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榮耀股東大會

正文卷

第414章 榮耀股東大會

榮耀沒有上市,優酷就搶先一步上市了,發行市值25億美元,開盤漲到50億美元,領先全國的版權戰給了華爾街充分的想像空間,估值規模比歷史同期13億美元多出12億美元。

遠景投資在這次IPO發行中將股權佔比降到了15%以內,是僅次於創始人團隊的第二大股東,收回了投資成本,剩下約15%是凈賺。

古永從米國回來邀請曲黎吃飯,參加慶功宴,可他還在星沙工廠忙著降低成本,從加工設備到工藝,還有供應鏈企業的改造,這是一個大工程。

曲黎從聚美到榮耀,再到前程汽車,一直關注供應鏈管理,注重流程化對企業的現代化改造,至少在防止貪腐方面很有心得,內部蠹蟲少了,干實事的人多了,就算是一群二流人才,只要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前程汽車都會不斷進步。

國內汽車工業的進步是整體向上的,前程汽車偏居內陸省份,進步慢可以理解,曲黎從沿海,特別是廣汽豐田挖了不少人,以他們為骨幹組建的生產製造團隊,在各方面都比以前優秀。還有些問題是企業文化不同造成的,曲黎在聚美榮耀都不算強勢,在前程汽車可是說一不二的主。

還好曲黎講究方法論,做事講邏輯,不怕丟臉不怕出醜不怕犯錯,反正沒有人可以趕走他,沒有人能夠不聽話,怕個鳥?曲黎的態度決定了高管團隊敢不敢說真話,既然曲黎不怕丟臉,從不打擊報復,真的能幫助高管解決困難,那就有事說事。前程汽車的整體氛圍在這個階段算是非常好的。

春節期間,前程汽車銷量下滑,工廠停工,現在逐漸恢複正常,前程CS6每月銷量可能超過5000輛。有了銷量自然可以和供應商談價格,包括曲黎重點關注的獵豹飛騰,獵豹汽車在衡陽的工廠改造速度很快,主要是大量運用了各種成熟工藝,通用零配件,「五菱宏光」這車裝配難度不高,今年上半年就可以上市銷售。

前程和獵豹的銷售渠道有很大的重疊,不過夏明飛又把我讓前程汽車的今年將渠道擴張到500家,獵豹汽車是長豐集團負責運營,300家是打底的數字,能做到多少看他們造化了,「五菱宏光」這麼便宜好賣的車,要是不能充分利用,那就太讓人失望了。

本來想回北津,可因為和獵豹的事情和長豐集團掰扯了好長時間,長豐拿回了包括獵豹·黑金剛在內的幾乎所有品牌,前程汽車留下了新申請到的「金剛」品牌。

有人在微博和之乎評價說榮耀掏了幾十億,買了一個殼,做了筆虧本買賣,曲黎太年輕,不熟悉國內的情況,以為什麼都和國外一樣遵循市場經濟遊戲規則……

一群人開始心疼曲黎這個大富豪,讓他整的有些懵逼,作為互聯網流量的中心之一,還有財經大咖分析起前程汽車的財報,然後總結出:「這就是垃圾」,好吧,原話不是這樣,但意思差不多。

曲黎抨擊A股某監會,終於引起了反噬,他做事很不講究,某監會在榮耀收購前程汽車的事情上多次放行(收購上市30%以上股份觸發全面要約收購,除非某監會豁免),給了極大的方便,現在翻臉不認人,居然還好意思抨擊人家,太不要臉了。

這次看到有人將前程汽車的財報分析的頭頭是道,曲黎總算沒有犯渾去反駁,拿出這篇報道和眾人一起欣賞,再次討論前程汽車存在的各種問題,還有改進措施。

雷君在北津催了他好幾次,終於還是離開了星沙城,在微博上回覆了替某監會出頭的那位:「看了這位證券分析師的文章,寫的很好,我們在公司討論了好幾次,發現確實有一些問題……」

「有些問題馬上可以改,有些問題暫時改不了,倒不是我們做不到,而是企業家的思路和證券分析師不一樣,能夠為長期利益犧牲短期利益。最主要的原因是當然不是這些,前程汽車有一個其他企業沒有的巨大的優勢,我能堅持長期主義,做難而正確的事情,簡單的說就是我不差錢,不急著賺錢,只要我不急,前程犯錯的機會就少……」

曲黎點贊批評者的微博很快就衝上了熱搜,他感覺自己有成為「馬斯克」的節奏,財經新聞有什麼好看的,還不如看明星八卦,這一屆網友不行啊。

「曲黎虛心接受批評意見,但就是不改!」有人很精闢的總結了曲黎在微博的發言。

「死不悔改曲天明」有人給他起了這麼一個綽號,感覺遠不如悔創阿狸傑克馬,普通家庭小馬有意思。

回到北津榮耀總部,眾人歡迎「死不悔改曲天明」回歸,榮耀上市前的股東大會正式開始了。

董事會成員構成當然是以榮耀創始人和管理層團隊為主,曲黎、李一楠、雷君、陳景秋還有負責供應鏈的帕沃,市場部門的達多,外部董事有,獨立董事有,就不起名字了,反正都是路人甲。

基本上7成華人,三成歪果仁,嗯,董事會11人,4個歪果人三個白仁一個東瀛人,5個中幗人,2個新加坡和香江華裔,這樣的組合曲黎是可以接受的,畢竟其中兩個白人還是榮耀的管理層。

這是上市前第一次董事會議,確定上市的一些細節,雷君還要就公司當前的一些事情做一些交代,比如和蘋果公司專利和解,與微軟的合作包括專利授權費等等。

至於汽車,無人機等創新業務,其實都可以劃入「其他」,畢竟這部分收入佔比太小,也不對,榮耀在前程汽車占股約55%,按照法律規定可以合併報表,也就是增加十億美元左右的收入。

「我們為什麼要和蘋果公司和解?」有董事不解,以過來人的眼觀看,自然知道禁售蘋果iPhone不現實,但相信市場競爭、相信米國法律權威的人,肯定不會這麼看,就算最後訴訟失敗了,榮耀也沒有損失,現在和解怎麼看都像是在示弱。

曲黎一言不發,他需要時間觀察,就算成為了榮耀的董事,也不一定會從整體利益出發為榮耀考慮,就像中星請的律師居然出賣他們,只能說國內有些人偏理想主義,自己神話了「信託責任」。

曲黎現在連自己人都懷疑,更不會完全相信外人。但是與狼共舞是他定下來的基本策略,將歪果仁請進來分享榮耀的利益,時間越長越是糾纏不清,難以割捨。和平年代誰敢將自己人和敵人一起炸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