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8章 我有一顆紅心,別人未必

正文卷

第978章 我有一顆紅心,別人未必

屋子裡燈光明亮柔和,到處是做作的古典陳設,案几上還有香爐,連筷子托上的花紋都是找老木匠雕的。

此人打量了一番,笑道:「沒想到你還有這麼一個鬧中取靜的地方,頗有點庭院深深的意思。」

「這是於佳佳置辦的,娛樂圈品味低俗,見笑了。」

姚遠毫不猶豫的把於總賣了,道:「今兒嘗嘗這裡的菜,專門請南方廚子做的,我也不知地不地道,您是行家。」

說著,開始上菜。

烤鰻魚、香芋燒竹雞、海門提湯羊肉,外加一道天下第一鮮,就是炒文蛤,主食是金錢蘿蔔餅。

還有一個小點心麻糕,用香糯米、白砂糖、芝麻、核桃仁做的。

沒上酒。

「費心了!」

此人一瞧這幾道菜,不由笑嘆,又夾了一口炒文蛤,品了品道:「這個味道對,火候最重要,油溫九成熱的時候下鍋,快炒幾下就好,老廚子的手藝。」

「要不說您是行家呢,您喜歡就好。」

姚遠隨便夾了一口,倆人聊了起來。

《流浪地球》最近在高層圈很火,此人也感興趣,問了一些問題,他還是機械工程出身,懂得不少。

聽到幾支國家隊支持,要造50米長的大車,還有單兵外骨骼什麼的,大為興奮連連叫好。

「這不算秘密,幾代領導人都喜歡看電影,國家對電影產業一向重視。90年代我們體制改革,變成了市場經濟,2000年後擴大產業規模,提升市場效益。

現在票房越來越高,是時候追求點精深的東西了,你這部片子拍的及時,不過最終效果怎麼樣,你有把握么?」

「九成九吧!」

「哈,那就好……」

二人相談甚歡,吃到一半,姚遠忽道:「話說今年夏天很熱啊,感覺比往年都熱。」

「是啊,還有幾天達到了40度,好在涼快了,京城還是秋天最宜人。」

「我記著那幾天,是7月13號、14號,連續兩天衝擊40度高溫,這麼熱的天,各部委還要加班,也很辛苦。」

嗯?

對方一愣,沒明白姚遠為什麼蹦出這句話。

而緊跟著,只聽姚遠繼續道:「我原以為部委工作輕鬆,誰知也非常忙,這兩天國土資源部加班最勤,人最多,最晚的一直忙到凌晨2點呢。

公安部也很忙,全天24小時午休,人家早高峰7點開始公安部凌晨4點起碼就有60-70個人上班了。

外交部也是全天無休,只有凌晨3點到5點輕鬆一些。

農業部也在加班,最晚到23點離開。

還有,打車到財政部的,比打車從財政部離開的多102次;而打車到央行的,比打車從央行離開的少67次,這個很有意思,不知道跟資本市場有沒有關係。

此外,文化部、水利部、衛計委、民政部、審計署、環保部等用車總量比較少,非工作時間用車量也少,可能他們喜歡自己開車吧……」

隨著他一句一句的往出蹦,對面的臉色越來越難看最後都綠了,砰的一拍桌子:「姚遠,伱知道你在說什麼?!!」

「我在說什麼?」

姚遠一攤手,無辜道:「我們只是針對7月13-14號這兩天,做了一份大數據分析而已。還是跟官方媒體聯合搞的,他們很積極的嘞,給我們提供相關的新聞解讀。

比如國土資源部為什麼忙啊?說是第三批巡視工作啟動了,這個督查那個督查,所以才加班。

比如農業部為什麼加班啊?說是夏糧剛剛增收要確保顆粒歸倉。

這份大數據分析,滴滴準備要發布的,但我先拿給您看看。因為我不放心,所以想問問,它違法么?」

「……」

對方說不出話來,這尚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

這還沒完呢,姚遠繼續道:「您知道,滴滴是打車服務,司機素質參差不齊,乘客可能有潛在的安全問題。

為了保證安全,我想弄一款行車記錄儀。

可以對車內全程錄音錄像,收集乘客的面部聲音信息,裡面自帶城鄉高精測繪地圖,記錄行車軌跡,力爭在3年內將地圖數據準確率提高到95%以上。

打車市場非常龐大我們預估的體量是5億+用戶,他們的個人信息、出行信息、行車軌跡和實時街景,都存在我的資料庫里。

哇,我有些膽戰心驚啊!」

「……」

對方已經冷靜下來了,就這番話放在以前夠槍斃5分鐘的,而姚遠既然選擇說出來,就表明了立場。

「說吧,你小子到底想幹什麼?」

「我只是懷著一顆熾熱的心,貢獻自己的一點力量……」

姚遠提起茶壺給他倒水,臉不紅心不跳,大義凜然道:「滴滴吞併了快的,本來要更好的服務國內市場,誰知美國佬有一個優步,忽然跳了出來。

起初說入股40%,我們當然不幹啊,中國企業豈能交給洋鬼子?於是又要與我們打商戰。

優步全球戰略,本錢雄厚,出手就是10億美元。

滴滴這邊就我撐著,給了10億人民幣,又一輪燒錢大戰已經開始了,慘烈程度絕對超乎您的想像,滴滴一天,一天啊,就燒了4千萬!

10億也就夠一個月花的。

我產業眾多,處處都要錢,不可能為了滴滴把我的資金鏈斷了。現在摩根、高盛、軟銀、豐田等都虎視眈眈,只等我們開口,立馬掏錢入股。

結果可想而知:

第一,滴滴贏了,但我們持股太少,步步妥協,話語權丟失。

第二,優步贏了,更不用說。

第三,倆家燒不起了,選擇合併,也是一個道理,外國股東太多了。

而無論怎麼樣,最終的那個產品一定會壟斷中國市場,壟斷之後幹什麼,當然上市了。上哪個市?他們當然選擇美股了。

所以後果就是,一個掌握了幾億用戶信息、出行數據、街景測繪的平台,在幾乎沒有什麼法律監管的情況下,樂滋滋的跑去美國上市……」

姚遠唾沫橫飛,陳述厲害,道:

「我敢跟您拍著胸脯講,滴滴絕對不會去美國上市,絕對接受政策監督,保證信息數據安全,別人可不一定。

我有一顆紅心,別人未必啊!」

(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