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嗶哩小說 > 言情小說 > 燈花笑 >

第226章 再見

正文卷

第226章 再見

夜深了,蘇南的冬日很冷。

同北地不同,南地的冷泛著股潮濕,像細細的針刺穿骨髓,冷氣直往心裡鑽。

癘所的人總是擁著潮濕的被褥,睡在陰冷的土地,木然聽著門外風聲,一夜又一夜,等第二日過去,許多人再不會醒來。

不久,刑場就會燃起灰煙。

死氣籠罩著這裡,註定被死亡籠罩之地,不值得多花心思。

今日卻不同。

所有被褥都被重新換過,原先地鋪換成了木板床,雖然狹窄,一床挨著一床,總歸比潮濕地上好了許多。

牆角四處堆放燃盡蒼朮,更有清苦藥香漸漸傳來,不時有穿灰青棉袍的醫官們在癘所中走動,忙碌也使人安心。

「希望」是很神奇的東西,縱然什麼都沒做,卻似救命良方,今夜癘所的呻吟都已少了許多。

門外風聲細細,醫官們都已歇息,狹窄的木床上,漸漸坐起一個人。

小姑娘先是掀開身上被褥,探身去看睡在身邊的父親,見父親未曾醒來,躡手躡腳下了床,走到廟宇中那尊泥塑的神像之前。

供桌空空如也,泥塑神像沉默俯視眾生。癘所最擁擠的時候,這尊神佛也未被拆掉。

無人動手,縣衙的人也沒有開口。

身處絕境之人,神佛是唯一救命稻草。

唯有祈求。

每一個剛進癘所的人都會跪在墊子上祈求,彷彿這樣就能更安心一點,但隨著被抬出去的屍體越來越多,拜神的人也越來越少。

翠翠在破墊上跪下來,虔誠看向頭頂沉默的泥像。

「神仙,求您保佑翠翠和阿爹活下來。」

她在心裡這樣默默念著。

翠翠今年七歲了。

母親和爹在富戶人家為奴,她是少爺的玩伴,一家三口過得也算順利。

瘟疫來臨時,所有人都不知所措。

翠翠也得了病。

富商將她掃地出門,念著昔日情分,叫她爹娘將翠翠送進癘所,他夫婦二人仍可留在府中。

翠翠娘親怎麼也不肯。

送進癘所,那就是等死,翠翠還那麼小,需要人照顧。

爹娘同翠翠一起離開富戶家,獨自照顧翠翠,可疫病兇猛,再如何提防,日日相處,爹娘也染上了。

再後來,葯也吃不上,蘇南死了好多人,母親病死,翠翠和父親二人回到了癘所。

爹總是說:「翠翠不怕,爹陪著你呢。」

但她每日早晨醒來,都能看見自己身邊的、昨日還好端端的人被一卷席子裹了拖出去,再沒回來,心中越來越恐慌。

她不想死,也不想阿爹死。

「菩薩,」她心中默念,燈火中重重朝前磕頭,「救救我們。」

「求您救救我們。」

夜色沉寂,癘所里的呻吟不知何時也停了下來,北風呼嘯著拍打廟門,把廟宇中燈火吹得搖搖將熄。

一雙鞋子在她面前停了下來。

翠翠身子一僵。

那是雙踩滿泥濘的棉鞋,往上,灰青裙角上有淡淡血痕並藥材的污漬,翠翠抬頭,燈燭下,女子眉眼秀致,一雙漆黑的眼睛靜靜盯著她。

翠翠瑟縮一下,囁嚅著開口。

「……陸醫官。」

這是翰林醫官院的醫官。

翠翠記得這位女醫官。

從盛京來的醫官們,其中年紀與爹爹差不多,只有三位年輕醫官。

那位姓林的女醫官開朗愛笑,頗得病者喜愛,這位姓陸的醫官卻性情冷淡,不愛說話,翠翠有些怕她。

「你在做什麼?」陸曈問。

「我在、在求神保佑。」

女醫官看著她,沒說話。

翠翠無端覺得有些心虛,醫者在前,卻拜的是神,或許有些冒犯。她抬頭偷偷覷一眼陸曈,卻見對方並沒有生氣的意思。

她膽子大了些,問對方:「醫官,神仙會來救我們嗎?」

「不會。」

她回答得如此冷靜無情,一瞬澆滅翠翠所有期翼,翠翠眼眶一紅。

「那我們會死嗎?」

女醫官看著她:「不會。」

翠翠一怔。

「神仙不會救你,但我會救你,所有醫官都會救你。」女醫官的聲音仍然平淡,但那平淡卻無端讓人安心了一些。

「大夫就是救人的。」她說。

翠翠望著她,眼眶漸漸有淚積蓄。

「可是我怕。」

她說:「爹爹手肘上紅斑越來越深了,我娘死前,也是這樣的。」

小姑娘怯怯的,忍淚道:「最近,我也開始長了。」

她伸手挽起袖子,白嫩的手臂上,生著大片大片紅色斑塊,像瀲灧桃花。

陸曈一愣。

翠翠低下頭,眼淚一滴滴砸落下來。

她還記得娘快死的那幾日,每日夜裡躺在地上翻來覆去睡不著覺,竭力壓著病痛呻吟。蘇南城的藥鋪里,藥草早被有錢人哄搶一空,癘所的那些稀薄湯藥救不了任何人。她在夜裡瞪大眼睛,注意著娘親一舉一動,可有一日沒忍住打了個盹兒,醒來時,娘親已被一卷席子蓋住了,只露出一截垂下來的手臂,紅斑深艷若紫。

翠翠哭了起來,哭也不敢大聲哭,低聲啜泣著。

「我娘就是死在癘所的,我怕死,也不想爹死……」

癘所里靜悄悄的,偶爾有病者翻身的窸窣聲,不知是沒聽見,亦或是聽見了卻沒有打斷,擁擠的廟宇,仍維持一種沉悶的緘默。

「別怕。」

突然間,翠翠感到有人拉起了自己的手。

女醫官的手冰涼柔軟,將她從墊子上拉了起來,對她道:「你看。」

翠翠順著醫官的目光看去,供桌上,供果早已被飢餓的民眾搶食一空,只有一盞燭火擺在台上。

燭火幽微,昏黃微光成了寒夜裡唯一暖意,燃燒燈燼爆開,結成一朵小小燈花。

「昔日陸賈說,燈花爆而百事喜。古有占燈花法,燈花連連逐出爆者,主大喜。」

仍是那副平淡的語氣,翠翠抬眼,女大夫那雙稍顯漠然的眼在燈色下若寶石發亮。

「無需憂心,此乃大喜之兆。」她說。

像是陡然得了一束依靠,翠翠惶惑的心一瞬似有支柱,她用力點了點頭,望著供桌上那盞燭火,眼淚和燈花一同落了下來。

爹爹一定會沒事的,大家都會沒事的。

她抬頭,看向面前那個女醫官。

女醫官站在泥塑神像下,沉沉光焰照在她面巾上,那雙稍顯冷淡的眼眸似掠過一絲淺淺悲憫。

像是神仙故事裡,陡然出現救苦救難的女菩薩。

……

癘所的蒼朮燃了又散,散了又燃,一連過了六七日,刑場暫且沒有成山的屍體堆積了。

陸曈早起去給癘所的人送葯,翠翠見了她很高興,送給她一朵用乾草編的小螞蚱。

「爹爹給我編的。」小姑娘坐在床上,接過陸曈手裡葯碗,望著她道:「送給你,陸醫官。這幾日我和爹爹感覺好多了,爹爹說,再過不了多久,就能離開癘所。等到明年開春時,就能陪我去小河邊捉螃蟹。」

陸曈接過螞蚱,冬日沒有新鮮青草,乾草編的螞蚱軟塌塌的。

「陸醫官。」

陸曈抬頭,翠翠的父親——一個膚色黝黑的男人看著她,局促地搓了搓手。

翠翠父親從前是給富商家抬轎的轎夫,周圍人都叫他「丁勇」。

丁勇拍了拍翠翠的頭:「這孩子這些日子,多費陸醫官上心了。」

「是我分內之事。」陸曈把湯藥遞給他。

許是因為那晚拜神被陸曈瞧見的緣故,有秘密的人,距離總會拉近許多。翠翠自那以後很喜歡陸曈。每次陸曈來癘所時,總要跟著她跑前跑後,有時幫陸曈搬搬藥草。若不是她發病的時候渾身發冷虛弱,瞧上去和普通康健的孩子沒什麼不同。

丁勇仰頭把湯藥喝完,仍有些赧然:「醫官每日忙得慌,這份大恩大德,我們一輩子都忘不了。」

盛京來的醫官,一開始眾人雖覺有了期盼,到底有些懷疑,盛京做官的人在這裡能堅持得了多久?然而一日日過去,醫官們沒有叫停。

來的都是年長些的醫官,癘所每日都有新病人,每日也都有人死去,醫官們忙著照顧病人,常常燃燈至深夜,有時累得坐著就睡著了。

人心都是肉長的,癘所的病人很是感激。

「我近來也覺得比先前好多了。」丁勇笑道:「之前總覺得忽冷忽熱,渾身疼痛,最近發疼的時候短多了。翠翠也是。」

他伸出手肘:「紅斑也淡了。大夫,我們是不是快好了?」

陸曈低眸。

那隻粗糙瘦弱手臂上,紅斑維持原來模樣,沒再繼續變深。

她低頭,「嗯」了一聲。

「太好了!」翠翠歡呼一聲,摟住父親的脖子,「等全好了,離開癘所,我要吃爹給我做的烙餅!」

「行!」丁勇笑著回答,想到白麵餅,不由咽了口唾沫。

陸曈站起身,收拾病人喝完湯藥的空碗,起身出了門。

她回到離破廟最近的宅邸。

宅邸是蔡方臨時騰出請醫官們住進去的,癘所病者休息時,留幾個醫官值守,剩餘醫官回到宅邸繼續其他救疫,製作葯囊什麼的。

陸曈進了屋,堂廳里,常進正和一眾醫官們商量接下來的治疫時策。

蘇南疫病兇猛,他們到了此地多日,先將整個城中生了疫病的人與未染疫病之人隔開,癘所中時燃蒼朮,又為城中其餘人製作驅瘟葯囊,避瘟香。

有了這些疫策,至少這些日子,刑場後堆積的屍體不再發出惡臭——每日病死的人少了許多。

但疫病仍未結束,癘所里得了病的人,只能說延緩了死亡腳步,卻並未有一樁痊癒的例子。

仍然難辦。

常進道:「疫病並非一朝一夕能夠攻克,當務之急,是減少新染病之人數。然而蘇南城中,仍有不少染病之人不願去癘所。」

站在人群後的李文虎聞言,立刻開口:「這有什麼難的?我帶一人一戶一戶去敲,但凡有不對的,直接拉到癘所,不願意也不行。」

紀珣搖頭:「但疫病初期並不明顯,縣尉也並無把握漏判他人。」

蔡方面露為難:「癘所畢竟艱苦,蘇南城百姓中,有些人覺得,就算要死也要死在自己家中……」

去癘所是等死,在家也是等死,癘所擁擠簡陋,哪及得上在家安心?

人之常情。

「不如把葯投入水井。」陸曈開口。

眾人回頭,陸曈從人群後走了上來,看著常進開口:「過去治疫書中時策,也曾寫過將湯藥投入水井之說,不如試試。」

就算那些百姓不願去癘所,但總要喝水,喝下混著趨避時疫藥物的湯水,未必不能起到一絲作用。

林丹青眼睛一亮:「這也是個辦法,制避瘟香和葯囊畢竟需要時間,投入水井倒是很快。」

常進微微皺眉:「但,蘇南城中究竟有幾口井,咱們的藥材有限,投入哪幾口井更好?」

蔡方和李文虎聞言,兀自低頭思索,還未說話,忽聽得陸曈開口:「橋西廟口、東門街巷、河道上游同清寺、城中榕樹進寶食店前皆有水井,此四處,四面挨宅門,人戶多在井中取水,若要投藥,先投這四處為佳。」

蔡方一頓,思忖開口:「東南西北,四處倒是囊括,也算最大程度提升藥效……不過,」他看向陸曈,有些驚訝,「你對蘇南城很熟啊?」

他是蘇南城縣丞,尚不能一口說出水井位置,眼前女醫官卻能脫口而出,還說得如此準確。

「陸醫官本來就是蘇南人,自然對蘇南很熟。」林丹青解釋。

「原來如此。」蔡方又多看了一眼陸曈,他從常進口中得知,此次來蘇南的三位年輕醫官,皆是翰林醫官院醫術不凡的佼佼者,這位陸醫官不愛說話,平日也不愛和醫官們聚集在一處,大多數時候都低頭翻看醫書或是在癘所換藥,看上去有幾分冷淡。

沒想到竟是老鄉。

心中陡然生出一絲親切,那頭常進道:「既然如此,就勞煩蔡大人帶人先讓我們瞧過這四處水井,若妥當,今日就開始配製藥方,明日起,投藥入水井。」又轉向其他醫官:「葯囊和避瘟香也不要停,癘所的病人們也要時時看顧,不可放棄一位病人。」

醫官們紛紛點頭稱是,正說著,外頭突然有人跑進院子,老遠喊道:「不好了不好了,葯糧被偷了!」

眾人一驚,李文虎「霍」的一下起身:「什麼?」

那衙役滿臉焦灼,都快哭了:「晨起兄弟們去拿藥材和粥米,突然發現不對勁,守庫房的兄弟二人今日沒見著人,後來在後院找到他們二人屍體……屋中米糧能運走的都運走了,就趁著昨夜!」

蔡方怔怔聽著來人回稟,忽然一把推開門疾步走了出去。醫官們趕緊跟上,待到了庫房,走在人群後的陸曈抬眸,果見院子里躺著兩具白布掩埋的屍體,大門鎖破爛得不成形狀,裡頭散亂些零碎藥材,儼然被洗劫一空。

「完了……」

蔡方失神喃喃。

紀珣往前走了兩步,目光掠過空空倉庫,神色嚴肅了些:「蔡大人,這到底怎麼回事?」

這是縣衙的庫房,如今蘇南大疫,百姓不敢出門,怎麼會有匪寇?

「一定是那些王八蛋。」李文虎啐了一口,「這些個雜碎,連葯糧都偷,老子掘地三尺也要把他找出來!」

「縣尉說的是誰?」常進不解。

「是蘇南的地頭蛇。」

蔡方後退兩步,有氣無力道:「知縣離開後,蘇南亂成一團,我和大虎勉強將縣衙人聚在一起,但人心惶惶,根本管不過來。」

「藥鋪漲價,糧食短缺,很快鬧起饑荒。城裡有人集結地痞流氓挨家挨戶劫糧,縣衙人手有限,那些人窮凶極惡沒有理智,殺了很多人。」

「我們的人和他們交過手,各有傷亡。後來他們安分了一陣子,如今縣衙人手更少,他們一定是看你們送來葯糧,伺機已久才動的手。」

護送醫官們來的護衛平日在刑場幫忙處理死屍,若非如此,昨夜至少不會悄無聲息被人搬走米糧。

李文虎一跺腳:「我去追!」

「去哪追?」蔡方一把拉住他,「手下都沒幾個人了。而且往哪追?一夜過去,只怕葯糧早已轉移……」

「難道就這麼算了?」李文虎不甘心,「沒了葯糧,接下來怎麼辦?我們吃什麼,蘇南百姓用什麼?全部都要在這裡等死不成!」

寒風吹過,刮的人臉頰生疼,院子里兩具白布蒙著的屍體越發顯得凄涼,醫官們面面相覷,低聲議論起來。

常進也心急如焚。

忽然間,院子外頭突然跑來一個衙役,道:「縣丞,縣尉,葯糧找到了!」

「找到了?」蔡方一震,陡然激動起來,「在哪?」

「您快來看——」

衙役帶著一群人往前跑,才跑到離城門百步外,忽聽得一列馬蹄聲。

陸曈循聲看去,不由一怔。

城門下,一列兵馬自遠而近行來,約莫百人,皆著黑鱗綉金騎服,腰佩長刀,氣勢凜冽。

為首的俊美年輕人身披大氅,高坐駿馬之上,冷漠望向眾人,不遠處,馬匹拖著幾個被捆得嚴嚴實實的人。

蔡方一怔:「這是……」

方才跑來的衙役小聲道:「這是盛京來的指揮使大人,先前在鄰縣平亂,今日路過蘇南,順手擒拿幾人。」

小裴大人(strong版)限時返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