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中芯問題

正文卷

第271章 中芯問題

一老一小兩人相對而坐,看庭前花開花落,望天上雲捲雲舒。

中芯國際的CEO是張宇京,忙著打官司,忙著提升先進位程,總之有許多事情,所以和曲黎溝通的是江董事長。

其實武汗新芯和中芯國際的事情並不複雜,中芯雖然可以在三年內用原價收購武汗新芯12寸晶圓廠,但這個晶圓廠目前的總投入約有15億美元,現在基本沒有產出,中芯本身在虧本,哪來的錢收購?

中芯在武汗新芯沒有投入,所以後來陷入困境後放棄了這家晶圓工廠,輾轉之下有了後來天下聞名的長江存儲。

曲黎和江上周兩人算不上正式商談,也就閑聊,對面說起發展華宏、中芯的困難;曲黎說起聚美、榮耀的隱憂。

「哦,我記起來了,上面有人提議讓遠景投資中芯,是你最後拒絕了?」江上周似乎想到什麼

「……」曲黎鬱悶了,時間線准嗎,他難道不是在大唐入主中芯後再拒絕的嗎?

「你是不看好中芯,還是其他什麼原因?」江董繼續問

「我這人不是很聰明,看不懂彎道超車背後的邏輯,我更相信長期主義,堅信做難而正確的事情才是……」曲黎小心翼翼

「這和中芯有什麼關係?」

「……」

「你這人怎麼婆婆媽媽……」

「我剛剛說的還不明顯嗎?在我眼中現在的中芯不是一家好公司,企業要規模沒有錯,要現金技術也沒有錯,但是有了好的設備和技術儲備,但中芯能夠將理論上的技術轉化成現金收入嗎?良品率和台積電有多大的差距?先進位程比不上,成熟製程的良品率比不上,比較優勢在哪裡?」曲黎一口氣說了很多

江上周聽多了好話,乍一聽曲黎的話有些錐心,可他畢竟不是常人,知道這是曲黎真實的想法,至少部分符合事實。

中芯這幾年飛速發展,已經實現45nm工藝,今年一月又拿到了32nm製程的設備出口許可。短短几年時間,擁有了五座8英寸晶元廠,四座12英寸晶元廠,分別按照8億和15億美元投入計算,總共需要140億美元的投入,這還不算其他配套和運營管理費用。

但是中芯年收入約10億美元,賣了中芯都不值這麼多錢,為什麼不能靜下心來穩紮穩打。

「賺錢,不能在市場競爭中實現盈利的企業不具備長期價值……」曲黎和江上周董事長討論起來

台積電和中芯的專利官司很有意思,基本上市被動挨打,律師盲目樂觀,接受採訪時認為贏下來的概率非常大,最後卻在米國一敗塗地,不得不與台積電和解,賠償兩億美元外加10%的股份,還有張宇京離職。

也許兩人交流的時間很長,中芯CEO張宇京過來了解情況,曲黎說了律師的問題,要是他負責,肯定會想辦法把這起官司拖個十年八年,比如甲骨文起訴谷歌安卓侵犯Java專利的案子就持續了十年。

「伱們的律師真的不稱職,一點都不關注競爭對手的動作,更加不關注社會環境。」曲黎說起遠景投資收購飛索半導體、展訊收購飛思卡爾半導體背後的努力,在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還要想辦法讓他們的注意力不要集中敏感方向。

「台積電的律師利用遠景和展訊的兩起收購案,加重社會輿論對中幗科技發展的擔憂,通過外界給法官陪審員施加壓力……」

「有這種事情?」兩人大驚

「……」曲黎不語,眼界不夠開闊啊

「我們不是不相信你,主要是這件事影響太大了。」

「你們要捨不得掏錢,把這場官司拖延下去,換更優秀的律師,很可能會遭遇極端情況。」

歷史中,張宇京接受採訪時就公開說過,他們的律師錯判了形式,這可不是曲黎亂扯,是中芯的代理律師真不行。

「宇京,要不我們換一個律師吧?」江董事長

「正在打官司,這個時候換律師,反而不好吧,要不讓他們注意這件事……」

「這是能力問題,也可能是態度問題,他們作為專業人士,外人提醒後,會不會破罐子破摔?在關鍵崗位出現致命失誤,這種人我不敢用第二次。」曲黎堅持,真不想讓理想主義者失敗,中芯的存在實在難能可貴。

「是啊,不管什麼原因,既然出了事情……」江董事長不知道為什麼,這時候對曲黎有種莫名的信任

「那我們應該怎麼辦?」張宇京是「建廠高手」,管理能力有,但不是戰略大師。

「找米國本土擅長打知識產權案件的知名律師行,把事情拖下去,換人,出錢遊說……」曲黎說的常規方案,不違法就耗錢。

律師的事情很快告一段落,中芯其實已經放棄了快閃記憶體製造,專註於DRAM等其他代工,武汗新芯的事情並不算大事。遠景控股是飛索半導體控股股東,是英飛凌的大股東,能夠請楊世寧這樣的大牛加盟,顯然是下了很大的決心。

說起代工行業,台積電雄踞第一、聯電似乎後勁不足,格羅方德來勢洶洶,中芯全球第三的位置難保。

「你們小瞧了三星半導體,他們大概率能夠成為全球第二。」曲黎打預防針

「三星的代工業務不行,還不如中芯。」張宇京有信心

「我們判斷一件事情從來不糾結於現狀,而是看未來,只要三星想發展半導體代工,就可以進口最先進的技術設備,可以挖到全球最優秀的人才,我們盯上台積電一個關鍵的技術人才,被三星半導體捷足先登……」曲黎吹牛

「誰啊?」

「不好說。」

「???」

「還有市場問題,手機晶元需要先進位程才能實現高性能低功耗,而這個趨勢和中芯沒有關係……」曲黎的話有些難聽,但過來人都清楚,就算是低端晶元也會採用先進位程。

「我覺得中芯與其盲目的追求先進位程,還不如想辦法讓自己賺錢,在成熟製程市場做得比台積電更優秀,然後等發展到一個臨界值,再實現逆襲……」曲黎說起他打聽到的信息,台積電從40nm直接跳到28nm,然後是14nm,這麼做能夠迅速佔領先進位程的高點,但晶體管密度等指標沒有同步跟上來。

曲黎說的不無道理,ASML的EUV光刻機沒有出來前,不少企業認為先進位程技術快要到頂,是EUV光刻機打破了上限。讓台積電先達到頂點,中芯依靠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戰勝對手,這未嘗不是一個好辦法,或許是唯一現實的辦法。

但創業者不一定能夠接受這種所謂的好辦法,覺得曲黎瞧不起他們,有些人不撞南牆不回頭,有些人撞了南牆還不回頭。非常優秀的企業家或許能一次又一次創造奇蹟,誰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