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前程幾何總結

正文卷

第575章 前程幾何總結

有些謠言不上不下,傳播不算廣,曲黎知道了,回應是擴大影響力,不回應,可能真有人信了謠言,兩難的選擇還是要選擇的,該死的人誰也救不了。

曲黎希望蘋果公司和榮耀一起造車想法終於傳到米國,有知名媒體記者就此採訪了蒂姆庫克。

「我們會認真考慮的。」

曲黎這種直接邀請競爭對手一起「改變世界」的格局和魄力,不管在哪裡都頗有些另類,他只是感慨扶持電動車產業鏈之難,也就隨口一說,並沒有抱太大希望。

他這麼做有什麼也不是沒有其他用意,未來到底是曲黎和馬斯克競爭,還是榮耀和蘋果競爭?

挺離譜的吧,可曲黎就只會考慮這些沒用的東西,特斯拉從不打廣告,卻能夠成為全球最知名的純電汽車,不管是馬斯克的能力還是他的運氣,對曲黎來說是絕大的壓力。

因為產能問題,前程幾何2013年的廣告預算很少,但不打廣告是一種巨大的勇氣,沒有預算怎麼應對網路水軍?比如特斯拉剎車失靈這種謠言廣泛對他們在國內銷量有沒有影響,影響有多大,正常人都應該有正確的判斷,然後還有人詆毀他們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利益的做法。

特斯拉但凡多一點廣告預算,也不至於在國內互聯網環境下這麼被動。當然完全沒必要心疼特斯拉,商業競爭而已,馬斯克既然做出了選擇就要承擔其後果。如果是大企業打壓小公司,那就應該受到道德譴責和法律制裁。

曲黎種種做法,先否定馬斯克改變行業的能力,然後讓幾何汽車壓制特斯拉。

2012年幾何汽車全年銷售9500量,交付8800輛,其中國內市場賣了5300輛,國外4200輛,其中米國約2500,而特斯拉2個季度的銷量就超過了幾何汽車全年在美的銷量。

至於數字紀念款銷售情況,不說也罷。

國內賣了5300年,每輛汽車補貼12萬,一共6.36億;米國市場每輛車補貼7500美元,約1875萬美元1.18億軟妹幣。其他國家的補貼可以忽略,所以幾何汽車去年的補貼約7.5億。

就算不考慮米國和地方的補貼,國內2015年之前也就補貼了34億左右,現在幾何汽車一家公司一年就拿到3.18億補貼,雖然不多,但已經是國內最多的車企了。

曲黎回到星沙,在前程幾何做總結,幾何汽車2012年銷售額超過50億。前程兩款燃油車賣出33萬輛,作為全國SUV銷量第一的車企,幾乎月均3萬,這2012年是一個不小的奇蹟,燃油車加上其他收入總共約480億。前程幾何總收入約530億。

這個收入在全國汽車工業營收排名中可以進入前10,第一的是上汽集團約9100億,大家相差17倍。

曲黎在跨年演講中吹牛逼,說除了特斯拉,三年內全球沒有一家車企能造出超過幾何的純電車,不說事情真假,上汽、一汽這些國內合資大廠很不爽。

你純電車是厲害,可賣的最多的是燃油車啊,不管他們在4S店怎麼造謠說前程汽車不行,可知名度在這裡,沒人把前程看出一個低端的國產品牌。曲黎這種品牌升級能力,簡直強大到沒有朋友。

關鍵是前程與合資車拼性價比,銷量,稱霸國內SUV市場,擊敗了大眾途觀和本田CRV,還有更低售價的哈弗H6,不僅如此,而且單車利潤上升很快,並不全是通過銷量降低成本,還有管理升級降低了企業浪費,技術進步提升了工廠效率。

「那我們去年盈利了嗎?」曲黎留有一絲期待

「調整一下財報統計數據,前程盈利是沒問題的。」前程幾何CFO鄧偉江拿著最新出爐的數據說:

「這不是財務欺詐,只是調整設備折舊年限,之前的操作對已經盈利的高利潤企業來說問題不大,但是在前程幾何……」

一個好的CFO是能夠起到很大作用的,鄧偉江幫助曲黎重新了解現在更真實的前程幾何,主要前沿研發投入都是榮耀在負責,前程幾何的財務狀況比曲黎想像中要好不少。

「除了北津、法蘭克福、星沙三個汽車研發中心,還有蜂巢能源這個動力電池公司。」鄧偉江明確了前程幾何的成本中心,「薩博汽車那邊提議我們去歐洲建廠賣燃油車,我覺得可行,這樣能更好的攤薄歐洲研發中心的成本。」

「我們肯定要去歐洲建廠賣車的,但燃油車,我們沒優勢,應該賣混動車吧?」

「中國的汽車市場競爭最激烈,能夠在國內脫穎而出的產品,在國外不可能沒有市場,至於知名度,我們有幾何車標。」

前程幾何兩個牌子的車都用「」型「蝴蝶」「翅膀」車標。

「我們可以宣傳前程汽是榮耀的公司,而且收購了薩博汽車,在歐洲成立了研發中心,產品可靠,沒人躲得過真香定律。」

「歐盟反傾銷,我們在歐洲不能全靠進口國內的零部件生產,所以很難保證之前的性價比。」曲黎說

前程汽車在國內的採購成本肯定是最低的,到國外就不一定了,重新建立合作關係既複雜又很難降低採購成本。

曲黎讓人將薩博現任廠長的郵件翻譯,雖然不是直接銷售前程兩款SUV,但他想賣改款,而且由薩博團隊負責。

「他們的團隊還有多少人?」

「……」

「應該沒難不倒薩博吧?」

曲黎又不是不知道,被他收購的薩博和空殼差不多,各種供應商和經銷渠道都受損不小,哪還有這個實力。

也許有人要問為什麼不直接從國內出口到歐盟,問題是1.5L排量的汽車,根據中歐汽車關稅10%,超過1.5L是22%,前程CS6排量是多少,應該要交22%的關稅吧。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車市,全球佔比約4分之一,毫無疑問是前程汽車的根基,真要成為世界品牌,必須要走出去。因為關稅等各種保護措施的存在,要想進入歐美市場,直接出口並不是好選擇,全球建廠幾乎是所有國際大廠必然的選擇。

「燃油車出口必須保證足夠的利潤率,成熟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