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嗶哩小說 > 都市小說 > 風起2005 >

第71章 就得這麼干

正文卷

第71章 就得這麼干

顏冰等人一頭霧水也很正常,畢竟從來沒有接觸過這個領域。

國內服裝行業的模式還處於非常粗放發展的狀態,都是傾向於大廠包干模式。

像ZARA、GAP和優衣庫等服裝巨頭提出的SPA柔性供應鏈模式,壓根就沒幾個人懂,也沒有相關地產業配套支持。

畢竟SPA柔性供應鏈,巨頭們也才剛運營沒多久,還沒發展到巔峰成熟時期呢。

而國內的互聯網也不過才起步幾年, 網路上的八卦信息是不少,但專業資訊其實少得可憐。

尤其是細分行業的分析和調研相關內容,更不可能輕易就搜到。

哪像十幾年後的移動互聯網時代,不僅各種商業案例分析一大堆,就連一些大佬的發家史都被人扒得一乾二淨。

文章、短視頻內容滿天飛,資訊都是唾手可得,想不看都不行。

所以對顏冰來說, 此時在國內開啟快時尚模式, 其實相當於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難度不是一般的大,關鍵還不懂具體怎麼操作。

「馬老師,那快時尚到底應該怎麼玩兒?」孟飛聞言很是虛心請教起來。

顏冰也是一臉期待的看著馬涼,希望能從他的嘴裡聽見驚喜。

一開始她想得挺簡單,等真正開始操作後,卻發現快時尚真不是自己想得那麼輕鬆。

不僅比做獨立設計師品牌要難很多,甚至比傳統休閑品牌還要難數倍,根本不是他們一個小公司能玩得轉的。

可顏冰不甘心,她必須奮力一搏,絕不能允許這次再失敗。

馬涼頓了頓, 耐心解釋道:「其實快時尚的核心就在於測款和[小單快返]模式。

所謂的測款就是先小批量生產,快速推出市場以測試消費者是否接受這款產品。如果不接受, 後續就不再推出;如果接受成為爆款, 則馬上組織返單生產, 簡稱[小單快返]。

這是一個系統的工程, 需要公司的不同部門互通有無,配合默契才能完成。

買手團隊,設計團隊,供應鏈團隊、產品團隊、市場團隊不僅要各司其職,還要相互配合、高速運轉,才能打造出最終的快時尚模式。」

馬涼也是現學現賣,這些都是他前世從公眾號文章里看來的。

「馬老師,關鍵是一開始從何處入手呢,我們小公司,團隊就這麼點人,也不具備這個實力啊?」孟飛很是頭疼地問道。

顏冰也急著催道:「快別賣關子了,目前就一家旗艦店店,你就直接說要怎麼開局?」

「把團隊都派出去吧,大家同時出動,趁著裝修這一個月的時間,直接把供應商和合作工廠跑個遍。

不要死腦筋,非得所有款式都自己下單生產,廠家那邊絕對有一些積壓庫存也是尖貨。

大部分款式就從他們的積壓庫存里選,這樣成本能壓到極低。

然後再和工廠談新款開發生產的事情,一定要說服他們接受[小單快返]的合作模式,必須提前調教起來。

你調教的工廠越多,回頭能調動的力量就越大,

我建議把明年春夏的訂單也提前撒出去, 正好測試一下供應商和工廠們的誠意和實力。

利用幫他們清庫存和新訂單生產的雙重誘惑,吸引廠家上鉤。

這樣一來,第一家門店今年秋冬季也能混過去,明年春夏又可以提前籌備起來,[小單快返]也可以磨合成熟。

唯一的難度就是要立馬擴充團隊,同時所有人員都要高效運轉起來,並隨時聯繫溝通。

大家一刻都不能掉以輕心,直到把這個模式跑通。

有個一兩年積累,最終實現對產品和供應鏈的完全掌控。

這一步雖然艱難,但卻是必須要努力去達成的,否則就別談什麼快時尚了。」馬涼不緊不慢地解釋了一通。

這個操作方法,也是那篇公眾號文章中看來的。

當時作者就分析了國內兩個快時尚品牌的發家案例,一個是實體零售快時尚品牌UR,另一個是互聯網快時尚平台SHEIN。

平台做大了,資源盤活了,誰都知道怎麼干。

關鍵是一開始如何破局,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很多人面對這個問題時一般都會不知所措。

「用人家的積壓庫存,貼牌?這能行嗎?萬一曝光出去,豈不是砸了【MiMo】的招牌?

而且有了這種黑歷史,還會影響顏總個人設計師品牌【YAN】的口碑呢。」孟飛很是擔憂地說道。

馬涼氣得直罵道:「怎麼不行?你不說消費者怎麼會知道?

這年頭服裝行業貼牌的還少么?咱們這樣做只不過是開局時的過渡手段,又不是讓你長年這樣干。

把廠家的積壓庫存檔活,新店就不只是上1000個款式了,5000個款式都沒問題,可勁兒隨咱們挑。

瞬間滿足了款多、量少、更新快的需求,還有比這更好的事?

你不利用這種手段過渡,怎麼可能鍛鍊出強大的快時尚品牌執行團隊,難道光靠會議室這點人嗎?」

如果要問哪個職業最擅長鑽空子,律師肯定是其中之一。

各種歪門邪道、各種小手段用起來毫無心理負擔,所以馬涼對貼牌作假的事情不可能像他們一樣糾結。

淘庫存貼牌這事兒別人做起來吃力,但顏冰富婆有錢,毫無操作難度。

只要用這個方式頂過開局困難階段,隨著店鋪越開越多,慢慢對供應鏈就會形成鉗制效應,那些廠家為了賺錢就不得不聽命於她。

至於消費者會不會發現,萬一消息泄漏有黑歷史了怎麼辦,這重要麼?

只要產品足夠便宜,消費者才不管那些呢。

即使被曝光了也沒事,只要混過前面一兩年的開局艱難時期,等品牌成長起來,誰還記得你當年的黑歷史啊。

ZARA還整天被曝抄襲呢,妨礙人家老闆成世界首富嗎?

顯然沒有!

再說了,貼牌和代工本就是一線之隔。

如果能做到獨家貼牌,那對消費者來說和自主設計生產都沒什麼區別,更別提代工了。

所以在馬涼的概念里,這種有成功案例在的方法不用才叫傻呢。

這個手段也不是他拍腦袋想的,而是來自於UR和SHEIN兩個國產快時尚巨頭老闆們的發家傳奇。

大佬們成功了,這種黑料在人家公司官網上肯定是看不到的。

可國民的八卦技術太強,大佬們初創品牌時的基本操作又怎麼可能瞞得住呢。

在團隊、產業支持及相關資源都嚴重不足的情況下,【MiMo】這個快時尚品牌要打破開局難題,就得學人家大佬這麼干。

會議室一干人等都聽傻了,能跟著顏冰做獨立設計師品牌的員工都相對單純。

大家都是有夢想、有追求的人,哪裡見過馬涼這種不按常理出牌,當眾教他們弄虛作假的品牌顧問。

所有人心裡都冒出了同一個念頭,顏總請來的這個行業專家別是個騙子吧?

一看就嘴上無毛、辦事不牢,哪有教人欺騙消費者的啊?

會議室內一時間議論紛紛,大家一邊討論可行性,一邊不時地用餘光偷瞄著馬涼這個「大忽悠顧問」。

顏冰也陷入了深深地沉思,她的內心正在不斷掙扎。

畢竟馬涼說的法子徹底挑戰了她過往的認知和價值觀,讓她一時難以接受。

突然被告知上架,通宵碼字,日萬更新!

先發這麼多,等我睡醒了,再繼續吧!

感謝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