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赤壁》劇組

正文卷

第128章 《赤壁》劇組

《赤壁》上下兩部一起拍攝,火燒赤壁在冀省易縣易水湖,草原戰爭戲主要靠特效,真正實拍衝鋒的也就1000多匹馬,比馬更多的是人,匈奴騎兵人數是虎豹騎的好幾倍,可惜裝備不行。

曲黎到來時,正好要拍這段戲,1000多號人馬請不到軍隊,許多都是牧民,組織起來成本很高,管理難度很大。

怎麼說呢,國內影視行業目前是建立在導演中心制基礎上,一切權利嚮導演集中,那些個大導演能夠背詩就值得稱頌了,要想他們具備現代化的企業管理能力,真有些為難人。

《赤壁》是大片,雖說有製片人,監製,但是陳大爺的地位在那裡,又不是曲黎這種不懂事,在央式都敢懟天懟地的愣頭青,要在這個行業做下去,誰敢真得罪陳大導演?

曲黎到來很快就了解了情況,這場戲難在怎麼讓這群業餘的「人馬」按照導演的想法動起來。這是他可以解決的,拖肯定不能拖,「人馬」的租賃都需要掏錢,就算一天沒有500,總有300吧,群演每天支出的最少50萬,別忘了還有直升機拍攝。

還好鍾麗方在,曲黎作為名義上的導演有了手下就有施展的可能,和鍾麗方溝通後,就在劇組開會的時候直接接掌了權利,一個個任務分配下去。

陳大導臉色雖然有些難堪,但想到之前有人提醒,曲黎這麼長時間都沒有來打鬧他,已經給足他面子了,再鬧矛盾,別人會說他沒有容人之量,恰好他老婆不在,助手臨時被叫走,實在抹不開面子的陳導選擇忍耐。

半個小時不到,整個劇組就動了起來,曲黎沒有留在帳篷里,帶著對講機站在顯眼的地方,幫下屬做決定。

古代行軍打仗,排兵布陣最難的不是陣圖,而是溝通,只要有將領能夠將自己的命令清晰準備的傳達到人,基本上就是一個名將胚子了。總不會有人以為漢朝人的官話都是普通話吧?

沒有溝通障礙,那群演指揮不起來,關鍵是缺乏基層指揮力量,也就是班排長。升官發財許諾下去,威逼利誘雙管齊下,踢掉一些實在難以配合的,半天時間重新安排好高大威猛的是虎豹騎,歪瓜裂棗當然是游牧的匈奴或鮮卑,曲黎懶得考證了,直接演練起來。

接下來幾天曲黎控制了整個劇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管你燈爺還是牛爺,中幗人還是歪果仁,在資本面前都要聽話。

可惜還是和陳導有衝突,他想拍《魔戒》那種大場面,就連配樂也要人家配樂大師按照《五軍之戰》那種感覺來,他要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victory!

曲黎要的是視覺衝擊,陳導要的是藝術美感,這是難以調和的,沒辦法,只能將已經完成的《nijamena》拿出來放。

「我就要這種感覺!」韓三品給陳導打電話強調

沒辦法,這種大場面交給曲黎,他自己都不放心,還是要陳導配合和攝影師配合。要不一直給陳導放BGM,督促他拍戲?曲黎目光不善的盯著陳導看了很久,然後被人誤解,以為他想換人。

於是乎陳導夫人不久之後親自上門和曲黎聊了一會。

「我真的沒有多少空閑時間,不可能留在這裡拍電影,而這這部電影的成敗其實和我關係不大,最後背鍋的肯定是陳導,虧錢的是中影、橙天和小馬……」

「香江的吳導更加配合,聽說進度很快,陳導要是害怕和吳導競爭,打破不了自己的舒適圈,怕自己拍不好商業大片……」

曲黎這人怎麼都不像能欣賞《霸王別姬》的,自然也就不懂陳導的偉大,陳夫人知道這種少年得志的人最好順著來,陳導上次巨虧還沒有緩過來,這次是應該遵循商業電影的規律。

自我開導了一通,陳夫人過去說服陳導,電影拍攝進入了快車道,曲黎拍拍屁股走人,不留下一點痕迹。

沒有了曲黎高效的決策,劇組的運轉不像之前那麼絲滑,陳導等幕後工作者首先發現,然後是主要演員,群演,還好草原追逐戰就要拍完了,影響不到。

「我說中影怎麼會用這麼一個這麼年輕的人,沒想到人家的能力這麼強。」幾個老演員在一起閑聊

「是啊,看著他剛來那會盛氣凌人,也不和我們打招呼,以為,沒想到真是一個有本事的人。」

「你說他一個孤兒怎麼學,我孩子要是有他一半……」

「中幗這麼大,總會出幾個天才。」

「是啊,他要是不厲害,哪會有那麼多厲害人跟他。」

「可惜不能專心做電影,他要是留下了說不定真能成。」

「人家已經成了,華語電影全球最高票房記錄。」

「《彗星》算什麼。」

「票房高啊!否則韓三品怎麼會……」

幾人討論著,陳導和陳夫人也討論起曲黎,外界的媒體之前就討論過,都不認為曲黎會一直留在劇組拍戲,但同樣不認為這部電影是陳導一個人做決定。本來還有些不甘心,以為曲黎不過爾爾,沒想到真的不過爾爾。曲黎根本就不和他在影視方面爭。

「算了,你就別想那麼多了,好好拍戲,人家是資本家,和我們不一樣。」陳夫人

「哎!」陳導想念一首詩,可心情實在不好,算了,下次念

再次回到北津,視察了聚美物流北津倉儲中心,本來想體驗一把快遞員的生活,但寧日天的《幸運鑰匙》後期做完了,安排了國慶檔上映,大家約好了見面聊天吹牛。

曲黎吹牛的本領幾乎成為了本能,根本就不用準備,沒想到的是小馬李銘、陳耳、饒小志等人都在,原來是籌備《無名之輩》。

曲黎和李銘談過,編劇雖然重要,但創作靈感難尋,遠不如導演穩定,可以培養編劇團隊,年年吸納各行各業的新血,沒必要養大能,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就夠了。

或許是因為成功融資,李銘決定培養新人導演,扶持FIRST青年電影展,而《無名之輩》算是一個嘗試,寧昊做監製。

「主演可以是黃博、黃寶強、徐爭,李小鹿……」