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龐涓出仕,魏國復起

正文卷

第220章 龐涓出仕,魏國復起

王堪登基,繼承國君之位。

王璞的薨逝讓邦周諸國鬆了口氣,王璞執政淮國的時候,連楚國都滅了,這對於諸國來說壓力巨大。

而就在王璞薨逝不久,吳起也病逝了。淮國在短短兩個月時間,先後失去兩個鎮國支柱,這讓天下諸國也有些蠢蠢欲動。

天下諸國來說都想要削弱淮國,畢竟淮國太強了。

西楚,江都。

楚王闕在得知淮王和吳起都薨逝後,激動的差點在王宮之中跳起來。

自從楚國西遷之後,楚王一直都在擔心淮國會全力進攻夔門,攻滅楚國。也是這種危機感,讓楚王絲毫不敢有任何懈怠。

楚國西遷已經有二十餘年,二十年變法,已經讓西楚國的實力極大的提升。邦周諸國中,變法最徹底的國家就是楚國和秦國。

楚國是因為西遷之後貴族階層極少,秦國則是因為秦侯大力支持,秦國的貴族不敢反對。

二十年時間,足夠讓一代人成長起來,在變法之後,楚國在巴國之地對周圍的蠻夷進行了長期的戰爭,掠奪了大量人口。

同時在巴西、巴中興修水利,開墾荒地,西楚國得到了大量良田。同時楚國因為西遷,原本五百萬左右的人口銳減到了一百多萬。

為了提升人口數量,楚王詔令,生育三個一個孩子的家庭每年可以減免三成稅收,生育四個以上孩子的家庭可以減免一半。

在出台了這項政策後,楚國的人口開始大量增長,不過二十年的時間,竟然增長了一倍,再加上楚國不斷從周邊蠻夷中掠奪人口,楚國的人口達到了兩百多萬接近三百萬。

同時因為開墾農田興修水利,沒有貴族階層壓榨,楚國國庫充盈,二十年積攢,讓楚國國力鼎盛,國中甲士二十萬。

現在西楚國這二十萬甲士的實力遠遠高於楚國時期二十萬甲士。經過二十年的改革,西楚國的甲士都是精銳。

在得知淮國淮公和吳起先後薨逝後,楚王終於決定東出復仇。

楚國大軍二十萬,兵分兩路,一路從江都出發,走夔門,攻打宜城,另一路則是從上庸出發,通過漢水順流而下。

漢水水流湍急,但是卻能夠順流而下,想要逆水行舟卻極為艱難。當初淮國在攻下楚國之後,就想要藉助漢水進攻漢中,結果卻發現,根本沒有辦法逆水行舟。

而走陸路入漢中,山勢險峻,需要攻破好幾處險峻關隘。當時淮國已經將楚國滅掉,士兵一個個都立下戰功,等著回去封賞呢,根本不願意冒死進攻這些險峻關隘,因此士兵並無死戰之心。

兵無戰心,山路險峻,吳起知曉軍中情況,因此就沒有再攻打,而是在險要之處建立關城,以防止西楚進攻。

西楚國大軍進攻,淮國同樣早有防備,王璞當初編練了山越藤甲軍,常年駐守在這裡,就是想要進攻西楚。

這一次西楚國進攻,雖然宜城和鄖陽比不上夔門險要,但是也是易守難攻。楚國派出二十萬大軍,卻因為山路難行,無法藉助兵力優勢進攻。

至於說漢水河道,這一次淮國採用了楚國在夔門的做法,在漢水河道中釘入木樁,同時兩側用鐵索橫江。

楚國大軍水流而下,被鐵索阻攔。

十萬大軍雖多,可是周圍根本施展不開,西楚國佔據了漢中和巴國之地,地形險要,淮國進攻困難,但是楚國想要出來也不容易。

淮國在兩處楚國必經之路上都築了關隘,關城之上,還有淮國公輸氏製作的投石車。這種投石車高有一丈,長兩丈,需要五人操作,可以將十斤重的石頭拋出百米左右。

淮國將投石車立於城牆之上,裡面裝滿碎石,發射之後,大量碎石砸落,即便是楚軍人人披甲,被這些石塊砸中也是頭破血流,死傷慘重。

西楚國想要出來,只能付出慘重代價。即便是西楚國拚命攻擊,僥倖將兩處關隘攻破的時候,淮國的援軍早就到了,西楚國只能再一次退縮回去。

在看到這種情況後,楚王即便是和淮國讎深似海,也只得撤退回去。若是撤離晚了,等到淮國大軍趕到,再進行撤退就要死傷慘重了。

西楚國出兵二十萬攻淮,結果卻連兩座關隘都沒有拿下,第一次東出之戰虎頭蛇尾結束了。

魏侯以高官厚祿招賢納士,很快就有不少人才投靠。其中最優秀的乃是一名叫龐涓的士子。此人精通兵法,但是卻不是兵家子弟,而是鬼谷一派。鬼谷子雖然沒有前往淮國學宮,但是其弟子縱橫學派一脈卻多有在學宮。

畢竟縱橫派需要非常好的口才,而那裡能鍛煉口才,莫過於淮國學宮每日的辯論了。淮國學宮之中有不少縱橫學派的學子出仕。

龐涓作為鬼谷學派的弟子,並沒有學習縱橫之術,而是學習了兵法,當初其學成想要出仕的時候,便有人建議他去淮國。

只是龐涓認為淮國人才眾多,兵家孫武子和吳子都先後出仕淮國,弟子眾多,他即便去了淮國,也不會被重視,除非他能夠如同孫武子或者吳子一樣,天縱奇才,鎮壓一世,才能被直接拜為相國。

可孫武子、吳子是何等人物?他雖然對自己很自信,但是不敢和兩位兵家聖賢相比。

相反魏國則不一樣,魏國當年因為吳起奔淮一事,兵家弟子凋零,如今更是被諸國打了兵敗失地,正需要兵家弟子一展身手。同時魏侯此番拿出高官厚祿,只要有才就能獲得,比起淮國強多了。

待遇比淮國好,競爭壓力小。龐涓沒有猶豫,就前往魏國出仕。

魏侯在考校了龐涓之後發現,此人果然有大才,當即便拜龐涓為將,統領魏武卒。

龐涓剛剛拜將,秦國再次向河西之地進攻。這一次秦侯派遣自己的弟弟公子徹率軍攻少梁。少梁守軍抵擋不住,龐涓率軍進行救援。

公子徹得知龐涓領兵前來,在得知其不過是一無名之輩後,根本不將其放在心上,只分出了五萬秦軍前去阻擋。

龐涓雖然第一次領軍作戰,這是他出仕第一戰,不敢絲毫大意,親率五千武卒為先鋒,輕車簡行,帶三天口糧,讓剩下四萬大軍正常速度行軍。然後一路疾行,僅僅用了一晝夜時間疾行三百里趕到。

此時秦國根本不知道龐涓已經趕到,龐涓讓士兵休息,等到晚上秦軍回營,親率大軍進攻,秦國毫無防備,士兵根本沒有披甲,黑夜之中根本看不清魏軍來了多少人。

龐涓身先士卒,連破秦軍營寨,焚燒大營,秦軍倉皇失措,自相踩踏,死傷慘重,十萬秦軍潰敗,少梁之危得解,龐涓一戰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