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盈和地產

正文卷

第562章 盈和地產

熱鬧的雙十一是網友的,曲黎在羊城和陳丹琳討論起隆基的事情,作為全國最大的單晶矽片企業,肯定不能放棄,具體怎麼救,怎麼處理和創始人的關係?

「你為什麼要投資這樣一家企業?」陳丹琳不懂曲黎的邏輯

「現在正處在又一輪能源革命的前夕,我們將從化石能源轉向電能,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潛力很大。」曲黎接著說道第一原理,科技進步讓單晶硅成本可以降低到和多晶硅接近,但發電效率更高,那時候隆基股份就能贏得未來。

「但現在是光伏產業的寒冬,如果沒有朝廷扶持……」

「那就猥瑣求存,只要光伏發電的度電成本低於火電……」

曲黎總是能夠在悲觀和樂觀之間來回切換,反正隆基的經營方向沒有錯,再怎麼折騰都不會虧本。

陳丹琳確定了曲黎的投資意願,再和他了解指導原則,以降低光伏的「度電成本」為核心,然後才是規模擴張,穩字當頭。

說起來有些違和,曲黎一路「賭贏」了未來,現在卻要求穩。

「我準備把盈和地產總部搬到羊城好就近管理。」陳丹琳

「你決定就好。」嘴上這麼說,但還是和陳丹琳一起去盈和地產開會,他們會在羊城買一塊地建總部大樓,也就是商業寫字樓項目,需要投入十幾億吧,曲黎對地產不熟悉。

「東瀛的項目賣掉了嗎?」曲黎問起,盈和地產有海外資產,主要是東瀛的養老項目還有泰國的。

歐債危機沒有結束了,米國內部的麻煩解決的差不多了,股市連創新高,美元就要升值,就連日元都要貶值,更不用說東南亞各國的貨幣了。

曲黎的意思是現在投資國內,大約在2015年前後順著朝廷一帶一路的推動一起走出國門,買買買!

「我們不要長期持有物業,主要還是做物業管理。」曲黎和他們在討論中再次確定盈和地產的發展方向。

「商業地產用盈和品牌,數據中心之類工業和物流地產用大衍品牌,中高端長租公寓用錦麟品牌,中低端長租公寓用錦繡……」曲黎讓盈和地產用北津的盈科中心置換了錦繡和錦麟。

做物業管理放棄了房價漲幅帶來的收益,每年收取相對比較穩定的收入,是一門可以長久的生意,高速發展期也就這幾年,以後會沉澱下來,成為一個可以養「閑人」的好地方,所以初期要建立一套「優秀」的服務標準。

「那旅遊地產呢?」陳丹琳問道

「我們還有旅遊地產?」曲黎摸了摸頭,沒反應過來

「噗呲~~」邊上有人笑了

「希臘船王那座島。」

「呃,要不你們隨便想一個名字。」曲黎放棄了掙扎

盈和地產的發展方向基本確定,接下來就是砸錢發展了,這時候很考驗一家企業獲得低息貸款的能力,這恰恰是盈和的優勢。這幾年可以加槓桿,以後就沒有機會了。

「我們在蓉城的盈和中心怎麼樣?」

「還行!盈和是一家新品牌,雖然因為聚美的原因不缺品牌方,但消費者認可需要時間,我們還在磨合中。」

盈和中心的定位和萬象城、大悅城差不多,會根據地方不同選擇是零售為主還是餐飲娛樂為主。最大的不同是蓉城之後將順著長江向東,渝都,武汗,星沙,魔都,也可能會去西北,畢竟繁星基金的螞蟻森林和光伏牧場主要集中在西北,長安這座城市還是很重要的。

盈和在國內的事情安排完,還有香江的生意,只要基本國策不變,這座城市很難衰敗下去,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內富豪在這裡置業,所以做高端豪宅生意應該挺不錯的,多少留意點,遇到好機會果斷下手。

地產雖然是一個成熟的產業,曲黎一年也就會過來幾次,幫助做決定處理各種複雜的關係,陳丹琳需要面對的挑戰一點都不小。

就像聚美在國內的GMV終於告別了100%的增速,今年能有50%就很不錯了,這一點從聚美三季度的財報就可以看出,而今年的雙十一又沒有拉近和淘寳天貓的距離。

淘寳的戰鬥力非常強,大家總結這次雙十一的經驗,從中學到不少,聚美的膽子還是不夠大,手段不夠靈活。

這是可以理解,淘寶畢竟是平台,而聚美公司是一家以供應鏈管理為核心的技術與服務公司。

雖然淘寶天貓雙11的交易額,超過了聚美,但也就多出50%左右,不像平常基本上是聚美的一倍

也有好消息:「時光微信今年國內的用戶能夠超過3億國外用戶早就超過1億了。」黃征在羊城給曲黎彙報時光的發展情況

「騰信的情況呢?」

「不清楚他們沒有公布數據,不過可以肯定,他們的活躍用戶數據肯定不是我們……」

都是即時通訊APP,用了時光微信還經常去用騰信的可能太小了

「微信的信令問題要怎麼解決?」

「用戶太多,成本太高已經決定要收費了。」

「伱想讓微信收費?」

「如果運營商向我們收費。」黃征面無表情的說,這難道是攜用戶威逼運營商?

「會影響我們的用戶增長,萬一鵝廠願意掏錢買信令資源也不向用戶收費?」曲黎可不像年輕人一樣以為一切按照遊戲規則就沒事,有些企業是可以修改遊戲規則的。

「那我們就只能先慢慢優化網路,和運營商做好溝通。」黃征,雖然聰明,但是很難應對這種複雜情況。

曲黎也不懂這些,但他有榮耀,以前一直是運營商求著他,而不是反過來。現在嘛,競爭有所加劇,運營商的渠道資源優勢明顯。

「鵝廠這是賭我們心高氣傲,不能處理好和運營商的關係嗎?」

曲黎知道「信令」問題被屢屢提起,背後少不了鵝廠在背後推波助瀾,為運營商搖旗吶喊,想要激化矛盾,真要現在給運營商掏錢,以後4G網路時代難道可以不交?

「他們這是損人不利己,自己得不到也不讓別人好受。」黃征挺鄙夷這家互聯網大廠的

「算了,做好我們自己的事情,見怪不怪,其怪自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