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財經採訪

正文卷

第277章 財經採訪

《好聲音》第一期的收視率只有1.3,第二期飆升到2.8,一個現象級的節目冉冉升起,讓芒果台長抱怨不已,說曲黎幫助外人打自己人。

《快樂大本營》一直都是國內王牌綜藝,這時候明眼人都看得出《好聲音》反超《大本營》的趨勢,可惜一年也就一次兩三個月,不能周周播放。

曲黎雖然不想應付,可麻煩總是找上門來,比如某財經雜誌堅持報道東北鋼廠打死老總的群體性事件的國內知名編輯胡樹立,聯繫曲黎幾次無果後,親自跑到星沙堵人。

沒辦法啊,這個女人在國內外聲望很高,而且背景深厚,曲黎人單力薄,能不得罪就不得罪吧。

「你為什麼會這麼抗拒媒體的採訪?我們……」幾個人坐在曲黎前面很像是在申犯人。

「藏拙,我害怕自己的口無遮攔展現出無知者無畏的底細。」曲黎換了一個舒服些的姿勢,陳丹琳回羊城受苦去了

「可是我看了你的演講,電視節目中的發言,包括你寫的歌詞,都很有水平!」某大牌記者

「伱要聯繫我工作的背景,聚美和榮耀核心高管都比我聰明,和他們交流很累,我除了做夢,給他們打雞血……」曲黎很慚愧啊

「你為什麼要收購長豐汽車?這背後有沒有……」

「當然有原因,無緣無故的我為什麼要做費力不討好的事情。」曲黎並不諱言和湘省背後的交易或者說默契,但脫口而出的是他造車的理想,一個國家沒有高端製造業就不能擺脫中等發達國家陷阱,就不能實現共同富裕。

「你為什麼會這麼關心這些事情,比如說共同富裕?」記者

「我聽到過幾句話,感覺很有價值,第一句是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第二句是所有命運饋贈的禮物,都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第三句是靠運氣賺來的錢,往往會憑實力虧掉……」曲黎敘說著自己的幸運和行為處事的誘因

「時代的浪潮惠及了很多人,有些人賺錢了就去燒香拜佛,將內心的不安寄託於神佛。但是我覺得每個人身上都有神姓佛姓,與其求諸泥塑的神佛,還不如求諸內心的神佛。」

「我選擇了兩個方向塑造自己的神姓,一個是打造成功的企業,另一個就是做慈善,主要方向是環保和扶貧……」

「慈善就不解釋了,在和平年代,未來世界的競爭主要依託於企業的競爭,而只有偉大的國家才會誕生偉大的企業。所以企業的命運和國家的命運是綁定在一起的……」

曲黎顯然是在他人高超的技巧性說嗨了,什麼都往外說。

「就拿我成立的兩家公司舉例吧,聚美在全球範圍內只有一個競爭對手,那就是亞馬遜,不是說歐盟和日韓沒有優秀的企業,是他們很難在電商零售這個行業和我們競爭……」

「榮耀的競爭對手只有蘋果、三星,特別是三星,他們在智能手機全產業鏈布局,液晶顯示屏、手機晶元、存儲晶元、圖像感測器,榮耀和蘋果的供應鏈幾乎無法離開三星……」曲黎一再強調三星的厲害,當然不是怕了三星,而是希望橋布斯不要將注意力集中到榮耀。

「現在智能手機行業明明是諾基亞領先,你為什麼不提?」有記者打斷了曲黎,讓他很不高興。

「你覺得全球消費者為什麼會選擇iPhone和H2?據我所知,我們兩家企業半年時間智能手機的銷量都超過了1000萬台,你說這有沒有代表一種趨勢?」

「如果說iPhone和H2的路走對了,智能手機未來要拼操作系統和手機處理器性能,你告訴我,諾基亞的優勢在哪裡?他們的渠道在強也很難賣出不受消費者認可的手機。假設諾基亞現在就轉型,Nokia怎和iPhone、Honor相比還有什麼優勢?」

「他們還有大量專利。」記者嘴硬

「專利是防禦武器,不應該是進攻武器。」曲黎心情沉重的說,霸主是不需要講道理的,通過專利訴訟禁售一個企業的產品,實在是非常惡劣,還好這次入股英飛凌,榮耀從中購買到好些專利。

這次採訪偏離了胡樹立預設的主題,但她沒有後悔,反而感覺收穫很多,曲黎很多想法和思路與現在大多數企業家截然不同。

後來的採訪中,曲黎詳細解釋了個人和企業命運與國家命運結合在一起的想法:「如果把中幗比作一艘大船,世界各國千帆競渡,歐美日韓跑在前面,光鮮亮麗;中幗人多力量大,分工合作後,逐漸跑到了大多數國家前面,但大多數人衣衫襤褸……」

「船上芸芸眾生心思各異,一部分人無動於衷茫然不知所措;少數人羨慕別人的燈火酒綠歌舞昇平,想跳到其他船上;還有一部分人在各自的行業努力奮鬥,為中幗這艘大船打造更好的動力、甲板、裝甲、船艙。不管你如何選擇,只要不跳到別的船上,我們或主動或被動,個人、企業的命運都和國運綁在一起。」

「如果很難理解,你們可以認為我在賭國運,新能源汽車等具有戰略價值的行業競爭則是在爭國運……」

「我還算幸運的,國內外機會有很多,等到國內GDP超越東瀛2倍,那時候留給普通人的機會就不多了。出名要趁早,創業要趁早,雖然100個人創業,90個會比當前更慘,但人生在世不去改變世界,就要被世界改變……」

這次的採訪很順利,但曲黎不知道的是,今天的收穫讓這個大記者高興壞了。八月份第一期財經雜誌刊登了這次採訪,標題不算離譜,《非典型企業家》,內容和他說的大致差不多,但是加入了對前途汽車改制的調查:

「雖然只是初中畢業,但曲黎成立的兩家公司卻可以成為全國最優秀的科技企業。在收購長豐汽車這件事上,曲黎和湘省在大會結束開始接觸,不到三個月時間就完成交易,這個收購的速度哪怕發生在民企之間,都算是非常快的。

筆者不知道整個交易過程是否合法合規,但為什麼要放棄廣汽選擇一個沒有造車經驗的榮耀,一家還算優秀的國企是否應該為年輕人的夢想買單?」

曲黎不找麻煩,但麻煩會自己找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