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嗶哩小說 > 都市小說 > 風起2005 >

第184章 歲歲年年人不同

正文卷

第184章 歲歲年年人不同

儘管都埋怨馬涼亂花錢,但收到新年禮物不論是爺爺奶奶,還是姑姑姑父,臉上都笑得合不攏嘴。

小表弟武志超,當場就換上了馬涼給他買的阿迪的運動鞋,根本等不及留到過年那天再穿。

穿上運動鞋,拿著MP3就往外沖,和村裡的小夥伴們顯擺去了。

MP3隨身聽現在家裡雖沒有電腦下載歌曲,但肯定難不倒這個小表弟。紅星村好賴離鎮上很近,總有些人不那麼窮。

村裡人大多都沾親帶故的,說不定這會兒他已經跑到條件好的人家,找電腦下載去了。

沒多久,姑姑、姑父二人就忙著去張羅晚飯。

雖然家裡還沒有殺年豬,但村裡其他人家早兩天就有開始殺年豬的,自然也會分一些豬肉給老馬家人。

過年嘛,大家也就指著這幾天敞開了吃。

姑姑和姑父兩人廚藝屬實不錯,回鍋肉、麻婆豆腐、臘肉炒兒菜、涼拌折耳根、臘腸炒豆角,滿滿一大桌子好吃的。

對多數人來說,美食才是對故鄉最深刻的記憶,馬涼也不例外。

前後兩輩子加起來,吃了無數的菜式,可是嘴裡最惦記的還是家鄉的口味。

吃完晚飯,姑姑、姑父二人又拉著馬涼問東問西。

不過他口風很緊,也不想透露太多細節,免得把他們嚇著。

倒不是怕姑姑、姑父貪他的錢,而是因為不想讓錢這種身外之物破壞了這僅有的一點親情。

一旦姑姑、姑父知道他發了財,以後再面對他時,肯定會變得非常拘謹,這不是馬涼希望看到的事情。

當然了,他也並非看著親人受窮而不管不顧的人。

帶著家人日子慢慢地好起來,一切都順其自然才最合適。而不是直接給他們很多錢,那樣關係就不對味了。

他心裡也在琢磨,如何幫姑姑、姑父致富。

要說最快的方法,自然是讓姑姑、姑父給他供貨。

下半年,馬涼就要開始啟動麻辣燙項目,倒是可以向姑姑、姑父的作坊採購一些川蜀寬粉。

可是姑姑姑父的作坊規模太小,馬涼的麻辣燙店現在也是八字還沒一撇。即使店開出來,也需要一段時間發展,二者進行匹配合作還為時過早。

暫時也沒想到什麼好主意,馬涼也只能從長計議。

農村的夜生活很是無趣,除了村民們湊個牌局、血戰到底,也就剩看看電視了。

一家人早早地就睡下,因為明天還要起來忙著殺年豬呢。

隔天一早,馬涼起床出來就見到了老馬家的人終於湊齊了。

他的親爹馬建國帶著後媽張紅燕和兩孩子都回來了。同父異母的弟弟妹妹,一個叫馬誠,一個叫馬思琪。

一起回來的,還有小叔馬建軍和嬸嬸衛紅英,以及堂妹馬思晴。

那個年代村裡人找對象,多數都是十里八村相互介紹。所以馬涼的後媽和嬸嬸,娘家離的都不遠。

所以兩家人才能大清早趕回來,一起準備殺年豬。

「馬涼回來了,小誠、小琪,快叫哥哥!」張紅燕見到馬涼從屋裡走出來,忙吩咐兩孩子和他打招呼。

這個後媽其實人不錯,論性格比他親媽好太多了。

不是馬涼故意黑自己的生母,就他老媽那個急脾氣上來,他都覺得看不下去。

他爹和他媽離婚,多半是性格不合的原因。

張紅燕對馬涼一直都很客氣,甚至有些刻意討好,也不知是不是心裡覺得虧欠於這個繼子。

前世他年少不懂事,一直覺得是張紅燕把親爹搶了去,導致自己變成了留守兒童,所以和這位後媽很不對付。

直到踏入社會見多了人間狗血,才慢慢看開了。

馬涼這倆同父異母的弟弟妹妹顯然都是乖巧聽話的,異口同聲地喊了出來:「哥哥!」

「鍋鍋好!」小叔的女兒馬思晴也湊上前,嘴甜地喊了一句。

馬涼點點頭應了一聲,轉身就回屋把給弟弟妹妹買的禮物,全都拿了出來,分發給他們。

雖說這寡淡的親情對他來說無所謂,但面子上還是要顧及一下。

不像給武志超這小表弟買了一堆禮物,這三個弟弟妹妹一人就送了一雙阿迪的運動鞋。

還都是基礎款,也不會太貴。

馬涼可不在乎什麼一碗水端不端得平,誰對他好,他就加倍還回去。

親爹對他都沒怎麼盡到當父親的義務,他又何必上杆子倒貼這兩個同父異母的弟弟妹妹呢。

能買雙運動鞋,已經很夠意思了。

見到馬涼竟然有錢買禮物回來,在一旁悶不做聲的親爹馬建國突然著急問道:「你哪來的錢買這麼貴的運動鞋啊?」

畢竟沒有人能想到,上大學短短几個月的他這麼快就發了。

「莫要慌,錢是我自己打工賺的。」馬涼語氣平淡地解釋了一句。

「呀,快謝謝哥哥。」張紅燕忙喊著倆孩子感謝,「你們要好好向哥哥學習,以後也考個重點大學。」

在這位沒什麼文化的後媽看來,準是馬涼讀了重點大學才這麼能賺錢的。

想法雖沒錯,但情況和她認為的完全不一樣。

不過她這願望是美好的,但現實卻是殘酷的。

馬涼記得前世這倆同父異母的弟弟妹妹,都不是什麼讀書的料。反倒是親媽那邊兩個同母異父的弟弟妹妹,學習反倒是不錯。

不過他也不得不對親爹親媽說一聲佩服,明明都是離婚人士,再婚時竟都能找一個頭婚的對象。

更讓馬涼覺得不可思議的是,兩個家庭分明都窮得要死,再婚後還能各自又生了倆孩子。

這不僅是對自己的人生不負責,某種程度也是對孩子不負責。

帶著孩子來世上受窮、受苦,何必呢。就算是再喜歡孩子,少生一個不行么?

這也是為何他親爹、親媽兩家人手頭一直不寬裕的原因。

養兩個半孩子,換了誰都會壓力山大啊,要不說連馬涼的大學學費都湊不出來呢。

而只有一個孩子的小叔和姑姑兩家,就比他們要寬裕很多。

許是心有虧欠,馬建國也不好意思朝兒子責問什麼。他這當爹的能看到馬涼給弟弟妹妹買運動鞋,心頭已經高興得不行了。

這位不善表達的父親,並不懂該如何和兒子修復關係。

這世上最大的代溝,或許就是沒文化的父母和讀了書的孩子之間產生的巨大認知差異。

反正馬涼上輩子即使後來看開了,也一直和父母都沒什麼話說。

「涼娃子,你在外邊打工賺錢不容易,下次別買這麼貴的鞋子給妹妹了。」嬸嬸衛紅英也跟著客套了一句,「還不快謝謝大鍋!」

「謝謝鍋鍋!」堂妹馬思晴又甜甜地大聲謝了一句。

這個堂妹是老馬家第三代中最為活潑的,比武志超那小子還要會來事兒一點。

小輩們開心地試穿著鞋子,大人們則忙著準備殺年豬了。

為了能儘可能吃得新鮮,又不顯得匆忙,臘月二十七八是村裡集中殺年豬的日子。

今年是平年,沒有年三十,臘月二十九就是除夕。所以有著急吃肉的人家,臘月二十五就開宰了。

老馬家趕在今天殺年豬,時候則剛剛好,過年加大菜。

提前一禮拜就把屠夫請好了,這幾天正是人家最忙碌的時候,必須預約才行。

老年人覺少,馬涼爺爺天沒亮就起來了,早早地劈柴架進灶塘。

老頭兒早就把火燒得旺旺的,一大鍋水已經燒得翻騰滾沸,灶屋裡熱汽瀰漫。

村裡幫忙捉豬的也陸續到來,都是有氣力的精壯漢子。

人家都是熟門熟路,壓根就不需要馬涼摻和。

鄉下養的土豬可不像養豬場里的豬,常常都會放養。成天滿村東跑西竄,撒野慣了,要捉住它得費一番功夫。

屠夫帶著滿身寒氣準時來了,把腰形屠籃擱下,裡面是各種寒光閃閃的屠具。

眾人打過招呼,水燒開、人到齊,說動手就動手。

拖豬尾巴的拖豬尾巴,抓豬耳朵的抓豬耳朵,撈腳的撈腳的,三兩下就把豬掀翻在地。

那熟稔的動作一看就知道,眾人這幾天沒少干這事兒。

這一套連招下來,可把土豬給嚇壞了,猛烈掙扎,五六個人一起費了老大勁才壓制住。

用繩索七纏八繞綁定,捆得嚴嚴實實的,串上兩條粗木棒,幾人齊力把豬抬上了條凳。

屠夫一手把定豬頭,一手緊握一尺來長霜雪般閃亮的屠刀,說時遲、那時快,屠刀從豬喉下斜插進去,只一剜一轉,一股帶著熱氣的豬血瞬間便噴濺而出,汩汩跌落大木盆。

馬素芬麻利地往豬血里加上鹽巴,攪勻後很快就會凝固。

這一大盆豬血,也是一道絕頂美味,大城市裡都不一定吃得到這麼新鮮的好東西。

兩桶滾水早頓在旁邊,放完血則要趕緊刨凈豬毛。

屠夫雙手緊捏刨刀,半支煙的功夫就把豬刨得白白凈凈。

去完豬毛,屠夫又十分熟練地開始繼續收拾,三下五除二先剔除了五臟六腑,然後分割不同部位。

循著葷腥味,村裡幾條土狗也來了,在案板邊不停搖著尾巴,低頭舔食落在地上的肉末碎骨。

姑姑讓屠夫切了一頁豬肝,割下巴掌大一塊刀頭肉,要了一塊裡脊肉,和一節豬大腸,就下廚準備殺豬飯去了。

來幫手的漢子們,每人都分了一些滿意的部位回去。眾人先把肉拿回家,一會兒再過來吃殺豬飯。

屠夫則是飯都顧不上吃,人家這幾天殺豬的活兒忙著呢。

「涼娃子,把這兩塊豬肉給伱二叔公、三叔公家送去。」爺爺拿稻草綁了兩條豬肉,吩咐馬涼去送貨。

領任務的不止他一人,幾個孩子都被安排當起了配送專員。

殺年豬就是這樣,村裡沾親帶故的人都會給人家分上一些,這也是人情味濃厚的表現。

馬涼拎著豬肉,就往二叔公、三叔公家走。

眼看著就要過年,村民們窮是窮了點,但家家戶戶都充滿了節日的喜氣。

走著走著,突然看見一戶人家卻一反常態,毫無喜慶可言。

門口雖站滿了人,可是每個人臉上都沒有半點高興。大過年的,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等他送完肉回來,就見到已經有不少村民在那家人門口圍觀了。

聽著大家七嘴八舌的議論,馬涼終於明白了原委,原來是這家的老人剛剛走了。

村裡老人多,這種事也不稀奇。

但大過年的故去,折騰的就是後輩們了,這個年肯定過得不會太安生。

村裡的長舌婦們頓時就有了話題,紛紛開始議論起這家的兒女們如何如何不孝順。老人選在這個時候走,就是一種無聲的抗議。

這種說法在村裡很有市場,尤其是老人們之間最喜歡念叨。

或許是不孝的兒女太多,老人們需要營造這種社會輿論壓力,以期望自家的崽子們能更孝順一點。

可儘管如此,村裡每年都有老人故去。

真是應了那句話: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馬涼又想到了自己的爺爺奶奶,二老年歲雖不算太大,可是身體都不怎麼好。

尤其是奶奶,前年還大病過一場,身子骨一直沒有好利索。

前世老兩口走得都比較早,沒過上幾天好日子。等馬涼當律師賺了點錢想孝敬一番的時候,二老都已經不在人世了。

如今重活一次,也算是可以把上輩子的遺憾彌補一下。

不過他也不可能帶著老兩口回魔都去,如何操作還得好好謀劃一番才是。

這件事情,大概率還得落在姑姑和姑父二人頭上。

畢竟只有他們兩個長輩最靠譜,指望他親爹和小叔,短時間內是不可能的。

馬涼回家後也沒等多久,老馬家的女人們已經把殺豬飯做好了。

妯娌之間配合默契,出餐速度飛快。大圓桌上滿滿一桌菜,看得人口水直流。

紅椒爆炒豬大腸,酸辣豬血,青蒜辣椒小炒肉,泡椒熘豬肝,萵筍炒裡脊肉,芹菜梗爆炒腰花,皆是色香味俱全。

還有一油汪汪的梅乾菜扣肉,和大砂鍋燉就的筒子骨蘿蔔湯。

加上香腸、臘肉等幾個小炒,和兩大壺農家米酒,這頓殺豬飯絕對能把很多人饞哭。

眾人入席,推杯換盞,把酒言歡,無不是大快朵頤。

殺豬菜只是過年的序曲,這份快樂一直要延續到春節以後。

二合一章節。

這一章日常雖然平淡了點,但也是很用心寫的,算是把主角的家庭背景交代清楚了。

這兩三章可能會有書友覺得無趣,就當作是過渡吧。

主角的行為模式是受原生家庭影響,後面的一些情節發展,和家庭背景都有關係。不交代清楚,回頭又有讀者要噴主角太聖母又或是冷血無情了。

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