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千里馬

正文卷

第264章 千里馬

「那麼,我們怎麼開始?」

看到大家都在聞藥味,李唐笑著拍了拍手問道。

「李先生,您真能聞到那些葯的味道?為什麼我們聞不到?」

「這我沒法解釋你們為什麼聞不到,可能是我比較敏感吧,我們現在是不是可以開始了?」

接下來就是什麼聞味辨葯,不用秤,光憑手就能準確的知道克數,精彩的表演把一眾記者震的是一愣一愣的。

也讓那名記者的陰謀徹底破產。

那名記者之所以玩這套現場讓李唐配藥,就是有人出錢讓他這樣做,想通過這個記錄下每種葯所需的具體分量,這樣一來就算他們得到的可能不是準確的數字,可也能縮小到一個範圍內,讓他們破解藥方變的簡單許多。

可李唐是徒手稱重,根本不需要用電子秤,則徹底打破了他們的夢想,因為他不管哪種葯貌似都是非常隨意的抓了一把,這對於用毫克來計重的藥劑來說,範圍實在是太廣,他們此次的計謀起不到一丁點的作用。

不對,也不能說沒起到作用,最起碼讓李唐大大的秀了一把自己的專業技能,把不管是那些老外,還是那些央媽的記者,亦或者是幾位領導,都看得是目瞪口呆,原來中藥師還可以這樣玩。

同時也讓他們疑惑不已,為什麼他們之前碰到的那些不管是中醫大夫,還是藥房抓藥的都沒這樣的。

兩個多小時後,李唐已經把煎好的葯分成了二十份,慷他人之慨的將他們分給了在場所有的媒體,包括央媽的人。

「好啦,這個葯的有效期只有五天,回去後你們就可以安排人試藥,為了數據的真實,你們可以給患者在服藥前,先做一次全面的體檢,然後服完葯的第三天做第二次體檢,兩次數據一比對就可以看出來變化了。

我還是那句話,伱們可以報道,但希望你們能如實報道,不要斷章取義,另外我有一點點小小的要求,就是最好不要報道我的正臉,或者對我的臉部做出一些處理,尤其是你們。」

李唐抬手指了一下國內的記者。

他不想成為名人,現在報紙和電視新聞的傳播威力太大,他這張臉一旦清晰的出現在報紙和電視新聞上,那他以後真的就是永無寧日了。

此時張副領導也在宣傳口那位帶隊領導的耳邊輕聲說道:「丁部長,我們王主任也讓我給您帶句話,後續不管是報紙還是電視上報道秦山製藥的時候,盡量弱化李唐同志的重要性,最好不要出現他的單人照片或者影像。」

「為什麼?這次的採訪最後要上新聞的,這是上邊指示過得,李唐同志為國家做出這麼巨大的貢獻,正面的宣傳為什麼要弱化?」

「丁部長,您不覺得他太年輕了嗎?」

「嗯?老張,你這是什麼意思?如此年輕的幹部,卻做出這麼大的貢獻,正是一個正面宣傳的好材料啊,而且這應該也是你們省的典型,為什麼你們會覺得他年輕就不需要宣傳了?還是說……」

「不不不,您誤會我們的意思了,沒有任何人想要打壓李唐同志,這種事情也永遠不可能發生,之所以這樣,我們其實還是對他的保護。

沒錯,這兩年上邊一直要求幹部年輕化,可是……不到三十歲的副廳級幹部是個什麼概念,您應該能知道。

如果李唐同志的個人情況被報道出去,肯定就會有人挖出來他的家庭背景,包括他愛人的家庭背景。

這本來沒有什麼,但如果被有心人散播出去,再加上點什麼唯關係論之類的,對他,對很多同樣有各種背景,但確實是憑藉個人努力升上去的年輕幹部,都是一種不好影響。

而且這種傳言一旦擴散開,在老百姓那裡肯定就會演變成各種各樣的版本,更會有人質疑選拔幹部的標準,質疑組織上是不是在開歷史倒車,怎麼在這個年代還玩起了舉薦。

丁部長,你們是搞宣傳的,應該更清楚,自由從來就不是無序自由,謠言止於智者這句話其實就是個廢話,而文人殺人不用槍,全靠筆杆子這句話也不是一種修辭說法。」

老張的話讓帶隊領導丁部長陷入了沉思,他此時思索的不是老張的話,而是開放後很多地方報紙的一些怪像,尤其是南方的某些媒體,那邊處於開放的前沿,外邊的新鮮事物湧進來的更快。

接受新鮮事物不是什麼壞事兒,可怎麼分辨這個新鮮事物的好壞,那就成了另外一個層面的事情了。

「我知道了老張,我會叮囑他們在報道中盡量弱化李唐同志。」

「謝謝!」

「不用客氣,都是為了保護年輕幹部茁壯成長嘛。」

說到這裡,丁部長揚起下巴向著李唐那邊示意了一下:「他這兩年連年都立下這麼大的功勞,你們省里該怎麼獎勵啊?」

「沒法獎勵,獎勵什麼都不合適,他這個年齡,現階段已經提無可提了,物質獎勵更不需要,秦山製藥本就有人家的股份,唯一能給的就只剩下精神獎勵了。」

「呵呵,你們這是一種幸福的煩惱啊,我估計其他省可能都巴不得能有這種煩惱呢。」

丁部長笑呵呵的說道。

「那得靠他們自己發掘了,我們這匹千里馬就是我們王主任親自發掘出來的。」

「嗯,這個我之前聽說過,當時王主任還是副主任的時候,就提出要搞一個藥廠試點,可當時上邊因為種種顧慮沒批,準確的說你們省里那會兒的意見也不統一,後來在王主任堅持不懈的努力下,才最終有了現在這個秦山製藥,而李唐同志顯然也沒有辜負王主任對他的信任。」

「是啊,王主任第一次提出的時候,我沒記錯應該是七八年,當時李唐同志才多大,二十二三歲吧,說的那啥一點,真的是毛還沒長齊呢,讓這麼一個年輕人來主持一家全國性的試點單位,誰又能沒疑慮呢?

可現在的事實不也剛好印證了古人的那句話,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