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分錢大會!

正文卷

第445章 分錢大會!

「5.47億~」韓三坪重複了一下這個數字。

此前華語片的全球最高票房是程龍的《十二生肖》2.65億美刀,王權直接翻了個倍,幾乎打破了海外國家華語片所有票房記錄。

而且《十二生肖》是港人主導,而《鬼吹燈》是完全的內地陣容,只有一個客串的程龍來自香江。

只是這個數據跟王權以前在好萊塢的票房相比實在不值一提,還是華語片的影響力拖了後腿,但王權也憑藉一己之力把華語片帶到了世界舞台上,這絕對是世界級的影響力。

而且這是一個系列,只要後面的續集票房不要掉的太狠,這就是一個長期穩定的政績啊!

韓三坪又激動地問,「這個票房能在全球排到年度前十了吧?」

王權遺憾道,「現在正好是全球年度第十名。」

「啊,這很厲害啊!」韓三坪感慨,這是華語片不曾達到過的成績啊!

王權搖搖頭,「但12月份還有一部《碟中諜4》上映,前十名大概率是保不住的。」

雖然碟中諜第三部只有4億刀,但那是拍的太差了,第四部隔了這麼多年,再加上阿湯走上了一條拍戲玩命的路子,應該會比第二部高一些。

要不是龍抬頭的《泰迪熊》票房大爆,全球收了5.69億,《鬼吹燈》應該是穩穩的年度第十。

韓三坪連呼遺憾,之後商定好了日期,到時候和各大公司分錢!

不過《鬼吹燈》全球5.47億美刀票房的消息很快就通過韓三坪之口傳到了各大公司高層的耳中。

其中就包括擁有《鬼吹燈》1.5%份額的小馬奔騰影業。

當時是按照8億投資額入股的,花了1200萬,按照內地分賬模式,起碼需要24億票房才能回本。

當時想著就算賺不回來,能跟王道交好也值了。

沒想到這麼輕鬆就把錢賺回來了,估計還能賺不少。

當小馬的狗哥知道這件事的時候,恰好公司兩大導演寧昊和吳羽森都在,就一併講給他們聽了。

寧昊聽後更多的還是佩服,不愧是跟自己齊名的男人,確實足夠優秀,自己也要努力了,他的電影剛剛拍完,現在正在做後期,預計12年賀歲檔上映。

而吳羽森就很難受了,5.47億刀,他是故意的還是不小心的,自己平生成績最好的電影就是《碟中諜2》5.46388億啊!

就一定要壓自己一頭是吧!

好萊塢電影壓我就算了,拍華語片也比自己的好萊塢電影強,就很過分啊!

回去之後吳羽森就睡不著覺了,上網搜了一下《鬼吹燈》的票房數據,當看到霓虹票房的時候,他終於開心了。

別管《鬼吹燈》有多成功,但起碼在霓虹票房被自己壓了不止一頭,而且這可能是王權的華語片永遠無法超過的成就!

在王道大廈的放映廳,王權和黃建辛、陳楚靈以及來京城開會的施南聲一起欣賞了五位導演拍攝的指定《魔女》試拍片段。

聽說徐老怪也在京城,所以王權把他也叫過來了,不過他和施南聲似乎已經沒那麼親近了,看來徐老怪有情況啊。

不過就算他有情況,施南聲也不會棄他而去的,他們這麼多年的感情已經不僅僅是愛情了。

一共也就花了十分鐘看完,五位導演都不是吃素的,拍的都很有風格,哪怕資歷最淺的路楊也得到了徐客的誇獎,「這位導演蠻適合拍武俠片的。」

王權微微一笑,路楊確實有一個古裝動作片的本子,不過這個片段他拍的不符合王權的期待,看下來還是那三位香江導演的風格更合適一些。

他和另外幾人商量了一下,最終決定,「那就陳木盛導演吧,聽說他人就在京城,請他過來簽合同籌備拍攝吧。」

之後王權又把徐客請到辦公室說了點事。

「什麼,讓我做這部電影的監製?」

王權點點頭。

「等《龍門飛甲》上映後我還要忙《智取威虎山》呢?」

「不是說明年年底開拍嗎?還有一年時間呢。」

徐客不好意思道,「我準備籌備威虎山期間幫華宜再拍一部《狄仁傑》電影,他們準備捧一些年輕演員。」

王權想了想,又拿出一個劇本遞到徐客面前,而且還是英文劇本。

王權告訴他,「我打算按照《魔女》的風格投資一部好萊塢電影,劇本已經寫好了,而且準備邀請《復仇者聯盟》里的黑寡婦斯嘉麗·約翰遜主演,投資預計5000萬刀左右,請你監製《魔女》,是打算接著能合作這部電影,我希望能在好萊塢推出一批有影響力的華人導演,只是沒想到徐導你另有安排。」

王權嘆息一聲,準備把劇本抽回來,「看來只能找陳可新那傢伙了。」

「等一下!」徐客忙按住劇本,「這劇本是你寫的?」

「真的打算邀請黑寡婦?」

「真的有5000萬刀那麼大的投資?」

直到王權再三點頭,徐老怪劇本都沒看,立即起身出去打了個電話。

回來之後徐客嘿嘿一笑,「我跟華宜說好了,新的狄仁傑我就不導演了,只做監製,這樣時間應該就能安排的開了。」

他知道好萊塢有多難混,他也拍過好萊塢電影,但並不成功,但如果是王權的劇本,還有龍抬頭給自己保駕護航,說不定自己真的能像吳羽森那樣在好萊塢殺出一片天!

王權微微一笑,「那就預祝我們合作愉快,過陣子我要去一趟米國,到時候我會親自幫伱邀請斯嘉麗。」

之後王權和徐客又見了陳木盛導演,之前王權就在《男兒本色》現場見過他。

陳木盛的實力是毋庸置疑,但不夠邪性,加入徐客保駕護航也是希望他能走出自己的舒適圈。

~

華宜公司,楊影正在跟黃小明眉目傳情,剛剛小明哥幫她拿下了《狄仁傑之神都龍王》的女主角銀睿姬。

這是大熱電影《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的續集,雖然換成了一批年輕演員,不過她和劉得華早就合作過了(《建黨偉業》),華仔演技也就那樣吧,自己演個哭戲就能把他震驚了。

只要導演還是徐客,這部電影就是華宜的頭等大項目。

然而很快小明哥接了電話,有些詫異地對楊影道,「baby啊,情況有變。」

「啊,難道我的女主角有人搶?」難道睡了小明哥不夠,還要睡小王總?

「哦,那倒不是,」黃小明道,「是徐客導演,他辭去了導演一職,並推薦了程小東導演。」

「啊,程小東啊,就是拍出《白蛇傳說》的程小東~」楊影似乎有些嫌棄,今年的國慶檔口碑最差的就是這部《白蛇傳說》了,導演正是程小東。

黃小明安慰他道,「程導畢竟是拍出過《倩女幽魂》《笑傲江湖》《鹿鼎記》的導演,水平其實不差的,而且徐客不做導演了依然是監製,《倩女幽魂》《笑傲江湖》都是徐客監製,程小東導演的傑作,說不定效果會更好呢,你就放心吧。」

之後黃小明去找王忠磊想問問怎麼回事兒,結果王忠磊的秘書說他去王道了,「好像是去分錢了。」

今天是跟韓三坪以及各家公司代表開會分賬的日子,華宜派來了王忠磊,其他公司也基本都是一二號人物。

而冪世來的是楊蜜,星光燦爛來的是景恬,她不是公司高層,他就是現在沒事瞎湊熱鬧,畢竟自己也是《鬼吹燈》里的演員啊。

王權和韓三坪互相推辭了一番,最終還是王權坐在主位,他旁邊的黃建辛首先彙報了電影的票房成就。

「本片在內地拿到了14.32億票房,相當於2.22億美元,同時3500萬觀影人次也是影史第一。

「而總票房是5.47億美元,包括港台地區在內的海外票房為3.25億美元,再次創造了歷史!」

韓三坪在此時補充了一下,「《鬼吹燈》一部電影創造的海外票房比過去兩年華語片創造的海外總票房都要高!」

為什麼是過去兩年?因為過去三年有《赤壁》和《十二生肖》(09年),在那之後華語片就沒什麼能走出去的作品了,都是在亞洲範圍小打小鬧,所以才顯得《鬼吹燈》的成績是如此耀眼。

黃建辛繼續道,「接下來我要說一下《鬼吹燈》在內地之外各大市場的票房情況,為了方便,這裡都換成了美元。」

「首先是北美市場,僅次於內地,票房1.35億刀,超過了《卧虎藏龍》,是北美的外語片歷史第一!」

「第三名是泡菜國,3186萬刀,打破了華語片在泡菜國的票房記錄,目前排在泡菜國年度票房第十名。」

「第四名是霓虹,2318萬刀,華語片影史第五。」

這個成績確實差點意思,排在《鬼吹燈》之上的還有《赤壁下》、《赤壁·上》、《英雄》和《少林寺》,但霓虹的電影市場不能以常理揣度,而且這個成績也已經很強了,跟同年的《變形金剛3》沒差多少。

「排名第五的市場是英國,1680萬刀,第六名澳大利亞1223萬刀,第七名鵝國1044萬刀。」

以上就是票房超過1000萬的市場了,英國、澳大利亞、鵝國也都是華語片歷史最高票房。

「接下來排第八的是華夏的灣灣,980萬刀,華語片影史第五。」第六是《功夫》。

前四名分別是《賽德克·巴萊》上、下,《海角七號》以及《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

而且除了《海角七號》,另外三部都是今年上映的,所以今年的灣灣影人很振奮,他們覺得灣灣的商業片復甦了,即將走向輝煌。

而實際上小成本的《那些年》確實賺爆了,但《賽德克·巴萊》還是虧損狀態,目前一直在謀求在內地上映回本。

出於對這部電影的欣賞,王道正在接觸魏德聖,準備一刀不剪地引進這兩部抗日電影。

排名第九的市場是法國,945萬刀,華語片影史第一。

「第十名是香江,833萬美元,6500萬港幣,同樣也打破了之前《功夫》保持的華語片記錄(6100萬)。」

不過《功夫》被《鬼吹燈》超過之後又被《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超過了,位於華語片第三名。

《鬼吹燈》上映了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而排名前十的國家和地區所得票房佔據總票房的85%,剩下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總票房累計不足一億刀。

這就是內地這塊市場的誘人之處,幾十個國家綁在一起才那麼點票房。

《鬼吹燈》的全球票房換成RMB是35億,現在看上去想要超過這個數據很難,可隨著內地市場的擴容,華語片只靠內地一塊市場就能超過,沒有誰的錢更珍貴,華夏的錢也是錢。

所以王權此刻更期待能把內地市場的底試探出來,因此回國後同時準備了一部特效大片,一部喜劇片,就是想著雙保險,接下來他還要嘗試其他商業片類型。

說完各國或地區的票房之後,楊蜜立即帶頭鼓掌,景恬趕緊跟上,其他人也與有榮焉地鼓了鼓掌。

然後黃建辛又開始念各國或地區能夠獲得的分賬,內地的數據比較透明。

100塊錢的票房,除去5塊錢的國家電影發展專項基金和3塊3毛錢的營業稅,還剩91塊3,其中院線和影院拿走50塊左右,剩下的41塊歸發行方和出品方。

最終歸出品方的差不多就是34塊錢,那7塊錢是發行方的,也就是王道、中影、乾坤三家的。

而剩下的34塊才是王道,中影,乾坤,冪世,博納,華意,萬達,小馬奔騰,橫店,光線,英煌,寰亞,星光燦爛這13家公司分的。

加上總局給的3D電影最高額獎勵1000萬,差不多就是5億。

按照比例,各家分到了不等的錢。

其中中影以6億的成本計算投資了9000萬,佔據15%的份額,不過韓三坪把其中5%的份額賣了4000萬,所以相當於投資5000萬佔據10%的份額。

現在內地票房直接給中影分了5000萬,中影僅僅通過內地市場就直接回本了,海外都是賺。

同樣的還有老王的乾坤,至於楊蜜的冪世早就回本了,現在有多少都是賺。

不過其他公司的購買份額成本比較高,現在還不能回本呢,他們覺得把北美票房分了就差不多了。

結果看到北美票房分成後,眾人都是傻眼了,怎麼,怎麼才1000萬刀啊!

博納的於東當即提出疑問,「權導,我記得北美票房不是1.3億刀嗎,怎麼才分1000萬啊?」

王權耐心解釋道,「《鬼吹燈》從北美拿到的分成是8000萬刀,其中一半是屬於發行公司龍抬頭的。」

「啊,發行成本這麼高的!」

王權微笑道,「好萊塢是這樣的,發行公司分成比較狠,所以六大才能統治的這麼牢固嘛,我們龍抬頭之前沒有發行渠道也是這麼被人拿捏的。」

王前昆立即不高興了,「於冬瓜你什麼意思,難道你覺得我兒子坑大家的錢不成!」

「啊,不是不是,」於東抹著額頭的汗道,「可這不是還有4000萬刀嗎?」

這個韓三坪代為回答了,「北美宣傳成本貴啊,龍抬頭為這部東方電影投入了3000萬刀的宣發費用,這些錢是需要我們提供的,如果是買斷作品那就是他們來支付了。」

為了證明此言不虛,王權讓助理江書影把《鬼吹燈》的宣發支出明細都列了出來發給大家看,前期宣傳更費錢,不過那是宣傳的整個系列,就沒放在這裡面,這已經很厚道了。

靠!

這麼狠的嗎!

3000萬刀差不多就是兩億了,足夠在場這些公司拍攝一部大製作電影的了。

其他人都倒吸一口涼氣,只有於東看著王權的新助理,呦呵,好一對絲襪美腿,好一個都市麗人!

北美市場相當於內地公司只拿到了票房的7%,而其他國家會好一些,基本都是10~20%不等。

這樣算下來,博納,華意,萬達,小馬奔騰,橫店,光線這幾家以8億成本入場的公司只是小賺,比放在銀行強點。

而英煌、寰亞,還有景恬代表的星光燦爛以10億成本入局,則是小虧。

看著那張神奇的報表,景恬都傻眼了,這麼成功的電影,公司的投資竟然虧錢了!

王權絕對沒有故意坑他們的錢,自己提供的報表真實可信,具備法律效應,事先也讓韓三坪過目了。

可能龍抬頭還有嘉禾等公司收取的海外發行分成是頂格的,但如果沒有自己和這些公司的關係,人家幫你一部華語片搞大規模發行,收取頂格分成酬勞是再正常不過的。

此舉也是想告訴他們,對待海外發行一定要謹慎再謹慎,不要只看賊吃肉不看賊挨打,除非你是一個情懷黨,不奔著賺錢去。

確實,看著那些海外宣發成本,王忠磊想要嘗試北美大規模發行的想法縮了回去,這,這尼瑪太燒錢了吧!而且有可能大虧特虧!

英煌這次虧了點小錢,但財大氣粗並不是很在意,不過英煌代表問了王權一個很好的問題,「這麼看來,王道從《鬼吹燈》項目賺的錢也不算很多吧?」

嗯,確實不算很多。

內地票房分了3.5億,出售份額賺了1.8億,減去成本的3.6億,凈賺1.7億,另外還能從海外票房分成賺1億多。

票房分成總盈利差不多3億。

英煌代表就是看到這三億的盈利覺得有點對不住王權忙活這兩年,好像他拍好萊塢電影,只靠導演分成就能賺至少一億美刀。

王權笑著告訴他,「現在錢對於我就是一個數字,我對錢不感興趣,我當然可以留在好萊塢拍電影,輕輕鬆鬆賺錢,可如果沒有我,華語片想要在海外賣三億刀難於登天,但我可以,而且很輕鬆,我能做到別人做不到的,打破華語片各種記錄,這就是我的成就感和動力之源。」

聽到王權這番話,楊蜜和景恬看他的眼睛裡已經有小星星了,這種捨我其誰的霸氣太帥了!

「當然,《鬼吹燈》項目賺的肯定比你想得多,現在分的只是票房,《鬼吹燈》的各項版權還在王道手上,既然這部電影的票房已經是世界級的了,已經在西方打出了名氣,那麼這部電影的衍生價值自然也該是好萊塢級別的,好萊塢電影的衍生收入有多賺你應該也知道吧。」

「啊!」

聽到王權這麼說,所有人都激動起來,忘了這一茬兒了!

在場都是行內人,都聽說過好萊塢電影票房盈利只佔總盈利的三分之一,另外的收益是三分之二!

《鬼吹燈》就算只有二分之一,那該是多麼巨大的一塊利潤啊!

可惜這部分利益跟他們無關,當初簽的合同就是如此,只能享受票房的分紅。

這時光線的王常田又問,「王導,《鬼吹燈2》應該正在籌備中,貴公司還出售份額嗎?」

王權笑道,「當然,不過第二部我不是導演,而且你們的投資成本依然很高昂,且只享有票房分成,你們可要想清楚,是否願意接受。」

王權說的條件很苛刻,直接把《鬼吹燈2》說成了一部對他們來說很可能虧本的電影。

因為王道本身並不缺錢,王權資金雄厚的完全可以不在乎風險,第一部之所以帶上這些公司主要還是想著帶他們領略一下世界電影市場的殘酷。

不過王權的話嚇不倒他們,起碼中影、乾坤、冪世肯定會投,而王常田以及英煌的代表都直接拍板決定繼續投。

其他人也表示考慮考慮。

至於什麼時候投資,還要等《鬼吹燈2》的預算做出來之後再說,雖然這一部演員的片酬提高了,但總成本卻有可能降下來。

因為王權的導演片酬比他們幾個的片酬加起來還高,第一部的很多道具都可以重複使用,從而縮減了成本。

《鬼吹燈》的事情總算告一段落了,總結下來,雖然沒有成為現象級電影,但基本完成了王權的戰略目的,從此之後《鬼吹燈》系列電影可以發行全球,維持著華語片在全世界的存在感。

在王權的辦公室里,楊蜜像是小貓一樣趴在王權懷裡,「哥哥,剛剛那個景恬看你的眼神可是很不對勁啊。」

王權捏捏她的鼻子,「別鬧,我可沒心思拈花惹草,我現在只想搞事業,接下來還要去米國拍電視劇。」

「什麼,」楊蜜愣住了,「你要拍電視劇!你怎麼可以拍電視劇呢!什麼電視劇值得你拍啊!」

(《鬼吹燈》票房,自製)

保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