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各大炎國科技公司考慮是否跟進

正文卷

第132章 各大炎國科技公司考慮是否跟進

知音科技公司確實有實力。

畢竟光刻機領域實現突破,這比在汽車上有所突破更加困難。

各種發動機和變速箱的技術專利被把控了。

新能源汽車的電機、電控系統、電池對於知音科技公司來說,那就是小意思。

知音科技公司擁有自己的電池公司,以及技術專利。

電控系統在高精尖工程師面前,那跟計算1+1=2那麼簡單。

電機?

那不是簡簡單單。

在上官奕看來,新能源汽車的三大配件對於知音科技公司來說,太簡單了。

其中新能源汽車第二大買點就是智能化。

而知音科技公司在這方面同樣有很深的研究。

知音科技公司被號稱為世界上科研力量最頂尖之一的公司。

前不久,上官奕就讓公司的不斷的拓展智能化領域。

特斯拉汽車公司最大的賣點不也是智能化和新能源。

……

雖然現在新能源汽車已經開始在炎國流行,但是總得來說,銷量確實不好。

現在全球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才只有不到一百萬,對比燃油車的幾億台的保有量,那真是大巫見小巫。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這個比例會越來越高的。

前世2023年,全球的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占汽車的保有量的百分之三十。

這不到十年的時間,從原來百分之零點幾到百分之三十,這發展可以用迅猛來比喻。

所以擁有先知的上官奕,他也寶壓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上。

當然上官奕也是別無選擇。

燃油車的技術專利已經被瓜分殆盡,知音科技公司還要進場,那隻會被絆倒,然後被全球各大車企,以及各大汽車配件供應商吞噬殆盡。

無論投入多大的資金都沒用。

因為發動機、變速箱的各項專利技術都被各大車企、配件供應商牢牢掌握,並形成一定的技術壁壘。

另闢蹊徑才是正確的道路。

……

由於知音科技公司在炎國網路十分活躍,今天要進軍家電製造行業。

明天又要進軍新能源汽車行業。

這讓一眾炎國手機廠商都紛紛覺得知音科技公司不務正業。

一家手機廠商、一家晶元代工廠、一家光刻機製造廠居然一直在跨界搞其他。

大米公司雷君:「我靠,知音科技公司居然這麼有錢,流動資金那麼多的嘛?」

「我要不要跟上,畢竟只銷售手機實在過於單一,家電製造行業不錯,按照上官奕的想法,讓家電變得更加智能,這方向可以有啊!」

雷君越想就越有道理。

這不就是自己想要的嘛!

能夠用手機來控制家裡的家電,想想就很酷,好不好!

隨後大米公司同樣秘密收購一家家電製造公司,為自家進軍家電製造行業做準備。

應了那句話「古惑仔不用腦,一輩子都只是飛機仔。」

只在手機領域發展,那終有一天會有到頭的時候。

而且現在手機市場的「廝殺」是所有市場「廝殺」當中最殘酷的。

不單單只是炎國各大手機廠商,連同國外都有十幾家手機廠商在炎國「廝殺」,爭市場。

這比春秋戰國時代還要混亂,還有「血腥」。

現在雷君知道自己手中的資金只能開拓家電製造行業,類似於新能源汽車領域?

那就捉襟見肘了。

他並未有自暴自棄。

當年陳刀仔能用十塊錢贏三千兩百萬。

雷君當年能把金山毒霸公司從一家小的只有十個人的小公司做成上市公司,那他的實力有目共睹的。

雷君相信自己能夠繼續成功下去。

……

華維公司余誠董:「知音科技公司繼續蹦躂吸引國外科技公司的目光,我們就能夠暗暗的發展,到時候讓世界為止驚嘆。」

其實在知音科技公司還沒崛起之前,華維公司一直受到世界各方面的勢力的目光注視。

尤其是華維公司在通訊技術領域成為三大供應商之後,國外的暗處的勢力都在給他們下絆子。

現在知音科技公司在前面頂著國外某些勢力的壓力。

華維公司內部同樣覺得十分受用。

當然也不是說華維公司全程隱身,該有的競爭,還是要有的。

不然的話,那華維公司就離倒閉不遠了。

華維公司內部的想法就是讓知音科技公司頂住國外某些勢力的壓力,而自家安心的發展,時不時秀一秀肌肉。

反正現在知音科技公司就已經上了某些勢力的「必殺針對榜」。

雖然余誠董同樣想讓華維公司進軍智能家電行業。

但是華維公司內部討論過,家電行業,它能不進入,主要是利潤低,而且投入不少。

三大家電:冰箱、洗衣機、電視,利潤低,技術低。

華維公司覺得進軍家電製造行業,還不如進軍電腦領域。

電腦的很多配件跟手機差不多。

能花更少的資金做最大的事情。

電腦,一直是一個龐大的市場。

比現在的手機市場還要大。

前不久,知音科技公司的知音宇航員1筆記本電腦的銷量不錯,這直接讓華維公司內部高層覺得進軍電腦領域比進軍家電製造行業還有前途。

一台知音宇航員1筆記本電腦的價格都可以購買三大家電當中的兩樣了。

所以。華維公司內部決定進軍筆記本電腦領域。

余誠董也是胳膊擰不過大腿,只能夠妥協。

本來他是想著筆記本電腦和家電製造兩樣都一起搞的。

畢竟華維公司有這樣的實力。

對於智能駕駛技術領域,以及新能源汽車領域。

華維公司內部討論分成兩波。

第一波,那就是跟上知音科技公司的步伐,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以及智能駕駛技術領域。

他們覺新能源汽車領域有可能是汽車圈的未來。

所以他們押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

還有一部分高層覺得新能源汽車領域就是馬斯克用來騙錢的玩意。

電車?

擺脫,這種汽車能開嘛?

還有各種問題接踵而至,解決不了這些問題,那新能源汽車怎麼可能會發展起來。

電池、充電、充電樁、安全等等。

在汽車上安裝一塊巨大的電池,稍微磕碰一下,那就造成巨大的隱患。

一個不小心撞上了,那電池肯定自燃起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