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決斷力

正文卷

第203章 決斷力

在去米國之前曲黎先回到羊城,自從聚划算全面對第三方賣家開放,為了更好的服務賣家,聚美成立了一家子公司,招聘那些軟硬條件沒有那麼好的計算機專業畢業生。

許多大公司都有類似的操作,或者成立子公司,或者外包,或者通過勞務中介公司招聘「臨時工」,反正辛苦複雜技術含量不高的活計就交給別人。

比如聚美計畫在星沙成立一家客服子公司,承包聚美售後服務業務。

「為什麼不安排一些售前客服?」大東子專門就這個問題和曲黎討論過

「有必要嗎,反正聚美明碼實價,產品的情況在詳情頁都有,客服不會知道的更多。」曲黎學習亞馬遜,售後服務好就行了,那些喜歡討價還價,喜歡挑刺的,買了以後可能還會有更多問題,服務好這樣的客戶綜合成本太高了,在企業高速發展的時候顧不上是很正常的。

聚美聚划算都秉持著這一原則,努力提升售後服務,增加售前服務的難度,消費者只有經過仔細尋找才會聯繫到售前客服。但不管如何吧,客戶服務這是一個低技術含量的工種,如果不是聚美還在發展中,曲黎說不定就會將這項服務外包出去。Shopee就準備將客服外包給印度企業。

不是說中幗不能承接客服外包,是曲黎有意讓Shopee淡化中幗色彩,亞馬遜就用印度人客服,大家都一樣。

「你終於回來了。」

「抱歉,我馬上就要去米國……」

「聚美就這麼不重要?」

「因為有你們,所以我才放心……」

然後一大堆的文件和事情堆到曲黎身邊,他的助理黃征再次來到他身邊。

曲黎一邊看文件簽字,一邊問黃征這些天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情。

「沒有了,我這些天一直在中台部門,忙著解決下面出現的各種問題,沒發現……」黃征果然沒有發現美的能力,外界一直說這個人男人理性冷酷,張一明是理性冷靜,這一個字的區別可見兩人的不同,有人說張一明不遜色於全球頂尖的企業家,卻沒有人這麼讚美黃征,兩人還是有區別的。

作為一家購物網站,呈現給消費者的東西是越簡單越好,對後台的要求就越高。到了10月份,地震給聚美帶來的加成消失,用戶增速下滑,伺服器壓力減小。

更大的壓力來自淘寳,九月份單月交易額超過100億,聚美三個月才20億,這個差距一目了然,而且10月8日淘寳總裁宣布阿狸巴巴未來5年會向淘寳投入50億。

這些自我吹噓還好說,黃征給他有一份資料,針對聚美的負面信息從九月開始變多,倒不是說聚美做了什麼壞事,而是質疑聚美的商業模式、質疑曲黎的個人能力還有……

曲黎當初在央式說丹琳會做快時尚,線上的ZARA,但拿到投資後變成時尚電商,再次拿到投資又變成綜合電商,上市後變成全品類的電商平台,然後跑到米國成立電商網站……

「不僅如此他還抽空成立了榮耀,雖然榮耀手機藉助谷歌的影響力,在歐美成為年度暢銷手機,但這也分散了他的精力。我們很難想像馬芸領導阿狸的同時還能兼任連想CEO……」

「曲黎也許是一個天才,但他顯然不懂怎麼控制自己的不斷膨脹的慾望,在國內根基不穩的前提下,跑到米國和亞馬遜直接競爭,國內國內同時挑戰最強大的敵人,腹背受敵之下,能否延續他創造的奇蹟……」

「這人到底是別有用心,還是深度報道,太犀利了吧?」曲黎看著黃征問

「都有吧,這篇文章寫的很用心。」黃征平靜的說

「是啊,還有好多都沒有提起,比如說日月風華和祥雲,本來指望祥雲賺錢,沒想到發展太快太好反而不賺錢了。」

曲黎這句話有些誇張,祥雲還是賺錢的,但利潤率極速下滑,到底是利潤優先還是規模優先,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你既然知道,為什麼不解決這個問題?」

「我,還是貪心作祟啊。」曲黎沉默良久,承認了一個事實

「幫我把林兵、王雲良、陳丹琳叫來,我們商量一下。」曲黎看了財經雜誌上的文章,終究還是有所觸動。

「什麼事?」林兵很快就趕了過來

「我們聚美聚划算是科技驅動的B2C電商網站,我們是一家互聯網公司,這個定位沒錯吧!」曲黎等人到齊才開口

「沒錯啊,又有什麼想法?」陳丹琳見多了,曲黎真是想一出又一出

「我覺得祥雲品牌的運營雖然算是成功,但對聚美來說並不是好事……」

眾人默然無語,這件事其實早就有公論,但祥雲實在太成功了,椰子鞋歐美市場每個月超過一千萬美元的銷售額,全球各地從Facebook看到這款鞋,不顧長達十幾二十天的配送時間都要購買,而且有著高額的利潤,怎麼不讓人動心。

不僅如此,隨著博爾特在奧運會打破世界紀錄,祥雲跑鞋或者說專業運動鞋也隨之打開了市場,2008年祥雲品牌一個月銷售額達到2000萬美元應該沒有任何問題。

那麼對比一下,李寧2008年財報年營收66.9億,稅後利潤7.27億;安踏是46.27億,稅後利潤8.95億;祥雲年銷售額有可能超過10億軟妹幣,利潤不說5億吧,應該也有4億。

「伱想怎麼辦?」

「我本來想好好運作一兩年,但這兩年是聚美和淘寳商城競爭的關鍵時刻,我們需要集中精力應對挑戰。」

淘寶一個月的交易額頂聚美一年的銷售額,這種差距下如果有大量流量導入,淘寳商城想不成長都難。品牌商是需要維持高端的品牌形象,但是在淘寳商城一個月銷售額是聚美兩三倍的話,大部分品牌都不會為了虛名放棄現實的收入。

「看祥雲能不能賣一個好價錢,要是價格合適……」

「你捨得了?」

「不是我捨得,看情況吧,萬一賣不掉?」

「賣給誰?」

「一看價格,而看國籍,盡量留給國人吧,畢竟是從中幗走出的一個在歐美日韓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運動鞋品牌。」曲黎

「國人不一定買得起。」王雲良斟酌著說,假設2008年祥雲凈利潤是4億,按照10倍估值計算是40億,安踏市值約80億港元,李寧市值約110億港元,哪有資本收購。

「祥雲品牌成立時間太短,估值不會高吧?」

「這要看有沒有企業願意賭,按照我們現在的規劃,如果祥雲椰子鞋聯名款成功,線下渠道只要不拉胯,銷量再次翻倍應該沒有多少問題……」王雲良給出了自己的判斷

「哎,那你們說到底要不要賣掉祥雲?」

「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