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嗶哩小說 > 都市小說 > 風起2005 >

第491章 搞起來

正文卷

第491章 搞起來

人逢喜事精神爽,馬涼也不外如是。

自從把左柚這丫頭吃了,這幾天他的心情都很是不錯,原本想著再約這丫頭私會一次,可她卻老是借口推脫。

馬涼不禁猜想,難道是上次傷得太狠,把小妮子嚇到了?

不至於吧,昨晚他也沒太不當人啊,不是及時剎住了車么!

儘管很不理解,但左柚那丫頭硬要躲著,他總不能追到學校去強要吧。

反正吃都吃了,就隨她去了。

於是馬涼又恢複了往常的工作節奏,開始兩頭跑,有時候在白公館泡著,有時候又回工廠待上一天。

這天他又來到了廠里,剛走進辦公室,一位高管就把他堵上了。

來人正是分管【利達物流運輸公司】的副總裁施正平,他如今被底下的員工們戲稱為【尋味集團】三巨頭之一。

地位直追負責市場的副總裁楚成東,比負責各品牌門店運營的副總裁何峰還隱隱要高上一線。

因為隨著集團旗下各大餐飲品牌生意越做越大,如今食材供應鏈才是真正的核心命脈所在。

那麼多連鎖門店一旦斷了食材供應,生意都沒法做。

所以施正平在集團內部地位也是越來越高,就連馬涼如今也十分倚重於他。

見對方進到辦公室,身為老闆的馬涼很是客氣地打趣道:「施總,今天這麼早跑來堵我,準是有啥重要的事兒吧?」

「馬總,您一猜就中啊!

確實是有要緊事兒,所以這不是想著早點來找您,免得被其他人打擾么。」施正平笑著解釋起來。

馬涼徑直往老闆椅上一坐,輕鬆回道:「說說吧,啥事兒?」

「嘿嘿,我是找您要錢來了」一大早就談錢,施正平自己都感覺有些不好意思。

別看【尋味集團】如今蒸蒸日上,但花錢的地方也不在少數。

公司運作就是如此,尤其是在快速擴張的時候,每一分錢基本上都用到了極致。

財務規劃,資金統籌,一切都要做在具體事情的前面。

別看集團和各分公司賬戶上躺著不少現金流,但那也不是隨便就能動用的,凡事都要提前申請。

所以即使是施正平這位副總裁想要上新項目,也得親自來找馬涼當面協商。

否則的話就且等著吧,說不定一個耽誤就壞了公司的計畫實施。

所以身為高管,施正平又怎會不懂這些彎彎道道呢。

馬涼聞言不由地好奇問道:「要啥錢?物流公司那邊又準備要上新項目了?」

「老闆,是這樣的,我打算在中原省那邊建一個大型冷庫。

您是知道的,做供應鏈必須提前很長時間進行規劃,尤其做到咱們集團這種規模體量,更是要有前瞻性。

如今各地的物流體系已經逐漸成型,但還遠遠未達到最高效率運轉的地步。

一方面是門店數量還不夠多,另一方面則是交通條件有限。

不過按照咱們國內這兩年的基建情況和高速公路網路的推進速度,要不了幾年交通條件就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因此咱們的物流體系肯定也要做出相應的調整,以應對未來快速增長的物流需求。

所以在中原省建一個大型冷庫就顯得很有必要了.」

施正平一五一十地解釋道,還順勢掏出了全國公路交通地圖,和馬涼一邊比劃一邊講解起來。

哪條高速已經開通,哪條高速正在建,哪條高速還在規劃當中。

地圖上還清楚標出了【尋味集團】物流網路未來的布局規劃,尤其是幾個重點物流基地的選址,更是醒目的圈了出來。

饒是馬涼前世見多識廣,都不得不為施正平此時的眼光見識默默點了一個贊。

真是撿到寶了,老施同志真是一位物流體系方面的專家人才啊。

像他這樣具有戰略前瞻性的規劃,絕對是將帥之才方能具備的素養,一般人根本沒這種天賦。

馬涼緊跟著就追問道:「那大型冷庫為何要這麼早開建呢?」

「馬總,主要是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建大型冷庫需要提前量,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搞定的。

而且不同的食材存儲,需要的冷藏溫控條件不一樣。

所以建冷庫是一個長期的工作,並非一蹴而就,具體要和集團的需求配套而建才行。

這事兒難就難建早了、建大了浪費太大,但不建又不行。

另一方面,則是出於食材的採購成本考慮。

有了大型冷庫,就可以在低價的時候提前囤積一些食材,節約各品牌公司的食材採購成本。

像大蒜,生薑,辣椒等配料,像一些海鮮凍品、肉類骨類產品等可長期存儲的食材,未來都有不小的需求。

這些事情,也是何總和楊廠長那邊反饋過來的需求。

而中原省是第一農業大省,也是整個物流體系的重要樞紐,把大型冷庫建在那邊,對咱們集團來說方方面面都是一件大好事。」

施正平耐心地分析著,尤其把好處講了個遍,生怕老闆不答應。

馬涼想都沒想,痛快地就問道:「得嘞,不用再多講了,你直接說需要多少錢吧?」

「第一期,我準備先建一個10000平方的中型冷庫。

等到明年,再啟動第二期建設,把冷庫的面積擴張到50000個平方。

待兩年後,繼續開建第三期。

至於冷庫最終的具體面積,到時再依據集團各個品牌的食材需求而定。

冷庫建設成本加上冷鏈擴張的成本,總計需要5000萬RMB。

當然了,可以分成三期撥付,但第一期至少也要1500萬才行。」施正平小心翼翼地申請道。

馬涼並沒有立刻回應,心裡還在不斷盤算著。

建物流、搞冷鏈,大方向肯定是沒問題的。搞肯定要搞,但具體如何搞,搞多大需要細細衡量一下才行。

倒不是他認為5000萬投資太多,反而是覺得少了。

當初在決定做食材供應鏈生意的時候,早早地就定下了要敞開來對外供應的戰略。

食材加工廠不只是為集團旗下的餐飲品牌服務,還要放開合作窗口,把生意做出去,為更多的外部餐飲品牌提供服務。

如今不管是工廠還是物流體系都已經初見規模,也是時候開啟這個計畫了。

畢竟從明年開始,餐飲行業將進入一個高速騰飛的時代。

不管是火鍋、麻辣燙等,還是小吃和傳統中餐這些,未來都有著巨大的市場需求。

如此一來,食材對外供應的生意就可以真正做起來了。

冷庫和冷鏈加快速度建設就顯得很有必要。只有把這一切都建在前面,到時候大批量的訂單來了才不會沒有能力接。

因此對於施正平地提議,馬涼一時半會兒也定不下來。

他當場就回道:「冷庫和冷鏈擴張的事情今天沒法答覆你。

這樣,過兩天我召集所有高管開個會,咱們一起詳細商討一下再決定。

建肯定是要建,具體建多大,我一個人說了不算,到時候大家商量著來。」

「行,那我就回去等您的消息。」施正平雖有些失望,也只好無奈答應下來。

馬涼點了點頭,鄭重回道:「嗯,我會儘快看著安排的。等會議時間確定,再讓方敏通知大家,你先回吧!」

「唉好!」施正平這才滿意地起身離開。

晚點還有,繼續碼字繼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