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投資華冠

正文卷

第695章 投資華冠

賓士有魔毯空氣懸掛,路虎有全地形反饋系統,這些都是車身控制系統,比亞迪的雲攆也是,實現的原理未必一樣。BBA說他們有大量數據積累,前程幾何沒有,那就用車機晶元計算數據。

魔毯再厲害,都是有限路況的固定應對方式,而前程幾何要做的主動懸掛系統可以應對更多複雜路況。

不過現在並沒有做好準備,等到他們的概念車出來,向公眾全面展示前程幾何的實力後,明年會加大對外開放的力度,邀請一些自媒體參觀,對外介紹情況。

特斯拉可以不打廣告,但曲黎從來沒有想過不打廣告,哪怕他吹了好幾年的牛,國內不認可國產車的消費者還是太多了,主要是國內汽車企業一開始並沒有產品思維,沒想過打造精品,而曲黎不同,從榮耀到前程幾何,他帶領的團隊都在用心打磨每一款產品,保證產品力和品質。

「前程幾何是最不像國產車的國產車……」

「幾何G9比BBA百萬級別的豪車都要優秀,這是中國最好的豪華轎車……」

要說前程幾何到底哪裡好,以前說不出什麼乾貨,以後不會了,至少要讓兩個品牌的粉絲在網上和別人打口水戰的時候不至於一邊倒的被噴。

曲黎讓高玉山安排人到榮耀加班,幫助提煉各種賣點,還有宣傳詞,好吧,這些其實他自己就可以,只是要別人完善細節。比如CMA架構的中文名是「扶搖架構」,動力組合就叫「鯤鵬動力」,車身穩定系統(主動懸架)就叫「雲攆」。

這輛炫技車就用超跑造型,反正也不會賣,大概只會用一次,有領導關注,很多事情都能輕易的推動,所需的資金很快就批複下來,安排了團隊整合那幾個關鍵技術。

曲黎順便到長城華冠視察,這家公司被他折騰壞了,早已經不是最初那家做汽車設計的公司,現在的產品線非常複雜,幾乎什麼都在生產。

比如說空氣懸掛,海外的太貴了,不符合他的需求,自己造,還有磁流變減震器等等,海外都拿不出大規模量產的可靠產品,價格更是飛上天,這些都得他們克服。

不僅是自己生產,還在投資其他企業,比如一些做碳纖維的,幾何G9,接下來的Y9都會使用碳纖維減輕車身重量。他們旗下雖然有一家材料企業,為榮耀、前程幾何、星河動力開發所需的鋁合金,不鏽鋼等金屬材料,但碳纖維不一樣啊。

不說這個了,榮耀、前程幾何之前的調整,給了外界一個明確的信號,那就是榮耀、華冠各種黑產品可以對外供貨了,比如說榮耀的車機晶元和系統。

華冠有行車記錄加導航儀,雙目三目攝像頭,充電樁,電機,有主動懸掛,以指紋傳識別為代表的生物識別方案,還有汽車晶元,功率半導體如IGBT晶元SiC模塊、車規級MCU、感測器如激光和毫米波雷達……

不是曲黎什麼都想做,主要是為了供應鏈安全著想,能夠合作的就合作,不能合作的就自己開發。要實現「自主可控」還要建立自己的半導體工廠,所以他才要將華冠公司獨立出來,不公開華冠運作的細節。比如華冠旗下還有諸多的子公司,負責車規級半導體晶元的子公司比較重要。

華冠具體的股份佔比就不細說了,繁星基金旗下願景基金有參與,各種馬甲不重要,反正都在曲黎控制中。

已經有歐美汽車大廠諮詢榮耀和華冠,尋求合作了,國內自主品牌也有企業諮詢,非獨家產品性價比還是很高的,技術上佔有領先優勢的,當然會有價格優勢。至於電動車設計這個業務,華冠是不提供的。

華冠總經理是一個汽車電子行業的「老人」,曲黎參與了選擇,其他成員是榮耀負責的,曲黎再次強調了華冠存在的目的,他的主要任務,以及可能的自負盈虧要求。

這麼多項目,只服務前程幾何,虧損是必然的,所以榮耀將指紋識別之類的業務給了華冠,可以為其他手機廠商提供指紋識別模塊,賺一點錢維持生計。

這還不夠啊,怎麼辦?那就繼續想辦法,比如收購豪威OV科技,這家公司本來是蘋果IPhone的手機攝像頭感測器供應商,但三星、索尼做的更好,所以豪威也就被放棄了。這家企業技術和專利積累足夠,以後每輛電動車都會有攝像頭,所以華冠拿下豪威科技是合情合理的。

國內有清花系創投和他競爭,作為一家國際化程度更高的企業,榮耀顯然更熟悉遊戲規則,更能得到這家企業的信任,嗯,主要是豪威科技創始人在榮耀展訊旗下工作。

不缺錢,有關係,這要是收購失敗,那隻能說負責這起收購的人太挫了,這次顯然沒有出現這種烏龍事情,華冠以接近1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在納斯達克上市的豪威科技。

華冠哪有近百億軟妹幣的現金,肯定要融資啊,要誰的錢?曲黎要是做風投,肯定不會投資華冠這種垃圾公司,前景不明,業績依託榮耀和前程幾何,沒有採購合同約束,風險太大。

不過有人主動找上門,那就是今年剛成立的大基金,之前投資了長疆存儲、還有剛成立不久的合肥長欣,對曲黎旗下的產業是異常的關注。

不能怪曲黎不多想,據公開信息,大基金主要投資晶圓製造為主,而華冠只是電動車供應鏈企業,就算設計半導體,這也和先進位造沒有關係啊。

找人聯繫了大基金負責人,沒有得到確切的答案,倒是提供了另一個猜測:「可能是希望華冠為更多汽車企業服務吧!」

國內現在知名的新能源汽車,除了幾何G9,還有比亞迪秦DM,北汽EV,榮威550比較知名,其他各種雜七雜八的產品充斥著市場,因為價格便宜,銷量超過幾何G9的有不少。

但是來了,不管是比亞迪的鐵電池,還是北汽不知道從哪裡找來的三元鋰,都挺讓人失望的,電機電池電控,國內企業的三電核心是真拉胯。比亞迪除外,但品控問題一直沒有解決。

產品質量和很多東西有關係,按照流程,設計是主因,其次是零配件質量,最後是生產製造水平,現階段包括比亞迪在內,都沒有明確的造車思想,都在用油改電,而幾何一開始就在做純電平台,現在更是明確了要改變電子電器架構以適應純電汽車的需要。

這麼說吧,電子電氣架構逐步成為純電汽車的一個核心技術,以前是分散式、幾何現在變成域集中式、後續進化成中央集中式。現階段幾何G9和比亞迪秦看起來差不多,甚至純電模式下駕駛體驗都不會有太大差距,但汽車可靠性不可同日而語,就因為比亞迪根本就沒有考慮過改變電子電器架構。

特斯拉公開了純電專利,但並沒有公開後續的造車思想,或者可以說開放的是基礎核心或過時的專利,根本就沒有涉及進階的電子電氣架構、一體化壓鑄、自動駕駛等方面的專利。

可國內推動電動車發展的決心很大,前程幾何開放了專利、蜂巢能源產能提升後開始對外供貨,華冠也是前程幾何的核心供應商,如果拉一把,會不會帶來更大的回報呢?

曲黎對大基金還是有忌憚的,最終還是拒絕了他們的投資,改用槓桿融資的方式進行收購,比如以豪威科技為抵押標的進行貸款,完成收購後賺錢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