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1章 白駒過隙

正文卷

如今的五國部與後來的大金皇朝最大的區別就在於,五國部只有一個完顏烏骨乃可堪梟雄。

耶律洪基就是看清了這一點,以雷霆之勢直擊要害滅殺完顏烏骨乃,再迅速整合一盤散沙般的五國部,徹底解決北方亂局。

要知道,完顏佔德耶的這次臣服,可不是從前那種鬆鬆垮垮的臣屬。

大宋在變,大遼也在變,即使掌握不了變的方法,但是它可以學大宋。

連軍隊都已經收編,這世上再沒有五國部,只有更加強盛的大遼帝國。

唐奕驚訝的是,耶律洪基這孫子動作好快,說不定在海上相見之前就已經開始籌謀了。

在原本的設想中,他還以為五國部十萬軍馬怎麼著還不撐上個三年五載?還不耗去一點大遼的有生力量?

有完顏烏古乃在中間夾著,遼陽和遼河口就不用直面大遼的威脅,正好可以藉機休養,以待後用。

可是,突然出了這麼一檔子事兒,五國部所轄一下成了遼土,那遼河口,還有遼陽,可就沒那麼輕鬆了。

想到這裡,唐奕不由出了一身冷汗。

不幸中的萬幸啊!幸虧他扛住了,幫著蕭家渡過一劫,不然的話……

想像一下,遼陽暴露在大遼兵戈之下,耶律洪的反間之計又能成形,使得蕭家和大宋生出嫌隙,那蕭家將是依舊危險、依舊無根的局面最後是姓宋,還是姓遼……

還真就說不準了。

……

而此時,范仲淹等人擔心的,卻不單單是蕭家。

大遼不但沒有在北方被拖住,更沒有過多消耗,反而新增十餘萬戰力,這對大宋來說絕非好事。

老賈擰著眉頭,「如果耶律洪基讓這十萬女真族兵南下,逼近古北關……」

「那狄青的壓力,可是不小啊!」

范仲淹點著頭,難得與老賈意見一致。

抬頭看向唐奕,「如此一來,你的六萬涯州軍只能是釘死在燕雲,不得動彈。」

「萬一西南,又或羅馬、西奈半島有任何變數,那大宋連應變之力也顯勉強了。」

縱論大局,牽一髮而動全身,這十餘萬兵馬壓下來,大宋還真有點難受。

對於老師的擔憂,唐奕回過神來,卻是緩緩搖頭。

「他要是把女真兵壓到古北關來反倒是好事了……」

「就怕……」

唐奕還真不怕耶律洪基在古北關牽制大宋。

依目前情況來看,大宋在用兵上確實有些難。但是別忘了,軍改已施行半年有餘,禁軍之中的老弱殘兵已經基本剔除,只要進一步深入,多加訓教,短期之內形成戰力也非難事。

關鍵在於,特么唐奕給耶律洪基支招了……

讓他向西!

原本來說,大遼北線作戰,就算向西謀求西域諸國也不可能全力為之,成效自然也就打了折扣,而大宋也正好趁機悶頭髮展。

可是現在,耶律洪基要是把十萬戰兵都投到西域去,那還有哪個小國擋得住?

給他幾年時間,這孫子弄不好就能打通東北亞,直接干到東羅眼皮底下,和大宋分搶歐洲了。

「奶奶的!」唐奕忍不住罵出了聲兒。

「這孫子真下死手啊!」

完顏烏古乃那貨怎麼就讓他給宰了呢?

這下可好,英明神武的完顏阿骨打還沒來到地球表面,爸爸和爺爺就讓宋遼給滅了。

……

「事到如今……」唐奕長嘆一聲,頗有無奈。

「只能寄希望於耶律洪基當那向西戰略真的是緩兵之計吧!」

……

……

話說回來,唐奕能如願嗎?

顯然不能。

耶律洪基要是這點眼光都沒有,他也就不配做唐子浩的對手了。

此時此刻,大遼皇宮。

耶律洪基緊盯著案上的山河圖,下首一眾遼臣默然肅立,等著皇帝陛下的決斷。

而耶律洪基的目光在西邊、高昌、回紇諸地停頓了良久……

「唐子浩還真給朕尋了一條好出路!」

遼臣皆是一怔,「唐子浩?唐瘋子?」

一時之間,無人明白皇帝此言從何說起。

「諸位愛卿且看!」耶律洪基面有激蕩,指著大遼西方的一片區域。

「之前在船上,朕問唐子浩,大遼之出路何在。」

「本是一句戲言,沒想到啊,唐瘋子還真給朕指了一條明路!」

「這一大片疆域萬國林立,佔據絲綢古道,商貿人口皆是昌盛至極。若能據為己有,必能滋養國力,以備後戰!」

「啊??」一些遼臣們驚疑出聲,沒想到唐瘋子還能給大遼出主意?這可是新鮮得緊。

而多數遼臣則是更驚,「陛下的意思是……西進??」

「對!」耶律洪基堅定點頭。「西進!」

「可是……南朝那邊怎麼辦??」

「十萬女真大軍如果派到古北關去,那南朝必受牽制,於我大遼更加有利吧?」

「非也!」耶律洪基抬起頭看向眾人。

「表面上看,牽制大宋確對大遼有利。」

「可是,朕來問你們,大宋有多少人口?」

「有……一億之數吧?」

「錯了!」耶律洪基否定道。「那是以前。」

「如今大宋積極改制,消除隱戶,重新造籍,再加上,掌控嶺外,收交趾、占婆,占埃及,攻羅馬,覬覦歐羅巴!」

「這些隱戶,還有這些地方的人加在一塊,說有兩億宋民也不為過!」

「可是大遼呢?」

「滿打滿算,只有兩千餘萬!」

耶律洪基目露精光,「大宋十倍於遼,財富更是百倍不止。」

「這樣的差距之下,對抗無異於螳臂擋車,耗也被大宋耗死了!」

「所以,當下重要不是到古北關下和宋人硬碰硬,而是藉著大宋改制,分身乏術的這段時間,抓住機會,壯大自身!」

一指圖上。

「西域之地,不但可以讓我大遼在絲綢古道上佔有一席之地,分大宋一杯羹,而且整個西域人口眾多,我們打下來後可以把西域之民東遷,充實國內人口。」

「而我們剛剛拿到手上的五國部,別看是處在極北之地,可那裡土地肥沃適宜農耕,只要遷入大量人口發展農事,將來必是一大糧倉。」

「如此一來,又可瓦解女真各部對北方的掌控,何樂而不為?」

「而且……」

耶律洪基頓了頓,目光移向別處。

巨掌一拍,「向西!!」

「越過大雪山就是廣袤的草原、土地,有朱羅半島(印度)、塞爾柱帝國。」

「只要把這些地方拿下,大遼就有不輸南朝的疆域和人口!」

「到時候,誰輸誰贏,尤未可知!」

……

唐奕此時要是在這兒,非哭出聲不可。

耶律洪這廝,下死手了啊!

真讓他把這一系列事情辦成,那天下二分之勢已然是不可逆轉了。

有時候就是這樣,這世間的聰明人不光唐奕一個,這世間的運數也不可能永遠站在大宋這一邊。

耶律洪基,這個唐奕一手調|教出來的敵人,卻是開始露出了他的獠牙。

不過還好,縱使耶律洪基選對了路,且算無遺策,目標遠大,可是耶律洪基還是算錯了一點,那就是:

大遼在前進的同時,大宋也在前進,而且……

速度遠比大遼要快得多!

……

……

五年,如白駒過隙,轉瞬而逝。

五年間,大遼帝國在明主聖君——耶律洪基的帶領之下,萬眾一心,近乎瘋狂的在追趕著大宋的腳步。

十萬女真戰兵一路向西,瘋狂挺進。所過之處,遼人實行幾乎破壞性的政策,瘋狂掠奪西域人口。

原本,高昌、回紇、黑汗諸國在整個西域有近五百萬人口,可是現在,除了絲路古道沿線城池尚可用「繁榮」二字形容,各國他地十城九空,皆被東遷。

遼國腹地人口從兩千兩百萬,只五年就激增兩成,達到兩千六百萬。

而隨著大遼鐵騎越過雪山,進軍朱羅、東亞,源源不斷的色目人種更是向中原湧入,成為大遼這台瘋狂機器中的一部分。

北方。

原本的女真、渤海國、高麗屬地已經被耶律洪基改造成了大遼的後方糧產重地,引進大宋的玉米、番薯,還有耐寒稻種,使得糧產逐年激增,填補著越來越多的人口所帶來的糧食壓力。

一年前,大遼財稅首次突破千萬貫宋錢。

而今年……

一千五百萬之數雖有相當一部分有戰爭財的成份,可這也足以讓遼朝上下幹勁十足。

一個個彷彿看到:超越大宋,碾壓大宋,擊敗大宋的一天……就在眼前!

經過五年的發展,大遼現在有精兵六十萬,還不算十萬鐵浮屠。

沒錯,十萬鐵浮屠!

對於這種重裝碾壓,除游擊、攻城皆是無往不利的戰爭巨獸,耶律洪基有著近乎偏執的喜愛,不惜重金,蓄養十萬之數,為宋遼之戰做準備。

據密報所知,大宋鐵浮屠的數量五年間就沒變過,還是閻王營那一萬鐵甲,而且是藏著掖著,當寶貝供著,從來沒出過開封,更沒有戰場經驗。

耶律洪基甚至有點期待,十比一!!

這樣的懸殊之下,你大宋的鐵浮屠就算是真正的鐵疙瘩,也給你們踏成鐵餅!

……

而反觀大宋,這五年間,除了內部改制尚且順利,對外戰事卻是沒有什麼建樹。

西南的吳哥、吐蕃、大理聯盟已經存在,即使沒有與宋對戰,卻也仍是威脅。

而在西奈半島,宋將楊文廣,加上一個蘇瑪,居然五年不得寸進,固步西奈。近在咫尺的大馬士革,還有聖城,卻是怎麼也打不下來。

這要是換了大遼鐵騎……

即使耶律洪基已經不是自傲、浮誇的紈絝,也覺得最多三個月就能讓阿拉伯人俯首稱臣了。

歐羅巴還好,大宋在歐羅巴戰場的成效算是唯一說得過去的了。

與西撒克斯聯盟已經打得東羅馬節節敗退,佔據了大半個歐羅巴。

不過,這一點耶律洪基反而不擔心,他甚至希望大宋再順利一點,最好把整個歐羅巴都佔領了。

因為歐羅巴的情況,通過這五年對這天下的全新認識,耶律洪基基本上已經摸清了。

那裡可不是中原,宗教勢大,民情複雜,為了扭轉這些,大宋沒有在戰爭中得利,反倒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到歐羅巴。

說通俗一點,就是歐羅陳現在還在賠錢的階段,占的地方越多,大宋付出的就越多。

耶律洪基巴不得大宋被歐羅巴拖垮呢!

總之,這五年間,雖然大宋大力打擊遼朝的細作,使得大遼的消息不像從前那麼靈通了。

但是,只從一些蛛絲馬跡耶律洪基也能斷定,大宋發展的速度遠不及大遼。

軍事方面,經過禁軍大裁撤之後,大宋戰兵數量已經和大遼持平,這其中還包括十字軍、馬木留克等在西方戰爭的異族戰士。

內政上還說得過去,但是新式糧種,加上各方改制,好像並沒有給大宋帶來過多的財富,朝廷還是那麼窮,百姓的日子也還是和以前沒變化。

人口就更不用說了,大宋是靠自己生,而大遼是靠搶,哪個更有效率,自然高下立判。

照此態勢下去,也許用不了十年,大遼就將超越大宋,成為當世第一強國。

但是……

真如耶律洪基所料嗎?

……

……

此時此刻,遠在萬里之外的開封皇城。

唐奕合上今年各州報上來的稅額,疲憊地揉了揉眉心。

「全年報收才兩億八千萬貫?」

「還是不太夠啊……」

對面,蕭譽和司馬光作為三司正副使聽的直瞪眼珠子。

「你還想要多少!?」司馬光不淡定了。「照你這麼個花法,多少錢都不夠!」

在司馬君實看來,也不知道這瘋子怎麼想的,他這個三司使已經連著三年沒見著錢了。

錢去哪兒了?

修路、鋪電報!

這幾年,唐奕就像瘋了一樣修路,更是不計成本的鋪設有線電報。

要知道,有線電報那玩意確實神奇,可是……

用的都是黃澄澄的純銅啊,成本之高讓他這個三司使掏錢掏到哭。

大宋財政這些年確實是翻著翻兒的往上漲,可是,還是窮,錢都讓唐瘋子颳走了。

「要想富先修路,多生孩子多種樹!!」唐奕又把這句恨得讓司馬光牙痒痒的話搬了出來。

一甩臉子,「反正照你這個修法,多少錢都不夠!」

「哎……」唐奕長嘆一聲。「咱們也是沒辦法啊!」

五年前一時之誤給了大遼一個機會,結果耶律洪基還真就抓住了。

如今大遼在西域乃至中亞站住了腳,他就是想攔也攔不住。想繼續壓制大遼,只能從自身下手,快速發展,遙遙領先。

「忍忍吧!」唐奕安慰道。「等路網成型,你就知道有多少好處了!」

……

說著話,起身要往外走。

「誒誒誒?」司馬光立時攔住。「你去哪兒?這還沒說完呢!」

一抖手裡的另一份奏報,「涯州那邊可是上了第五道摺子了。」

「吳相公力諫增加海貿商稅,也應該漲一漲了吧?」

唐奕面色一苦,「你還是先等等吧……」

「你來之前,文扒皮叫了我一上午了,估計是有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