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嗶哩小說 > 都市小說 > 風起2005 >

第274章 釣魚人

正文卷

第274章 釣魚人

「20萬?5%的股份?」

汪濤聽見這個提議,心裡也是納悶不已。

要知道在今晚這場飯局之前,馬涼可都是一直主張要投個一兩百萬,直接獲取大江公司20-30%的股份呢。

雖說自己一直就沒答應,但對方突然把報價降了下來,他心裡反倒是有一種失落。

就好像原本應該屬於自己的東西,突然間沒了一樣。

不過汪濤快速在腦子裡琢磨了一下,馬涼的這個提議簡直再好不過,根本就拒絕不了。

原本他還頭疼呢,不知該送老師多少股份合適。

儘管後來李大教授拒絕,坦言願意像馬涼一樣投資入股,可這樣一來汪濤就更是犯難了。

因為他不知道該以什麼價格、多少比例,把股份轉讓給李澤湘。

人情債難還,李澤湘對他的恩情太大,總感覺股份的事情不管怎麼操作,都很不好處理。

一個不小心,就容易壞了師徒間的情分。

現在價格和比例從馬涼的嘴裡說了出來,而且還正好是在他心裡最能接受的範圍,這可讓汪濤高興壞了。

由馬涼這個第三方提議,遠比自己主動說出來更加合適。

不管最後結果如何,都不會因此得罪了李澤湘。

汪濤不由地朝馬涼那邊看了一眼,發現對方正平靜地看著自己,臉上的笑容很是耐人尋味。

他轉念一想,頓時就明悟了過來。

這特么是陽謀啊,馬涼是看準了他無法拒絕這個提議,於是趁勢

把他給拿捏了。

只要答應這個提議,馬涼就能跟著李澤湘一起入股大江。

雖說轉過頭也能當場反悔,可汪濤莫名就覺得不想那麼做。

回想起眼前這位年輕投資人說過的話,句句都剛好說在了點子上,讓他一時間百感交集。

辦公場地必須要換,人才還得接著招聘,不然產品永遠出不來。

既然如此,那接受馬涼的提議,給大江公司再續一些資金,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反正老師的股份是肯定要給配一點的,順帶著再給馬涼配個5%也不是不行。

用10%的股份換回40萬創業資金,總比直接出讓20%-30%要好。

不過最打動他的,還是馬涼之前的那個承諾,永遠不會幹涉創業者的管理,甚至把股東的決策投票權都交給自己代持。

這些想法不過是在汪濤的腦海中飛速轉了一下,他很快就有了決斷:「馬總的提議我願意接受!

20萬,5%的股份,沒問題。

老師,您看呢?」

「20萬塊錢我倒不是拿不出,關鍵你小子以後可要踏實一點。

萬一干黃了,我要去講多少課才能攢下這麼多錢。」見汪濤興沖沖的樣兒,李澤湘沒好氣地教訓道。

汪濤立刻信誓旦旦地做了保證:「老師您放心,我一定儘快研發出成熟的產品來,絕不辜負大家的期望」

聽他立了flag,馬涼什麼都沒說,只是笑而不語。

按照前世的軌跡,創業的前兩年,大江公司真就是什麼都沒研發出來,一直是入不敷出。

因為這會兒的大江公司,研發人才遠遠不足。

而且主打的產品還不是什麼多旋翼無人機,而是飛行控制系統,產品面對的也不是普通的消費者,怎麼可能會有起色。

硬體科技創業,前期是無比煎熬的。因為從理論到量產是一個比較長期的過程,飛控也是如此。

苦熬一年以後,產品還沒有影子,早期加入大江的骨幹們開始變得浮躁。再加上公司的前景不明,每個人都開始打起了如意算盤。

由於看不到任何希望,大江的員工甚至都開始動起了小心思。

部分員工投靠到曾經洽談的合作商那邊就職,還有人偷偷將公司財物掛在網上出售。

更有甚者,離職後與內部員工裡應外合,販賣大江盜版的飛控。

所以別看汪濤現在嘴上說的好聽,但大江公司真正的危機還沒到來呢。

至於要不要提醒對方一下,馬涼的答案是不要。

人是這個世界上最難改變的物種,親爹親媽都改變不了,外人就更不可能了。

所以才有那麼一句話,不撞南牆不回頭。

現在就上去勸汪濤,讓他對員工好一點,提前規劃好股權架構,給技術骨幹配置期權計畫,別搞什麼飛控和直升機了,轉型消費級的多旋翼航拍無人機才是正道等等,這傢伙準會以為馬涼是想奪權呢。

只有等到汪濤吃了虧、碰了壁,那時候才有可能勸說得動,現在上去說只會讓其反感,改變不了任何事情。

畢竟前世大江公司內部不是沒有人提出轉型做多旋翼航拍無人機,可汪濤還是一意孤行給拒了。

最早提出建議的盧至輝,離開大江公司後,扭頭就去了當時正得意的航模企業艾特航空,並為其從0到1組建了無人機研發團隊,做出了國內第一個電力巡檢無人機項目。

盧至輝後來又離職轉去了一電科技,沒多久又做出了第一款消費級的多旋翼航拍無人機。

如果不是一電科技的老闆腦殘,非要死磕軍工級無人機,拒絕了盧志輝生產消費級無人機的建議,根本就輪不到大江來撿便宜。

要知道盧至輝在一電科技做出多旋翼航拍無人機時,才2009年。

而汪濤是在2011年才開始決定轉做多旋翼航拍無人機的。

如果真被一電科技搶先,或許後來就沒大江什麼事兒了。別的不敢說,至少不可能那麼順風順水。

可現在別說是馬涼了,就連李澤湘這個老師說話都不好使。

且等著看吧,到不了年底,汪濤就會把這次融資的錢造的一乾二淨。

屆時就會像前世一樣,迎來大江公司最大的危機。

四十萬很多嗎?

在2006年來說確實多,在鵬城都夠買個小戶型了。

可四十萬用來創業,尤其是硬體科技領域的創業,那就遠遠不夠看了。

房租、員工工資、實驗耗材等等花銷,四十萬可能連點水花都砸不出來。

現在是2006年,又不是十幾二十年前,萬元戶都是土豪的年代。

也就是汪濤現在是個創業小白,才敢只帶著二十萬跑來鵬城創業,豈不知像他這樣不靠譜地干,兩百萬都夠嗆。

前世也是在李澤湘幫忙介入後,又是幫忙融資,又是幫忙拉人才,大江公司這才迎來了轉機。

否則光靠此時什麼都不懂的汪濤,很難成事。

至於四十萬會被這傢伙虧完,馬涼是一點兒也不慌,反正其中一半的錢是李澤湘李大教授出的。

而他就好比是釣魚人,這二十萬隻是下個餌料而已。

餌料被魚兒吃了,說明魚已經上鉤,釣魚人怎麼會心疼呢,只會更加高興才是。

只要先拿下這5%的股份,他就和汪濤站在了同一條船上。等大江公司遇到大危機了,這傢伙肯定會優先來找自己幫忙。

到那會兒,就是馬涼真正介入的時機。

不僅可以入手更多大江公司的股份,而且價格還能繼續壓低。

想必那時的汪濤肯定沒有了現在的桀驁不馴,準會變得聽話無比。

那會兒再勸他提前轉型多旋翼無人機,估計就沒那麼難了。

所以對馬涼來說,目前就只要當好釣魚人這個角色就行。反正移動互聯網來臨還要幾年,他有足夠的耐心等待。

畢竟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才帶動了各種智能硬體行業的騰飛。

沒有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即使有人想做多旋翼航拍無人機,也不可能取得特別大的市場突破。

憑藉大江的技術儲備,想追趕隨時都來得及。

見到汪濤終於吃下了他下的餌料,馬涼心裡別提有多開心了。

於是激動地說道:「汪總,李教授,我在鵬城待不了多久,東海還有很多事情等著我去處理。

不如明天咱們就把投資協議簽了,我會第一時間安排財務把二十萬投資款打到大江公司的賬戶上的,你們覺得意下如何?」

「好的,我這邊沒有問題。

不管怎麼說,我都要替汪濤這個學生謝謝馬總的看重了。」李澤湘畢竟年歲擺在那兒,人情世故自然要老練得多。

馬涼忙客套地回了一句:「李教授太見外了,我這就是正常商業行為,大家都是各取所需。」

「馬總痛快,我汪濤這次真的服了。」一場飯局下來,汪濤對馬涼大為改觀。

他總感覺在這位年輕幾歲的投資人身上,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不過心裡還是隱隱和馬涼較著勁,想儘快把產品研發出來,早日帶著大江公司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