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9章 儒學七聖(劇終)

正文卷

趙舫急匆匆的跑過來,「小胥恭迎岳父回朝。」

「三十多歲的人了,還是這麼不穩重,不在陛下身邊侍疾,跑來這來顯擺什麼?」

趙舫苦笑道:「岳父,小胥已經半年沒見過父皇了。」

「惹你父親生氣了?」

趙舫只能報以苦笑,他能說什麼?

趙舫牽著張唐卿的馬,緩緩到了宣德門外。

宣德門外,以右僕射,平章軍國重事富弼為首的幾人,已經站定。

「太師,請接旨。」

看著富弼花白的頭髮,張唐卿感慨萬千,「彥國,你的頭髮都白了。」

富弼笑道:「都以為這僕射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殊不知,坐在這個位子上,往往是一日三驚,如履薄冰啊。」

「哎,都以為當宰執天下是多麼風光的事情。」

「太師,請接旨吧。」

張唐卿明白,這可能是趙禎最後一次以大宋皇帝的身份下達旨意了。

「臣張唐卿,接旨。」

「奉天承運皇帝,敕曰:加封張唐卿為宜春宮使,全權負責宜春宮事宜。」

「狗日的,最後的兩次聖旨了,非得把我跟你說的奉天承運皇帝搬出來不行,這不是噁心我嗎?」

同時,張唐卿心中微微一動,看來,趙禎要打算移居宜春宮了,而搬出皇宮大內的目的是什麼?不言而喻啊。

果然,當富弼拿出第二封聖旨時,臉色大變。

「彥國,說吧,我有心理準備。」

「哦,是下官失禮了,是下官失禮了。」,富弼看了一眼站在張唐卿身後的趙舫。

張唐卿會意,拉過趙舫,笑道:「今日,你是主角,我們這些老人該謝幕了,大宋的擔子很重,因為你的一舉一動,將會影響億兆黎民,可又是最輕的擔子,只要你不霍霍天下百姓,天下百姓就心甘情願的供趙家驅使,大宋將會是萬年江山。」

趙舫一陣懵逼,什麼意思?

富弼清了清嗓子,大聲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聞皇天之命不於常,惟歸於德。故堯授舜,舜授禹,時其宜也。天不假年,朕每況愈下,垂變以告,惟爾罔弗知。朕雖不明,敢弗龔天命、格有德哉!今踵唐虞舊典,退位讓賢,榮養於宜春宮,頤養天年,令皇子舫,繼皇帝位,庸布告遐邇焉。」

安靜,現場死一般的安靜。

趙禎從來沒有流露出要退位的想法,所以大家都沒往這方面想,今天猛然聽到歷史上最最仁慈的皇帝竟然要退位,他們怎麼可能不吃驚。

張唐卿一手拉住趙舫,大聲說道:「陛下,太上皇自感精力不濟,所以才會退位,陛下也要記住,當感覺身體欠缺,或者年齡超過七十歲時,提前安排後事,讓大宋皇位繼承少一些殺伐,多一些平和,此乃天下臣民之幸。」

宣德門緩緩打開,一輛巨大的御輦出現在了宮門口。

趙舫雙目含淚,跪倒在地,「父皇啊……」

御輦車簾緩緩打開,「我兒,我去宜春宮遊山玩水,這偌大的江山,就交給你了,望你好好善待天下臣民,如有疑問,可問詢於富弼等人。」

「父皇,我……」

「起來吧,你乃是一國之君,哭哭啼啼成何體統?」

張唐卿沒有等到趙禎吩咐,一下跳到了御攆上。

趙禎羨慕的看著張唐卿,說道:「愛卿還是這麼矯健,可朕已經垂垂老矣。」

「太上皇,臣親自為您駕車。」

辮子一響,御攆緩緩駛出了宣德門。

讓誰都沒想到的是,徹底放下包袱的趙禎,回到宜春宮後,身體竟然奇蹟般的好了起來,他每天最大的愛好,就是去大學欺負欺負新任的大學祭酒張進安,順便看看張唐卿的雕刻。

張唐卿說,這所大學,是他們君臣建立起來的,為了能永垂不朽,所以張唐卿要親自雕刻一方雕像。

張唐卿向天下發出了邀請,他要一塊高六丈左右的巨石。

一代宗師方程先生要重新拿起刻刀的消息,瞬間傳遍了大江南北。

很多人不明白什麼是雕像,但方程先生需要石頭雕刻,這不是宣傳我們當地石材的好機會嗎?

益都縣的紅絲石匠人瘋了,每天都在找石頭,希望能抓緊送到張唐卿手上。

面對滿院子的石頭,張唐卿選定了一塊雞血石。

經過兩年時間的雕琢,趙禎和張唐卿奏對的雕像,緩緩展現在趙禎面前。

趙禎躺在擔架上,看了最後一眼雕像,笑道:「張愛卿,你簡直是無君無父啊。」

張唐卿也哈哈笑了起來,「太上皇,這裡是大學,不是朝廷。」

「也是,在這大學里,我不如你啊,你能把我雕刻的和你一樣大小,已經給了我面子了。」

「哈哈,這座雕像會萬年不腐,後人提到大學,必定會提起我們君臣。」

「此生,足矣,張愛卿,能給朕做一次拉麵嗎?」

張唐卿哈哈笑了起來,「這有何難?走,宜春宮走起。」

等趙禎的擔架走了,張唐卿的臉沉了下來,「速速通知宮裡,請陛下和聖人過來準備著,太上皇要大行了。」

展昭二話不說,飛奔而去。

張唐卿背著半袋子麵粉到了宜春宮。

劉瑩看到王柔,眼淚先下來了。

張唐卿笑著說道:「太上皇哇,臣準備拉麵了,您還看一看嗎?」

趙禎微弱的聲音傳了過來,「看,一定要看,當年先太后大行時,朕就是靠著愛卿的一碗拉麵才活了過來,朕還想再試試,拉麵能不能留住朕,朕不捨得大宋啊。」

「哈哈,臣的拉麵,可是包治百病。」

張唐卿說著,把面盆子放到了趙禎的床榻前面。

小宦官給趙禎墊了一個枕頭,趙禎側著腦袋,能看清楚張唐卿的動作。

「其實,當年我可是留了一手,今日就全教給太上皇吧,偷偷告訴你,和面的時候,要用溫水,效果最好。」

「朕就知道你藏私了,怪不得御膳房總做不出你的味道。」

「還有這湯也很關鍵,尤其是蘿蔔,更是關鍵中的關鍵。」

張唐卿說著,活好了面,放到旁邊醒發。

看著趙禎要睡著了,張唐卿又喊起他來,「太上皇,臣要拉麵了,好像陛下來了,讓陛下給您煮麵條?」

「好,好,……」,趙禎的好字越來越微弱。

趙舫強忍著淚水,給趙禎煮好了面,「父皇,您吃一口。」

趙禎用最後的力量,吃了一口,使勁吞咽,可就是吞咽不下去。

「太上皇,駕崩了……」

張唐卿活成了神仙,每天睜開眼的第一件事就是問這是陽間還是陰間。

當聽到老祖宗長命百歲時,張唐卿都覺得孩子們在罵他是老不死的大烏龜。

送走了王柔,送走了趙盼,送走了趙蓮、王紅,王蓉,張唐卿感覺很孤單,哪怕幾十個曾孫曾曾孫陪伴著他,他還是感覺到了孤單,因為他記不住孩子們的名字。

為了驅散孤單,張唐卿以百歲高齡宣布要閉關半載。

「這幫沒出息的東西,到現在還沒發現電的存在,老夫只能親自下場了。」

張唐卿把自己關起來,努力回憶自己學過的電學知識,把自己的腦子掏空了,才寫了厚厚一本書。

「傳令,此書埋於老夫墳前,待老夫百年後第一百年再取出來。」

至於放風箏會不會劈死幾個人,完全不在張唐卿的考慮範圍之內,大宋需要一些為科學獻身的英雄。

張唐卿本以為自己百歲的壽命倒頭了,可每天一睜眼,還是陽間,孤獨一直伴隨著張唐卿一百一十歲,才徹底解脫了,而此時的皇帝,是張唐卿的重外孫趙孝錫。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承絕學於百聖之後,探微言於六籍之中。將興起於斯文,爰緬懷於故老。雖儀刑之莫覿,尚簡策之可求。揭為儒者之宗,用錫帝師之寵。

故太師、平章軍國重事、尚書令、開府儀同三司、魯國公張唐卿,養其氣以剛大,尊所聞而高明;博觀載籍之傳,幾海涵而地負;遠追正始之作,殆玉振而金聲;知言自況於孟軻,論事肯卑於陸贄。

經綸不究於生前,議論常公於身後。人傳松林之學,方程之術冠絕天下,人人謂之開山之祖。朕三複遺編,久欽高躅。君子之道暗而彰,是以論世。儻九原之可作,庶千載以聞風。唯而英爽之靈,服我袞衣之命。

贈衍聖王,謚文正,配享太廟、入昭勛閣,為大宋人臣之首,余如故,追封其子張進安為衍聖公,與國同休。」

如果張唐卿知道被封為衍聖二字,不知道會不會笑醒,原本衍聖公是孔家的封號,因為張唐卿的出現,孔家依然是文宣公,而衍聖公的封號給了張家。

從此之後,華夏大地由儒學六聖,變成了儒學七聖。

「元聖」周公、「至聖」孔子、「亞聖」孟子、「復聖」顏回、「述聖」子思、「宗聖」曾參、「衍聖」張唐卿。

大宋,不是記憶中的大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