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傳統

正文卷

第182章 傳統

有人在「了卻佛爺」的帳篷之中敲動了法鑼,示意開始,但是卻無有人有動作,除了厲詭高僧的精魄們坐在了原地蒲團上之外,其餘的「僧侶」,便都無一人有所動作,他們都在等待,陸峰亦是一樣,他的腦子之中還是剛才講經的厲詭所言語之三昧,越是細細的品,越是感覺有理。

便是如烈日之下幹活許久的農奴,忽而得了一碗水,止這一碗水便是渾濁,便是底下黃黑,亦是一碗甘露,陸峰便嘗的這味甘露的味道,只想要砸吧著自己的嘴巴,吐著舌頭說道:「好喝的,好喝的。」

此時此刻的這厲詭講經,便如同就是這一碗甘露。

密法域的經文,不好得,不好得啊!儘管周圍危機四伏,但是既然都無能離開此地,他巴不得這厲詭再講得一些經文,再講得一點注釋,叫他再學習一分,再多進一寸便有一寸的好處,便有多一寸的歡喜。

嘎巴拉念珠在他的手中緩緩的撥動,周圍的諸位僧人都無有動作,見狀,「了卻佛爺」帳篷裡面的「佛爺」,再度敲打了一下法鑼,止這一次法鑼響動,便帶著一股子的「催促」,「督促」的含義了。

「鐺!」

止這一下,隨著銅鑼的餘韻,忽而便如小潮接著大潮一樣,一剎那之間,陸峰的僧袍都貼著他的身體,開始朝著後面揚灑了起來,在場的還活著的諸位僧侶,未曾活著但是被佔據了身的其餘僧侶,亦一個一個都未曾被吹飛出去,但是諸人都抬頭看著「了卻佛爺」的營帳,應在那處,詭韻如潮水,不斷地從「了卻上師」的營帳之中傳了出來,隨即,陸峰便看到了一具無頭獨腔的屍首從帳篷之上,冉冉升起。

應是一具罪人,他被剝皮、斬首,掛在了旗杆之上,但是其身上的詭韻,卻暴戾而又殘酷,那強烈的詭韻徹底淹沒了諸人,便是真識上師,亦都站了起來,陸峰只覺得那厲詭之上,那獨腔之中無盡的詭韻亦從他們自己身上散發出來,無形的斬刀和剝皮刀都貼合在自己皮膚之下,只須一下,陸峰便感覺自己便要掉了腦袋,缺了人皮。

乘著詭韻還無有凝聚成形狀,陸峰便坦然前行,順著最近的一位厲詭高僧前去,應辯經亦是階次第的,越是往上面的,便地位越高,勝場越多,學識越高,既然不能破局,那便尋找一個最優解。

陸峰第一個走的飛快,其餘的人立馬也跟著陸峰往前走,大家都不是傻子,自然看得出來這場景的變化,陸峰立刻坐下之後,便看到噶寧·仁頓扎西,一位不認識的僧,還有真識上師立刻順著他,坐在了他的周圍幾位「僧侶」的對面,亦是選擇了對手,「辯經」還無有開始,但是在他們走到辯經場地之後,立刻,那詭韻便不貼著他們了,止幾個走的慢的,不管是不是活人,陸峰便都看到他們一步走出來,皮膚,肌肉,白骨,化為了三個部分!

連一聲慘叫哀嚎都無有,便立刻死氣縱橫,化作了一個又一個獃滯的無頭、無皮的空腔屍體,朝著「了卻佛爺」的營帳裡面走了出去,在這流水古樹的「辯經場」上出現這般的場景,便同樣是一種「二元化」,那些其餘的僧侶便都找到了自己辯經的對手,但是就算如此,還有諸多厲詭僧侶是無有辯經的對手的。

奇的是,這些厲詭高僧都無有再行尋找對手的打算,他們竟然緩緩的走了下來,開始充當「裁判長老」這般的職責,每一位僧侶都無有表情,也無有緊張之情,陸峰亦是如此,應他知道,在這種時候表現出來了自己的緊張之情,便是取死之道。

陸峰拿出來了自己的「嘎巴拉念珠」開始轉動,轉動之間,「嘎巴拉念珠」之上的慈悲和智慧火二者交織,順著陸峰的手指逐漸瀰漫,其餘的僧侶亦是如此,但是他們都是僅加持自身,無有任何攻擊別人的打算,陸峰亦的轉動著自己的念珠,看著眼前的這位厲詭高僧。

他和陸峰「嘎巴拉念珠」之中的厲詭高僧並不一樣,這一位厲詭高僧現在看上去更像是陸峰見過的「枯榮」二相轉換的「瑜伽士」,應他現在看起來是無有死相的,甚至於開始辯經的時候,陸峰都無有看見他身上的詭韻,他就是一個活人,是一個「由死轉生」的「活人」。

不過他無有和陸峰有任何的目光交流,他就低垂著目光,雙手合十,盤膝坐在了蒲團之上,像是他這樣的僧人是無有資格坐蓮花法座的,整個「辯經場」上,可以坐蓮花法座的,應都止有一種人,那便是坐在了最上位的,剛剛從「了卻佛爺」帳篷裡面走出來的一位僧侶。

這一位僧侶,真識長老亦不認識,這就不是扎舉本寺的僧侶,也就是這個時候,陸峰第一次從「歷史」之中看清楚「蓮花欽造法寺」之中的僧侶,感受到了歷史的厚重。

便如眼前的這位僧侶一樣,他穿著的衣服,應是「蓮花欽造法寺」之中「上師」的衣服,陸峰也無知道「蓮花欽造法寺」是否有學院和「六階次第」學習的成熟制度,止這一位僧侶,反正都可以是「持咒士」,是可以「持咒」,「修行」之人,無論是否有學院,他都是一位上師。

他穿著的僧衣和陸峰所見的僧衣完全不一樣,辯經這種大儀式上面,他們穿著的都是工整的僧袍,將自己的儀容儀錶做的極好,他穿著純紅色的坎肩和僧衣,亦帶著尖尖的紅色帽子,帽子之上還有一些白色,應是和當地的「巫教」相互交流之後的結果。

並且,不管大家修行的法門是不是一樣,有些的東西是未曾有過變化的,便如同是僧衣上的裝飾物一樣,這些東西,便都是肉眼可見的階次第的體現,陸峰在選人的時候,便已經看的清楚了,順著他現在背對著的,有水系,有古樹的道路繼續往前,便可以看到這些上師的帽子亦是在變化,走到了一半中間段的時間,那上面的上師,便都有帶著「班智達帽子」的高僧上師了,而剛剛出來的,坐在了最上座的一位上師,若是陸峰無有看錯的話,他頭上帶著的應是只有無盡白塔寺。亦或者扎舉本寺主持法王才可以佩戴的「烏夏帽」。

是一件極其殊勝的帽子,帶著這樣帽子的人,是擁有大修為,大佛法,大地位的實權高僧,不止是佛法修為要殊勝,地位亦要高,這一點,他們的帽子和他們座下的法座,是「交相輝映」的,無能作假。

面對這樣的上師,陸峰是決計不會想到要和他進行辯論的。

不說辯論,他便是走到了這些僧侶的面前,都是不夠資格,無有這個福氣的,應如此,陸峰其實心中也在懷疑,是不是真識上師雖然無有對自己言語之中有所隱瞞,但是他知道的也應不多,所以一些事情,他亦是不太清楚的,否則,便是這營帳之中的所有僧,都不見得可以將這頭上帶著「烏夏帽」的上師精魄背下來呀!

應他也背過菩薩上山,所以他心中是清楚地,那便是怎麼樣子的馱馬,才能馱起來什麼樣子的資糧。不是陸峰胡言亂語,便不說是帶著「烏夏帽子」的這一位厲詭,便是帶著班智達帽子的上師精魄,便是了卻佛爺,也未必能夠背的下來。

應他們是「唯一」。

「唯一」便是止一個,這又和他們背上山的「菩薩」是不一樣的,他們背著上山的菩薩無是唯一,是「菩薩」,亦不是「全部的菩薩」,是他們命格、根器可以承擔的「菩薩」。

等到陸峰看到了和一位厲詭僧侶對坐的「紕論」的時候,便更是感覺到了一種荒誕。

便像是「紕論」這樣的厲詭,亦也要參與辯經?

他不應現在離開這裡么?得到了一座魔口大輪,不躲起來消化,便出現在這裡?

他的狼皮地圖,果然不好拿,連他自己都在這裡,便在他如此想著的時候,他的目光落在了他和對面的厲詭僧侶中間,在他對面的這位,即將和他辯經的僧侶,他鬍子已經很長了,看起來很老,很累,在他的手邊還有一根枯木做的拐杖,裸露在外面的雙臂皮膚好像是樹皮一樣。

但是面對這樣一個人。陸峰十分謹慎,並不敢掉以輕心。

應他看到了前面的金剛彎刀,還有盛放金剛彎刀的青石,這青石便好似是一個行刑台,上面滲透上的血跡,已經不知幾深,體現出死在上面的僧侶,也無是一個兩個,這樣的場面再聯想到了「蓮花欽造法寺」建成的年代,陸峰便清楚,這是一場硬仗。

應他知道,這是一場只能剩下來一個人活下來的硬仗,他無知道這個「蓮花欽造法寺」的辯經,是天竺傳入了密法域之後,經過後來逐漸「本地化」過的辯經形式,還是原汁原味的辯經——最好便不要是從天竺傳來的辯經方法。

若是最原本的,從天竺傳來的辯經方式,便真的是你死我活,無有甚麼退讓的地步!應辯經在天竺是一件極其常見的情形,便是號稱是「施無厭寺」,「地上佛國」的大寺廟之中,辯經日日發生,時時發生,想要證明自己的佛法殊勝,想要證明自己的論點是正確的,那便去辯經院,逐個挑戰!

名氣到了之後,自然有高僧大德出來應對!

從下到上,打出無敵的名號出來!

輸了,便是你的「法」不行,你的「論」站不住腳!高僧大德應辯經失敗,當場自戕的,不知凡幾!贏了的,立刻成為國主座上賓客,「施無厭寺」,從來不缺少佛子,天才,外來的高僧,本土的大德!

便如此,被稱之為「地上佛國」的這一座寺廟之中的辯經,這還是比較溫和的!

還有諸多天竺小國之中,辯經作為一種宣揚的方式,一種「鬥法」的方式,在佛門的不同觀點派系之間,在外道和佛門弟子之間,在外道和外道之間,十分常見,並且十分的殘酷,這一點上,可無有一點點的溫情脈脈了!

公開的辯經若是輸了,便有自戕的,便有變成對方奴僕的,還有一些連外人都難以啟齒的言語、舉動,一人受損,有可能整個外道門派,便都淪為灰燼!

若是眼前的「蓮花欽造法寺」的辯經,是從天竺某一個小國之中直接搬來的原汁原味的辯經,那今日在這裡,便就是腥風血雨,殺戮無數!不管是對於他,亦或者是說對於別的厲詭,規則便一條,那便是贏了,活著,輸了,割頭。

甚至他看著眼前的青石板和金剛彎刀,覺得這樣一刀下去,便是魂魄,都要開裂,便是無有到達圓滿的真性,都要裂開一道口子!

陸峰撥弄著自己的嘎巴拉念珠,靜靜的等待著辯經的開始,越是如此,陸峰反而越是平靜,智慧火加持之間,陸峰便知道自己不會錯的,他止會因為學識淺薄被殺,不是因為他的佛法錯誤被殺!

看到諸位辯經的僧侶都安然落座,最上面帶著「烏夏帽」的上師精魄緩緩的拍了拍手,他的這幾下拍手,便彷彿是拍在了所有人的耳邊。

無有言語,但是大家都聽懂了其人說的是什麼。

辯經,開始了!

坐在了他們旁邊,帶著班智達帽子的上師微微抬手,示意他們開始。

這一次辯經的主題便是藏在了剛才說的《俱舍論》之中,便就是在那講得一品之中,隨著那上面上師精魄的鼓掌,陸峰便看到他們眼前的這金剛彎刀竟然飛了起來,上面展現出來了濃烈的血腥氣味,橫在了二人的中間,高懸抹頸,隨時準備將輸掉的人,割掉頭顱。

無管是「紕論」,亦或者是噶寧·仁頓扎西,還有被無形的詭手吊著的那位厲詭,真識上師,亦都凜然的看著此物,看著上面交織出來的詭紋,隨後,對面的僧侶便站了起來,將僧袍脫下,放在了自己的胳膊彎裡面!

辯經開始了!

查了一下天竺那邊一些辯經的場面,所以寫的慢了,等我寫完這個辯經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