外活動,只喜歡宅家打遊戲。

而且他還不是普通的玩家,而是一名遊戲博主。

所以馬特奧就更加懶得出去玩了,成天就在家打遊戲、錄視頻,發布到網上去提升人氣,以期待能接到一些廣告任務。

最近他就接到了遊戲廠商的充值,是一家米國的遊戲公司找他推廣一款遊戲,《植物大戰殭屍》。

他簡單了解過後,便痛快地就答應下來。

雖然馬特奧以往都是專註於大型遊戲的,對這種獨立小遊戲從來都是嗤之以鼻。

但這次不同,人家廠商給的費用很有誠意,他很難不動心啊。

加上《植物大戰殭屍》對他這種遊戲高手來說毫無難度,輕鬆就上手了。

所以馬特奧接受了任務,認認真真開始準備起來。

但是他和其他遊戲博主不一樣,並沒有急著去通關並發布所謂的遊戲教程,更沒有去玩一些騷操作吸引關注。

馬特奧是純技術流,他玩每一款遊戲都非常講究,甚至會做很多筆記和計算。

即便是面對《植物大戰殭屍》這款不起眼的小遊戲依然是如此。

豌豆射手攻擊力如何,堅果牆能抗住殭屍幾秒鐘,捲心菜投手幾秒鐘都砸死鐵桶殭屍,荊棘地刺的對不同殭屍的傷害值是否相同……

一向以來,馬特奧正是憑藉著這種對遊戲的細節分析贏得粉絲們拍手稱讚的。

因此這次接到了《植物大戰殭屍》的廠商充值後,他又如往常一樣,一邊開始試玩,一邊做起了細節測評。

就是玩著玩著,他也不自覺地沉迷了進去。

好在職業素養在那兒擺著,他很快就回過神來,不斷測試著各種植物的數據和特殊用法。

眾所周知,《植物大戰殭屍》這款遊戲講究的就是排兵布陣。

所以馬特奧的努力並沒有白費,在幾天幾夜、不眠不休的硬肝後,他終於掌握了這款遊戲的核心數據。

到了後面在打每一關的時候,他總是能找到最輕鬆的布陣方式。

再厲害的殭屍,到了他面前也是不堪一擊,一路過關斬將,不費吹灰之力就通關了整個遊戲。

馬特奧把這些細節分析的視頻,一個個發布到了網上,再次引得很多玩家直呼牛批。

然而他並沒有因此得意,而是把心思放到下一個任務上面。

畢竟廠商對於這款遊戲可是重視的,甚至乎在營銷方面也很捨得砸錢營銷。

尤其是對遊戲博主非常大方,更是許下了按視頻播放次數的增長逐漸遞增付費的承諾。

而這個約定,僅僅只針對特殊挑戰模式的相關遊戲視頻。

因為在《植物大戰殭屍》這款遊戲中,每一個玩家通關並解鎖了所有植物後,即可開啟無盡挑戰模式,嘗試極限玩法。

無盡挑戰模式也有多個地圖,而且每個地圖難度都不斷遞增。

每通過一個關卡,就會為玩家添加無盡分數,分數越高則代表玩家過的關卡越多。

而且還設有排行榜,每周都會根據排名發放相應的獎勵。

馬特奧一開始就發現了,無盡挑戰模式才是最適合自己做內容的所在了。

如果關卡不夠難,又怎麼能顯示出他這個遊戲博主和其他人不一樣的地方呢。

於是在做完充分的研究過後,馬特奧就把全部精力投入進去。

他的目標,是排行榜第一。

一邊玩,一邊錄製相關的視頻發布到油管上。因為前期做了充分的測評,他的沖榜速度遠遠超過了其他的遊戲博主。

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他的很多極限操作,真是讓無數玩家們嘆為觀止。

馬特奧的很多排兵布陣,屬實是讓玩家們學會了很多。

這也為他引來了更多的關注,粉絲數量蹭蹭蹭地往上漲,眼看著都要突破五十萬大關了。

這就讓他更是來勁了,一天甚至發布了好幾個視頻。

馬特奧不為別的,就是想賺取更多的傭金,畢竟視頻每增加一千次播放,收益都會增加一美金。

可別小瞧了這不起眼的一美金,那麼多視頻積少成多下來,每個月他說不定能多賺好幾千美金呢。

這才是他連續幾天熬夜硬肝這款遊戲的原因,否則《植物大戰殭屍》再好玩,他也很難堅持。

之所以會如此設置,是因為馬克·平克斯和團隊分析過後,發現無盡挑戰模式的精彩視頻更容易吸引玩家入坑。

所以才向各大遊戲博主發布了全新的傭金模式,按視頻播放次數來進行獎勵。

遊戲視頻越騷氣,越能吸引玩家的眼球,就越是能引來更多的流量和用戶加入其中。

而只要玩家想挑戰無盡模式,必然需要氪金。

不然的話,慢慢靠著Twitter里的農場去種植偷菜,等到猴年馬月才能解鎖無盡挑戰模式啊。

所以這一來二去,就形成了商業模式的閉環。

馬克·平克斯也是看了玩家的付費數據反饋後,才會有信心砸錢去刺激遊戲博主錄製更多無盡模式騷氣玩法視頻。

目的就只有一個,讓數以百萬計的入坑玩家們忍不住氪金。

馬特奧並不是唯一一個被Zynga公司充值過的遊戲博主,像他這樣的遊戲達人在全世界各地都有招募。

如此大費周章的營銷手段安排下去,《植物大戰殭屍》的熱度徹底爆火了。

還是火出了天際的那種,就連不玩遊戲的人都知道這款遊戲。

這就叫出圈,圈外人都知道。

畢竟在Zynga公司和Twitter雙重發力之下,《植物大戰殭屍》這款小遊戲的命運和前世已經截然不同了。

不僅玩家數量和付費率達到了數倍於前世的誇張程度,社交屬性也是直接拉滿。

本來就是越簡單的遊戲越好普及,有門檻的反而難推廣。

《植物大戰殭屍》本就是個適合休閑的小遊戲,如果不肝極限玩法的話,幾乎人人都可以通關。

要知道這款小遊戲,在馬涼前世本身就是最出圈的一個。

真要論起來,甚至比《憤怒的小鳥》還要有知名度。要不是前世的PC時代破解版和盜版太多,寶開公司說不定早就大賺了一筆了。

但這次不同,《植物大戰殭屍》已然和Twitter關聯了起來。

不僅在防盜上做了很多措施,打擊力度也更大,而且因為社交屬性的原因,使得玩家們不太願意去嘗試盜版。

所以這次由馬涼一手推出的全新版《植物大戰殭屍》,全面超越了上輩子的表現。

玩家數量,付費率,總營收,每一個數據都不斷地在打破遊戲圈的各種紀錄。

如果非要用一個詞來形容的話,那就是「現象級」。

也只有當初Twitter在推出【Farmville】的偷菜玩法時,方能有此盛況。

可偷菜遊戲是免費的,而《植物大戰殭屍》確實付費遊戲。

這兩者的區別,可謂是一個天一個地,不可一概而論。

《植物大戰殭屍》的爆火,不僅僅創造了巨額的營收,隨之而來的是Twitter的註冊用戶和活躍度再次迎來了一個高峰。

據粗略測算,Twitter和Facebook的運營數據差距已經可以忽略不計了。

全面趕超對方,估計要不了幾天就能徹底實現。

——

PS:抱歉抱歉,兩天的更新一起發了。

因為這段劇情是連著的,分開更新不好,想著就熬夜一口氣寫完算了,二合一章節奉上。

正好周日家裡有點事兒,今天晚上就沒有更新了,明天再繼續,謝謝兄弟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