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8章 小事(4k)

正文卷

方卓在回國的第二天就必須投入到工作之中,這次不單是開會,還和上面的工作組一起視察了「華力一期」的情況。

這裡跑通了冰芯主導的非美系65nm製程的生產線,代表著未來產業鏈發展的一個方向。

下個月,冰芯廬州廠就要進行28nm的風險試產,這裡和那邊相比,差了足足3代,而且,良率提升的空間還很大。

副組長賈邦傑自從來了申城就忙得團團轉,但下到一線還是今天第一次。

當他真正參觀生產線,聆聽差距和分析,就……一看一個不吱聲。

本來沉重的心情里還帶著樂觀,看完之後就只把沉重提純了。

方卓倒是頗為從容,等注意到賈司長的心情,反而寬慰對方:「賈司,今天本來要看的就是起步追趕的一塊,這已經很不錯了。」

「要是冰芯的28nm碰見問題怎麼辦,這往前追……」賈邦傑不是不知道情況,只是眼見為實的心情不太好避免。

「申城這邊的生產線不用過於想著怎麼快速追趕,那不現實,況且,28nm在全球都是一流水準,難追才是正常的。」方卓娓娓道來,「另外,從我們冰芯的總體收入來看,其實,截止今年的前三個季度,65nm仍舊是我們最大的營收板塊。」

28nm還沒有貢獻營收,目前冰芯最尖端的工藝是第二代HKMG的32nm,而這個尖端工藝貢獻的營收佔比是22.3%。

更為中堅的是45nm,貢獻了33.6%,至於65nm,包括申城二廠、德國工廠,仍舊能貢獻35.7%的營收,最後剩下的則是老而彌堅的130nm,它到今年仍然有8.4%的佔比。

冰芯當年接受了梁孟淞的建議,跳過了90nm,選擇了更具性價比和競爭力的65nm,如今的事實還在證明,這是一個極佳的決策。

65nm是一個甜點區,而冰芯的45/32隨著HKMG工藝的成熟,有望在未來數年繼續保持增長。

當然,尖端工藝不是不重要,現在發揮威力的工藝都是當年的尖端工藝,隨著成本的下降,它讓更多電子產品走進了消費市場。

「就是焦慮,焦慮的我晚上都睡不著。」賈邦傑面對冰芯掌門人,自然沒有太掩飾自己的心態。

「晚上睡不著,適合上夜班。」方卓開了個玩笑,「正好回頭去廬州,我們那邊很多人晚上也都在。」

賈邦傑給自己灌了一杯咖啡:「行,後天我收拾收拾就去你們廬州廠報導。」

方卓一笑,這不還行嘛,還能開玩笑。

「中芯要是想辦法把設備買進來了,其他的問題是不是都能解決?」賈邦傑情不自禁的又把念頭繞到了中芯。

「也有不少為難的問題,很多設備本身是需要廠家支持的,我們每個廠都有廠家的駐場工程師。」方卓想了想,「國內這方面也有缺口,嗯,方方面面都有問題,花花時間,大概能行。」

賈邦傑忍不住說道:「方總,你別大概啊。」

「那就問題匯總後再開會吧,這個交給晶圓聯盟,他們擅長搞這個,另外,不少國際二手設備商能幫助處理維護。」方卓答道。

賈邦傑捏著文件:「一關關來過。」

「我們目前的運營是不受影響的,這次受限所帶來的問題會在未來數年逐步顯現,但也扭轉了我們一部分的核心發力。」方卓指的是沒有EUV下的工藝研究。

「還有這個上市問題。」賈邦傑像是一個什麼事都要問的大管家。

「年底在香江。」方卓說著計畫里的決定。

賈邦傑吃了一驚:「這麼快嗎?」

方卓抿了抿嘴:「這是一個不錯的時間節點。」

隨即,他又補了句:「再不上市,冰芯的股東都要排隊從我辦公室往下跳了,員工們的期權也需要兌現。」

賈邦傑笑笑,心裡更多的還是在琢磨前一句話,「不錯的時間節點」。

據說,冰芯在海外是糾集了一幫利益的,而到了年底,美力堅那邊的競選恰好剛剛結束。

這個「據說」是坊間閑聊,沒有人給出證明,但更往上似乎也不在意這個,在不同的模式驗證下,以中芯、冰芯為代表的融合國際資本的模式算是走出了一條路。

現在,冰芯的主要資產落在國內,它實打實的帶動了內地產業和地方發展,這便是最重要的。

更何況,還有很早之前就籌劃的晶圓製造聯盟,目的也相當清晰。

他伸手和方總握了握,說道:「方總,晚上就不吃飯了,我和京城那邊還得連線,你也早盼著回去了吧。」

方卓笑了笑,用力的握了握手:「賈司,那咱們就明天見。」

他中午的時候給家裡打了兩個電話,私事倒是被聽到幾句,但也沒什麼好避諱的。

回家的路上晚霞瑰麗,從國外回到申城,方卓的心情一直有種淡淡的好,大概有種不太自知的對家庭新生命的期待。

次日早晨,簡單吃了早餐,方卓帶上了蘇薇給的關於易購的文件。

關於易購,關於易購總辦,關於易購的運轉。

雖然方卓和蘇薇聊的比較輕鬆,但在過去三個月里,國內電商賽道上確實硝煙瀰漫。

易購、天貓、蘇寧這三家在四月份的交手分出了短暫的勝負,蘇寧且不提,圍繞著阿里傳統的6·18大促,易購前前後後又和老對手拼了一記,兩邊都打出了真火。

然後……便是似乎已經成了保留曲目的上京城見家長。

這幾年……家長也很無奈。

——是你們啊。

——又是你們!

——還是你們!!

——老是你們!!!

電子商務發展很快,但隨著流量往頭部匯聚,彼此的業務交叉範圍也迅速增大,不管是對宣傳流量還是消費市場的爭奪,阿里這次和易購都打出了熱鬧。

不過,家長可能也是有點習慣了,主持公道的級別在降,就是要求規範行業發展。

方卓坐在車裡,聚精會神的閱讀易購的多份文件,相較於他之前看的,手上的文件有不少總辦成員對市場和決策的思考。

這個倒是更有些意思。

「企鵝六月份也有點動作,搞了一幫唯品會、紅孩子等品牌趁勢注入流量,他們對電商業務的戰略好像變……」

方卓點評的話還沒說完,轎車忽然頓挫了一下。

他抬頭看了看前面,發現好像是右轉被加了塞。

副駕的劉宗宏面有慍色,控制著聲音:「好像是劉總的車。」

其實不是「好像」,他能確定,前面加塞的車正是曾經的「華東之虎」,現在的地產大鱷劉肅毅的轎車。

他不信這劉肅毅認不出來老闆的車牌,這樣橫插一道,是什麼意思?

劉宗宏想著劉肅毅現在的風光,忍不住心裡多冒出了一些念頭。

然後,他聽到了老闆疑惑的聲音。

「哪個劉總?」

「呃,劉肅毅。」劉宗宏答道。

方卓「噢」了一聲,看到前面的黑色轎車加塞到之後彷彿變為了引導方向的前車,也沒有什麼別的動靜,於是便繼續看起易購的文件。

劉宗宏心裡的慍怒也漸漸消了,這「劉一億」似乎不是自己想像的那樣想驕縱一把。

永科地產掌門人的座駕在前面開車,也就這樣抵達了易科總部。

等到轎車停穩,劉宗宏看著劉一億下了車,隨即便是一路小跑的過來,笑容滿面的給老闆開車門,彷彿不是風光的地產大鱷,而是一個乖巧的門童。

他徹底打消心中念頭,默默下車。

「劉總,你這太客氣了。」方卓下車,對許久不見的劉肅毅笑道。

「哎喲,方總,我剛才在路上一眼看到你的車,路上不好停,我就想著直接到易科好了。」劉肅毅大笑,「我車上正好有剛搜集到的茶和酒,想讓方總品鑒品鑒。」

「就這事?」方卓意外。

劉肅毅認真的說道:「就這事。」

另一邊,他的秘書也把酒和茶拿了出來,小跑著過來。

「你劉總是地產大佬。」方卓搖搖頭,哭笑不得,「我還以為你有什麼事找我呢。」

「方總,折煞我了!」劉肅毅就差拍胸脯,「我能有今天,別人不清楚,我自己還不清楚嘛!」

方卓瞧著這姿態,行吧,和過去似乎也沒什麼變化。

他倒是沒有拒絕茶、酒,隨口道:「上去坐坐?」

「劉哥,老闆今天上午有會嗎?」劉肅毅沒有立即答應,轉頭就喊哥,嘴裡還用過去的稱呼。

劉宗宏猶豫了下,點了點頭。

「那我就不上去了,方總,我怕耽誤你時間,也真沒別的事。」劉肅毅擺正位置,不願打擾方總的工作。

方卓打量了兩眼,也沒再客氣:「好,那就回見。」

劉肅毅笑著點頭,卻沒有立即就走,而是在身邊跟了兩步,聲音稍稍放低:「方總,現在都傳,鄭頭要去外面了?」

「嗯,有這事。」方卓平靜的答道。

劉肅毅沒想到一問就能確定,怔了怔又繼續跟在旁邊:「那他要去哪邊?」

方卓停下腳步,似笑非笑的看著劉肅毅:「劉總,聽說永科地產從去年的擴張就挺快?」

「也不算很快,我是想著健康的資金鏈是最重要的。」劉肅毅認真的回答。

「你們永科是大公司,怎麼說呢,多少也掛著一個『科』字。」方卓給了建議,「我說句實話,也不用太求快求大。」

劉肅毅心裡一緊,嘴上「嗯」了一聲。

方卓拍了拍這位的肩膀,仍舊告知了他想知道的鄭哥去向,這也不會保密太久。

劉肅毅看著方總的背影消失,轉身回到了自己的車裡。

轎車開動,駛向永科。

當過了一個紅綠燈,前面的秘書湯景茂嘀咕了句:「聽說方總最近碰見麻煩了。」

他見到劉總這樣幾乎有些巴結著的態度,心裡略略不平。

永科地產是難得脫離了易科系的公司,之前的股份被視為交了一筆贖身費,而在那之後,永科的發展加快,股價回暖。

現在任是誰見了劉肅毅,那也得認真寒暄兩句。

湯景茂覺得,平起平坐談不上,那也……那也稍微挺直腰板吧。

劉肅毅聽到秘書的聲音,皺了皺眉,說道:「小麻煩而已。」

什麼痛失百億,什麼絕唱之作,他是萬萬不信的,或者,對此不全信的,方總縱橫江湖十餘年,這不過是一點點挫折。

這事要從整個周期來看,勢頭仍然是上漲的。

劉肅毅想到「周期」這個詞,又想到了方總挺認真的建議,心裡轉著各式各樣的念頭。

最終,他徐徐吐氣,看到秘書的神色,決定換個更有眼力見的秘書。

……

方卓走進23層的總裁辦,隨手放下事關隔壁的文件,又看了眼桌上昨天沒看完的彙報,伸了個懶腰,打算嘗嘗劉一億送來的新茶在處理工作。

不過,還沒等他喝上一口,電話上接到了申城總商會會長馬晰亮的電話。

自從馬晰亮跟著推動了一幫華東企業的定期赴歐,他的日子就越來越滋潤,這次打來電話是頗有請示意味。

今年的對歐經貿活動,易科的那位劉秘書昨晚打電話,提供了一個繞開法國的建議,這是不太尋常的。

過去幾年,雖然兩邊關係有波折,但政冷經熱,不耽誤大家賺錢,今年這要繞開……

方卓樂呵呵的聊了幾句,聽到對面的疑惑,給了答案:「留著吧,法國那邊的訂單盡量留給明年,明年大概會有官方活動,這事,馬會長看看怎麼協調才是對大家更好的。」

馬晰亮得了明示,這是有更上面的消息源,可以有更佳的活動了。

他對方總的話深信不疑,解決了這個事又立即邀請方總出席年底的活動,屆時要有改選,希望方總出任新的榮譽會長。

方卓仍舊習慣性的拒絕,但話說一半忽然想到歐洲的朋友,沉吟道:「掛個名頭也行,好聽一些,幫著推動經貿關係嘛。」

「是是,這是我們商會,包括華東商會乃至更多商會與企業的使命。」馬晰亮大喜,要是方總願意當個頭,來年活動的影響力就更加出眾了。

「行,那我也發發光,能幫上一點忙是一點忙。」方卓敲定下來。

馬晰亮心中立即冒出若干圍繞方總影響力的動作,深為方會長的願意發光而由衷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