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五章 反面教材的教科書模板

正文卷

講真,走南闖北這麼多年,李少傑還真就是第一次遇到這麼「明目張膽」的暗示。

當然,其實這種暗示已經十分委婉了,甚至……特別的規矩。

畢竟這不是什麼商業娛樂的晚會,自然不可能給你搞出太多歪門邪道。

但這依然讓李少傑一陣錯愕。

旋即,便果斷拒絕。

那拒絕的架式可以說是完全「沒得考慮」。

看似只是拒絕一個粉絲的追星,但其實門道還真不小。

人家主動「追星」了,你但凡稍微隨和一點,對吧,聊聊天,這麼一談天說地,興趣投緣,是不就成「朋友」了?

那和朋友吃個飯唱唱歌團建是不是也沒問題?

那後面的一些事是不是順理成章了?

十分簡單的套路。

而這些行為違法嗎?不啊,人家主打一個「你情我願」。

在這中活動中那確實不敢搞出格的。

但真沒必要「逼迫」。

還是「利益」二字動人心魄。

簡單來說。

老闆太多了,大佬太多了,女明星不夠用了。

尤其是棒子這邊的娛樂圈。

就這,早就是收斂一萬倍的效果了。

改變這一切?

拉倒吧,爺管你呢。

反正李少傑的想法非常的樸素。

咱就一凡人,小老百姓,不和你們扯這【】。

自己家明媒正娶的良家老婆不香嗎?非要喜歡撿破爛?

跟變態待久了,那也會逐漸變態的。

李少傑常因不夠變態,而和一部分娛樂圈的東西們格格不入。

不過李少傑也不想改變,我好好一個人幹嘛要當變態,有病嗎。

至於圈子,李少傑覺得有些娛樂圈內部的智障或者舔狗粉絲們說得很對。

圈子不同,別硬融。

人家覺得自己圈子可好了,賊驕傲,自吹自擂,看不得有人想擠進自己所謂高貴的圈子。

人五人六的裝的倒是挺像樣。

可這圈子在李少傑看來何嘗不是一片腌臢呢?

不如上古茅廁,純純的毒菌,壓根就看不上,拒絕起來理所當然。

拜託,這可是在棒子,鬼知道有沒有陷阱。

就是來表演個節目的,演出結束我就走,以後根本不可能再來。

——除非是開坦克。

……

時間便這樣慢慢的度過了。

正式演出的這天,也很快到來。

排練的過程中,沒有任何的幺蛾子。

能來到這裡演出的單位,沒有一個是泛泛之輩。

全都是各自領域最厲害的。

哪怕是韓流女團,那也是女團里最厲害的。

李少傑不是瞧不起女團,而是瞧不起韓流音樂。

K-pop,即使放在音樂領域里來看,那也是大名鼎鼎的。

拋開偏見審視,會發現確實有一套。

彈丸小國,人口幾千萬,但音樂行業非常的發達。

傳播極廣,甚至可以說是病毒式的蔓延。

傳播性,娛樂性,要素性十分的強勁,這便是韓流音樂的特點。

受眾極廣。

但凡事都是有兩面性的。

在空間的尺度上,受眾廣,但時間的尺度上來看,淘汰快。

別說「難以出現名作」了,是壓根不會出現名作。

是的,韓流,專門為廣度誕生的商業音樂。

為的就是以引人注目的方式,去泛化審美。

因為人與人的審美不同,高審美的人看這種作品其實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厭惡,而低審美的人又能很快接受,所以本身門檻就是不能高。

高不起來的。

而這樣就會有一個後果。

那就是——這樣的音樂形式是永遠也無法誕生真正經典的。

如果把音樂比作小說。

那麼假設嚴肅音樂就是嚴肅文學,這其中最經典的,最能流芳千古的,必然是絕代巨著。

而這些巨著有個普遍問題。

廣度不行,但高度十足,值得人細細品味,但門檻高,文化不行很難看懂。

而最能傳於民間,讓同時代的普通老百姓也津津樂道的,那必然是同時代中,最簡單,最通俗,甚至可以說內容信息量最少的形式。

比如一些神鬼志怪雜談,或是鄉間坊間說書先生講的民間故事。

因為不能拋開時代的局限性以及多方面的教育因素。

總有人會BB「大眾看不懂要你有啥用」之類的話,其實就是詭辯。

因為無論是誰,談起人類文學巔峰,都不會是XX網文,XX搞笑段子。

網文,搞笑段子,有其存在必要,但真要論文學,還是得上點真傢伙的。

從論語,到四書五經,到唐詩宋詞,到四大名著白話小說,到武俠,再到越來越簡練化的網路文學,再到更簡單的故事段子。

音樂也是一樣的。

無論是國內外,都是先從宮廷宗教音樂,到文藝復興後,有錢人養藝術家,開始發展狂野的技法,炫麗華美的大型樂章,一步步開放到浪漫主義,緊接著就從古典往下發展,爵士樂,鄉村,搖滾……再往下就是拋棄掉音樂風格屬性,成為更簡單的流行音樂。

韓流便是這「簡單」的集大成者。

動感的節奏,上口的旋律,甜美的音色,易懂的歌詞。

吃華萊士是為了好吃嗎?是為了美食嗎?

是為了9.9倆漢堡便宜管飽……

同理。

韓流是為了內容嗎?是為了音樂嗎?是為了藝術嗎?

不是!

是TM因為這樣接受度高,不明覺厲,好賺錢……

或者說不只是音樂。

韓流文化可以說得上是三位一體的方式。

音樂上簡單粗暴,配合誇張編排的舞蹈,以群體的方式展現視覺衝擊,然後配合飯圈文化。

內容不知道。

但噱頭和吸引注意力的能力絕對拉滿。

是的,算得上是韓流的作品,你會發現,幾乎沒有純唱。

南棒有純唱作品,也有作品不歌舞。

但那隻能算是南棒流行音樂,不能算韓流。

韓流的男女團文化作品,幾乎全是唱跳結合。

就是為了讓視覺衝擊聽覺,反過來讓聽覺衝擊視覺。

簡單來說。

跳舞,跳不過專業舞者,因為沒那個能力從視覺上就展現出強大的肢體語言與形體美。

唱歌,唱不過專業歌手,因為沒那個能力從聽覺上就展現出足以令人共情的天籟之音。

他把這倆玩意結合了,簡化一百倍,然後互相衝擊。

這樣的方式會讓人覺得「好像TM挺酷的」。

但實際上本質卻掏出了幾乎唱歌跳舞所有精髓的東西,只是取了皮毛框架,以最吸引人的方式來擴大熱度,爭取流量,製造利益。

所以,這樣的模式,永遠無法出現真正的經典。

而女團有問題嗎?

沒問題啊!

人家練習的也絕對刻苦,表演的能力也確實很強。

所以李少傑並不會瞧不起女團。

瞧不起的只是韓流罷了。

李少傑可不是什麼老古板,但韓流這,傑哥就是很雙標。

韓流?那TM也能叫音樂?我可滾NMLGB的臭78吧!

這就好像看待文學一樣。

無論是文言文,古文,詩詞歌賦,小說,深刻文學或娛樂網文。

必須承認,這些玩意門檻有高有低,有難有易,但都是文學,一視同仁。

可文學的內容仍然是價值導向與思想內容,即使再商業化,仍然需要具備一些文學屬性。

這些全都不要,單純為爽而爽,不如交給AI。

反正都是屎,現拉的和合成的沒啥區別,湊合湊合都是一個味道。

音樂也一樣。

再商業的音樂,你也需要具備一些音樂屬性。

韓流這種專為錢誕生的工具,叫音樂?

可能有個例,也可能確實能在一鍋屎里發現正經豆包。

但傑哥不會去挑,沒那個毛病。

反正李少傑個人觀點來看是不承認的,必須雙標!必須偏見!

沒別的意思。

我TM就硬鄙視你個沒文化的狗兒子。

……

很快,演出正式開始。

先是卡斯蒂娜的介紹,以及講說。

旋即便是正式演出。

開場的節目是女團歌舞。

設計的不能說很巧妙,只能說是很傻B。

硬蹭的屬性給拉滿,十分符合棒子獨特的神奇物種大腦。

他們在女團的歌舞前……

加上了看起來「高大上」的管弦樂。

是的。

管弦樂。

他MLGBD直接給交響弄到女團歌舞上去了!!

先是聽起來很恢弘,實際內容只能說中規中矩的交響樂合奏。

高端大氣上檔次。

要不是李少傑懂音樂,那差點就跪下來了。

這也太他嗎無敵棒棒上流社會了。

然後呢?

然後咚咚鏘的就開始鼓點。

傑哥感覺,這有點像是自己五歲的時候玩雙放磁帶機切歌的感覺。

突出一個突兀,這切的是真的很突出。

然後就是女團在嚴肅的舞台上,沒什麼燈光火焰特效的情況下。

放著伴奏開始唱跳。

這一幕簡直太可怕了。

你能想像得到,在亮度穩定,亮度很足的舞台上。

女團和交響樂團同台。

女團在前面唱歌跳舞,背後先是背對著觀眾的指揮,孤寡的站在小破檯子上,這最後一排的女團如果再往後點,那都能撞到指揮。

然後就是管弦樂團的數十雙眼睛。

伴奏還沒敢開那麼大,音樂的內容還是純合成器……

然後就看指揮用逗貓棒優雅的指揮空氣,放的音樂是電子合成器與強烈重拍,樂團里插了一架子鼓,但鼓手乾瞪眼聽著那電子節拍,女團擺出性感的舞蹈動作,還在唱著。

是的,割裂。

格格不入。

對於一個學音樂的人來說,TMD地獄表演不外乎就是如此。

堪稱反面教材的教科書模板了。

這TM踩雷踩得太全了!

比如……管弦樂團在後面發獃。

是的,發獃。

但現代化的合成器鼓點都這麼激|情,好意思不動嗎?

那肯定是不好意思的啊!

於是指揮開始挑動逗貓……咳咳,指揮棒。

指揮著空氣,起碼真別傻站著。

樂手摸魚那看起來不明顯,你指揮那就真的……

反正李少傑是很同情的。

同為指揮。

李少傑設身處地的去想了一下。

如果我遇到這樣的演出……

傑哥的臉色唰的一下子就白了,趕緊搖了搖頭,把想法甩出腦子。

太可怕了,我怎麼可能有這樣可怕的想法。

管弦樂團的發獃,是真的沒辦法的事。

韓流音樂很火,但很簡單。

小小的洞口如何能容納後面的巨大呢?

完全放不下。

管弦樂團是真的一點都插不進去。

信息量確實不多。

但滿滿登登。

讓李少傑不知不覺的就在腦海中想到了一個經典手勢。

OK手勢。

反正,突出了一個尷尬。

即使李少傑來,那都安排不進去。

除非整個作品都大改,才能成為整體。

不過,大改了那就不叫韓流了,棒子之心人盡皆知啊,能給你大改嗎?

不能,那就只能生硬拼湊。

這場合的表演要穩重,對吧。

於是沒了燈光火焰,就連伴奏音量都限制了一些。

但偏要引起情緒,於是女團十分的賣力。

這也導致了節目整體質感更加尷尬。

甚至尷尬的讓李少傑懷疑這個舞台的含金量。

【這TM也能行?】

小姐姐舞蹈跳的很棒,唱的很棒。

但這種音樂與表演形式,搭配這種設計,完全可以說一下子相互內耗的啥也不是。

設計節目的人不懂嗎?不可能。

這就屬於是我明知道效果可能不好,但我一定要。

特別的彆扭,感覺就有種「強行讓女團上這樣的場合進行特色表演,但為了這樣的場合還要做出一些更改,導致原本僅有的特色完全消失不見」的感覺。

就好像請外國人吃火鍋,像外國人推銷火鍋,但由於自己過於自卑,想要討好外國爸爸,於是TM非要學著人外國人下午茶的薩比禮儀去涮毛肚,來顯得自己高大上。

從「優雅的浪費時間」到「CNM完全看不懂的組合+薩比的形式更改與諂媚」。

就這純種的傻B搭配,李少傑覺得,你就算吃泡菜吃到TM鉛中毒,也想不出這種陰間活兒啊!

在後台的李少傑,看了一眼不遠處的一位文書,不免感覺同情。

比對指揮還同情。

這文書……還TM得想怎麼去吹。

真的是為難人了。

文書正在寫稿子。

此時的文書,不知道李少傑正在同情自己。

就算知道了,估計也沒啥大反應。

因為實在是有點焦頭爛額。

昧著良心。

文書寫下了這樣的一段話。

【將古典氣息濃郁的管弦樂,融合進韓流表演,這樣的鬼才設計,當真令意想不到】

是啊,TMD。

意想不到的傻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