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外部投資者

正文卷

第263章 外部投資者

聚美第一時間在微博公布了戰果,這種消息是可以震撼人心的重磅炸彈,很多夜貓子展開了討論,羊城的幾家大報給聚美預留了版面,但主編連夜修改了文章。

第二天更多的媒體報道了這個消息,在全球陷入經濟危機,國經濟內還沒有走出困境的時候,聚美6*18不說石破天驚,那也足夠吸引眼球。

1000萬人購物,全天超過一億人次瀏覽,超過三分之一的互聯網用戶關注並參與到這次促銷活動,這是大多數人都沒有想到的,畢竟聚美並沒有大規模的廣告宣傳。

「你是怎麼知道聚美有促銷活動的?」

「因為曲黎要造車!」

「……」

某門戶網站隨機採訪了幾個路人,這莫名其的回答或許可以解釋一些東西,不管討厭還是喜歡他,曲黎在國內的名氣足夠大。

這次促銷活動的主角是聚美、是路奇、是大東子。知道消息的羊城電視台很快就過來採訪,線上線下的媒體將注意力集中到這次促銷,想要了解更多的內幕。

6月18日當天,微博等社交網站有不少人吐槽網站卡頓,在線支付太爛,交易失敗率太高,很多人因此錯過,或者沒有享受到最大的優惠。結果一天時間不到,輿論逆轉,這才發現聚美昨天承受了多麼巨大的流量衝擊。

阿狸緊急召開了會議,討論聚美這次促銷,為什麼他們的網站沒有崩潰,我們(淘寳)能不能做遮掩的促銷?很快他們又會有一個疑問,什麼是雲計算?

趁著熱度大,聚美公布了聚美雲計算的公測計畫,將在一個月後的7月中旬正式對外公測,又是一記驚雷。

雖然亞馬遜2006年就有了雲計算服務,谷歌和微軟2008年就公布了他們的雲計算產品,但國內企業最優秀的互聯網企業家直到2010年還認為雲計算是舊瓶裝新酒,幾十年以後的東西。

聚雲科技公開了部分雲計算信息,國內互聯網從業人員、資深程序猿進行了廣泛的討論,雲計算到底是真是假?一個初中生真的有這種遠見卓識?

不懂外行,包括媒體就有人說聚美的網站都維護不好,6·18宕機15分鐘,又怎麼保證為其他企業提供良好的雲服務?

也有人為聚美解釋,1億用戶訪問還沒有徹底崩潰,國內除了聚美,也就白度、阿狸、企鵝能夠做到吧?

關於聚美技術實力的討論變多,這對國內其他B2C電商玩家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噹噹、卓越亞馬遜、新蛋、麥考林、哄孩子、同樣在羊城的唯品會,還有凡客誠品都在瑟瑟發抖。

好吧,這是在吹牛,噹噹的大慶子也註冊了微博,發文諷刺聚美不是和淘寳商城一樣不是B2C電商,曲黎比馬芸還會吹牛。

「沒有哪家B2C能夠有這麼快的增速,這不符合商業邏輯,聚美這樣發展下去不缺錢是不可能的,小心速度太快扯著淡……」

「聚美物流要滿足國內電商的需求,至少要100萬員工,國內沒有哪家企業有這個管理能力……」有人借用馬芸的話,各種不看好聚美電商,似乎這樣就能證明聚美雲計算是垃圾。

外界的質疑不重要,賣出這麼多貨,怎麼即時配送是大問題,可惜苦了聚美物流,好幾個中轉倉爆倉,本來可以保證全國範圍內三天送達,這次促銷怎麼都會降低運轉速度。

聚美超大規模倉儲中心的建設被提上了議程,普洛斯中國CEO梅智明也來到羊城參加他們的會議,討論中心倉的建設。

聚美自建物流需要買入大量固定資產,自己沒錢怎麼辦?6*18之後的宣傳會起到很大的作用,今年真的是銀行求著企業借錢,地方對各種投資大開方便之門,聚美要貸款買地的難度和成本都會大大的降低。

聚美物流的中心倉庫面積不會小,不能專供自己使用,開放給第三方後,事情會變得複雜,怎麼管理很考驗團隊的能力。曲黎聯繫普洛斯,自然是要藉助他們的專業能力。

遠景、中金、還有去而復返的新加坡GIC都青睞普洛斯,早就對曲黎提出的合作討論多時,6·18大促後終於讓他們下決心,和聚美物流達成戰略合作協議。

不僅如此,新加坡GIC拍了高管來到聚美考察,還有兩家聲名不顯的投資機構來到聚美,俄羅斯DST和高瓴資本,他們已經在市場中購入大量聚美股票,持股比例接近5%,於是開始正式和聚美管理層接觸。

曲黎當然聽說過這幾家公司的大名,所以才給了他們見面的機會,大家認識一下,至於股份問題,肯定要再考慮,他不差錢,缺的是錢以外的資源。

新加坡GIC如果想投資,他大概率會同意,沒辦法,他們比此時的華投還要牛,投資範圍遍布全球,專業能力太強大了。居然願意投資普洛斯和聚美物流合作的項目,這種誠意太足了。

可聚美流通在外的股票超過35%,曲黎的持股比例也就38.6%左右,稀釋下去,以後會失去一票否決權。

關於這個問題,曲黎也做了坦誠的交流,以聚美現在的發展似乎還不足以證明他的能力,讓獲得永久的一票否決權。

「我不喜歡超級投票權,創始人權利太大不是好事,沒有人可以一直正確,但可以在公司內部繼承的一票否決權可以讓公司掙脫資本市場追求短期利益的衝動……

我本人相信長期主義,聚美的定位是一家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和服務公司,現在這種第三方賣家佔據主導的形態不是我想要的,是我們為了活下去做出的妥協……

聚美未來零售方向是將自營比例提升到50%左右,將自主品牌銷售比例維持在百分之5左右;技術方向是讓聚美雲計算服務成為互聯網基礎設施的一部分……」

曲黎很多話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當零售行業集中度接近或超過25%,自有品牌將會進入快速發展期。歐洲地區零售行業自有品牌佔比在50%左右,北美地區是30%左右。

狗東之所以落後阿狸,或許不是因為成立時間短,而是大東子的認知不夠,沒有發現電商企業經營的視角從追逐流量變成圍繞消費者需求組織生產和銷售活動。

這也就是拼夕夕所說的C2M模式,咋聽起來高大上,但百變不離其宗,沒有脫離歐美零售行業自主品牌運營模式的範疇,C2M不過就是互聯網黑話的一部分。

這三家投資機構和曲黎接觸後,更加堅定了投資聚美的決心,聚美的創始人對這個行業有著清晰的認識,團隊成員結構優秀,幾乎沒有明顯的缺點。最大的問題是缺錢,可對他們這些投資機構來說,能夠用錢解決的問題就不是真正的問題。

「我們願意支持你獲得永久的一票否決權……」三家機構先後承諾。

曲黎同意DST和高瓴在聚美的持股比例超過5%,短短几天之後,聚美股價超過20美元,在6月底超過25美元,市值超過50億美元。

DST和高瓴的持股比例超過5%,但想要更多似乎不可能,米國的貝萊德居然也在增持聚美,市場上流通的股票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