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功德圓滿返回泉水

正文卷

把申報國家級獎項的資格留給基建工程,從這方面也能看出餘慶陽的態度。

就像他之前說的,房地產只是斂財的手段。

而不是公司的核心產業。

房地產項目,就算是拿魯班獎,拿詹天佑獎又能如何?

拿國家級獎項和拿省級獎項相比,一平方能多賣多少錢?

也就是宣傳的時候,多一個噱頭而已,你不可能因為你拿了國家級建築大獎,就比旁邊合格工程的小區高出一倍。

消費者不會為國家級大獎買單。

所以,在發現基礎建設工程和房地產項目申報獎項出現內耗競爭的時候,餘慶陽果斷的要求房地產項目為基礎建設工程項目讓路。

「我知道,你們有些委屈,感覺集團不公平!

公司對華禹置業的態度,一直都是非常重視的!

我曾經說過,華禹置業就是集團公司的腿!是支撐公司前進的動力!

集團公司把大量資金都投入到了華禹置業,這也證明了公司對你們的重視!

還有,下面十幾個子公司,就只有刑總和唐總是集團公司領導班子成員,也能證明集團公司對你們的重視!

之所以需要你們做出犧牲,完全是因為,國家級獎項和省級獎項對房價的影響差別不大。

我說這些,是希望高總能夠理解集團公司做這個決定的初衷!

不要被一個獎項迷失了方向,不要忘了我們的初心。

有沒有獎項,我們都要建精品工程,建優良工程!

有句廣告詞說的好,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餘慶陽耐心給高廣道坐著思想工作。

如果吳雨,肖玉龍,安吉拉等人聽了,一定會暗罵,我信你個鬼。

你到底有多少腿?

「好吧!」高廣道抗議無效,也沒辦法,只能答應下來。

餘慶陽在工地現場轉了一圈,沒有多說其他的,只是提點了幾句關於質量和安全的問題。

餘慶陽也注意到了,羊城這邊的工地管理,明顯要比泉水,甚至京城那邊更好一些。

各種工地精細化管理標準執行的也更加到位。

這一點一點都不稀奇,原本工地管理,北方就一直在向南方學習。

可以說,10年以前,同樣在北方,南方施工企業的工地和北方施工企業的工地,一眼就能分辨出來。

同樣的,華禹置業(羊城)有限責任公司的職工素質華禹置業總公司都比不了,各部門清一水的本科以上的畢業生。

就連公司前台都是本科畢業生。

也就京滬廣這樣的大城市能夠這麼奢侈。

這樣餘慶陽想起自己上一世的經歷。

上一世因為背著出發,沒能進機關。

加上家裡出事,心高氣傲的餘慶陽不願意進國企,所以南下跑到羊城來闖蕩。

結果碰了一頭咯噔。

羊城的人才市場,那叫一個熱鬧,擠都擠不進去。

住了幾天酒店,眼看兜裡帶的錢見底,餘慶陽再也不敢住酒店。

只好找了一家老鄉開的地下黑旅店住。

地下黑旅店是三室一廳的房子改成的。

什麼單間,你想多了。

每個房間,包括客廳全都擺滿了高低床。

卧室里是四張高低床,住八個人。

客廳因為要擺餐桌,所以只擺了兩張高低床。

旅店老闆兩口子住一個小間,這間三室一廳的房子里住了二十個房客。

餘慶陽住進去的時候,裡面基本上已經住滿了,只剩下客廳里還有一個上鋪。

就這樣的上鋪,也要十塊錢一天。

如果在旅店吃飯的話,一天再加五塊錢。

也就是包吃住十五塊錢一天。

餘慶陽錢緊,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找到合適的工作。

自然選擇實惠的包吃住。

原本以為這樣的地下黑旅店住的都是農民工之類的人。

誰知道,晚上吃飯的時候,餘慶陽真的被驚呆了。

這間住了二十個人的地下黑旅店,居然有四個研究生,加上他八個本科生,還有六個專科生和中專生,還有兩個據說是辭職下海的公務員。

這些人都是來羊城淘金的。

他們一邊找工作,一邊打點零工。

有的跑去公交車站賣礦泉水或菠蘿。

通過他們的交談,餘慶陽到是了解了一個商業機密。

之所以要去公交車站賣礦泉水和菠蘿,是為了替那些坐公交車沒有零錢的人換零錢。

據說生意還不錯,一天能賺三四十塊錢。

但是,前提是不要被城管抓到。

不然連東西一塊沒收。

晚上躺在床上,餘慶陽的心都涼了,被晚飯時了解到的情況給潑了一盆冷水。

他沒有想到,北方求賢如渴的大學生,在羊城居然是那麼的不值錢。

自己和他們比起來,一點優勢都沒有,雖然是名牌大學畢業,可自己背著處分。

正規公司肯定不會要自己。

去那些小公司,那還不如進老家的國企呢。

就這麼餘慶陽在羊城待了半個多月,直到老爸的一個朋友找到自己。

餘慶陽謝絕了老爸那位朋友給安排工作的好意,選擇了回泉水。

說到老爸的朋友,和黃玉林還有些關係。

餘慶陽不知道他們的關係遠近,反正是一個黃家。

老爸的那位朋友是黃家的某一支留在國內的孩子。

當年,老爸那位朋友的父親去香港之前,把老爸朋友他們母子留在了國內。

輾轉中,流落到東山省,和老爸成為了朋友。

後來,老爸那位朋友去香港繼承了家業。

後來,國內改革開放後,老爸那位朋友在鵬城投資了一家規模挺大的電子廠。

……

顧汶他們沒有讓餘慶陽久等,兩天之後,就興沖沖的找到餘慶陽。

表示接受餘慶陽的條件,願意按照他的安排分別去水處理設備集團和水資源設計院去。

當然,餘慶陽拋出來的那些股份他們也全部吃了下去。

至於他們哪來的錢,餘慶陽不關心。

只要有錢就行。

至此,餘慶陽來羊城這一趟,算是功德圓滿。

當然,一切其實只是達成一個意向,合作的大框架有了。

剩下的具體細節,還要有公司的專業人士進行跟進,去進行更加具體的談判。

談判之後,最終簽訂合同才算是真正的功德圓滿。

「等完成公司華禹水務(羊城)有限責任公司註冊後,周蘭娜擔任公司的法人總經理,孫霞擔任副總經理。

你們兩位女將要配合好!

除了羊城這邊的工作之外,你們還要積極向周邊地市拓展!」餘慶陽交代道。

「是!感謝余總的信任!」周蘭娜和孫霞連忙答應一聲。

周蘭娜高興,餘慶陽果然說話算話,還把公司交給她管理。

孫霞高興,則是自己終於走出華禹二建,從此徹底告別過去。

餘慶陽把華禹二建十二金釵裡面的孫霞調了過來。

孫霞的工作能力,在過去的時間里得到了證明。

在極度缺少人才的情況下,餘慶陽把孫霞調出來,委以重任。

華禹水務(羊城)有限公司可不僅僅負責羊城這一個城市的事物,還負責管理鵬城公司,以及未來將要成立的其他地市的公司。

按照子公司的級別來說,華禹水務是華禹投資的一級子公司,而華禹水務(羊城)有限責任公司則是二級子公司。

粵省其他地市將要成立的子公司則是三級子公司。

交代完後續事情之後,餘慶陽帶著顧汶等人坐上飛往泉水的飛機。

至於說坐火車,連考慮都不用考慮。

羊城的火車,好像任何時候都像春運一樣。

擠滿了南來北往的旅客。

餘慶陽不差錢,才不會去找那個罪受。

上一世,餘慶陽很長一段時間不肯坐火車,遠途,寧願自費坐飛機,也不肯坐火車,就是來羊城時,坐火車留下的心理陰影。

上一世第一次來羊城,從泉水上車,就被擠在了門口,一直站到羊城。

別說上廁所,就連水都沒撈著喝一口。

一直過了衡陽,才有點空,能上個廁所。

下了火車,人都虛脫了。

……

回到泉水,餘慶陽把顧汶等人介紹給盧老師和武教授他們。

根據他們所學的專業分別加入盧老師的團隊和武教授的團隊。

盧老師和武教授都屬於外援力量,他們本職工作還是大學老師。

在華禹只能算是課題研究。

從這一方面來說,顧汶,黃玉林他們才算是真正的自己人。

是公司未來發展的班底。

餘慶陽這一趟出去了接近半個月。

泉水市政府這邊,取得了重大進展。

「小余,市政府專門成立了治理地下水亂采工作組,由周市長親自擔任工作組組長,我擔任常務副組長,並且抽調水利局、紀檢委,工商局,稅務局,公安局的相關同志擔任組員。

專門負責處理市轄區工礦企業開採地下水的歷史遺留問題!」許副市長高興的向餘慶陽通報了這一好消息。

「市領導的決心很大,這讓我感到了許多壓力!」餘慶陽一副很高興的樣子,大聲笑道。

「哈哈,小余,不要有壓力!您可是咱們泉水的首富,不!應該說是咱們東山省的首富!

這點投資,對你這個首富,算什麼?」許副市長大笑道。

距離餘慶陽上次和泉水市政府洽談,已經過去了一個月。

這一個月發生了很多事。

比如餘慶陽老媽的個人所得稅已經進行了申報。

這也是許副市長稱呼餘慶陽首富的原因。

華禹投資代為申報的個人所得稅可是把泉水市上下領導給嚇了一大跳。

總申報納稅稅額七十五億,抵扣百分之三十之後,實際納稅五十多億。

這是泉水市,東山省,乃至全國收到的最大一筆個人所得稅。

因為這一筆個人所得稅,餘慶陽在省委領導那裡都掛上了號。

要不是華禹投資報稅的時候,一再要求保密,泉水市政府絕對要大肆宣傳一番。

這麼龐大一筆個人所得稅,建國以來最大的稅單,夠資格在央視新聞聯播中給個十秒左右的鏡頭了。

餘慶陽早就預料到了,所以當初就專門交代過。

公司財務去稅務局代交個人所得稅的時候,公司法律顧問也跟著到場。

和稅務局簽訂了保密協議。

要求稅務局必須要對這筆個人所得稅進行保密。

當然,這裡的保密指的是不能進行電視,報紙等媒體宣傳。

向上級領導彙報,這個不在限制之列。

再一個,沒有上級領導的同意,他們也不敢簽保密協議。

「呵呵,許市長,您可說錯了,納稅人是我媽。

我充其量只能算是富二代,首富家的公子!」餘慶陽玩笑道。

「你可是給我們放了一顆衛星啊!

不,應該是放了一顆原子彈!

把我們給炸的好幾天都感覺是在做夢!」許副市長感慨道。

「呵呵!」餘慶陽笑了笑,沒有做聲。

「以前聽說你們華禹投資多麼多麼厲害,市值多少億,是泉水第一大公司!

我還以為是蘇康平在吹牛,現在看到那張巨額納稅單,不光是我們市委市政府的人被嚇了一跳,就連省委領導也都為此專門開了一個會。」

「感謝領導的支持,沒有領導的支持,也就沒有華禹的今天!」

正說著話,周市長推門進來,熱情沖餘慶陽伸出手,「余總回來了?我剛從省委回來,聽他們說余總過來了!」

「周市長,您好!」餘慶陽連忙站起來,雙手握住周市長的手。

「好!很好!余總很好!」周市長連說了三個好字。

指的是餘慶陽的態度。

一個能夠繳納五十多億個人所得稅的人,面對他們依然態度恭敬,謙虛有禮,這讓周市長非常滿意。

寒暄幾句之後,大家再次入座。

「余總,剛才在省委,領導還說起你!

華禹投資現在這麼大的規模,有沒有考慮過上市啊?」

「周市長,華禹投資暫時不會上市!

不過,華禹投資旗下的華禹水務到是準備在納斯達克上市!」餘慶陽對省里和市裡的態度早有預料。

轄區內的企業上市,也是他們的政績之一。

以前,九十年代以前,政府工作,經濟上比的誰拉的投資多,誰賺的外匯多。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比的更加具體了,轄區內有幾家上市公司也成了工作報告里比較重要的一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