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跟主流打個招呼

正文卷

第128章 跟主流打個招呼

中國音樂與電影一樣,長期為政宣工作服務。

改革開放後,思潮混亂,即進步又保守,當時唱歌的沒有野路子,全在體制內的文工團、歌舞團。

而在前衛思潮影響下,從「嚴肅歌曲」中慢慢分化出一批「通俗歌曲」。

第一首流行歌就是李谷一的《鄉戀》。

「你的歌聲,永遠印在我的心中,昨天雖已消逝,分別難相逢……」

極受群眾歡迎,但遭到了保守派批評,點名這叫黃色歌曲,靡靡之音,李谷一是黃色歌女,甚至還出了一本神書《怎樣鑒別黃色歌曲》。

然後到了1983年,央視要搞首屆春晚,讓觀眾點歌。

觀眾點一首歌,接線員就寫一張紙條,放在一個盤子里,端給老大看。

第一盤端過去了,問點的什麼?

全是《鄉戀》。

沒表示,跟著第二盤,第三盤……整整五盤條子送過去,全是《鄉戀》。

不敢違背群眾呼聲,《鄉戀》從此解禁,開啟了國內的通俗/流行樂壇歷史。

在那種環境下,第一批成名的通俗歌手,都是從體制內出來的。

李谷一是中央樂團的,毛阿敏是前線歌舞團的,辣英是瀋陽歌舞團的,連搖滾教父崔健都是在首都交響樂團吹小號的。

所以在音樂風格上,雖然分成了嚴肅歌曲、通俗歌曲,但根子上還是一家。

到了90年代,商業浪潮,野路子出身的歌手越來越多,他們想成名就得有作品,有人脈,又紛紛向通俗組投誠。

所以大陸樂壇是這樣的:通俗派依附於體制內的學院派,野路子又依附於通俗派,搖滾圈是另外一掛。

這幫人,被稱作大陸樂壇主流!

牢牢把持著嚴肅歌曲、通俗歌曲、搖滾的話語權。

你以為辣英、汪峰、楊坤這些人為什麼排斥刀郎?因為刀郎誰也沒依附,成績還那麼好,捅了主流的肺管子。

什麼「缺乏音樂審美」「沒有詩一樣的詞句」「農村包圍城市」,都是扯淡。

電影也一樣,第四代先佔據了主流,第五代憑藉國際獎項也分了一杯羹,到第六代的時候,房子裡面已經沒位置,第六代只能躺地下了(拍地下電影)。

那為什麼沒有第七代呢?

因為政策開放,市場活了,外界的熱錢湧進來,專業的非專業的都能拍電影,票房好就成,不在乎你們那點主流不主流。

我受歡迎,我就是主流!

但如果這些沒有開放,繼續保持計畫經濟的電影體制,會怎麼樣?第七代肯定會出現,直至第八代、第九代……

音樂也如此,正處在新時代浪潮來臨,主流話語權仍可一戰的階段。

現實中,刀郎先火,然後才是《老鼠愛大米》。

如今《老鼠愛大米》先火了,必然要承受口水。網路歌手?天啊,網路歌手是什麼鬼?那連野路子,連地下歌手都算不上。

就老百姓嘛!

壓根不是圈裡的。

…………

「辣英再度接受採訪,態度依舊,《老鼠愛大米》毫無音樂審美,又俗又土!」

「楊32郎:這種歌曲會令內地的流行音樂倒退15年!」

「某歌手表示這些民間的東西大量浮上來,無疑於卡拉OK的水平,確實是流行音樂的一大悲哀!而記者看到這位歌手日前推出了新歌,在百度歌曲排行榜中僅次於《老鼠愛大米》……」

「近日,某論壇上貼出了一個帖子,稱老鼠愛大米是一種動物的本能需求,並不是對大米懷有深刻的情感,如果將這種關係放置在人類的感情上,就是對愛這個高尚字眼極大的褻瀆!

該網友呼籲歌曲立即停播,並要求歌曲的主創者道歉!」

《老鼠愛大米》在春節前後開始運作,正好在寒假期間走紅,等到學生開學,各家報紙跟進,真真假假的消息進一步讓熱度發酵。

這些年輕人罕有的體驗到了後世吃瓜的感覺,而在學校相對封閉的環境中,又給了他們參與討論,交換意見的一個基礎。

「我也莫名其妙,這歌怎麼就火了呢?一點都不好聽!」

「談不上不好聽吧,只能說一般般。」

「我覺得很可愛啊,小女生嬌滴滴的。」

「我只是很奇怪,為什麼某些人一窩蜂的攻擊這首歌?」

這時,一句話插進來:「卧槽大家快去看,麥窩直接把兩首歌掛首頁上了,還有個大大的VS!」

「這麼剛的嘛?同去同去!」

「哈哈,有戲看了!」

各路網友如同上次《英雄》一樣,紛紛跑到麥窩圍觀。

果然,在音樂版塊首頁,碩大的兩首歌名:《老鼠愛大米》VS《愛上伱等於愛上寂寞》!

數據一會一更新:

點贊167萬,下載97萬,禮物值169萬!

點贊28萬,下載19萬,禮物值7.4萬!

評論區一片冷嘲熱諷:

「老實說我挺喜歡辣英的歌,但我也喜歡《老鼠愛大米》,我想聽什麼就聽什麼,用你在這指指點點?」

「哪來的這副居高臨下的德行?敢情聽《老鼠愛大米》就等於沒品位,就等於俗不可耐?」

「本來對《老鼠愛大米》有點反感,但現在對辣英更反感!」

「辣姐,你有沒有聽過一句話:人民群眾喜聞樂見,你算老幾啊?」

其中一條回覆最多:

「音樂應該兼容並包,不能弄的像壟斷一樣。如果《老鼠愛大米》有什麼不良的惡俗影響,我百分百贊成封殺。

但這就是一首小女孩唱的歌,可能歌詞沒有你們文雅,曲調沒有你們高級,但它何錯之有啊?

怎麼著?就因為你們成名早,掌握話語權了,就不允許別的風格存在了?就得按照你們的路子走?

別動不動就扣帽子,樂壇倒退十五年……那你們倒是多出好歌讓我們聽聽啊,出一首我買一首!

就算你說好歌難出,OK,我們想聽個新鮮點的換換口味不行么?我們沒權利自己選擇喜歡的歌曲么?聽什麼用你們給安排嗎!!!」

這個評論,其實更扣帽子。

直接將「低俗」之爭,上升到「把持話語權」的程度。

與上次《英雄》一樣,姚遠這次還是碰瓷,一是為了熱度,二是想跟「主流」們打聲招呼:

「網路時代來了,你們那些東西未必好用了哦~」

老實說,未必喜歡這些口水歌,在他眼裡都是工具,他要借用這些工具一點點搶奪話語權。

不把這個拿到手,怎麼建立輿論平台和流量入口,怎麼讓那些娛樂圈的傢伙乖乖聽話。

尤其他還安排金莎露了一次面,在聊天室里哭哭啼啼:

「我,我就是喜歡唱歌而已,為什麼對我有這麼大的惡意呢?」

「嗚嗚嗚……好難過……」

卧槽這能忍!

6萬,哦不,現在是8萬真愛粉了,擼袖子就上。

年輕人叛逆,這麼一弄,弱者被霸凌,主流圈打壓新人的形象算立起來了,原本不怎麼喜歡《老鼠愛大米》的也調轉槍口,以二戰平安格勒的氣勢紛紛開炮。

(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