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私財討論

正文卷

淘寳所在的杭城成為電商中心,聚美所在的羊城同樣是國內另一個電商中心,而且大量做跨境電商的,許多都是在聚美Shopee的指引下成立的,還有受到Shein啟發。

陳丹琳的風華國際,丹琳品牌從線上走線下實體店,在一二線城市經營,業績不算差,也就那樣吧,國內電商出現越來越多的競爭者,許多人摹仿陳丹琳路線,成為網紅,然後創業帶貨。

小打小鬧在淘寳田貓,真要實現品牌升級,還是得靠聚美,不僅是品牌影響力更大,還因為聚美強大的物流能力,能夠幫助小品牌解決實際問題。

Shein這個面向歐美的電商品牌,反而有更快的發展速度,很可能超過丹琳品牌,這讓陳丹琳很是吃味。

「我也沒辦法。」曲黎頭疼啊,快時尚品牌要的就是一個快字,但企業要在成本、質量和反應速度之間追求平衡,門店開的少成本就高,陳丹琳還要學幾何汽車的做法以點帶面,佔領一線城市後再擴張。

「那我可不管,一定要想個辦法。」陳丹琳正是風華正茂的年紀,家庭和睦,又不缺錢,處在人生最美的時候,這一撒嬌,就讓曲黎難以招架。

「你在聚美做了這麼多年,怎麼都應該知道爆款思維,可丹琳品牌直到現在有什麼爆品?」曲黎抱著陳丹琳正準備上下其手

「服裝行業哪有那麼多爆款?」陳丹琳又不是沒有嘗試把海外流行時尚引入國內,韓流服飾,國產都市偶像劇,他們的服飾能夠流行一時,很難長久的流行,成為爆款都難,更不用說經典

「你都沒辦法,我有什麼辦法?」曲黎為難

「你想不到辦法,那就自己玩去吧。」說著一把推開曲黎

「……」

為了自己的幸福著想,曲黎只能絞盡腦汁,賺快錢的辦法是不能用,把快時尚做到極致就非常厲害了。

「要不你做漢服吧。」

「漢服,太小眾了吧?」

2011年左右漢服越來越火,可伴隨著的詆毀也很多,去年在方文山的倡議下,浙江西塘首次舉辦了第一屆漢服文化周。到2016年後漢服破圈開始變得興盛。

「我不是沒考慮過,但太難推廣和普及了。」陳丹琳

「可以從中截取一兩種容易推廣且適合日常生活的服飾。」

「這個難度有些大,你到底有沒有想法?」陳丹琳走過來素手拂面而過

「那就選馬面裙吧。」曲黎一把摟住陳丹琳,抱了起來……

一時間風雨交加,半個小時後還沒有結束。

丹琳是一個女裝品牌,這個定位並不好,ZARA女裝佔比約40%,H&M約51%;ZARA男裝佔比約30%,H&M16%,剩下的是童裝都在30%左右。

所以曲黎建議陳丹琳將丹琳品牌改成丹林,中心化的名字或許能夠吸引男性消費者光臨。不管改不改,他們現在都增加了童裝,和「全棉時代」定位差不多,安全舒適最重要。

然後就是降本增效,提升效率,盡量將線下實體店建在一起,這樣能夠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時效性。先有規模優勢,然後才會有成本優勢……

對風華國際來說,擁有豐富的電商經驗,規模優勢容易建立,丹琳和Shein品牌除了標牌,其他都可以通用,也就國內網點數量太少,不能將品牌影響力轉化成潮流變成大勢。

網上吹的再狠,線下實體店數量不夠,體驗的用戶不夠多,培養的粉絲也就有限,就是瘸了一條腿在發展。

弄清楚這些,陳丹琳多了些底氣,快時尚商品的差異化本來就不明顯,保持著和ZARA、H&M、優衣庫同一價格區間很難和他們直接競爭,還是要以略低於他們的價格,更好的質量展開口碑戰,價格戰。

都買快時尚品牌了誰還有多在乎品牌,只要丹琳品牌不拉胯,肯定能夠在國內佔據優勢地位的。

兩人還討論了海鷗手錶,這個不被母公司待見,卻又有很多人想要的品牌。現在可以學習海外名表做性價比很高的手錶,以後增加更多的中國元素,包括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進來,越賣越貴。

「因為這個世界不需要另一個瑞士名表品牌,卻需要來自中國的奢侈品牌……」

十年後的世界,不管愛也好,恨也罷。西方世界再也不能忽視中國和中國文化了。只要抓住機會,相信全世界的消費者都能接受一個來自中國的奢侈品牌。

「還有盈和地產了?」陳丹琳抓緊機會諮詢

「放棄吧!」曲黎

「為什麼?」

「我們自己做不好商業地產,沒必要勉強。」

盈和中心在蓉城和渝都建了兩個購物中心,想要複製萬象城的成功,不知道是運營管理的難度太大,還是團隊問題,反正兩個購物中心的經營狀況不算好。

現在正在建星沙的盈和中心,但又開始缺錢了,前兩個購物中心並沒有給他們帶來足夠的現金流。

「太可惜了吧?」陳丹琳

「我們必須要學會取捨,知道自己的核心優勢在哪裡。」

「那我們的長租公寓還要不要繼續建設?」

「當然,先不要停。」曲黎

「缺錢怎麼辦?」

「賣掉北津的盈科中心大廈。」

「哦!」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盈科畢竟不是盈和

「那現在這三個購物中心呢?」陳丹琳繼續問

「你自己看著辦,到底是團隊問題,還是我們的問題……」

按道理說曲黎的資源足夠豐富,盈和中心空置率並不高,為什麼各種數據和同行比差不少?也許是多疑了吧,畢竟商業地產已經不是兩人擅長的領域了。

「還有隆基股份,在我們的支持下,年初收購了尚德電力…」

無錫那邊終究沒有讓投機者得逞,隆基憑藉5億的債權和蜂巢能源、天明基金的支持,最終拿下了尚德電力,打開了進入國際市場的渠道。不幸的是需要承擔來自歐美的反噬,出口稅率非常高,還好國內展開了對光伏電站的扶持,市場需求在增加。

一定要總結:那就是隆基股份這個光伏巨頭被他提前催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