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4章 無窮之路

正文卷

滇省資源得天獨厚,咖啡豆、茶葉、天然橡膠、核桃、澳洲堅果、中藥材種植面積和產量都是全國第一,也是全球最大的鮮切花產區,是蔬菜水果的出口大省,也是旅遊大省。

如此雄厚的資源,只要能將農副產品賣出去,那就能撬動整個社會的資源,恰巧賣貨這方面,聚美很擅長。

不說聚美聚划算網路電商,只說線下的家樂福超市,雖然這一年多都在整頓,但還是做了許多事情,比如引入微信支付,開通了網路小程序,通過聚美聚划算在網上銷售,加入美團配送…

這一系列的挽救措施,抵擋住了內部動蕩造成的損失,也讓一部分新人通過「做事」奪得了更多的權利,逐漸完成了過渡。家樂福2017年銷售收入超過500億,門店數量約325家,這其中包括了線下的聚美超市。

至於會員制超市,還在醞釀中,準備明年在魔都推出,魔都是國內的零售之都,消費能力驚人,而且能夠接受新事物,唯一不利的因素是有些「崇洋媚外」,未必能接受國產的「會員超市」。

即使這樣,家樂福還是國內連鎖超市百強中排名第十(不包括電商),只能說國內零售市場真的沒有實體巨頭。

從無到有的聚划算便利店也開張了,先是收購了川省的WOWO便利店,主要分布在蓉城,大約有750家便利店。

正計畫收購陷入困境的全時便利店,在國內十幾個城市擁有近800家便利店。不過全時便利店因為和母公司有交叉擔保等情況,所以為了甩開潛在風險,設計的交易模式有些複雜,比如他們是買便利店資產而不是買公司。

2017年國內便利店銷售額約為1905億,門店數量約為10.6萬家,單店年銷售額約為180萬,到2022年便利店數量激增到30萬家,銷售額3834億元,平均單店日營收為4794元。聚划算1500家左右的便利店,年銷售額也就28億左右。

全國便利店數量在五六年時間有這麼大漲幅,和政策的扶持分不開,也和瘟疫的蔓延分不開,便利店的高速發展順應了時代的變化,也為預製菜提供了廣泛的銷售渠道。

對時光聚美來說,這是在完善銷售渠道,建立一個更加立體化的銷售體系,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求。

聚美是一家「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和服務公司」,按照道理應該充分發揮供應鏈管理方面的優勢,以品牌授權為核心,為便利店的創業者提供物流配送服務,也就是狗東便利店、田貓小店的模式。

但這裡又涉及到一個問題,到底是以用戶為中心,還是以企業為中心,弄清楚這個問題,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就很簡單了,聚划算便利店要做的不只是輸出品牌,還要輸出管理,要有自己的運營能力,要能夠賦能給品牌加盟商。

所以聚划算便利店這幾年主要目的是打基礎,練內功,前提是找好定位,服務的目標客戶到底是誰?這又得結合聚划算目前正在推進的「社區團購」。

毫無疑問,聚划算便利店將會以「服務社區」為中心,其次是商務型,也就是將預製菜賣給白領用戶,國內消費者絕不是抵制預製菜本身,而是對「食品安全」有擔憂,聚划算從源頭開始管控,全程冷鏈運輸,在質量有保障的前提下,肯定會有消費者。

明確了市場定位,做好便利店的數字化改造,品類升級,運用互聯網思維,運用大數據分析,人工智慧演算法,通過不斷迭代提升便利店的運營能力。

便利店在聚美整個零售體系中很重要,但絕對收入並不高,現在就算完成對全時的收購,28億的銷售收入,凈利潤更低,但投入的人力物力,員工數量都會出現巨大的增長。

哪怕他們一直很克制,時光聚美現在全球員工數量超過35萬了,按照現在的規劃,三五年內翻倍幾乎是必然。

幾年後國內最大的美宜佳便利店企業數量超過3萬家,聚划算如果增加到1萬家,按照一家門店5個人的標準配置就需要五萬人,負責物流配送等其他後台支持人員數量難以統計。美宜佳員工數量就超過了10萬人。

可以預見的未來,時光聚美的員工數量必然會成為國內互聯網科技企業中最多的一個,這還是聚美物流高強度工作的前提下。不過想到亞馬遜在全球擁有57萬員工,幾年後會增加到146萬,曲黎心裡已經很平衡了。

米國人的勞動強度真不能和國人相比,同一件事需要更多員工也在情理之中,但曲黎真擔心時光聚美的員工數量會超過100萬,因為Shopee和Shopify的本土化都需要大量員工。

管理這樣一家龐大且業務複雜的企業,對所有人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可市場對他們有著巨大的信心,成功抵抗了來自花生屯的惡意,公司市值超過5000億美元。

也就榮耀因為受到的影響更加直接,所以市值一直沒有超過4000億美元,在3500億美元左右來回徘徊。至於曲黎的身家,毫無疑問繼續蟬聯全球首富,繼續遙遙領先。

在扶貧之路走到滇省的曲黎,已經基本理清了頭緒:扶貧最好的辦法就是發展經濟,主要是製造業和大農業,這兩個行業是在創造財富,要想變現就得依靠流通,主要是無邊界的零售。

時光聚美和繁星旗下的綠洲生態共同負責大農業,榮耀,前程幾何,蜂巢能源,華冠負責「製造」,綜合考慮成本、技術和社會責任,盡量多招收一些普通員工。

兩條路線,要想做長久,都得建立品牌,創造更多的利潤,而不是做性價比產品,換句話說就是要「劫富濟貧」「二次分配」

大企業是核心力量,能夠調動大量社會資源,比如時光、繁星的「新農人」合作方案;前程幾何、榮耀的中西部建廠計畫。

其實還有旅遊業,這是健康環保無污染的綠色行業,除了宣傳推廣有特色,還要建立市場的商業信譽,也就是嚴厲打擊市場上的坑蒙拐騙行為,至於電信詐騙,這是另一個話題了,和他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