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粉色霞光

正文卷

「開陽縣還有冰庫?」秦瑤新奇問。

想起末世來臨前的各種冰飲料,秦瑤沒忍住暗暗咽了口口水。

盛夏里來一塊冰,那感覺簡直不要太舒服。

劉季點點頭,「有啊,就在城外冰庄,每年落雪後河面結冰,官府就著人將冰塊鑿回放入冰庫,去年存冰,可用到今年秋。」

然後等到冬天繼續存,存了繼續用,如此反覆。

不過看秦瑤那興緻勃勃的樣子,劉季不得不給她潑一瓢冷水。

「那的官府的冰庫,冰塊專供給城中貴人使用,咱們普通老百姓就別想了,你要是手裡余錢多,請我到那糖水鋪子里喝一碗還差不多。」

說著,嘴巴不爭氣的咽了口口水。

秦瑤嗤了他一聲,「做夢!」

她剛剛路過的時候看見那些飲料的牌子,帶雪字的,一杯五十文起步,都夠買她手上這三斤豬肉了。

早預料到她會是這般反應,劉季背過身去切了一聲。

轉過身來時,秦瑤已經把老黃牽了出來。

夫妻兩對視一眼,這才想起一個尷尬問題。

兩個人,一匹馬,怎麼騎?

想到某種對自己不利的可能,劉季當先上前抓住韁繩,試探問:

「娘子,你不會讓我跟在馬屁股後面跑的對吧?」

秦瑤懶得跟他廢話,直接問:「會騎嗎?」

劉季實誠搖頭。

他倒是想會,可也要家裡有那條件不是。

秦瑤甩了甩頭,「上馬,你坐前面。」

「啊?」劉季下意識抬手比划了一下二人的身高,秦瑤比他矮一個頭。

這要是坐前面,她在後面還能看得見?

抬起的手被秦瑤重重打開,劉季疼得倒吸一口涼氣。

事實證明,是能看見的!

因為加速跑起來的時候,他害怕得只顧著趴在馬背上,死死抱著馬脖子。

耳朵邊是嗚嗚的烈風聲,剛想開口,撲進來一嘴的沙塵,屁股被顛得快要變四瓣。

他想稍微換一個姿勢,一具溫熱的身體就壓了下來,一股皂角的清香飄入鼻尖——

劉季登時整個僵住!

後來、後來.他已經想不起來自己怎麼回到的劉家村。

只記得,身後傳來一聲:「到了,滾。」

而後,他就被無情的丟下馬背,愣愣站在原地,看著天邊火燒一樣的晚霞,紅粉紅粉的,特別漂亮。

一人一馬逆著霞光前行,女人脊背挺直,身體隨著馬背起伏,高高束起的馬尾左右輕盪,那樣的肆意,彷彿世上再也沒有什麼能將她束縛。

他下意識伸出手,想要抓住什麼,卻什麼也沒抓住,只能看著那英姿颯爽的身影,漸行漸遠。

「咕嚕~」

劉季無意識咽了口口水,又猛的搖了搖頭,抬頭一看,居然還覺得那馬背上的人周身泛著粉色霞光。

他抬起手輕輕給了自己一巴掌!

這下粉光沒了。

秦瑤在村井空地上停了一下,沒見到家裡幾個孩子。

可能是楊梅湯的生意沒幹成,提前回家去了。

秦瑤無奈笑笑,回頭呼喝:「劉季你丫走快點!」

劉季氣喘吁吁小跑上來,仰頭抱怨,「我兩條人腿,你四條馬腿,你也不說等等我,還催,催命啊!」

秦瑤眉頭一擰,怎麼覺得今天這廢物男人說話的語氣帶著一股嬌嗔?

算了,不管了,伸手把他身上的包袱奪走放在馬上,打馬家去。

沒了行李,劉季速度也沒有快多少,沿途遇到每一位村民都要停下來吹兩句。

別人恭維,喚他一聲劉才子,他臭不要臉的應了。

這般磨蹭,秦瑤都到家把馬鞍卸下喂好馬,他才進家門。

一進門就笑,可見這一路上收穫了不少好話。從前人人喊打的混子,現在變成人們口中的才子,美滋滋。

「咦?」劉季舀水準備洗漱,往廚房和各屋看一眼,都沒人,「大郎他們幾個哪兒去了?」

秦瑤給馬兒扔一把上好草料,拍拍手從後門走進來,後院這邊也沒人。

「可能是去哪兒玩去了吧。」她猜測。

劉季見她過來,下意識把身前水盆端過去,「娘子你洗洗。」

做完這個事,他便懊惱的打了下自己的手背,讓你犯賤!

秦瑤把他的微弱『掙扎』看在眼裡,輕笑一聲,擰帕子擦臉擦脖子。

隨後把外衫脫下掛在院里的晾衣桿上,只穿一件薄薄的麻布裡衣站在走廊下對著大門吹風。

這般生猛,劉季目瞪口呆。

秦瑤斜睨過來,「你瞅我幹什麼?天都要黑了,出門找孩子去啊!」

熟悉的壓迫日子又開始了,這剛進門,他還沒鬆快一刻鐘呢。

心裡逼逼賴賴,面上一臉溫順的微笑,「哎,我出去看看。」

正要出門,四個孩子的興奮的談話聲從山下傳了上來。

很快,四道熟悉的身影出現在大門口。

見到阿爹和阿娘,龍鳳胎先是一怔,而後跑了進來,迫不及待要分享她們今天的喜悅。

三郎說:「阿爹,二哥賣了好多碗楊梅湯!」

四娘說:「阿娘阿娘,我們做的楊梅湯一下子就賣完了,大哥和二哥又上山去采野楊梅,我們今晚還要做來賣!」

劉季一臉懵,不過還是應付著說:「不錯不錯,大郎、二郎,讓爹看看你們長高了沒有。」

二郎翻了個白眼,「這才十天哪裡長得那麼快了,我又不是蔥。」

大郎倒是給他親爹面子,提著沉甸甸一筐酸溜溜的野楊梅上前,讓劉季比划了一下。

秦瑤沒想到幾人的楊梅湯居然已經賣完,而且生意太好,還要做第二批。

毫不掩飾自己的驚喜,看向二郎,「你賣多少錢一碗?」

「兩文一碗。」二郎把身上的簍子放下來,滿滿一簍子楊梅呢,可沉了。

這才興緻勃勃的說:「阿娘你是不知道,大傢伙有多喜歡我們做的楊梅湯,趕上秋收,他們可捨得花錢了.」

早上秦瑤前腳出門,後腳二郎和大郎背著裝楊梅的陶罐,三郎四娘拿著碗和勺,就出門去了。

大郎說要去村井那,二郎直接把楊梅湯帶到田裡,就在田埂上叫賣。

才打開罐子呢,就有人聞著味兒上來問。

大郎當時忐忑的說兩文一碗,沒想到人家立馬就要了兩碗。

說是天太熱,秋收太苦,偶爾破費一次不妨事。

不妨事好呀,兄妹四人走過一畝畝稻田,直接送到手邊去,先賒給他們楊梅湯,然後回那人家裡拿錢去。

這一個上午轉下來,背簍里的罐子越來越輕,不知不覺就賣完了。

二郎拉著秦瑤進堂屋,期待的看她一眼,然後從懷裡掏出一個麻布包。

「嘩啦!」往飯桌上一倒!

幾十枚銅錢灑落下來,發出悅耳的清脆音。

楊梅湯賣了三十碗,一共是六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