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賣報紙咯!

正文卷

此舉,又再度讓很多人驚到。

「我記得,林柯有一瑰寶,可以收取異象。」

「不錯,這風雲動異象若是收入其中,放出時怕是可以抵擋大儒。」

「不止吧,或許能擋君子一擊?」

「不過,這林柯的品行確實高尚,老夫欽佩。」

天下人皆知,林柯有一竹杖,乃是聖皇「准」之一字融合詩詞異象後形成。

此瑰寶可以收取滿天異象,留備後用。

而今天,林柯卻是沒有收取那異象,反而是將之倒灌在了京城的土地上。

那可是風雲動異象,幾千幾萬里的空中都有文氣在匯聚,覆蓋規模甚至超出了帝京,來到了外面的荒野。

如此大的範圍,那渾厚的文氣被直接倒灌下來,是什麼感覺?

就像洞庭湖裡的水,全部倒灌到了一個小山村一樣。

要知道,林柯的聖准之杖里儲存的很多異象,用了很多次都是沒有枯竭的。

而現在,無邊無際的文氣灌入其中,卻是一下子就被京城無數的屋子吸收了。

不管是那些高牆大院,還是低矮瓦房,全都有份。

當然了,吸收最多的還是那些「陋室」,那些好房子倒是沒吸多少。

而且,這種文氣並非是改變屋室,讓屋室變得金碧輝煌、寬敞透亮。

也並非是讓其冬暖夏涼,避蟲避鼠。

而是讓住在其中的人,能夠更容易聚精會神,更有理解力和悟性。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直接改變環境或許會讓人沉溺溫柔鄉,從而消磨意志,變成爛泥一團。

林柯選擇的是給與那些真正願意改變命運的人一個加成。

惱人的聲音、狹窄的環境、惡臭的味道……這些東西都會被陋室銘所提供的力量給屏蔽,讓人聚精會神地學習、成長。

可以說,這是幫助那些自己想掙脫命運的人,而不是那些好吃懶做之人。

「事已成,奚和,別忘記明天去上班。」

林柯不管其他,直接坐上馬車,打道回府。

至於天空中的念頭們則是繼續在討論著這件事,特別是其中有數十道來自於聖界之中的念頭,尤為關注林柯。

……

到了第二日,這事情愈演愈烈,陋室銘全篇也被更多人看到。

很多處於簡陋苦寒之地的讀書人讀到這一篇,盡皆感到振奮。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特別是一些學院書院的學子們,一個個被林柯這篇文章震撼了。

現在,人人講究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也講究孟母三遷的故事,更是認為止於至善就是居住在至善之地。

所以一個個拚命將自己的孩子送進最好的學校,提供最優渥的學習環境。

這些學子們也被父母觀念影響,覺得自己的好成績來自於這些外在事物。

但是,他們忘了。

外在事物始終是外在事物,即使有幫助,但是幫助的效果遠遠比不上自身。

自身才是決定性因素。

無數學子想通了這一點,不在怪罪丫鬟沒有點好燈、不再嫌棄天冷不好學習,而是一個個都因為若有感悟而學習起來。

這一幕,是很多人都喜聞樂見的。

不管是高官富商,還是貧民百姓,對於後代都有共通性。

那就是希望後代好好讀書學習,為的不是說自己以後能過上多好的生活,而是想讓後代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所以,見到自己的後代那麼認真,很多人倍感欣慰。

哪怕只認真一天,那也是改變不是嗎?

況且被林柯將這種異象灌注到了整個京城之中,以後只要住在家裡,就能時刻受到影響,這不是很好?

只不過可能京城估計因為這一點,在別人眼中進來居住或許變得更加重要,房價也要因為奇貨可居而漲一漲了。

當然了,《陋室銘》全篇也在同一時間被京城的人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傳播了出去。

可以加固防禦屋宅,可以對其中之人產生正向效果,這麼好的文章,誰不愛?

連帶著原本有些人還覺得林柯鋒芒太盛,成天不是打垮這個侍郎就是針對那個尚書,搞得人人自危。

現在他們反而希望這種鋒芒多來點好。

而就在眾人都在議論《陋室銘》的時候,一個新事物出現了。

「賣報紙!賣報紙咯!」

「林柯林公子親自撰寫的報紙,上代狀元葉俊親自刊印復刻!」

「一文錢一份!只要一文錢一份!」

「只有第一日這個價格,明天之後都是兩文錢了啊!」

一個一個的青年出現在街頭,身上背著一個布袋,裡面裝著一卷一卷的黑白紙張。

特別是他們的服裝,有狄夷之服的褲腿顯得精簡幹練,上衣的顏色搭配紐扣又有一種古樸美感,再帶上一個布帽子,顯得十分顯眼而獨特。

大魏聖朝先前雖然守舊保守,但是在很多藝術領域卻是發展很快,新禮即將誕生之前,思想也變得開放。

特別是服飾。

服飾、美食、禮節,這在舊禮時代可是把「繁文縟節」、「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做到了極致。

現在新禮一來,再加上林柯先前給帝京人用漫畫、小說等新事物衝擊了一下。

如今報紙和報童,眾人倒是接受得快。

很多人一聽。

好傢夥,報紙才一文錢?

買一張紙都沒那麼便宜吧?更別說裡面內容還是林柯寫的,還是葉俊印刷的。

得買!

不得不說,品牌效應就是這樣。

頭一天林柯才剛剛用《陋室銘》上了一次熱搜,第二天新產品就出爐了。

講究的就是個及時性。

於是,很多人一看到報童立馬就買了,甚至很多想著賺份工錢的報童也沒想到能賣那麼快,於是又紛紛回報社取報紙。

雖然一日工錢只有十文,但是架不住這個工作可以兼職啊!

像現在街上的報童,就大多是清流學院還沒開學的那幫肌肉男在做的。

自家書院院長的事,不給工錢都要幫忙,畢竟林柯對他們也算是很好了。

更何況還給工錢?

於是,一個個肌肉男,以及一些下午或者晚上出工,甚至休息的人,都在當報童。

而這些報童正穿梭在大街小巷之中,將報紙交給需要的人。

很多窮人也買了報紙,不說其他,小林公子的東西,他們本能的就想支持一下。

沒別的,樂意!

所以,光是這一天,整個京城大街小巷就傳遍了。

「報紙」這個概念,只用了一天時間,就幾乎傳遍了整個帝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