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遲到了五十年的勇氣

正文卷

趙德剛說得露骨,甚至是忤逆,但卻似全不自知。

他見識過太祖和太宗的宏志,也見識過真宗與趙禎的一味求穩求和。

雍熙北伐!

正是那次無功而返的北進,折了大宋的膽氣。以至於遼人鐵騎打到了自家門口,皇帝卻只想著逃,卻不願再拿起劍,與夷狄拚命!!

當年,趙德剛在澶淵城頭,親眼見識了大宋君臣的懦弱,親眼看著真宗與遼人簽下那份城下之盟。

他的心在滴血,他不知道大宋到底怎麼了!?哪出了問題!?

讓蠻人給閹了嗎?

……

這些話,他在心裡憋了五十年,整整五十年!

「身為太祖之後,老臣這一輩子謹小慎微,生怕一個不好,給子孫招禍。」

「老王爺!」杜衍想止住他的話。這話怎麼能說得出口,何況當著趙禎的面兒說?

「讓本王說完!」趙德剛面目猙獰。

「本王雖也是懦弱一生,但是……」

「但是,本王畢竟姓趙,畢竟是漢家兒郎,是大宋子民。看著大宋越來越屈辱,臣卻是再也憋不住了。」

趙禎心口發悶,「叔皇所言極是……朕……愧對先祖!」

「不!」趙德剛一口否認。

「說句大不敬的話,陛下比先皇強得多。」

「至少,陛下的血還沒徹底冷掉!」

……

說到這裡,趙德剛環視眾人。

「本王與大郎第一次見面,是在華聯鋪的開業大典之上。當時,那個小子當著京中貴胄的面兒,把潘國為罵了個狗血淋頭。」

潘豐臉色一紅,窘道:「老王爺,提那些舊事做甚?」

趙德剛笑道:「卻是要提的。」

「因為本王當時有一種錯覺,那就是,像他這種天不怕地不怕的硬人,本王已經許多年沒有見過了。他讓我想起你們的祖上,與太祖、太宗一同橫掃六合的那批『硬人』!」

「這些年,本王一直靜靜地看著這個孩子一步步走過來。」

說到這裡,趙德剛頓了一下,「諸位沒發現嗎?」

「若是早十年,別說是謀劃燕雲,就算是生出這個想法,有幾人會認同!?更別說,咱們已經謀劃了一半兒了!」

趙禎一怔,他不禁問自己,喃喃地說出了聲兒:

「十年前……?朕是不敢放一個孩子這麼折騰的吧?」

「哪裡是敢不敢的問題?」趙德剛篤定道。「剛剛那番『智不可得,攻之!』『有生之年必復燕雲』的宏圖鐵志,會有嗎?!」

「想來,要是沒有唐子浩,范希文會繼續在官場沉淪!」

「本王會繼續混吃等死!」

「曹景休、潘國為還繼續做他的富家翁!」

「尹師魯可能已經變成了一捧黃土!」

「而陛下……」

「陛下也必是得過且過地支應著大宋,苟活於世!」

「誰敢去想燕雲幾時歸宋!?」

「……」

不會!

真的不會!

……

趙德剛是在告訴趙禎,唐奕正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身邊的人。

時至今日,雖然他革宋的志向還未實現,但是卻把大宋君臣的心志提升到了另一個高度。

正把宋人的膽氣一點點地掙回來,把眾人的精氣神再次點燃。

至少,從前的趙禎是絕說不出剛剛那番熱血之言的。

「智不可得,攻之!」

這樣有血性的話,一甲子,一甲子也沒人說過了!

「所以……」趙德剛目光堅定道。「陛下說的對,別說一個燕雲,十個燕雲來換唐子浩,也不能換!」

「對!」

王德用一拍大腿,「老王爺此言甚是!」

趙禎笑了,笑的無比舒心……

之前,他雖然說寧保唐奕,也不要燕雲。話雖絕然,但也不是沒有掙扎的。

燕雲啊?

於一位大宋皇帝來說,意味著千秋功績!

意味著,他的父親、父親的父親、父親的兄長,都無法完成的千秋功業!

可是,這個突然爆發的「老實」皇叔點醒了他,比起一城一地的得失,更重要的是那股子兵血未冷、宋志未寒的精、氣、神!

更重要的是,唐子浩還在,這股精氣神就不會丟,那就一切都有可能!

「那就這麼定了!」

趙禎猛然高喝,再沒了往日的溫良謙和,似一個嗜血猛獸,眼中血光乍現。

「且讓遼人先得意著,來日,朕以兵戈取之!」

……

眾人無不拜倒,「陛下聖明,臣等願效犬馬之勞!!」

范仲淹誠心拜下,心中與尹洙、杜衍等人一樣,澎湃萬分。

此時的大宋皇帝,已非昔日可比!

趙禎,卻是登上了一個全新的高度,同樣大宋也找回了缺失多年的血性!

一切——皆有可能!

……

只是,誰也沒注意到,趙德剛雖隨之拜倒,卻是一言未發,溝壑縱橫的老邁面龐不歡不怒,心中亦是不悲不喜。

時辰……到了!

……

不知不覺,趙禎與幾位老臣在福寧殿中已經細談了一個時辰。

……

卯時半,漏院里已經快要炸鍋了。

按常例,這個時辰都已經該下朝了,可是,咱們那位從來不遲到的皇帝,卻在年關大朝這個接骨眼兒上,遲到了……

富弼面沉似水,與文彥博對視一眼,「怎麼還不出來?」

文彥博沉吟道:「當是快了吧……」

其實,他心裡也沒底。

今早一來,他就發現有點不對勁兒。一向還算和善的大遼通政使蕭思耶冷著臉,一副距人千里的樣子,西夏賀歲使也是似笑非笑。心裡有鬼的文彥博總覺得,這貨在等著看好戲。

唐介似乎有話要與他們說,但是包拯一直貼在他身邊,找不到機會。王拱辰和幾個言官也是眼神閃躲。

而包拯那頭倔驢看過來的目光好像刀子一般,似是要把他和富彥國扒光了。

安慰富弼道:「陛下與諸公當是知道了些什麼,正在謀劃,我等只得靜觀其變就是。」

正說著……

「出來了!」卻是吳育叫出了聲。

果然,漏遼側門閃出幾個身影。

眾臣一看,好傢夥,個個紫袍玉帶,份量都不輕。

王德用、趙德剛赫然在列,而置仕已久的范仲淹、杜衍、尹洙也都來了。

更為誇張的,是王德用的一身金甲。白髮蒼蒼卻盔甲齊備,左手抓著腰間寶劍,威嚴無比!

而趙德剛……

穿的是祭服!!

只有皇族祭祀大典才穿的祭祀華服。

文彥博一怔,大朝不假,但老王爺也不用穿得這麼隆重吧?

……

可是,不容他多想,職守內侍已經出來了。

「陛下有旨,大慶殿見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