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正文卷

佛祖:你看我這個餅,又大又圓,你吃不吃?

玄奘:假餅真吃!

不僅真吃,還硬吃!

面對玄奘炯炯的眼神,如來佛祖微妙地錯開視線,更避而不談玄奘的問題,只走流程似的從手指縫中漏出漫天經文,隨即佛祖的身影越來越淡、越來越淡,竟消散在雷音寺的佛光之中。

只聽見他莊嚴而富有禪意的嗓音,說給予玄奘此等經書,讓他帶回東土大唐後悉心傳播。

玄奘眼中的火焰越來越淡、越來越淡,最終熄滅了,他謝過如來佛祖的傳經,禮貌轉身。

下一步應該是帶經書回東土大唐,回程就不用經歷九九八十一難了,坐個快車,讓孫悟空騰雲駕霧直接回去都行。

若平時,玄奘少不得死腦筋,要一步一個腳印地跑回去,眼下,他從如來的迴避中嗅到不妙的氣息,又挂念女兒國,哪裡有空跑回去。

連忙跟孫悟空說:「悟空,快些走吧。」

孫悟空驚訝極了,他哪裡聽不出玄奘的意思,這是要解禁法術,日行千里了。

他高興極了,哪會勸說玄奘要不再想想,這有什麼好想的,當時就:「好嘞,師父!」

帶著師父翻跟頭有些失禮,孫悟空召喚來筋斗雲。

他問小白龍:「你可要上來?」

小白龍說:「我御劍飛行即可。」

不需要大師兄帶。

倒是豬八戒,一跳一跳的,生怕孫悟空看不見他,大呼小叫道:「大師兄,帶我啊!帶我啊!」

他可不能飛。

其實,孫悟空也就逗逗豬八戒,到底走了一路,不能真把他漏了,笑道:「獃子,快上來!」

豬八戒咧嘴笑了,屁顛屁顛跑過來。

人齊了後,孫悟空揚聲道:「師父,抓緊我。」隨即搜的一聲,筋斗雲在湛藍的天空中划出一道筆直的線,那速度,比噴氣機快多了!

只余大雷音寺圍觀的小神仙面面相覷,這才見完佛祖,怎麼人就沒了?!

*


打佛祖提前現身,觀音就感不妙。

原著中佛祖是何時現身的呢?是在玄奘回唐論功行賞時。

誠然,到西天他們就告一段落了,可取得真經時,佛祖並沒現身,只天降經書,玄奘驚喜不已。

那麼現在,為何佛祖現身了?

還不是被觀音的報告嚇到,要安撫下腦後生反骨的玄奘呢!

佛祖:先露個面,讓他崇拜一下,免得真跑去東洲了。

誰知適得其反,佛祖自己沒什麼感覺,玄奘對他的畫餅不滿極了,只覺得說出卻不實現,這就是妄言啊,要不是他還等著整理學習西天的經書,真就跑了。

總之,佛祖不覺得,觀音卻認為這沉不住氣,提早現身的行為不好,又因職級差,不敢說什麼。

誰知剛結束西天傳經,還沒鬆口氣,就發現事情大條了。

觀音:人呢?我那麼大的金蟬子呢?

他有點小慌:不會跑東洲去了吧。

好在定睛一看,還好還好,人還沒有在東洲,否則他就觀測不到了。

可也只是不在東洲罷了,他發現時,玄奘已經進長安,唐王都準備接見他了!

觀音兩眼一翻,好在沒有暈倒,他只是強作鎮定,隨即大呼小叫道:「佛祖,不好啦,金蟬子已經到長安啦!」

如果說西行教會了觀音什麼,那必然是大喊「佛祖,不好啦」,被喊了那麼多次「菩薩,不好啦」,他一定要讓頂頭上司也常常腦門疼的滋味!

而且……

觀音:這……我是真處理不了啊!

*


唐王接見玄奘,自作出驚喜之態。

心中卻犯嘀咕:這才走了大半年吧,怎就回來了?

一看孫悟空、豬八戒等,瞬間頓悟。

唐王:這是收了幾名神仙徒弟啊。

長相特異者,在民間是妖怪,跟在得道高僧身邊就是神仙,標準靈活機動。

有神仙幫助一切就好說了,唐王迎上去,比對親弟弟更加親切,握住陳玄奘的雙手,噓寒問暖。

腳下的幾擔經書是如此顯眼,表面浮現淡淡的金光,玄奘表示這正是西天取來的真經。

唐王:「御弟經歷種種磨難,費盡功夫取來真經,為我大唐佛教添磚加瓦,實乃楷模啊!」

面對唐王誇大其詞的稱讚,玄奘勉強應和,表示並不辛苦。

是真的不辛苦,只有他們給沿途妖怪帶來痛苦的份。

*


唐王的接風宴持續幾天,老一套,如同送走他們時一樣,群臣百官,無一不參加。眾人言笑晏晏,說陳玄奘高效,心中挂念故國,這麼快就回來了。

至於他帶來的經書,是被馬不停蹄送往譯經場,不管西天神佛如何,經書是沒有錯的,大乘佛法中蘊含著博大精深的禪思,是玄奘一生追求。

當剩下的流水宴結束,夜深人靜之時,玄奘手不釋卷,研讀佛法。

經書與他想像的沒有區別,為他打開新一片天地,如同東洲佛法給予他的震撼一樣。

但沉下心對照現實時,卻總想到佛祖的避而不談,這令玄奘生出淡淡的不愉。

誠然,很多僧侶研究佛法,只求至尊至純的佛理,並不與現實生活接軌,這是沒錯的,玄奘尊敬他們。

只可惜他的佛心沒有那麼純粹,當他是妖族的金蟬子時,佛心中裝著妖,當他是人族的陳玄奘時,心中又裝著人。

地府中的地藏王菩薩一直是他最憧憬的,只為他發下「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宏願。

在現實跟理想的煎熬中,幾天過去了,也終等來了西天的八大金剛。

*


八大金剛落地聲勢浩大,腳下是祥雲,頭頂是蓮花,端的是莊嚴寶相。

金剛們的佛光籠罩長安城,尋常百姓見了無不俯身跪拜,不敢直視天空,金光落在他們身上,百姓因疲勞而遍布暗傷的身體都暖洋洋的。

道門的人不用說,像靈寶派,上了年紀的長老、掌門之流都吹鬍子瞪眼,對其聲勢浩大的表演行為不滿極了。

十二郎的恩師葛掌門啐了一口:「晦氣,去把門關上。」

小道童用力合上門扉,只聽見「哐」一聲,漫天佛光被隔開。

終於清凈了!

*


西天的金剛聲如洪鐘,他們對尚在誦經的玄奘說:「誦經人,放下經卷,跟我等回西天吧。」

玄奘:?

他一時間不理解了,怎麼才回到東土大唐,就又要回西天了?

同時不理解的,還有從宮殿中急急忙忙趕來的孫悟空一行人,他們跟玄奘不同,都是對佛經沒什麼興趣的,這段時間光吃喝玩樂了。

長安的條件雖不如東洲,唐王的宮殿卻比東洲的皇宮修得更加富麗堂皇,孫悟空他們在這,自然是要什麼有什麼,吃吃玩玩,不亦樂乎。

當然,對豬八戒還好,對孫悟空跟敖烈來說,這兒就有點無聊了,玩個兩天也就拉倒了,能回去還是要快點回,他們等著去看猴子猴孫、去見師兄弟呢!

這時八金剛也看見他們了,這群佛早被交代過,有的人要帶到西天,有的人不帶去。

於是又說:「爾等也隨我等來。」

說著祥雲一卷,無風自動,孫悟空跟豬八戒同玄奘一起被捲走了,只留下敖烈孤零零一個在地上。

敖烈看遠去的師父與師兄弟,是知道為何自己被留下的,他就是個編外的道人,來西天只是為了消除案底,能報仇都是附帶的。

眼下西行結束了,他莫須有的罪名也無了,這不就不管他的事了嗎?

這是佛家的事!

即便如此,敖烈還是心頭一陣火起。一年中他與西行中的其他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雖早拜入道門,卻也認玄奘是自己的師父,孫悟空是護著人的大師兄,甚至連好吃懶做的豬八戒,勉強接受自己有這樣一個怨種師弟也不是不行。

此時被排除在外,怎能不憤怒,且他對天庭與西天神佛的觀感都不佳,小白龍認為,西天不過是面子上過得去罷了,內里還是腐朽的,天庭的今天就是西天的未來。

他接觸的神仙,觀音之類的很好,任勞任怨,文殊菩薩對妖族只剩下傲慢了。

這樣的西天將師父一行人帶走,他不放心。

於是,憤怒的小白龍並沒有留在原地,而是怒吼一聲,化作一條白龍,騰空而起,追趕遠去的祥雲,一同西去。

小白龍飛離地面時的颶風,將大臣中修行不到家的吹得幾欲跌倒,也吹散了金剛們留下的遍地金粉。

經書呼啦啦呼啦啦地翻頁,隨著風一同吹走了。

*


小白龍飛得沒金剛快,他緊趕慢趕,趕上了如來佛祖高高在上的授封。

如來佛祖心態是可以的,即便陳玄奘等人不按照常理出牌,他還能不動聲色地演完全劇。

只可惜少了白龍馬跟沙僧,可這倆攻擊力也不強,就是個添頭,少了就少了。

如來佛祖這樣想的。

他甚至不知道,去東洲精修過的小白龍有多強大,他也不願為此掐指一算。

如來佛祖是怎麼對玄奘說的呢?

他說:「玄奘,你前世原本是我的二徒弟,叫金蟬子,因為你不好好聽佛法,將你貶下凡間,讓你在東土大唐轉生,因為你皈依佛教,一心向佛,取得真經,修成正果,讓你回到原來的位置,並加封功德佛。」

有總結了孫悟空的功績,給他封斗戰勝佛,以及讓打醬油的豬八戒當了凈壇使者。

這一番話過後,本應當謝恩,誰知站在中心,已經褪去肉體凡胎的陳玄奘沉默不語。

現場很熱鬧,又很靜,熱鬧是西天神佛的,佛樂在耳邊縈繞,朵朵蓮花盛開,而寂靜,是西行人的。

看垂首沉默不語的金蟬子,如來心中忽生出不詳的預感。

突然,金蟬子抬頭了,他眼中熊熊燃燒的火焰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旺,像是兩團永遠不會熄滅的火。

他說:「我自認為我沒什麼功德,當不起佛祖的賞賜,請你拿走我的頭銜,讓我在地上做一名平凡僧人吧。」

「我心中的功德,是渡化眾生,距離這願望還有很遠很遠,我雖取得真經,卻有很多道理不明白,即便明白了佛法,我也不知如何用他們,讓人族、妖族更好,我又怎麼能接受你的賞賜呢?」

他說:「接下來我將去東洲,學習那裡的佛法,消化從西天來取得的真經,只要我一日找不到渡化眾生之法,我就一日不回西天。」

如來大驚,他看見從玄奘身上冒出的衝天金光,這是他立下誓言時,天道的應和,在接下來的時日中,他會跟地藏王菩薩一樣,地藏王菩薩鎮守地府,而他永遠在大地上行走,尋找渡化眾生的佛法。

這!這!

孫悟空仰天大笑:「好啊好啊,俺老孫也不稀罕那斗戰勝佛,什麼正果,哪有在天地間自由翱翔逍遙!」

他說:「師父,一日為師,終生為父,你去哪裡,俺老孫就護你到哪裡!」

豬八戒看情況不對,也立刻站隊道:「俺老豬要回東洲,多干幾年,攢錢娶個媳婦。」

心中暗想:西天有什麼好的,都不能勾欄聽曲,愛來誰來!

西天眾佛被這一群離經叛道的人攪得人仰馬翻,恰逢這時,白光一閃,那是鱗片反射的光。

敖烈載著他們,往東洲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