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4章 TikTok2

正文卷

第1044章 TikTok2

有一句著名的公知語錄:「在英國的地鐵上人人都在讀書,中國人卻在地鐵上刷手機!」

是不是有直擊靈魂的顫動?

然而真相是:英國地鐵沒信號——最近的好消息是,倫敦地鐵聲稱要在2024年全面覆蓋4G網路。

這個套路可以放在很多事情上。

不講真實的原因,而是往國民性、劣根性上帶,頗有古早「德國油紙包、日本馬桶水、美國因為小孩子往裡撒尿而抽干一水庫的水」的風采。

當TikTok出海成功,全球日活突破10億的時候,很多人就看不順眼了。

比如拿直播帶貨說事兒。

國內直播帶貨這麼火,為什麼在西方不火啊?

這幫人的答案是:中國人盲目、從眾、教育水平低、缺乏獨立判斷能力、喜歡被人灌輸、有表演文化、愛湊熱鬧云云……

不少人真信。

結果很多在西方有過電商經驗的人,紛紛跳出來打臉。

國外的很多電商App還停留在1.0時代,只能在網上完成訂購、發貨,能在App上看到實時運送路線的都很少,且價格普遍比實體店貴。

因為他們的基建不行,這個基建包括移動網路建設、物流系統、線上支付系統,以及更重要的產品豐富度——這些都是做直播帶貨的必要條件。

而且,歐美市場早已瓜分完畢,他們的食品、日化用品等等,早被各大品牌擠占,沒有小廠生存的空間。而這些品牌又與那些大型連鎖超市緊密結合,基本能保證自己的價格低廉,電商並沒有顯著的優勢。

中國不一樣。

我們有數不清的小企業,數不清的產品,完善的移動網路和物流,統一的支付渠道,以及整合了購物、付款、直播、娛樂功能於一身的app。

這些才是直播帶貨興起的根本原因。

在2021-2022年左右,TikTok推廣直播帶貨,所以你說為什麼不火啊?因為才開始做啊,而即便才開始做,也誕生了一些帶貨達人。

比如美國有個十幾歲的小女孩Dasha,她自己設計、製作頭花,每天都在TikTok上直播帶貨,90%的銷售額來自這裡。

現在已經有17萬粉絲,小作坊估值六位數了。

還有英國的一個團隊insightscoop,與國內的小楊哥類似,口號是「把價格打下來」,帶貨包括數碼、彩妝、洗護用品等等,經常衝到英國TikTok帶貨排行榜Top1。

所以,你可以說討厭國內神經病似的帶貨風格,但千萬別以為老外很高級,不喜歡看直播帶貨,更別扯到什麼國民性上,他們這條賽道才剛開始呢。

……

TikTok切入電商比較晚,2021年才開始。

它的模式是在各個國家做本土化,名字叫TikTok Shop,翻譯過來叫「小店」,美國就叫美國小店,英國就叫英國小店。

目前開通了八個國家。

分兩種:本土店、跨境店。跨境店主要中國商家在做,義烏小商品大軍行銷海外,很受歡迎。

流程上與一般電商沒啥區別,商家入駐,用戶購買,物流配送……但本質上,它是一個建立在娛樂社交平台上的電商。

天生流量強大,推廣方式多種多樣。

直播帶貨就不提了,還有一種比較普遍的:一個網紅不用直播,只需在自己的賬號掛上一件商品鏈接,每賣出一件,他就有分成。

TikTok電商做了2年,業績穩步增長,比如美國小店,女裝類,銷售額第一的每月有125萬-150萬美元。

此刻。

姚遠按照這個思路,大概講了講電商方面的構想,道:「這不像廣告、直播那樣容易,需要建設倉儲,提高物流效率,需要熟知各國的市場環境與法律規定,還可能面對一些挑戰。

比如某些國家不允許社交平台做電商,那就需要耐心的溝通……」

「……」

Hugelive運營數年,股東們沒少和姚遠打交道,知道他主動說出來的問題,那肯定就是問題。

不過前面描繪的情景太美好,長視頻+短視頻的組合足以讓大家心潮澎湃。

簡單商議了一會,一位美國大股東道:「我們贊成你開發短視頻產品的計畫,伱的運營能力已經無需證明,我們報以絕對的信任。

至於那些問題,我們可以慢慢解決,畢竟又不是馬上就要做電商。

但基於未來可能出現的某些困難,我們建議你組建一個國際公共關係團隊,專門處理這些事情,或者找一些頂級的公共關係公司合作。

這方面我們有很多資源,應該能給你帶來一些幫助。」

「那就再好不過了,我先行表示感謝!」

姚遠笑道。

在美國有一種很特殊的職業,叫說客。

他們遊走於黑白之間,發揮著很大的作用,比如國會要出台一項法案,贊同者和反對者都可以僱傭說客,去做議員的工作,以便達成有利於自己的結果。

公共關係公司里,自然包括說客。

這種公司什麼活都接,但一般有自己的政治傾向,親共和黨的,還是親民主黨的。

姚遠做Hugelive沒找,做短視頻,真的需要找了。

會議開了好久,敲定了短視頻的大致框架,眾人都有些疲憊,休息就餐,席間又閑聊,近來國際新聞不少,聊著聊著就聊到懂王。

「聽說委員會為他的就職典禮已經籌集了9000萬美元的資金,真是糟糕透了!我太了解這個傢伙了,他一定會搞很多事情。」

「他只是老調重彈,複製了一遍里根而已,又是承諾大搞基建,要新建公路,修機場和隧道,上帝都知道這不可能辦到。」

「美國基建我早不抱指望了,除非來一次三戰。」

「我猜他一定會做的,肯定是在墨西哥邊境修高牆,限制移民……不過我倒希望他公布羅斯威爾事件的真相,到底有沒有外星人!」

「哈哈!這樣一說,我也很期待。」

「前幾任語氣含糊,其實我覺得已經間接承認了。」

姚遠興緻勃勃的加入進來,並且得到了一致附和,這是國際合作方對他印象最特殊的一點:他有時候很中國,有時候又很美國……

「對了,姚,你為我們的產品想好名字了么?」一位股東忽問。

「當然,叫TikTok!」

(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