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公司新業務

正文卷

第143章 公司新業務

「那北美髮行權就這麼定了。」

顧銘笑著伸出了手。

這樣的結果,對於雙方來說都有好處。

張一謀想有一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歐洲三大上,他已經證明自己了,他想要在奧斯卡也證明自己。

證明自己能拿奧斯卡,證明自己不弱於李桉。

想的發瘋!

韓三品更想有,甚至比張一謀都想。

顧銘是拿了最佳影片了,但畢竟還得和別人分,而且那部影片怎麼說也不是華語片,說出去不大好聽。

李桉倒是有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可他的身份……

還是有個根正苗紅的國內導演才好啊!

雖然張一謀的父親當初是對手的人,他根本算不上什麼根正苗紅,但比李桉總要強出太多了,他屬於是國內電影系統培養出來的。

顧銘自然也想,哪怕是其他導演的影片,最起碼能證明自己在北美這邊的能量,但凡想要衝擊奧斯卡的導演,就一定會考慮找自己。

地位也能咔咔再提高一截。

三個人都想,可要是想讓索尼哥倫比亞發力拿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話,搞不好還得自己出錢,關鍵是臉沒那麼大。

這樣小讓一步,以二百萬的讓步,換來索尼的承諾,奧斯卡人脈和三百萬公關資金,不虧的。

而索尼哥倫比亞這邊。

他們其實是沒有準備幫助《英雄》衝擊最佳外語片的,這部片子有些過於商業了,而且安東尼覺得有些看不大懂。

衝擊八成也是失敗,想成功得投入大筆資金,靠錢把最佳外語片砸下來。

投入那麼大,不一定能成功,還不如就以商業片的套路來宣傳,賺了錢就夠了。

顧銘這麼讓步,他心動了,相當於是加一百萬衝擊奧斯卡啊,即使不能拿獎,只有個提名,靠DVD市場也能賺回來這一百萬美元。

沒有人賠。

這是一筆雙贏的買賣。

「哦,合作愉快。」

安東尼和顧銘握了下手,馬上又道,「那我們還得簽訂一個其他國家發行權的協議,我們幫你們衝擊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人脈什麼的都是我們在出,最後得獎了,是其他國家的發行商賺錢,這個是我們不能接受的。」

「顧,還是像之前一樣,簽一個根據北美票房決定海外市場發行權價格的協議,怎麼樣?」

既怕買下賠褲衩,又怕好飯被人端。

安東尼還是想把其他地方的發行權先佔住,以立於不敗之地。

免的自己又是張羅婚宴,又是準備彩禮的,結果一轉眼,新娘跟別人洞房去了。

顧銘也知道不同意這個協議,前面的協議是白談。

點頭答應了下來。

但同時又話鋒一轉,「不過不能再以北美票房的三成算價格了。」

「這部片子是中文片子,它在日韓極有可能比北美更受歡迎。」

「而且其在歐洲甚至可能也很受歡迎。」

「張一謀,一直都是歐洲三大的常客,已經十幾年了,梁潮偉,鞏利,都是歐洲比北美名氣更大。」

「北美票房的三成,我是不能接受的。」

前世的時候,這部《英雄》北美票房五千萬,但全球票房將近一點八億美元,拋掉內地票房,除北美外的其他市場也有近億美元的票房。

是北美票房的兩倍。

顧銘不可能再接受三成的價格。

哪怕是前面談妥的合同再重新降價,也不能答應!

要知道,這部片子在霓虹的票房達到了三千四百萬美元,比國內還高,南韓也有破千萬美元的票房,英法意都是破五百萬美元的票房。

「百分之三十!其他地方票房的百分之三十票房分成。」顧銘道。

「不!」

「顧,你這是在獅子大開口,好萊塢沒有這種模式。」

沒錯,確實是在獅子大開口。

為了漫天要價,落地還價。

一番爭執,這個價格定為了北美市場票房的百分之三十五。

待到北美市場最終票房出爐後,兩個月內,索尼哥倫比亞用這個價格將其買下,否則可以賣給其他公司。

當然,為了避免他們玩操作,這份協議還有附加條款,規定米國開畫影院不少於兩千家,宣發費用不低於一千萬美元。

至此,所有條款才算談妥!

等到初步意向合同簽訂之後,顧銘看向天花板,不由地有些期盼。

不知道在自己的影響下,這部《英雄》和前世相比,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票房會不會更高,能不能拿到最佳外語片。

前世,《英雄》是簽給了米拉麥克斯,哈維·韋恩斯坦的公司。

不能說這個公司沒有發行能力吧,但和六大比起來,明顯不在一個檔次。

沖獎,額,這個是哈維·韋恩斯坦的強項。

但同時,你在哈維那裡的重要性也不大。

看看那年奧斯卡里和米拉麥克斯有關的影片吧。

《時時刻刻》幫妮可·基德曼拿到了影后。

還有那部拿到了四個小獎外加奧斯卡最佳影片的《芝加哥》。

再讓伱拿個最佳外語片?

我老白男不要面子的?

那不是坐實了奧斯卡被哈維操控的事實了。

而讓哈維在這兩部電影和《英雄》里做選擇的話,其實根本不需要做選擇。

《芝加哥》是米拉麥克斯出品的。

《時時刻刻》,人家的女主角,這會兒剛和湯姆·克魯斯離婚不久的妮可·基德曼可是天天和哈維一起出出入入聚光燈下的。

以哈維的性格,吃干抹凈都不給你角色,幫你衝擊奧斯卡影后,你想什麼都不付出?

那問題來了,當時的《英雄》又能付出誰,會比妮可·基德曼在哈維的眼裡誘惑更大?

沒有的。

所以,沖獎也未必會比索尼哥倫比亞肯出力。

「希望能有個好結果吧。」

畢竟《英雄》的收入一半都進了自己的口袋,自己還是製片人。

既賺錢,又賺名啊!

……

待到安東尼暫時離開後。

韓三品和張一謀都走過來表達了感謝,「謝謝了。」

「謝我幹什麼?」顧銘反問。

「為了幫助一謀拿最佳外語片,這部片子少賣至少兩百萬美元,其中的一百萬美元可是你的。」韓三品沒再多說。

這種事,他清楚就行了。

張一謀要是能拿最佳外語片的話,最賺的是張一謀,他也賺到了政績。

比起來,顧銘這個出力不少的反而是賺的最少的。

他必須表達一下自己的態度。

「嗨,這哪裡跟哪裡啊!」

「張導和我是老鄉,之前還和我爸都是西影廠的同事,我幫他不是應該的嘛。」

「這個情分我記住了。」張一謀重重地和顧銘握了下手。

眼裡的惋惜一閃而過。

要是自己沒有一開始就認識張偉萍就好了,顧銘絕對是一個很完美的合作者。

可惜,先遇見的張偉萍啊!

自己也不可能因為張偉萍的一次酒後之失,就把這個合作者一腳踢開。

想到這裡,他越覺得對不起顧銘了。

開口道。

「我想到一個新的故事,偉萍要主控,我盡量給顧總你要點份額。」

「哦,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顧銘問。

「我拍《英雄》的時候回長安看過,唐城建的挺不錯的,就有一個想法,在唐城取景拍攝一部晚唐背景的古裝武俠片。」

「還是請李連結?」

「請不起了。」張一謀搖頭,「一次可以讓他片酬大降價,現在他的片酬都一千五百萬美元了,總不能次次讓人家以零頭價出演吧?可不大降價,按他的市場價來拍,回不了本。」

「偉萍想搞成大片,其他演員片酬也少不了,還有製作成本。」

「我計畫請幾個港島知名演員來拍攝,他們不論是在國內,還是在東南亞市場,都是有不錯的影響力的。」

「哦……」顧銘確定了,這就是那部《十面埋伏》。

盲女時而武功高手,時而走路需要人扶。

口碑比《英雄》還要糟糕。

票房也沒有《英雄》那麼高,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

那顧銘就沒那麼大興趣了,擺擺手,「不用問張總去要了,我也不想張導你為難。」

明明是拒絕的話,卻也讓張一謀大為感動。

同時下定了決心。

「不!我一定得在張偉萍手裡要到份額,他要是為此翻臉,那就翻臉!」

「真不用了。」顧銘繼續拒絕,「我現在沒那麼多資金去投資你的新片了,張導要真想表示些什麼,那就多宣傳宣傳咱們老家的唐城,另外用點啟明星的藝人就可以了。」

「沒問題!」張一謀拍著胸口保證,「新畫面也沒多少演員,只要有合適的角色,我就用啟明星的藝人。」

「那就謝謝了。」

「說謝就太見外了。」

……

在等待著安東尼打錢的時間段。

顧銘就把《英雄》這次先期能從索尼那邊賺到手的上千萬美元出路給規劃好了。

先讓李小萍在長安那邊成立了一家叫天工色彩的特效公司。

然後讓獵頭公司去找了一個叫徐健的人。

也就是後世負責《流浪地球》特效的墨境天和的創始人。

這種經過歷史檢驗的人,是顧銘最喜歡用的。

雖然大多數的人才都是天賦加上經歷造就的,但其能在前世混出頭,就說明天賦是沒問題的。

不用擔心給了資源平台,卻培養不出來的問題。

這會兒的徐健正在一個影視公司做總監。

他太清楚啟明星在影視行業里的實力了。

聽到啟明星想挖他,不做考慮,二話不說就來到了啟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