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複雜變化

正文卷

第509章 複雜變化

國內關注曲黎的人不少,他的選擇再次出人意料,彭驍波絕對是行業的技術精英,看他獲獎無數就知道這人社交能力不差,另外那個劉白其,也就有北航和航天科工的背景。

「你是不是草率了?」就連李一楠也不理解

「你真以為我財大氣粗就會無限制的燒錢?」

「造火箭哪能不燒錢?」

「但我們不能為了燒錢而燒錢,為了創新而創新,做商業火箭,首先要想的是怎麼活下來。」曲黎現在就能成立火箭公司,理論上法無禁止即可為,但得不到祝福的企業是別人家的孩子。

「技術天才往往有不切實際的幻想。」曲黎看了看李一楠「我不是說你……」

「最後這句你還不如不說。」李一楠吐槽道

果然只要自己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曲黎現在就覺得很尷尬,只好轉換話題。

有了人選,接下來就是籌備工作,沒有祝福,有多少人願意放棄鐵飯碗?曲黎除了承諾三倍工資,其他並沒有大包大攬。

「我已經在公開場合說過這麼多次,再懷疑我的誠意,我覺得這種人就沒必要考慮,以後我們每一個決策都是有風險的,不能判斷風險,沒有決斷的人……」曲黎和瘦高的劉白其說著

今年的春節,陳丹琳和曲黎兩人在北津過,誅邪退散,他和劉白其去航空航天部門,的家屬樓。

對人才的要求不一樣,待遇自然不一樣,找航天(副)總工程師這種級別的人,親自出面是比較好的,就算不行,介紹一些年輕有想法的人可以吧。

從利益角度考慮,越是年紀大的,越不好挖,35歲左右不到四十歲應該是團隊構成的主力,有經驗有想法有創新能力。

陸濤沒有從歐洲回來,一方面法蘭克福研發中心的組建需要他,一方面薩博汽車那邊的事情還要善後。薩博的主被動安全技術還是很優秀的,前程需要這方面的人才,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挖人的事情不是前程一家在做,被吉利收購的沃爾沃在挖人方面佔有優勢,兩家都是瑞典企業,據說已經挖了四五十人。

海外團隊怎麼和國內配合?互聯網行業還好說,可以有在線協同辦公,汽車行業呢?前程法拉克福研究院的招聘更加偏愛年輕人,可以配合前程汽車的信息化建設。

曲黎在北津不是和航天人見面就是和汽車人見面,討論著各種問題,包括他那套「工廠即產品」「一體式壓鑄車身」的想法。

有研究表明汽車整車重量減輕10%,燃油效率可提高6%~8%;車重每減少100kg,百公里油耗可降低0.3至0.6升,電動車續航增加25公里。日系鐵皮車的低油耗是通過減重實現的。

曲黎大膽的想法是符合邏輯的,就是產業化推進比較難,有人可能認為維修成本太高,但能夠降汽車成本和售價啊。只有將電動車價格降到30萬以內,才會有足夠銷量。

「真要做一體化壓鑄,要從材料開始做改變,不同材料配比的鋁合金性能是有差異的。」

「如果真的可行,那這種材料有沒有市場,有多大市場,我們如果自己投資……」曲黎有錢啊,大力出奇蹟

「材料合不合格,要根據實際需求定義,就好像我們一直說的國產飛機發動機故障,最直接的表現都是材料性能不行,但這只是表象。」這位材料技術領域大牛說:

「我們首先要弄清楚材料設計許用數據…材料是我們的上限,設計是我們的下限……」

曲黎不明覺厲,學到了不少,原來還有材料資料庫,這好辦啊,想辦法弄到資料庫,古歌可以有大數據分析。他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做到軟硬結合,到時候用人工智慧反哺汽車航天工業。

難怪汽車製造是現代工業上的明珠,幾乎涉及所有人類已知工業種類,是所有工業部門的大集合。前程汽車走的路算是取巧,成本高企是在所難免,說到底曲黎並沒有學會造車,只是在賣車。

只要理論可行,有現實的路徑,曲黎都不怕,不就是掏錢嗎,特斯拉常年巨虧,怕什麼,最多被A股摘牌。2011年前程汽車預虧30億,國內汽車行業很多人都在看笑話。就連汽車之家的你想都知道一些內幕。

春節假期剛過,曲黎還沒有決定給他的火箭發射公司取名,星際榮耀、星河動力似乎都不錯,收購moto的事情終於有了進展,谷歌和榮耀重新提交了修改後的收購方案。

「這次沒問題了,通過的可能性很高。」榮耀在北美負責這起收購的負責人給曲黎發來郵件

那就是說榮耀在付出巨大「犧牲」的前提下,將獲得3000加的專利,外加一個谷歌不要的工廠!

條件早就定好了,也就無所謂滿意不滿意,去年榮耀手機9000多萬台的銷量超過iPhone,還有平板,iPad銷量約3000萬台全球佔比約40%,榮耀MatePad銷量1200萬台佔比16%,之後是亞馬遜,三星等,還有時光MiPad約230萬台。

還有筆記本電腦,MateBook終於受到青睞,兩個月賣了150萬台,距離蘋果四季度的460萬台差距有些大,全年銷量不算好,忘了之前的數據,三星賣了1300萬台,要不榮耀算400萬台吧。

加上前程汽車等各種收入,總的算下來,榮耀全年收入超過600億美元凈利潤約100億美元,低於蘋果2011財年的1000億美元收入和250億美元凈利潤。

所以呢,曲黎沒想到榮耀會這麼誇張,難怪沒有人在乎他在電動車領域的投資,一年幾億美元就算全部打水漂,榮耀靠利潤就能連續投入十幾年。

不過資本市場也看出來了,榮耀的利潤率不如蘋果,所以榮耀的市值徘徊在1500億美元左右。

曲黎無所謂了,反正他認為榮耀市值有1000億美元都算是賺了,市場的變化逐漸超出了他的掌控。

比如在榮耀衝擊下,幾款產品賣的都不算好的三星,HTC等,這兩家左右橫跳的手機品牌,在和谷歌安卓、微軟WindowsPhone的博弈中並不佔優,還有在印度裔CEO帶領下的諾基亞。

可能有人不以為然,但上述三家企業,還有越來越多的手機企業和榮耀一樣在安卓之外選擇了微軟WP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