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時光變局

正文卷

第707章 時光變局

時光的各種防守反擊並沒有太多新鮮的,打擊競爭對手不是目的,發展自己才是,如果市場上沒有替代品,對Instagram就不會有什麼影響。

Instagram的功能平平無奇,也就簡單的聚合在一起,聚美沒有和歐美資本討論過時光WeChat和Instagram出售的可能,所以才會有人攻擊。除了FB和雅虎都推出了各自的產品,還與一家叫Pi的受到追捧。

「不足為懼,我們不是一類企業。」黃征

時光WeChat和Instagram有跨地域的特性,他們要兼顧全球市場,缺少經驗的團隊肯定會犯不少錯誤,說白了是文化「兼容」問題,強勢的米國文化當然可以不在乎,做大了可以通過官方渠道威逼某些小國妥協。時光就不行了,現階段一切都得靠自己。

東南亞這邊倒是沒有企業帶節奏抵制Instagram和WeChat,主要是沒啥值得注意的競爭對手,Facebook全球用戶雖然多,但時光不落下風啊,特別是東瀛市場,時光本土化運營後,初音未來、小黃人帶領團隊贏得了勝利。

WeChat在東南亞有先發優勢,能針對本土市場做快速迭代反應,而p不行,一個BUG的解決需要一周時間。再加上東南亞的網路狀況不算太差,以快打慢就是拼人力物力。

北美市場不同,被FB收購後,擁有更多流量支持,再加上用戶習慣問題,還有FB message的推出,Snapchat等多種即時通訊工具的出現,加上各種謠言的詆毀,WeChat發展很不順。

歐洲市場要分區域,重點國家受到米國影響越大,p市佔率越好,比如英倫和德國等。而西班牙葡萄牙和南歐大部分國家則被WeChat佔領。法國和義大利現在算是難解難分。

WeChat在東南亞佔有優勢,放棄了英語國家,比如說印度。至於阿拉巴國家和俄語國家,曲黎很佛系,自然增長就夠了。

簡單說p在北美、南亞佔優,WeChat在東亞和東南亞佔優,至於歐洲、南美、中東、俄語國家算是各有勝負。

情況還在發生變化,模仿WeChat做超級APP的FB Message憑藉巨大的用戶量,有後來居上的可能,這對WeChat的打擊比p更大。南歐希臘、土耳其在曲黎到訪後,開始反超p,巴西那邊Instagram用戶超過了WeChat。

不管怎麼說Instagram都算是一個異類,比Facebook和推特更低的上手難度,成為娛樂體育明星的最愛,在北美擁有了近5000萬用戶,在歐洲的用戶接近一億,已經形成了一種社會潮流,單靠市場競爭,很難壓制了。

以上這些統計沒有計算國內數據,WeChat落後於p的程度相當有限,Instagram在圖片社交這個細分領域勉強可以說沒有遇到競爭對手,哪怕現在有了短視頻也一樣。

扎克伯格本應該不擔心的,Instagram有的功能,FB都有,包括現在的推特都強化了圖片功能,Snapchat增加了照片特效,Pi做什麼的?可以說Instagram已經不新鮮了。

那為什麼Instagram還能保持高速增長?當然是因為個性化推薦演算法,這個還沒有大肆宣傳,隱藏在暗中的殺招。在合適的時機,時光會宣傳,這是一個需要被個人訓練的人工智慧……

黃征雖然很多時間都在新加坡,但主要是為了宣傳推廣和市場化運營,Instagram程序猿團隊的核心還是在國內。

曲黎之所以成立新加坡總部,另外一個原因是為了東南亞各國的人才,有優秀的送到國內工作,升職加薪後回到當地做高管。另外將新加坡總部建設成多民族多元文化融合的試點,一種強調「同理心」不強勢的多元文化。

社交只是聚美的一部分,電商是大部分,曲黎到新加坡,還是為了Shopee的發展。本來Shopee的負責人是沈浩宇,他的家庭在米國,現在總部換到新加坡,業務也在隨著做調整,他一直在猶豫要不要繼續留在Shopee工作。

聚美選擇新加坡的原因已經無需贅述,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正式實施好幾年了,已經建立了基本的信任問題,大部分商品免關稅的情況下,東南亞優先的理由很充分。

除了北美和國際主站,其他國家地區全都實行移動優先戰略,逐步放棄PC網頁端,建立自己的第三方跨境支付工具,完善物流支付體系,以自建物流為主,聯合其他快遞公司。

菜鳥或者說現在的「通達網路」是沒有核心的,Shopee的快遞網路有核心,就是聚美物流。哪怕是到了國外還是以倉儲為中心建立物流配送網路。

Shopee在國內有轉運倉,分布在全球的海外倉,自營結合第三方賣家,在東南亞進入了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泰國、越南、菲律賓這6個國家,順帶著去佔領灣灣市場。

中國和澳洲正在談自貿協定,未來出口澳洲90%的商品都是零關稅,雙方進入蜜月期,大有可為。但看似美好的市場,總有各種缺憾,地方太大,人口太少,不過就好像暫時放棄的日韓市場,未來總會再次嘗試的。

重心放到東南亞,不代表Shopee在北美就不行了,這幾年憑藉著低價和自有品牌,成功在北美市場站穩了腳跟,但是一個更加極端的競爭者Wish出現了,成為北美跨境電商的一匹黑馬。

Shopee米國市場的定位有些模糊,既做自營,又做第三方,還有跨境電商,但什麼都只能算二流,所以哪怕先後有Facebook和谷歌購物的流量扶持,一直都只是北美第四大電商平台,排在亞馬遜、eBay和沃爾瑪之後。

「移動端、跨境電商加智能推薦……」曲黎和沈浩宇說起他對Shopee的要求,既適用於東南亞同時也適用北美和歐盟市場。

「學習Wish,快速超越,低價為王……」曲黎覺得Shopee的資源優勢,無論如何都不應該被Wish超越,但這家公司的發展真的太猛了,吸引了大量風投。

另外曲黎以前和沈浩宇說過要發展移動端,但畢竟只是建議,他有自己的想法,一直想要加大在北美地區的基礎設施投入。雖然沒有錯,但比較優勢下,曲黎不認為他們的購物體驗能夠超過亞馬遜,那為什麼不強化自己的價格優勢?

兩人沒有談攏,沈浩宇選擇了辭職,曲黎將Shopee交給黃征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